我能提取副作用 第577章

作者:骑猪去挖坑

“抱歉,一时嘴快,我不是故意的,其实我内心深处对卫总的敬仰犹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

“快看卫总说了啥!有没有吊大的总结一下。”

“九漏鱼吗?这种话都看不懂?总是来麻烦我们吊大的,这很不礼貌。”

“出大事了,卫总问我们接不接受拿脑死亡的病人做器官移植的人体实验。”

“哈?这么生猛的吗?”

“人体实验当然不接受啦,我们又没有鹰国传统技能。”

“大概看了下,我觉得难啊,大部分人还是不能接受身体还温热的时候就拖出去开膛破腹吧。”

“谁说的,我就接受啊,但是我爸妈不接受啊,毕竟我死都死了,这个身后事自己也没发言权啊。”

“华夏果然没有科学生长的土壤,欧罗巴17世纪就开始解剖死人,才有了后来蓬勃发展的外科医学,而我们到了现在,还在为要不要在死人身上做人体实验而争吵。”

“啧啧,反思怪又闻着味来了。”

“其实新药临床实验就是人体实验啊,每年都有不少人在做吧,为什么到了死人身上,大家的争议就这么大,我不能理解。”

“活人做了人体实验还有活下来的可能,死人都死了,还不让他们入土为安吗?”

“这话你跟要求火葬的人去说。”

“都烧成灰了,还在乎身上少不少零件吗?照我说,碌碌无为的普通人,死之前就该为科学发挥一下余热,这可能是他们人生唯一的意义所在。”

“要是普通的人体实验当然没有必要,但是这可是器官移植的人体实验啊,如果能让这个技术早点落地,能救多少活生生的病人啊!”

“说实话,器官捐赠不过是救几个人,但是参与这样的人体实验,能救的可不仅仅是几个人,那是成千上万人。”

“我准备去签一个器官捐赠协议,唯一的要求就是万一脑死亡了,优先将我的身体捐赠给三清做医疗实验。”

“哇,楼上的想法真棒,我也想这么做了。”

“大家说得对,每个人未来都会生病,无论是你自己,还是你的家人,都有器官衰竭的那一天,能让三清的新技术早日临床,就能早一天救下无数病人,这是功德无量的大好事,我们应该支持才是。”

“没错,我支持卫总,有了三清的器官种植技术,我们失去的可能是一两个器官,但收获的会是千千万万个器官。”

“嗨,我是来旅游的歪果仁,没想到能有幸参与这么一场民意大讨论,其实我想提醒一下,如果你们不想做人体实验,可以来我们鹰国,鹰国人民很欢迎三清去做临床实验。”

“这什么话,没看到这是家务事吗?有你歪果仁插嘴的余地吗?”

“对,楼上的老外,这没你的事,做个安静的围观群众就好。”

“你们太霸道了吧,三清是华夏的,也是全世界的。”

“不服就憋着,谁叫三清是华夏企业呢,呵呵。”

“不要管这个傻老外,我们继续讨论正事。刚才说到哪来了,科技与传统的碰撞……”

网友们讨论得热火朝天,最后大体上分为了两类。

一类是保守派,纷纷表示自己很支持,奈何父母不支持,保守起见,可以等待时间杀,等到父母那一辈人都走了,传统观念肯定会全方位落败。

另一类是激进派,都是三清的铁杆粉丝,为表示全力支持,直接人人手书一份专属于三清的器官捐赠协议。

但是到了一命归天的时候,到底能不能碰上脑死亡这种小概率事件,实在是不好说。

毕竟年轻人在世的时候,能不能结婚这种事自己都不好做主呢,更别说两手一撒什么也管不上的身后事了。

“看来大部分上网的年轻人都支持我的想法,这事还是有着一定的民意基础。”

卫康看着网友们的评论,心里也有了数。

正当他准备继续往下翻的时候,桌上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什么?有志愿者打电话?”

“噢,不对,应该是家属打过来了吧。”

“她希望能在电话里亲自跟我说?”

卫康惊讶万分,同时也有一丝欣喜,连忙道:“快,把电话转接过来。”

几秒钟后,一个略有些低沉的女子声音在电话中响起。

“卫总,你好。”

听得出来,这是一位受过一定教育的中年妇女,正竭力保持着平静,但语气中不自然的停顿,还是透露了她内心深处的激动。

“你好,我是卫康,非常感谢你的来电,听说你要帮亲属报名参加临床实验,能不能仔细跟我讲讲?”

卫康徐徐道来,口气非常平和,这无疑让中年妇女紧张的情绪得到一丝缓解。

“好,我是一位脑死亡病人的母亲。我儿子还很年轻,不到30岁,几天前一场车祸夺去了他的生命。”

“就在昨天,医生宣判了他的死亡,对,就是脑死亡。”

“本来也没什么事,但是他一直很善良,对生活也充满了热情,甚至去签了一个什么器官捐赠协议。”

“虽然我当时不太同意,但这是儿子最后的心愿,我也要尊重他的想法。”

“而且我还有一丝私心,我的儿子是死了,但我希望他身体的一部分能够一直活下去,哪怕是在别人身上。”

“我老伴死得早,一个人把他拉扯长大,想到他的心,肝,肾,甚至眼角膜能够挽救一条生命,能够代替他活下去,我就觉得他还在人间,没有彻底烟消云散。”

说到这里,她吸了几下鼻子,停了下来,说道。

“卫总,不好意思,这大概是一个老母亲的执念吧,让你见笑了。”

“没有,其实我也有过这种失去亲人的痛苦,我很理解你的感受。”卫康小心地安慰道。

“好吧,那我就继续说下去。”中年妇女沉默了3秒,说道。

“其实当初我反对他捐赠器官,确实有传统观念的原因,虽然被儿子说服了,但还是放弃不了这个念头。”

卫康疑惑道:“可是您刚才不是说要尊重他的想法,把他的器官捐赠出去吗?”

“对啊,我就这么想,那有没有办法,既尊重他的想法,把器官捐赠给别人,又能让他保留一个完整的身体下葬呢。”

中年妇女喃喃自语道:“我想啊想,一直都找不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但是,今早我看到网上的新闻后,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

卫康心中更加困惑了,却没有出声,只是安静地听着对方说下去。

“我就想啊,既然他把器官都捐赠了,那肚子肯定都空了。”

“你们的器官移植实验,不是要把器官从猪身上移植到人身上吗?”

“那我儿子的身体不就是一个现成的容器吗?你们把器官移过去,做你们的实验,然后把东西都留在我儿子肚子里,好不好?”

中年妇女声音里带着一丝哀求,颤声道:“反正你们做完实验,应该也用不到这些器官了吧,那就不要再挖出来了,直接留给他,行吗?”

“这样他不用肚子干瘪瘪地下葬了,我也不用天天做噩梦了。”

“他捐赠了好多,付出了好多,能不能留一些东西给他,哪怕不是原本属于他的,但是放在那里,我的心也没那么痛了。”

“你们做了实验,病人得到了捐赠的器官,我儿子能留个全尸,我下半辈子也能安心,这样的安排可以吗?”

听到这番话,卫康顿时沉默了,眼眶竟莫名地有些湿润。

他突然想起来自己的父母,如果现在还在世,遇到了这样的难题,是不是也会像对方那样百般纠结,努力恳求着,想要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结果。

想到这里,他深吸了一口气,保持着平静道:“你的想法非常合理,属于人之常情,我没有理由不答应。”

“你要是还有别的要求,尽管提出来吧,我都会一一满足。”

“太好了。”中年妇女发出一声惊喜的欢呼。

“我没有别的要求,噢,对了,我这里离昆市有点远,我儿子离不开呼吸机,能不能到我这边来做手术。”

卫康点点头:“没问题。把详细地址告诉我,我马上派人过去。”

说完这句话,他又停顿了一秒钟,脸色变得肃然,郑重其事地说道。

“你是一位伟大的母亲,请接受我最崇高的敬意。”

“能够帮到一位伟大的母亲,这是我的荣幸。”

“三清永远不会忘记您和您儿子为医学研究所做出的贡献。”

挂断电话后,他不禁怔怔出神,心中百味杂陈。

事情得到了解决,他应该高兴才对,但可能是刚才那位母亲提出的解决办法,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心情莫名有些复杂。

这位陌生家属从一个让人完全意想不到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堪称完美的解决方案。

按照她的想法,完全可以一举解决脑死亡患者器官捐赠的难题。

事实上,大部分家属不是不能接受亲人死亡,也不是不能接受亲人死后被拿去做人体实验。

他们只是不能接受亲人的器官被取走,留下一个空荡荡的身体,无法保留全尸罢了。

如果能够极限一换一,哪怕不是原装货了,家属们也不是不能接受。

尤其是对一些本来就打算捐赠器官的死者来说,这一方案反而歪打正着地解决了家属最头疼的一个问题。

毕竟华夏传统文化也没规定人死的时候,身体所有部件都必须是原装货。

否则的话,那些早就移植了别人器官的死者该怎么办?

他们的某些器官也不是原装货了,家属却一点意见也没有,完全不觉得他们的身体不完整。

从这方面来看,华夏传统文化的标准其实相当之灵活。

“这就是典型的华夏式家长啊,深爱着孩子,想要看到孩子生命在这个世界的延续,却又对传统观念割舍不下。”

“万万没想到,传统与科学的碰撞,竟能以这样一种方式圆满解决。”

“科技以人为本,这话果然没说错。”

“有时候科技再先进,也一定要相信华夏人民的古老智慧啊。”

卫康喃喃自语道,嘴角缓缓上扬,露出了一丝淡然而满足的笑容。

第六百五十四章 圆满解决,度过急性反应期

杭市,省人民医院。

手术室中,一台史无前例的手术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正中间的手术台上,躺着一名已经脑死亡的病人。

旁边依次摆放着另外三张手术台,上面躺着三只粉白的小猪。

主刀医生将按照器官捐赠协议,将脑死亡病人的心脏,双肾,肝脏,还有眼角膜一一取下,送往隔壁病房,移植给等待的患者。

而在病人体内器官被取走后,另一名主刀医生将从猪的体内取出对应的鲜活器官,移植到病人体内,填补原生器官取走后留下的空缺。

这样复杂的大型手术,想要顺利进行,离不开所有科室的严密配合。

医院对此非常看重,各科室专家多次会诊,才拿出了一个最稳妥的手术方案。

按照计划,先取下患者的眼角膜。

然后是双侧原生肾,再将猪体内的种植器官移入。

第二步是心脏,最后则是肝脏的移植。

由于海外已经有过在脑死亡患者体内进行猪的心,肝,肾移植经验,所以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是可行的。

肝脏的话,因为更加复杂一点,所以放在最后一步。

每一个器官移植后,都要花费数小时观测患者的即时排斥反应,所以手术时间将变得非常漫长。

手术耗时超过24小时,心外,肾外,肝外,五官外科,麻醉等科室轮流上场,才将整场手术做了下来。

由于手术过于复杂,参与人员众多,大部分医生只能聚集在手术室外围观。

此时,休息室里,人声鼎沸,热闹得跟菜市场一样。

大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每个人都聚精会神地看着大屏幕上的手术画面,对手术步骤和结果进行揣摩,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这就是猪身上种植出来的肾吗?真的很像人肾啊,除了小了一点,简直就是一模一样。”

“废话,这本来就是人肾。”

“我看了《生命》上面的论文,肾小球和肾小管都是人的细胞,但是血管还是猪的,不过经过了基因改造,去除了免疫排斥基因,但还是有些担忧会不会引发排斥反应。”

“快看,血管夹移除了,右肾再灌注后变成了红色。”

“我去,30分钟就产生尿液了。”

上一篇:古神在低语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