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提取副作用 第552章

作者:骑猪去挖坑

虽然第二作者含金量差一点,比不上第一作者,但认可度还是比较高的,尤其是顶刊论文,对他来说,可谓是意义重大。

不但能评奖,也可以算作他的研究成果。

考虑到异种移植这一领域的前景,他又在项目中有着较高的参与度,毕业以后很有可能成为独当一面的人才。

至于其他的学生,哪怕胚胎培育失败了,在项目中没有什么重要贡献。

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获得论文三作,四作,一直到九作的署名权,那也是应有之义。

只不过贡献度,肯定就没有前面的人高了,获得的认可也比较有限。

但考虑到这帮学生里,最差的也发表了五篇SCI/CSCD论文,已经了完全满足了研究生的毕业要求。

杜彪不由得考虑起了另一个现实问题来。

他沉吟片刻,斟酌着开口道。

“小黄啊,等你这篇论文发表,应该也该研3了吧。”

“对啊。”黄勤一边写下自己的思路,一边随口道。

“那你有没有考虑过,提前毕业?”

“嗯?”黄勤蓦然回头,看着导师,瞪大了眼睛。

杜彪以为他不了解,便详细解释起来。

“你看你研一完成了所有课程,成绩都很好。”

“研一下半年就确定了研究方向,研二写完论文初稿,就已经完成了毕业考核要求。”

“今年下半年,也就是研三的时候,把论文一发表,年底再完成毕业论文答辩。”

“直接就可以毕业了。”

说到这里,他忍不住感慨起来。

“两年半啊,你就能直博毕业了,我这辈子都没带过这样的学生。”

“别人还没确定研究方向,你就已经发表论文了,别人还在学着做实验,你就已经完成毕业答辩了,别人还在愁论文开题,你就已经做出了世界性的研究成果。”

“小高他们都叫你大师兄,你确实担得起这个名头。”

“以后你就是我们这一系的大师兄了,等师弟师妹们步入工作岗位,你也得多照应他们一点。”

黄勤听着老师这一番话,有些吃惊地问道。

“这个,我不是五年的直博吗?”

“竟然可以提前这么久毕业?”

“都没有最低毕业年限吗?”

杜彪没好气地说道:“人家博士都是延毕的,能提前毕业的,就已经是优秀学生了。”

“别人提前毕业也就提前个一年半载,哪有像你这样的。”

“不过也没有办法,谁叫你太能干了呢,博士又不是工作合同,非要干满五年,你达到了毕业要求,就可以毕业呀。”

“我又不是那种压榨学生的导师,怎么会卡你毕业。”

“其实2年半拿个博士本来不太合规,直博最低也要4年,但你又不是一般人。”

“你都能代替我当博导了,还在学校里假充学生干嘛?好玩吗?”

“你要实在不想毕业也行,那也随便你,就再在校园里当两年好学生呗。”

这话听得黄勤喜上眉梢,连连点头。

“我错了,都是老师教导得好,给了我足够的尊重和自由,才有我自由发挥的余地,才能提前毕业。”

“您放心,以后师弟师妹们毕业了,我肯定会罩着他们的。”

“想来三清工作也可以,想去其他实验室,我都会大力推荐。”

杜彪又想了想,又补充道。

“其实你虽然是2年半毕业,但只是完成论文答辩,要拿到学位证和毕业证,还得等几个月,估计到手也差不多是3年。”

“主要你以前,还有现在,都写了好几篇博士论文了,本来科研水平就有博士的水准。”

“这样一来,获得博士头衔的最大难题,对论文的要求就迎刃而解了。所以也不算单独为你破例。”

“我记得国外就有一位叫阿克塞尔罗德的诺奖得主,工作多年成果丰硕,但是为了另立门户,必须要获得一个理学博士头衔。”

“于是他在42岁高龄去读了个博士,也是跟你一样,边工作边学习。”

“不过他是以前工作的时候就读了个硕士,而且也发表了很多博士水平的论文,所以只花了1年就完成了博士学业。”

“你这样算起来,跟他差不多,2年硕士毕业,加1年博士毕业,总体来说就非常合情合理了。”

黄勤听得一愣一愣的:“怎么科学家另立门户,还必须要博士头衔吗?”

杜彪轻咳一声,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

“既然你问起来了,那我要告诉你,这差不多是学术界默认的规则。”

“对科研机构来说,必须要有博士头衔,才能成为实验室负责人。”

“高校评职称也差不多,比如要当教授,博导,或者杰青,就必须是最终学位,也就是博士才行。”

“当然,对产业界就没这个要求了,企业愿意请个硕士或者本科当研发负责人,那也是老板自己的事。”

听得黄勤不禁脱口而出:“特么这不是学历歧视吗?”

话音刚落,他就尴尬地笑了起来:“老师,我说错话了。”

杜彪呵呵一笑:“你现在也是博士了,可不兴这么说。”

“总之,像你一样对学术有追求的人,还是读个博士比较好。”

“三清为你们争取了这么好的直博条件,想来也是鼓励你们学习向上的。”

“明白,明白,我也就随便这么一说。”

黄勤嘿嘿一笑,心里顿时对薛珅多了几分感激之情。

要不是薛珅当年无意中的一席话,激起了他的上进之心,他还真想不到来读博呢。

就连这么有前途的异种器官移植项目,也有薛珅的牵线之功。

“回头得请老薛吃顿大餐,好好谢谢他。”他心里暗暗下定了决心。

“以后他要是得了绝症,需要移植个器官什么的,老子一定第一时间给他来个大全套。”

“什么猪心猪肺猪肝猪肾,一整套都给他安排上,想移植哪个就移植哪个。”

第六百三十一章 坏消息,狒狒死了

姑苏大学,三清分校。

“哈哈,小杜啊,快进来,我正有事找你呢。”

院长办公室,杜彪刚一冒头,就受到了热烈欢迎。

卢院长的热情让他瞬间受宠若惊。

“院长,您找我什么事?”

“听说你们实验室那个异种器官移植手术成功啦?”卢院长一脸好奇问道。

“也不能说完全成功吧。”杜彪习惯性地谦逊了一下,突然想起自己是来报喜的,可不能低调过头了。

于是赶紧说道:“我们把基因改造后的猪肾还有胰岛移植到狒狒身上,目前存活时间超过一周,可见手术相当成功。”

“狒狒到目前为止非常健康,体内没有出现任何急性免疫排斥,身体各项指标都很正常。”

“这是国内首次多器官异种移植手术,意义重大,取得了零的突破。”

“即便在全球异种移植领域,我们的猪改造的基因也是最多的,高达36种,而且都非常完美,没有出现任何突变和功能异常。”

“这次手术的成功,足以证明我国在异种器官移植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说到这里,杜彪不由老脸微红,还好他现在的脸皮和口才经过学术会议的锻炼,早已脱胎换骨,一口气说出这些话,竟然完全没有任何停顿。

听得卢院长猛拍大腿,连声叫好。

“好,好,好,有这样亮眼的成果,申请杰青才有戏啊。”

“看来学校这次真的要捧你一把了。”

杜彪顿时一喜:“院长,您,您也看好我?”

卢院长面容一肃,道:“你别看我平时老爱跟你开个玩笑,但我这次是真的看好你——的项目。”

“小杜啊,我不知道是该夸你锐意进取呢,还是说你运气好。”

“你选的这个领域,真的很冷门,压根就没竞争对手。”

“在你之前不是没人研究这块,也有这方面的大佬,但是成果跟国外比起来,还是有点差距。”

“而且人家年纪也大了,直接是冲着院士去的,跟你完全没冲突,反而有很广阔的合作前景。”

“我话说到这,你自己回去好好琢磨琢磨。”

“异种器官移植的研究,我记得国外有了第一例猪心移植人体的临床案例,才开始火起来的吧,之前都是做非灵长类临床研究,还没到应用到人体上。”

“你运气是真的好,刚火起来,你就出成果了。”

“现在这块不但很火,还特别炙手可热,根据我的小道消息,甚至都上了科学部的重点关注名单。”

“你现在的研究,也算填补国内非灵长类研究的临床空白了,不但是多器官移植,还改造了36种基因,算是解决了一部分免疫排斥和生物安全的难题。”

“我昨天回去开会,孟院士还问起你这个项目呢。”

杜彪大吃一惊:“啊,孟院士怎么说?”

“你也知道嘛,我们姑苏大学有9名院士,主要集中在两大块,一半是医学和生物领域,另外一半则是纳米材料领域。”

“现在那4名医学方面的院士,都对你的项目很感兴趣。”

“所以我才说,你今年申杰青希望很大呀。”

卢院长笑眯眯地说道:“论文发了没?这个很关键,我估摸着你的论文怎么也得发个正刊吧,这样硬性条件也满足了。”

杜彪有些尴尬:“还没发呢,刚写了初稿,正在等狒狒的存活期数据。”

卢院长大手一挥:“没事,还早着呢。”

“你们的猴子只要存活超过40天就行。”

杜彪点点头,随即好奇问道:“为什么是40天啊?是有什么讲究吗?”

同时心里寻思起来,要不要过了40天就终止实验?还是要一直让狒狒活下去?

卢院长摇摇头,笑容在脸上慢慢浮现。

“因为做异种移植的那位大佬,也是做的猪肾脏移植,但是受体猴只存活了38天,你只要超过他,就算创新突破啦。哈哈哈~”

杜彪不禁莞尔:“那这个应该不难,我对狒狒的生命力很有信心,怎么也得存活3个月以上吧。”

“得,那更好,直接国际领先水平了。”卢院长开怀大笑起来。

“学校私下跟我透露,已经把你放进名单了。”

“赶紧把演讲的PPT写好,记得要简洁精炼,别写个三四十页,评委没空听你讲那么多,只要写上十几页,把论文摆上,把项目讲清楚就行。”

“嗯,明白,我已经在写了。”杜彪心中窃喜,连忙点头。

“那就好。”卢院长谆谆教诲起来,丝毫没有藏私。

“你放心,要是别的课题,可能外行题目都看不懂,但是你这个课题嘛,哪怕小学生都能看懂,就更别说那帮院士和杰青了。”

“反正你现在饭已经端上桌了,后面的事,就记得多画饼,饼越大越好,那帮老头都吃这套。”

卢院长说着说着,忍不住陷入回忆之中。

“我当年上会的时候,那帮家伙问我什么来着,对,项目的具体事儿倒是问得很少,就逮着我问……”

“你这个项目有什么生物学上的重大意义?”

“有没有解决什么深层次的医学问题?”

“你发的论文,做的工作,好多都是些热点问题,文章好看是好看,但是到底从根本上解决了什么人类难题?”

卢院长越说越是来气:“啊呀,这些问题,看着高大上,其实全是些屁话。”

上一篇:古神在低语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