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提取副作用 第54章

作者:骑猪去挖坑

这一切,都将在他有生之年完成,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成就,这是多么巨大的荣耀。

他将一一见证华夏航天事业的崛起。

甚至能够看着子孙后辈站立在月球上,进行大规模的科学实验。

再往后,发射小行星探测器,完成近地小行星采样和彗星探测。

继续,完成火星采样返回,木星系探测,论证太阳系边际探测。

甚至,建立火星科研站,从而彻底走出太阳系,走向星辰大海。

想着想着,两行浊泪缓缓流下,谢老伸手悄悄抹去。

随即大声说道:“小方,跟我汇报下最近的工作任务。”

方恒肃然挺立,大声汇报道:“谢老,今年计划安排40次以上航天发射任务,包括载人航天6次重大任务,其中最重要的是本月的载人航天飞船发射任务……两个月后,还将进行两次货运飞船,实验舱Ⅰ和实验舱Ⅱ的发射任务……”

……

昆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专家们和三清的联络很顺利,他们将参与到阿尔茨海默症新药的二期临床项目中来,同时写一份关于治疗此病的学术论文。

这份论文会投给《自然》(Nature)杂志,这是全球历史最悠久,最具影响力的科学杂志之一。而且自然杂志是少数的跨学科领域杂志,不像很多其他科学杂志只专精于一个领域。

它的影响因子也非常高,常年都超过40,与《科学》和《细胞》杂志并列,是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杂志之一。在许多科学研究领域中,每年最重要,最前沿的研究结果都是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

可以说,在《自然》上发表文章是每个科研学者梦寐以求的事情,也是评选诺贝尔奖,竞选院士,展示大学和科研机构研究实力的重要依据。

卫康乐见其成,之前抗癌药临床治疗论文发表在《柳叶刀》上,就让他大受其益,在国外的影响力增长很快。

新药治疗论文如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只会比上一次的效果更猛,比花几个亿打广告的效果更好,因为这是所有学术机构包括医疗机构都会订阅的杂志,文章只要一发表,三清的新药就能瞬间闻名全球,引发轰动。

而且跟医院合作,也能让二期临床进展更顺利,为三期临床打好基础,让这款药物更快地通过审批上市。

一个月后,一篇名为《早期阿尔茨海默症可治愈——γ分泌酶抑制剂的临床治疗》的论文,出现在了《自然》杂志上,并迅速传遍了全球。

第八十六章 专家的质疑,巨头的阴招

“震惊,阿尔茨海默症竟然被来自东方的药企攻克。”

“等了20年!华夏科学家研制的阿尔茨海默症新药进入临床实验,上市在即!”

“苏大强有救了,华夏原创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新药面世!”

“东方巨龙一声吼,阿尔茨海默症也要颤栗臣服!”

“多年研究,华夏方案填补18年来抗阿尔茨海默症药物空白!”

“老年痴呆症有救了,华夏原创新药引发国际关注!”

“一夜之间,从老年痴呆到背出圆周率后五十位,聚焦阿尔茨海默症新药的奇迹!”

“走入科学,三清制药连续攻克绝症背后的故事!”

“华夏阿尔茨海默症新药引发争议:别高兴太早!”

全球媒体热烈报道了相关新闻,消息光速传播。

尤其是国内媒体,每篇报道都跟UC震惊部出品一样,全都是怎么夸张怎么来。

阿尔茨海默症是全球药企都束手无策的不治之症,比癌症还要让人绝望。

虽然国内药企绿色阳光也研发了类似的新药,但是临床报告没有发在《自然》杂志。

而且该药从面试之初就争议不断,甚至还被京大生物系主任,知名生物科学家常三维怒怼临床数据造假。

更不用说,该药企还一直身陷虚假抗癌广告的负面新闻之中。

比起三清这种发明抗癌神药,主动降价入医保,根正苗红的药企来说,自然是拍马也赶不上。

于是,媒体纷纷争抢热点,360度无死角地热炒三清的新药。

不只是全世界的医生和药企,很多普通人也从新闻上得知了此事。

瞬间全网沸腾,热搜前十有一半都是热议三清新药的。

“又是三清,牛逼Plus啊!”

“癌症,老年痴呆,还有什么是三清无法战胜的?”

“跪求三清研发长生不老药!”

“我要求不高,来个基因变异药就行,我就想变得跟卫总一样聪明英俊。”

“太好了,我爷爷有救了,我马上去申请临床试药。”

“楼上别急,我看过《自然》杂志上的原版文章,这个药只针对阿尔茨海默症的早期患者,如果是晚期患者,可能效果不大。”

“给楼上学神跪了,居然能看得懂原版文章。”

“这可是打破了世界纪录啊,太棒了,三清是华夏的骄傲,一直都在为国争光,从未止步。”

“弱弱地问一句,现在国外也没有这方面的药吗?”

“好像三清之前,能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只有国内绿色阳光的海藻糖化胶囊,以及鹰国渤健公司的一款新药。”

“楼上不懂不要瞎说,海藻提取精华治疗老年痴呆,你信吗?还有渤健的新药,据说一开始因为没有什么效果被废止,后来突然又发现效果然后申请上市了,但是在通过FDA后,FDA十位医药专家愤而辞职,此中真相你懂得。”

“嘶,网络强者恐怖如斯,懂得真多,这两款药看来水有点深啊,那谁敢吃啊?”

“就是啊,不过现在有三清的新药了,三清肯定不会弄虚作假,所以早期患者是真的有救了。”

鹰国,辉瑞公司总部。

所有董事会高层都齐聚一堂,其中包括几个药品研发实验室的负责人。

辉瑞CEO看着大家,秘书将一份份复印的资料发给所有人。

他缓缓开口道:“这是一份《自然》杂志上摘抄的临床治疗论文,相信你们大多数都看过了,如果没看过的,抓紧时间看看。”

大家打开文件看起来,越看越是惊讶,纷纷露出不敢置信之色。

已经有人忍不住开口发问:“这份论文到底是真是假?数据是真实可信的吗?”

其他人也点头附和:“没错,华夏学者素来有数据造假的传统,不能轻信。”

辉瑞CEO没有开口,反而看向坐在前排的安德烈,点头示意。

安德烈沉着稳重地发言,显然有备而来:“数据是真实的,我已经通过辉瑞在华夏的分部验证过了。而且研发新药的是三清,是我们的合作伙伴,相信大家应该记得三清抗癌药之事吧,这款抗癌药给我们带来了非常丰厚的利润,使得辉瑞迅速占据了欧鹰两地抗肿瘤药物的高端市场。”

众人听了顿时一惊,居然又是三清?

这次他们认真地看着论文,个个面色凝重,看完之后面面相觑,一时没有人说话。

辉瑞CEO打破沉默:“你们有什么看法?”

“我还是表示怀疑!”这是一位药品研发实验室的负责人,他自信地说道:“阿尔茨海默症绝对不可能被治愈,之前我的实验室经过多年研究都没有成功,其他所有医药巨头研发的药物都只能延缓病情,三清这款药物只不过是针对早期患者。”

“早期患者很多病症都不明显,时常反复,也许病人的病情本来就不重。而且这个药患者才吃了一个月,一个月就能治好?大家信吗?也许只是暂时控制住了病情。”

其他人也开始质疑起来:“这上面说药物还在进行临床二期,只提供了十几位患者一个月内的治疗数据,并没有完整的临床数据,甚至连副作用都没有完全注明。”

“这根本就不算一款成功的药物,《自然》杂志也太不负责任了,怎么能刊登这样一篇缺乏足够数据支持的论文?”

安德烈辩解道:“可能是因为这十几位患者在一个月之内病情都得到了控制,被彻底治好了。因此成为全球首个能拿出具体治疗成功病例的论文吧,杂志主编才让通过的。”

“但是这毕竟只是一个月的疗效,后面的情况还很难说,患者可能会产生耐药性,然后复发,就这样盖棺定论,还是太过武断了。”

“就算能一直服用此药控制病情,那有没有副作用呢?要知道很多药物的都是长期服用之后,才发现有各种致命缺陷的。”

众人议论纷纷,始终无法彻底赞同这篇论文上面的结论。

辉瑞CEO忽然道:“还有一个事情,我要告诉大家。”

他四顾一圈,沉声说道:“研发出这款新药的实验室负责人叫陈以清,以前就在辉瑞的神经退行疾病药物研发组工作,是核心研发成员,而且这款药物的治疗原理跟当初辉瑞的研发方向是一样的,都是γ分泌酶抑制剂,你们说他有没有可能偷窃了我们的核心技术?”

众人全都愣住了,脸上表情也变得异常精彩。

“这个可能性倒也不无可能,但是陈已经离职几年了,要从这方面进行指控实在难以让人信服啊。”有人小心翼翼地说道:“而且我们当初早就宣布放弃这方面的研究,所有专家也都遣散了。”

“是啊,三清研发新药,肯定要进行专利注册,如果盗用了我们的专利,那通不过专利审批。”

“可是你忘记了,这款药物才刚研发出来,而且是在东方,并没有在鹰国注册专利,很难看出来有没有采用了相似的技术。”

安德烈突然出声道:“诸位,如果没有真凭实据,不能这样随便指控三清,毕竟它是辉瑞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如果这种话传出去,激怒了三清,对我们没有任何好处,反而损失很大。”

“最重要的是,我们已经放弃了阿尔茨海默症的新药研发,这方面和三清没有任何利益冲突,甚至以后还可以寻求这款新药的授权合作,这种事完全没必要做。”

有人点头道:“不错,毕竟科研人员离职很正常,只要没有侵犯专利,技术的使用应该是自由的。没见到详细数据前,不能恶意揣测。”

话虽这么说,但是从很多人的脸上表情来看,他们内心还是有所怀疑。

辉瑞CEO陷入沉思,半响之后道:“这样吧,会有不明人士不经意间向媒体泄露这个消息,他们无孔不入,遇到这种事自然会深挖背后的真相,那就跟我们无关了。不过这件事情你们全都要保守秘密。”

众人微笑点头,脸上纷纷露出一副看好戏的表情。

第八十七章 患者热捧,丑闻来袭

不只是辉瑞公司在争论,全球所有医药权威人士都对这款新药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各种质疑和问题铺天盖地而来。

就如论文中所表述,有两点最容易让人诟病。

第一个就是临床数据太少,只有十几个病例。

第二个就是治疗时间太短,只有一个月,只能证明短期内的有效性。

这跟治疗癌症的药物不一样,癌症对许多人来说是致命的,而且病情恶化很快,几个月时间很可能一个人直接就没了。

但阿尔茨海默症并不致命,病人普遍可以活8-10年,如果照料得好,活上十几二十年也不是没可能。

这些病人都是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病情的,而且有着各种各样的慢性病,都在服用其他药物。

一款药品在短期内看不出问题,但服用一两年,甚至五六年,引发癌变或者其他致命疾病的可能性就将大大提高。

所以像这种长期服用的药物,都需要进行长期的临床实验,以证实药物的安全性和副作用问题。

至于长期服用导致的耐药性,那又是另一个问题,总之,长期药物跟即效型药物的标准并不一样。

伴随着争议而来的往往都是火爆的流量,三清这款特效药还在临床中,就已经火了,还不只是在国内火,而是火遍全球。

越来越多的患者和家属们,也都从网上和新闻中,得知了这个消息,无不欣喜若狂。

国内的患者都焦急地联系三清的有关人员,询问哪里能够参与后续临床实验。

国外的患者们只能在网上发帖,希望三清这款特效药能够早日在本国上市,造福全球广大患者。

因为相比癌症,这种忘记家人,甚至忘记自己的情况才更加痛苦。

而且这种痛苦不仅仅是持续一时,而是会持续到病人生命的终结。

更可怕的是,一个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照顾起来,甚至比照顾一个瘫痪的老人更加麻烦。

这就意味着,至少5-10年的时间,不但病人痛苦,带给家人的痛苦更是无穷无尽,甚至是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折磨。

于是,患者们看了网上专家的争议之后,纷纷发声支援,表示如果能够让阿尔茨海默症患者重新恢复记忆,保持清醒,哪怕有其他的副作用,他们也愿意尝试。

甚至,广大网友开始在网上热烈讨论起来,生命和记忆对人类来说,到底哪个更重要。

“活得残缺,死得完整,你会选择哪样?”

“我选择记忆,哪怕你吃了这个药后会中毒,或者得癌症,这些都有办法应对,最起码你能活得像个人,能够保留食物链顶端灵长类的尊严而死去。”

“我也是,起码你能够知道自己是谁,认出你的家人,你能重新叫出你儿子和老婆的名字,甚至能走出家门,看着邻居说一声,嗨,乔治老傻逼,还记得我吗?我又回来了。还有比这更美好的事情吗?那一刻,哪怕是随后就马上死去,我也觉得值。”

“我想问一下这些专家,你们有过老年痴呆症家人吗?你们明白一个这样的病人给家属们带来的痛苦吗?如果没有的话,那就闭上你们的狗嘴,把真正有效果的药物给我们,而不是唧唧歪哇地打嘴炮。”

“没有经历过的人永远不会知道那种体会,我的父亲三年前确诊了这个病,失去记忆倒不是最痛苦的事情,最痛苦的是失去作为人类的尊严,得了这个病你就像动物一样,会失去对这个世界的所有认知。有一天,我回到家,亲眼看到我那曾经是大学教授的父亲,把手伸进了马桶里,一边拨水一边好奇地看着,从那一刻起,我就知道我彻底失去了他。”

“我的家族有阿尔茨海默症遗传病,这个病对我来说就是一场噩梦,而且是永远都无法醒来的噩梦,我亲眼看着外婆和妈妈相继发病,我妈妈照顾了外婆一辈子,她在发现自己有了病症后,果断吞枪自杀,她遗言里说,她无法接受拖累我一辈子这件事,而我,已经打算独自一人度过下半生,等我发病之后,我也会吞下一瓶安眠药。我不会再把这个痛苦带给任何人了。”

“可怜的艾米0021,上帝保佑你!”

网上的争论愈演愈烈,最终患者的声音压倒性地胜出了。

毕竟没有人喜欢浑浑噩噩地像个僵尸一样地活着,忘记亲人朋友,忘记过去,忘记所有的一切。

三清对网上的争议倒是乐见其成,毕竟争论的时间越长,参与争论的人越多,将来这款药上市之后,才会有更多人相信它的疗效,愿意接受这款药物的治疗。

不过为了照顾找上门来的患者,三清又在海市和京城联系了知名三甲医院开展临床二期实验。

为了掌握更多的病例数据,尽快平息争议,每个地方人数增加到500人,二期结束后,会再继续开展三期临床实验,到时候人数会增加到1000人以上。

总之,只要这1500人的临床二期结束,拿着真实有效的治疗数据,就能平息任何争议了。

因为治好谢老的病,让他重返岗位,谢老和齐老两位院士都向上头领导强力推荐。

上一篇:古神在低语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