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提取副作用 第508章

作者:骑猪去挖坑

胡正强好奇道:“病人到底干了啥,让你这么痛恨?”

“倒也没什么,就有些病人,太过于离谱了你知道吧。”

崔主任一说就停不下来,他肚中的苦水,犹如长江之水般绵绵不绝。

“有一次,我接诊了个老太太,她不知道听谁说,吃鱼胆能排毒还是咋的,然后让儿子钓了七条鱼回来,一口气把七个鱼胆硬着头皮全吃了,我特么谢谢她。”

“第二天就尿不出来了,赶紧送到医院,哐,急性肾衰竭!抢救了一星期才救回来,你说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怎么就这么想不开呢?”

“还有一次,有个男病人得了感冒,也没当回事,天天吃感冒药,连着吃了半个月,又尿不出来了,得,送进来又是一个急性肾衰竭。”

“还有那种喜欢运动的年轻人,觉得自己身体素质很牛是吧,半小时做700个俯卧撑,又熬夜打游戏,第二天小便就出了问题,送到急诊一看,呵呵,典型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导致的急性肾衰竭。”

胡正强忍不住笑了出来:“合着干啥都容易得急性肾衰竭啊。”

“可不是嘛,”崔主任一拍大腿道:“肾脏其实每天负荷很重,得不到休养的话很容易出问题。”

“药物,创伤,感染,毒素,都能够引发急性肾衰竭这一隐形杀手。尤其现在药物滥用越来越严重了,还有年轻人老是熬夜啊,不好好休息,爱喝饮料,这些不健康因素都可能是发病诱因。”

“你是不知道啊,现在急性肾损伤病人已经占到住院病人的10%以上了,在重症监护室,这个数字要更高,已经超过了30%。”

胡正强听着听着,不由心有戚戚焉,点头叹气道:“动物也是一样的,尤其是大熊猫,基本上80%以上的大熊猫都是死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衰竭。”

“所以啊,不论对动物还是人类,三清的生物人工肾都是好东西,绝对能挽救很多生命。”

就这样,在使用人工肾一个星期后,花花的肾功能得到了恢复,并在两周的治疗后,彻底恢复如常,取下了人工肾装置。

这一消息迅速传播开来,很快全国动物园的医生们都知道了此事。

京城动物园也有一位叫灰灰的大熊猫,年纪轻轻就患上了尿毒症,性命垂危。

在得知花花的事迹后,园方立即联系了三清,很快获得支援,为灰灰安装了一个人工肾。

这一次,人工肾将在灰灰身上长期保留,直到生命的尽头。

就这样,在一些老弱病残的大熊猫获得了援助后,人工肾的动物实验也走到了尾声。

人工肾的人体临床试验终于开始了。

……

川省,华西医院。

随着急促的鸣笛声响起,一辆救护车停在了急诊中心楼前。

没多久,重症病科的崔主任赶到了ICU病房。

“怎么回事?又来了一个急性肾衰患者?”

崔主任一看到昏迷的病人,就皱起了眉头,因为病床上那张脸孔实在有些过于年轻了。

一旁的主治医生赶紧介绍病情:“主任,这个患者有些特殊,男,才24岁,4岁时被诊断出肾炎,18岁发展为肾衰竭,一直靠透析维持生命。”

崔主任点点头:“那看来是大学刚毕业?”

“他是川大的研究生,农村来的,家里比较贫困,听家属说,这些年来,治疗一直处于有钱就治,没钱就停的状态,断断续续地撑到了现在。”

“就连透析他也没做血液透析,而是在寝室里自己做腹膜透析,时间久了并发腹膜炎,所以变成现在这样了。”

医生说着说着,声音低了下来,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怜悯。

崔主任瞬间动容了:“这是个苦命的孩子啊。你给他上透析机了没?”

“上了,不过他这个病情发展得太快,能不能救过来,实在没把握。”

“救,一定要全力抢救!”崔主任拍着医生的肩膀,斩钉截铁地说道。

在下了一连串医嘱后,他走出了ICU病房。

门外一个戴着眼镜,气质儒雅的中年男人马上走了过来。

“崔主任是吗?小周他情况怎么样?”

崔主任看了看对方,这模样实在不像是农村来的,不由疑惑道:“你是病人的家属?”

对方连忙摇头:“不是,我是小周的研究生导师董俊,也是他的大学老师,家长已经知道消息了,正在赶来的路上,他在我上课的时候晕倒的,所以我过来照看他。”

崔主任再次动容:“董老师,你们师生情谊深厚,真是让人感动。”

董俊笑道:“小周是我的得意门生,他是个好孩子,不但学习成绩好,科研实力也很强,年纪轻轻就有不少发明专利,这些专利帮助了不少人,大家都很喜欢他。”

“就是这孩子家里条件吧,实在有点拖后腿了,小时候得了肾炎,治疗得不好,上了大学才发现已经发展成尿毒症。”

“这孩子嫌每天去医院做透析麻烦,就在寝室里自己给自己做腹膜透析。”

崔主任再次一惊:“胡闹,一个学生,没有家长照看,怎么能自己做腹膜透析呢?”

董俊有些惭愧地低下了头:“主要还是我们关心不够,早知道会这样,我肯定会多照顾他。”

“这孩子一边学习,一边搞发明,还要坚持每天4次透析,为了不打扰同学休息和学习,他在宿舍楼顶楼露天阳台布置了一个小帐篷。”

“哪怕冬天寒风呼啸,他也不愿意把透析室搬到温暖的楼道里,生怕影响到了别人。”

“他曾经跟我说,正由于他身患疾病,所以比一般人更珍惜时间,懂得生命的意义。”

“还说,遇到了这么多关心他的人,却没有办法回报,只能申请了器官捐赠,死后要把身上健康的器官和眼角膜都捐赠给有需要的人。”

“人总有一死,如果能用他自己的器官延续别人的生命,也算是最后的价值了。”

“他就是这么说的,你看,这是多好的孩子啊。”

董俊说到这里,声音有些哽咽,神情也变得无比焦虑。

他突然紧紧抓崔主任的双手,满怀期待地恳求道。

“崔主任,这是个好孩子啊,您可一定要把他救下来啊。求求你了!拜托了!”

崔主任猝不及防之下,顿时有些手足无措:“啊,这个,你放心,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

好不容易把对方安抚下来,他忽然想起了熊猫基地里痊愈的花花,瞬间有了主意。

回到办公室,他掏出手机,拨打了一个电话。

“喂,是我,老崔啊,呵呵,你们的人工肾开始临床了吗?”

“什么?已经开始临床了,太好了,太好了。”

崔主任连说好几个“太好了”,才平息下激动的心情。

“是这样的,我们这里有一个尿毒症晚期患者,情况比较特殊,我想为他申请一个临床实验名额。

“他是川大的研究生,才22岁,4岁就有肾炎,但是家境贫寒,一直做的腹膜透析,到了现在,常规透析已经没什么用了,只有肾移植才能救命。”

“我已经在帮他寻找合适的肾源了,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找到,所以需要人工肾来维持一段时间。”

“这是个非常好的孩子,获得了很多省级奖项和国家奖学金,年纪轻轻就有科研成果,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好苗子。”

“行,行,我知道了。太感谢你了。”

崔主任挂断电话,瞬间心情大好,脸上也露出了发自肺腑的微笑。

他为小周申请到了人工肾的临床试验名额,这可怜孩子总算有救了,有人工肾的24小时不间断透析,想必能够撑到肾脏移植的时候。

当晚,一台新鲜的人工肾就送到了华西医院。

崔主任马上为小周安装上了人工肾。

做手术的时候,整个医院的医生能来的全来了,肾内科和泌尿外科的医生齐心协力才抢到了最佳观察位置。

手术结束后,小周被送入ICU病房留待观察。

数日后,在崔主任的精准用药下,小周的腹膜炎消失了,肾衰的状况也得到了控制。

这天,董俊带着几名学生,提着两箱水果,来到普通病房看望小周。

刚进门,就发现那个骨瘦如柴的身影,正坐在病床上,拿着电脑噼里啪啦,不停地打字。

董俊一脸紧张道:“小周,你这是在干吗?生病了就好好休息,还搞什么编程呢?”

小周抬起头,看到老师,顿时惊喜交加。

“董教授,您来了。我爸妈跟我说了,在ICU这段时间,多亏有你关心,帮我筹集治病的钱,还帮我联系肾源。”

“还有各位为我捐款的同学,谢谢你们了。”

他的目光一一在同学身上扫过,想起自己这二十多年来的人生,不由感慨万千。

“医生说,我这条命是捡回来了,用了三清的人工肾,再也不用担心透析的问题了,只要坚持下去,肯定能等到合适的肾源。”

“生而为人,能遇到这么多关心帮助我的人,我真是太幸运了。”

他说着说着,忽然鼻子一酸,泪水如断了线的珠子般掉了下来。

但他似乎毫无知觉,任由眼泪在脸颊流淌,没有任何擦拭的动作动作。

反而伸出左手,曲起一根根手指,一个个数了起来。

“小学的曹校长,没有因为我身患重病而拒收,亲自安排我入学。”

“中学班主任李老师,知道我家贫,为我申请了各种补助,还减免了学费。”

“大学时,一位退休的老教授,通过学校每个月资助我500元生活费,我想尽办法找到他,他却始终不肯告诉我名字。”

“还有你,董老师,从我入学起,就一直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一直把我当家人看待。”

“其他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每一个人,我都记在心里,永远都不会忘记。”

“我曾经看过一首诗,把其中的一句话记在了本子上。”

“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

“等我毕业后,我一定会好好报答你们,报答他们,报答这个世界。”

董俊瞬间老泪纵横,再也忍不住了,走上前一把抱住他。

“傻孩子,只要你健康地活下去,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回报了。”

第五百九十四章 爱,死亡,人工肾(上)

昆市,城东的一个小区里。

赵霞直挺挺地躺在床上,两眼无神地盯着天花板发呆,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

房间没开灯,一道灯光从窗外照进来,映在她麻木的半张脸上。

枕边的手机里,不断传来阵阵‘滴滴’的消息声。

但她却浑然不觉,脑子里不断回想着下午见医生的画面。

“赵霞是吧,你尿毒症晚期了,透析效果也不太理想,病情已经开始恶化。”

“如果不换肾,可能活不过一年。”

“啊?医生,那,那肾源有消息了吗?”

“很抱歉……”

“活不过一年了”,“很抱歉”这两句话在脑海里不断回放,彻底占据了她的全副心神。

直到一阵敲门声,将她拉回了现实。

“小霞,该吃饭了。”

赵霞一动不动,既不起身,也不说话。

半响,门外响起一声轻叹,脚步声渐渐走远,房间重新变得安静。

不过赵霞知道,父母还会过来叫自己吃饭,继续躺下去没有意义。

就像现在这样躺在床上自怨自艾,自暴自弃,对自己的病情也没有任何意义。

人啊,还是得自救。

她定了定心神,拿起手机,打开一个叫“活着真好”的患者QQ群。

这个群有400余人,都是一些身患绝症的病人,大家时日无多,彼此抱团取暖,度过最后一段时光。

她也是在别人的介绍下,才加入的这个群。

不过,她并不是为了抱团取暖而来,她有自己的目的。

赵霞沉思片刻,在输入框里打起了字。

“征婚启事,女,25,昆市本地人,非独,尿毒症晚期,现诚招一名男病友结婚。等他离开人世后,我希望以妻子的身份接受他的肾脏移植,同时我也会负责照顾他的父母,并为其养老送终。具体细则可签署婚前协议,我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打完这段话,她沉默良久,心情复杂,有些羞愧,又有些不安,于是又加上了最后一句话。

上一篇:古神在低语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