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提取副作用 第458章

作者:骑猪去挖坑

想到这一路走来的艰辛和成长,卫康不由饱含热泪,心中五味杂陈。

“这世界太残酷了,哪怕有挂,也需要不断努力,毕竟产品和业绩都不会从天而降。”

“其中艰辛,不足为外人道。”

“全靠我的努力打拼,才有了今日的一切。”

“全球第一啊,第一啊。”

“为了今天,我等了太久太久。”

卫康越想越是心潮澎湃,忍不住起身走来走去,来回踱步良久,才慢慢恢复平静。

“必须要好好宣传一下,跟全国人民分享这份喜悦,不能再像往常那么低调。”

“这可是个为国争光的大新闻,媒体和官方肯定喜欢得不得了。”

“考试名列前茅还可以韬光养晦,但考了第一就没必要再谦虚,否则就是虚伪了。”

“华夏医药界的荣光,就由三清来守护,来不断发扬光大吧,哈哈哈。”

想到这里,卫康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一阵畅快无比的笑声回荡在办公室。

他随意往后一躺,靠在柔软厚实的椅背上,整个人都放松下来,神色悠闲中又带着一种勃发奋进。

“以后,三清的目标就是保持第一,不断突破医疗行业的上限。”

“千亿美元俱乐部,我来了,以后我还将走得更远。”

一家公司,如果能达到营收千亿美元,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千亿美元公司,在全球任何一个行业,都是能够影响整个行业的超级巨头,每一家的名字说出来都是赫赫有名,如雷贯耳。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9个国家有千亿美元公司,全都在西方和东亚。

而千亿美元之上,又有两千亿美元和三千亿美元级别,目前三千亿美元级别的科技企业只有水果一家,其他都是连锁超市和电网之类的资源企业。

两千亿级别也都是大型垄断巨头和资源企业,棒国的二星算是这一级别里面比较出名的。

资源和垄断企业是很容易出超级巨头的,但只能说明规模,证明不了技术含量。

要论国家真正实力,还得看千亿美元俱乐部里,科技和制造业企业有多少家。

要实现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必须要在科技领域取得优势,涌现更多的千亿巨头。

整个华夏,千亿美元级别企业只有16家,除了几家互联网巨头,高科技企业只有菊为,其他则都是银行,石油,建筑,保险,电信等行业的国企。

现在,医疗行业终于也多了一家千亿巨头。

而且最难得的是,属于高科技的制药和器械公司,而不是医药销售和保险方面的企业。

因为鹰国也有医疗相关的千亿企业,但都是做医药销售,处方管理,医疗保险方面的零售商和分销商,属于垄断资源类,而非高科技企业,而且这还是沾了整个鹰国医疗体系极其昂贵的光。

三清花了七年努力,也才堪堪进入这个千亿美元俱乐部。

再往上,两千亿,三千亿美元俱乐部,卫康目前也只能仰望,还无法触及。

一个行业的天花板有限,医药又非垄断性大众消费品类,除非他能一直踏在风口上,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否则很难再往上走了。

幸运的是,三清一直走在最前沿,不断重金投入科研,开发新项目,抢占科技赛道。

每一个新项目都能持续带来海量营收,为进军两千亿,甚至三千亿美元俱乐部不断添砖加瓦,迈出坚实的步伐。

这一次的AI医疗,就是非常好的新方向。

而未来,能突破行业藩篱,将整个盘子做大的新赛道,还有人造器官,脑机接口等新方向。

对此,卫康雄心万丈,信心十足。

假如全球医疗行业真的出现了一家营收三千亿美元的超级巨头,那么,除了三清,还能有谁呢?

第五百四十七章 以一己之力拉升全省GDP

一个平平无奇的周末,网友们像往常一样打开手机,开始高强度冲浪。

与此同时,卫康在浪博的账号发布了一条非常简单的消息。

“三清集团经过数年高速发展后,去年营收1001亿美元,算是破了医药行业的历史记录,今天看到公司财报,实在难掩兴奋,呵呵,忍不住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寥寥数十个字,透露出的信息量却大得惊人。

宛如一颗鱼雷射入深水,激起千层巨浪。

网络大V和媒体都集体沸腾了,疯狂转发,就连一些科技大佬也纷纷发来贺电。

乐军:“可喜可贺,卫总药神之名实至名归。”

于东:“三清牛逼,卫总牛逼,年营收破千亿美元实在太难,做到这一步,菊为花了30年,三清只花了七年,真是可敬可畏!”

“三清正式登顶全球第一,成就至高神之位!”

“短短数年时间,就追上西方医药界200年的发展,真是厉害,让人与有荣焉。”

“啧啧,拳打辉瑞,脚踢拜耳,打遍天下无敌手了。”

“快看,三清官网出正式年报了,多稀罕啊,平时藏着掖着从来不披露任何信息,这次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我滴个乖乖,年营收6890亿,破了千亿美元,好像是去年收入最高的医药公司。”

“居然连利润也公布了,难得啊,全年销售收入1001亿美元,同比大增20%,研发投入108亿美元,净利润竟然有近50%!”

“我靠,500亿美元啊,卫总银行账户上是不是躺了几千个亿的现金了。”

“知道医药行业利润高,也不是这么高的吧,这是偷偷开印钞机了吗?”

“跟国内药企比,这个利润率只能说正常,但是挡不住三清它营收高啊,乖乖,500亿美元的净利润,简直吊打国内一众科技巨头。”

“谁叫三清的药物科技含量高呢,没办法,这就是高科技带来的附加值。”

“三清的营收60%来自海外,赚了这么多外国人的钱,这是好事啊。”

“人家研发投入也高啊,超过10%的研发投入,每年100多亿美金的真金白银砸出去,才有这么高的回报吧。”

“主要还是卫总舍得给钱,三清员工的收入在业内算是第一了,基本上工作几年研发岗年入百万不是梦,而且是到手的现金,不是什么股票期权,说实话,国内能给这么多的公司真的不多。”

“三清国内员工5万人,海外员工1万多,人均给公司挣了160万美元,薪水给多点也是应该的。”

“现在生化环材这种天坑专业出来的,想要赚大钱,只能去三清,能力强的话,做到实验室主任,直接就财富自由了。”

“谁叫其他公司给的都不多呢,只有三清钱给够呀,而且kpi订的比较合理,整体工作氛围轻松愉快,可以安心搞科研,当然纯划水的话也会被调岗的。”

“行政事务岗其实收入还好,不算太多,也就一线城市平均收入吧。钱多的主要是研发岗,薪水那叫一个吓人,真的,绝对超乎你想象,而且基本不裁员,综合下来,简直比考公还吸引人。”

“所以宇宙尽头,除了考编,还多了一个三清是吗?”

“我可以预想到,今年高考生物和化学专业要大火了。”

“只有我一个人好奇,以卫总这身家,现在应该是华夏首富了吧?”

“肯定啊,卖水的首富身家才900多亿美元,卫总一年收入就超过他了。”

“可惜卫总太低调了,从来不上各种财富榜,花钱上财富榜的富豪有的是,花钱下财富榜的富豪也就他一个了。”

“他低调也没有用啊,这年报一发出来,谁都知道他是华夏的隐形首富了。”

“也许卫总就喜欢这种大家都知道我很低调的感觉吧。【狗头】”

“医药行业比较特殊,发财的事情不好到处宣扬,还是低调一点好,卫总有大智慧啊,一直营造的就是治病救人的人民企业家形象,很适合他。”

“也是,到时候病人嫌药价太高,天天要求降价怎么办?”

“要是卖手机买汽车的当然越高调越好了,卖药的还是低调点吧。”

“这次主要是做到了世界第一,发出来可以扬眉吐气,为国争光。”

“原来如此,那我估计官方的宣传马上就要到了。”

网友们说得没错,卫康这条消息刚发出去几分钟,手机就接二连三地震动起来,接到了好几家官方媒体的电话。

“卫总,恭喜三清登顶第一,这是三清的荣耀,也是国家的荣誉,能不能抽空采访一下?”

打电话过来的都是台长一级的人物,卫康也不好全部拒绝,他精心挑选了两三家,答应了对方的要求。

第二天晚上,全国人民都在电视上看到了卫康侃侃而谈的英姿。

“欢迎收看人物访谈节目,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一位全球知名的企业家,三清集团的卫康先生,作为来访嘉宾。”

“三清集团去年总营收突破千亿美元,正式超过辉瑞和强生,成为全球营收最高的医药公司。”

“大家平时听得最多的都是市值千亿,可能不太了解营收千亿是什么概念,事实上这对科技公司来说可以说是难于登天。”

“目前我国科技公司营收破千亿美元的只有两家,一家是三清,另一家是菊为。”

“就连BAT这三大互联网巨头都没有营收破千亿,都在八九百亿美元左右徘徊。”

“当然,他们的市值肯定早就有数千亿美元了,但市值跟营收不能相提并论,营收千亿属于实打实的收入,含金量十足。”

“而在全球范围内,科技公司营收破千亿美元的也只有寥寥几家,全都是耳熟能详的超级巨头。”

“千亿美金俱乐部又添一名新贵,还是华夏的医药公司,这对我们每个华夏人来说,都是一桩喜事,这意味着我国的医疗实力,不断突飞猛进,已经超越了国际水平,成为全球第一的存在。”

“卫总,请问一下,您能带领三清走到世界第一,成为华夏最成功的的科技公司,有没有什么秘诀呢?”

女主持人难掩脸上兴奋,激情演讲一番后,满怀期待地看向了卫康。

卫康淡淡一笑,拿起面前的话筒,说道:“三清走到现在,秘诀只有两个,一个是人才,另一个是创新。”

“创新大家都能够理解,我今天着重想要说一说人才。”

“很久以前有一句话,我一直都很认同,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最重要。”

“大家可能要问,人才来自哪里?我的答案很简单,来自普罗大众,来自我们之间的每一个普通人。”

“有一句俗语,出自《晏子春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说的就是关于人才的最关键因素——环境。”

“我的秘诀就是,把三清打造成一个培养人才的最佳环境,不管什么人来到这里,都能培养成才。”

“当然,具体怎么培养的,就属于商业机密了。”

“总之,没有全球数万名员工的一起努力,仅靠我一个人,三清是万万走不到今天这一步的。”

卫康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他看向镜头,一脸真诚地说道。

“此时此刻,我想对三清的每个人说一句话,谢谢你。”

“哇,卫总这番话真是真情流露,看来三清的员工们有一位好老板,真是让人羡慕啊。”

女主持轻轻鼓掌,微笑着说道:“听说三清的员工收入都很高,今天看来,这钱不但赚得多,还赚得非常开心。”

“接下来,让我们来听一听,卫总和三清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吧。”

网友们看到电视上这一幕,一个个心服口服。

“他真的好会说,如果我是三清的员工,肯定哭死!”

“作为员工,还有什么比看到霸道总裁在电视上深情表白更让人感动的。”

“更难得的是,卫总他钱给了,尊重给了,现在感谢也给了,很难不让人动心。”

“爱了爱了,这么牛逼的男人,竟然没有一丝爹味,只有满心的感恩。”

“这就是传说中的士为知己者死吧,我竟然有点懂古人了。”

“看看卫总,再看看我那个傻逼老板,简直就是人与狗的差距。”

“卫总这个秘诀,我敢打赌,国内那帮土老板和资本家,是绝对学不会的。”

“别说了,老板每个月给我几千块,天天把我使唤得跟狗一样,还每天pua我要对公司感恩,尼玛感恩个屁啊,要不要撒泡尿照照镜子,我是给你打工,不是卖给你当奴隶。”

“卫总真是良心企业家,说话好听,给钱又大方,这样的老板给我来一打。”

“做梦也想去三清工作,决定了,我要去三清的车间,做不了研发,去打螺丝总行吧。”

“呵呵,你们也太天真了,太好骗了,老板嘛,哪有不虚伪的,说点场面话,你们就当真了。告诉你们吧,三清其实也加班,我同学就在里面,每天996,忙得要死。”有人阴阳怪气地说道。

“@楼上,说呀,透露一下,你同学年薪多少?别光说贼挨打不说贼吃肉啊。”

“哈哈,他不敢说的,肯定是看到同学收入高,自己又去不了,只能酸得跳脚呗。他也不想想,这样的企业多来几家,我们打工人的日子不就好过了嘛。”

“那是研发岗吧,很正常,你不会以为三清每年那么多款新药都是自己从机器里蹦出来的吧。”

“钱给够了就行,搞研发的哪有不加班的,决定累与不累的,要看工资条。”

“我老公就在三清,不过是在车间里,机器24小时不停,但人都是三班倒,每天工作8小时,周末再上一天班,月入上万,还有社保,我自己也在三清做保洁,工资只有一半,但是很清闲,一天只干五六个小时,孩子可以带在身边,不用放在老家,非常幸福。”

“没想到三清给工人的薪水也这么高,还有社保,我一个985研究生都心动了。”

上一篇:古神在低语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