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提取副作用 第446章

作者:骑猪去挖坑

“刘大爷,该做透析了。”李护士笑着走过来,打断了他的感触。

刘大爷看着护士手中铮亮的针头,顿时脖子一缩,浑身哆嗦了一下。

每次来做透析,他都得挨两针,时间一久,都形成条件反射了。

“呵呵,别怕,很快就好。”

李护士随口安慰道,迅速找到那根青筋暴凸的血管,下手如风,又快又准,在电光火石之间,就完成了穿刺和固定。

积蓄着毒素的血液从一根管子中流出,被血泵抽进了旁边的透析机,伴随着持续的嗡鸣,血泵又将过滤后的洁净血液通过另一根管子,再送回他的血管。

刘大爷浑身的肌肉放松下来,感叹道:“小李你这手艺是越来越好了,扎下去我都感觉不到痛了,厉害厉害。”

李护士忙着操作机器,头也不抬地说道:“可能是手术没多久,人工血管上神经还没长好,所以暂时没感觉,过段时间长好了就会跟真的一样了。”

“呵呵,原来这样啊。”刘大爷看了看自己的胳膊,感受着血管的阵阵震颤,澎湃的动脉血冲刷着静脉血管,发出细碎的杂音。

他咧开嘴笑了,脸上的褶子舒展开来,宛如一朵盛开的菊花。

“这人工血管还挺有劲的,感觉是比我自己的血管要结实耐用,我那血管都稀烂了,半年堵了4次。”

“我听医生说,这个人工血管寿命可长了,能终身使用呢。”

李护士解释道:“只要没有出现血栓问题,理论上是可以的,不过临床上一般没有那么久,普遍都是10-20年,就会变得老化狭窄,需要再换一根。”

这话听得刘大爷呵呵一笑:“我这病肯定活不了10年,差不多也算终身使用了。”

李护士笑着安慰道:“您的病只要控制好,还是能多活很多年的,没准过几年就等到肾源,再换一个健康的肾呢。”

刘大爷挥了挥另一只手,摇头道:“我这都一把年纪,没几年活了,换什么肾,都浪费了,真要有好肾,也该让给年轻人。我就做做透析,能挺几年是几年。”

他说着说着,突发感触道:“现在有尿毒症的年轻人是越来越多了,我上回做透析,还碰见几个二三十几岁的小伙子呢,以前得我这病的可都是一帮糟老头子,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主要都是生活习惯的问题吧,现在生活节奏太快,很容易乱吃乱喝,吃坏身体。”李护士叹息着说,她也注意到了这个现象。

刘大爷直叹气:“哎,你说啊,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咋大家得的病还越来越多了呢。我儿子也是年纪轻轻就有个糖尿病啥的,以前这病我都没见几个人得。”

“糖尿病算是富贵病了,也是生活水平提高了以后才会得,以前的人饭都吃不饱,自然不会得。”

刘大爷感慨万千地点点头:“确实,现在社会的变化真的太大了,隔几年就变了个模样,就我这毛病,以前都是没药吃,更加没有什么透析,只能等死,现在能抢救回来,好好地坐在这里,真得感谢科技的进步啊。”

李护士笑眯眯地说道:“您说得对,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医疗科技向前一小步,患者生活前进一大步。”

“哈哈,说得太对了,还是你有文化,这话说得真好,让人听着就心里舒坦。”

刘大爷竖起大拇指,畅快的笑声瞬间回荡在整个透析室。

可能是透析的结果,他现在明显感觉心口不再发闷,整个人也没那么累了。

……

刘大爷成功移植人造血管制造内痿的案例,鼓舞了泌尿科一众医生。

他们惊喜地发现,三清的这款小口径人工血管,可以作为患者静脉血管的完美替代,彻底解决肾衰竭患者长期透析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血液透析目前是慢性肾衰竭的主要治疗措施,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是长期维持血透的首要条件,对透析效果和患者长期存活有着重要影响,可以说是病人的生命线。

动静脉内痿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一直用到现在还有着无可替换的优点,那就是使用时间长,感染率低,活动方便,一直作为患者透析的第一方案。

制作内痿一般优先使用自身血管,然后是移植血管,不过这个移植的血管一般来自下肢的静脉,这样不会产生排异性的问题。

患者如果自身血管条件不好,即便下肢静脉也可能过于纤细,就会无法满足内痿的条件。

这种情况下,人造血管内痿也是一种替代的方法。

但是当前的人造血管由于过于粗大,无法植入患者体内,只能外挂在患者的胳膊上,与体内的血管两端相连,透析的时候再在上面穿刺。

整个情况非常不体面也不雅观,也会影响日常生活,患者一般来说都比较抗拒。

但是现在有了三清的小口径人造血管,一切就不一样了。

完全可以替代患者自身的静脉血管,移植到上肢,制造动静脉内痿。

不但结实耐用,弹性优良,生物相容性也很好,还有抗血栓的效果。

长时间使用,能跟患者自身的血管结合在一起,长出自身的神经和细胞组织,相当于彻底强化了这段血管。

即便再次发生堵塞,使用各种手段进行疏通,也比患者原本脆弱的血管更经得起折腾。

所以,当小口径人造血管在临床上取得第一例成功后,泌尿科主任就恨不得立即把这个解决方案推广给所有的患者。

毕竟医院的透析室里面,每天透析的病人可有不少,更不用说,还源源不断地有新的年轻血液加入进来。

这些患者一旦透析时间长一点,迟则半载,短则一两个月,内痿都会发生堵塞。

而每次给患者疏通血栓,都是一场费时费力,异常麻烦的工作,动辄一两个小时。

遇到血管条件不好的,一两个小时都白费劲,最后还得做手术。

总之,泌尿科高主任现在很急。

急着给每个内痿堵塞的病人换一根人工血管。

当然,他还没忘记把自己的成功案例发到朋友圈,展示给众多同行鉴赏。

……

川省,成市,华西医院肾内科。

看完一个病人后,唐医生在椅子上舒展了下四肢,再扭了扭脖子,感觉到一丝疲惫爬上心头。

他今天下午看了20多个病人,门诊任务早已完成,眼看还有3分钟就下班,便拿起手机刷起了朋友圈。

一进去就有些懵逼,整个朋友圈都被同一个手术刷屏了,一水的评论,全都是赞美。

“小口径人工血管用在内痿上,效果跟原生血管没差别,实在是太厉害了。”

“5毫米的人工血管竟然国产了?三清牛逼!”

“这是静脉移植患者和尿毒症患者的福音啊,值得多方推广。”

“我们医院能不能申请人工血管的临床试验?”

他心急火燎地点进去一个图片最多的朋友圈,把所有文字都看完,才明白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瞬间,一股难以抑制的欣喜涌上心头。

“太好了,我们透析中心的病人,也有很多饱受血管通路恶化的折磨,非常需要这样的人工血管。”

“我得去跟主任汇报,看看能不能也引进这一前沿技术,治疗更多的病人。”

他心中念头电转,刚要给主任打电话,就见手机嗡嗡震动起来。

一看,竟然是主任,马上接通电话。

“老唐,你看到消息没?昆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现在可以移植小口径人工血管,给患者制造内痿进行透析了。”

“主任,我刚在朋友圈看到,正想打电话跟您汇报呢。”唐医生赶紧说道。

“那你过来吧,我已经第一时间找过去要到了病人的资料,大家下班前开个会,好好讨论一下这个案例。”

“如果可行的话,我明天就联系三清集团,看看能不能提前在华西开展临床试验。”

“好的,我马上就来。”唐主任顿时欢欣不已,拿着手机就出了门,一路小跑着,往主任办公室而去。

到了办公室一看,整个科室的人都在,把整个房间挤得满满当当。

主任坐在椅子上,眼看着人齐了,大手一挥:“走,去旁边会议室,我还约了泌尿外科的人一起。”

一群人哗啦啦来到会议室,不一会,泌尿外科主任带着一帮人也到了。

“好了,这是我要过来的详细资料,包括患者的病例,超声影像,术前术后的对比……”肾内科主任说话间,把资料投射到屏幕上。

众人瞬间如饥似渴地看了起来。

一边看还一边窃窃私语,低声讨论着。

十分钟后,主任敲了敲桌子:“好了,大家有什么看法?可以畅所欲言。”

唐医生第一个站了起来,激动地说道:“主任,这对咱们血透室的病人来说,可是天大的喜讯啊,一定要赶紧开展临床合作。”

主任脸一黑:“叫你说手术,没让你说这个。”

唐医生愣了一下,赶紧坐下来:“对手术我没啥好说的,反正牛逼就完事了。”

主任无语地看向其他人:“你们觉得怎么样?”

众人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切除病变血管,用人工血管进行替换,制造内痿,恢复血流通道,顺利完成透析,这是相当可行的治疗方案。”

“一般来说,细胞外基质成分受损是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动脉和静脉硬化过程中,弹性蛋白和蛋白聚糖等细胞外基质成分往往会碎裂,或者发生特性改变。三清这款人工血管的成分主要为弹性蛋白,不但可以自愈,也不易受损,会是非常理想的血管。”

“三清的人工血管似乎大口径和小口径都涵盖了,不但能够置换主动脉,还能置换静脉血管,各项参数比进口血管要优良许多。”

“其实我觉得,人工血管内痿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简单方便,易于维护,也不会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任何困扰。”

“没错,无论是人工血管内痿,还是颈内半永久静脉,都只是权宜之计,三清的小口径人工血管,无意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解决方案。”

“其实有很多患者跟我反映,说是在胳膊上长期挂一根粗胶管,会很难受,也害怕露出来会招来异样的目光,总之心理压力还是很大的,能做个正常人,谁不愿意呢。”

“我手上有几个病人,内痿血管经常堵塞,我每次给他们通血栓,手都按麻了,患者也很痛苦,一旦堵塞久一点,就没法做透析,会有生命危险。”

“上回我给一个病人移植大腿的静脉血管,结果口径太小了,还不到2毫米,根本没法用,实在太难办了,最后只能暂时做一个颈内半永久静脉套管。”

“我真心希望他们能用上人工血管,彻底解决动静脉内痿这一难题。”

不管是内科医生还是外科医生,都陷入了一种亢奋的情绪中。

这一刻,泌尿外科和肾内科在某种程度上,完成了合体。

唐医生看着眼前这一幕,却有些心不在焉。

他不关心这些讨论内容,心里只有一个迫切的想法,那就是到底什么时候能用上人工血管。

会议气氛非常热烈,足足开了一个小时才结束。

两位主任甚至还当场连线三清的医药代表,询问了大量的相关信息,获得了满意的答复。

最后终于敲定了临床试验的合作事宜。

至此,唐医生总算放下心来,长长舒了口气。

“终于能够让他们透析做得舒服一点了,本来因为尿毒症,人生已经很苦了,如果能给他们苦涩的生活中加一点糖,让日子不那么难过,那也是极好的。”

想到透析中心那些的熟悉面孔,他眼眶突然一酸,心中一股莫名的情绪涌了上来。

第五百三十五章 全口径通吃,从双杀到绝杀

作为全国数一数二的医院,华西医院开展临床试验的要求得到了三清的最快响应。

以前三清都是在昆市做临床一二期的试验,在外省医院只做临床三期试验。

但是这一次,由于人工血管严重缺货,供不应求,所以获得了上级部门的特批,可以提前在全国重点城市开展临床三期实验。

数日后,医药代表带着一个五人研究小组赶到了华西医院。

宽敞的大会议室中,各大科室的医生们汇聚一堂,一个个好奇地看向摆在桌上的三个冷藏箱。

“咔嗒”一声,冷藏箱依次打开,露出里面垒得整整齐齐的人工血管。

研究组长环顾四周,微微一笑,从每个箱子里拿出一根,开始分别进行展示。

“这三个箱子里面,装的是三种规格的人工血管。分别是1厘米以上的大口径人工血管,6-8毫米的中口径人工血管,以及6毫米以下的小口径人工血管。”

“众所周知,大口径人工血管适用于动脉大血管置换术,中口径人工血管适用于血管旁路移植术,以及透析血管通道的建立,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小口径人工血管上市。”

“三清的小口径人造血管,不但填补了国内的研发空白,也属于全球首例临床成功的产品,将广泛应用于外周血管替换,心脏搭桥,以及动静脉内痿手术上。”

“因为大中口径的人工血管在全主动脉置换术中得到了应用,治疗效果非常好,完全可以形成对竞品的上位替代,这是我们的临床试验报告。”

“至于小口径血管,我们对制作材料进行了优化,添加了抗凝涂层,增强了血管的强度和韧性,能够起到长期抗血栓的效果。”

“动物实验显示,长期效果也非常好,经过16周的安全和有效性实验,置换人工血管100%通畅,术后未见任何血栓,许多指标都优于进口产品。”

“我们的型号也非常丰富,从1毫米到36毫米,都能提供,甚至还可以接受特殊尺寸,长度,以及规格的订制,可谓是全口径通吃,大家只需要提出要求,我们绝对会尽量满足。”

“这次我带的样品不多,只有常见的型号,这是我们的一些技术参数,以及临床数据,请大家查看。”

听完介绍,医生们顿时兴奋不已,纷纷鼓掌。

会议室里响起阵阵掌声。

至于心外科,血液科,泌尿外科等科室的主任们,则都伸手拿起样品,仔细观察起来。

他们一边看,一边窃窃私语,交流着自己的看法,然后传给身边的医生。

上一篇:古神在低语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