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提取副作用 第350章

作者:骑猪去挖坑

“安全和体验,这两点是三清开发任何器械产品的第一原则。”

“你们可以从其他的便携式设备上看到,这一理念始终如一地贯穿了我们的所有产品线。”

“好了,这个答案,你们满意吗?”

齐亮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脸上满是笑容,但眼中却毫无笑意,而是死死地盯着对面的提问人,仿佛要把对方的整个音容相貌都牢牢地记下来。

提问人身躯剧震,一时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他之前在人群里听到可回收几个字,还以为是拉出来后,再把里面的微型设备回收呢。

万万没想到竟然是这样一种,从哪来就从哪出去的方式。

那这样的话,确实不会有滞留体内,排不出来的隐患了。

“很棒的思路!完美解答了这位先生的问题。”

哈里森第一个开口,大声喝起彩来:“我非常赞同,对我们来说,每一个客户都是VIP,他们的安全和体验才是第一位的。”

“你知道的,诊所的名誉对我们来说比生命还重要,绝对不能出任何医疗事故,否则的话我们会很惨,不但有巨额的罚款,客户也会大量流失。”

“这也是为什么多年来,克利夫兰还没有使用胶囊内镜的原因,不过听了你们的解释,我很乐意尝试一下三清的设备,希望能够带来惊喜。”

古院长也微微颔首,询问起身边的人来:“三清的回答听起来很有道理,你们怎么看?”

这几位四十多岁的大叔,不是副高就是主任医师,在业内威望很高,古院长也需要征求他们的意见。

“听起来,三清的设备确实更加安全。”

“我们普外已经摩拳擦掌了,就等样机到了一试身手。”一名医生搓着双手,兴奋地说道。

“就看它这个力度控制得怎么样了,能进入肠道多远。”

“人体光小肠就有三四米,结肠1.5米,总共5米多,都检查一遍时间可不短啊,这电量撑得住吗?”

“也不是每个地方都检查的。”

“一些县级医院没有小肠镜,如果能用胶囊内镜全程替代,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就是不知道准确率如何,我对其能否替代小肠镜还是心存怀疑。”

“肯定不能完全替代,但作为一种初筛方案还是很不错,起码没有痛感,患者不会抗拒。”

医生们在这里议论纷纷,提出各种设想。

提问人一一听在耳里,顿时气得咬牙启齿,却又无计可施。

他暂时也想不出第二个问题,再留在这里也没有意义,只能夹着尾巴,灰溜溜地走人。

而就在这时,又有人提出了新的问题。

“新的磁控胶囊非常惊艳,三清还是如之前一样,做出来的产品拥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先进功能。”

“我唯一的问题就是,请问什么时候上市?定价是多少?”

“哈哈,事实上,你这是两个问题了。”齐亮笑着说道。

现场观众们发出会心的笑声。

“客户第一,所以两个问题我都会好好回答,争取让大家满意。”

“第一个问题,上市的话,目前正在申请产品注册证,因为是第三类器械,估计时间会长一点,但我们属于突破性新产品,可以走快速通道,估计过2-3个月就可以拿到。”

“由此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这两个多月时间内,我们会尽可能多地给一些合作医院赠送样机,进行临床试验。如果有兴趣的医院同仁,都可以来这边报名详谈。”

全场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一些来自地方县市医院的医生顿时激动不已,有些跃跃欲试。

齐亮继续说道:“至于价格嘛,是卫总亲自定下来的,一套系统下来,只要60万。”

话音刚落,一阵阵惊呼声瞬间此起彼伏。

“什么?”

“这么便宜?”

“三清又要做一次价格屠夫?”

“太牛逼了,这个价格我们县中医院也买得起啊。”

“法克,我好想马上下单,买一台带回国。”一个大胡子老外忍不住飚出了一句国骂。

很快,所有人开始鼓掌,掌声越来越大,还伴随着阵阵欢呼声。

医疗领域的从业者们,此时此刻,全都统一了口径。

一个个都赞不绝口,称三清不但是制药业的巨人,也是国内医疗器械公司的良心。

因为这个价格实在太香了,要知道一台普通的中端硬管内窥镜系统,也要五六十万。

而奥林巴斯的高端4K成像内窥镜,至少要两百万。

三清的磁控胶囊内镜,虽然不能完全取代电子内窥镜,但技术含量很高,价格竟然跟一台中低端内窥镜差不多。

这就意味着很多医院都能够买得起,而三清的胶囊是可以回收的,可以预见到,患者做一次胶囊内镜的成本势必大大降低。

这就是国产化的优势,技术更先进,价格却不会贵太多。

从而真正的将技术普及到更多的平民中去。

同样是做胃镜,价格差不太多,普通的插管胃镜和胶囊胃镜,患者自然会选择后者。

眼看着三清把好端端一个医博会,居然做成了独家产品发布会,其他国产厂家都有些无语。

但也不得不服气,毕竟三清的磁控胶囊确实先进,甩了现在的胶囊内镜几条街。

确实把胶囊内镜的价格打了下来,甚至有了撼动奥林巴斯内窥镜市场的实力。

竹内一郎全程围观后回到自家展台,脸色已经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回头跟古院长联系一下,等三清的样机到了瑞基医院,马上带技术团队过去学习观摩。”他紧握住双拳,瞬间下定了决心。

至于其他的胶囊内镜厂商,在看到三清的价格之后,一个个都脸色铁青,如临大敌。

医博会还没开完,就紧锣密鼓地商量起了对策。

不管怎样,这次医博会对三清来说很成功,不但高调展示了自己的产品,获得了客户的认可,同时也收获了同行的敬意。

医博会现场也有不少媒体,拍下了三清这边的盛况,发到了网络上,也引发了不少反响。

只不过关注并点赞的都是没能来参加展会的医疗界人士,并未在大众中引发多少轰动,因为医疗器械实在离他们远了点。

三天的医博会就这么过去了,三清收到的订单十分惊人,不但有便携式设备,就连磁控胶囊内镜也有不少。

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主要是便宜的便携设备,因为这些几千上万的小型设备,医院自己就能做主采购。

至于贵一点的设备,比如磁控胶囊内镜,则需要走一道中标的正式流程。

他们都很看好三清的产品,先谈妥了合作意向,等上市再进行招标。

此外,这次医博会的海外客户相当多,因此订单也有不少。

之前三清在海外销售便携监控仪,都是通过代理商进行销售,价格比较贵。

也不知道代理商能力有限,还是面向客户群的问题,销量一直都不是很好。

而现在来的都是一些知名海外医院,本来就不缺钱,服务的又都是高端客户,非常注重医疗体验。

能够跳过中间商,直接从厂家采购,还是最新上市的产品,他们自然见猎心喜,咔咔一顿乱买。

克利夫兰的哈里森对三清的急救设备箱赞不绝口,因此也买了一批。

除了磁控胶囊,其他几款设备都已经在申请FDA和CE认证了,很快就能审批下来。

这并不影响双方签订合同,只要付上定金,约定好交货日期就行。

三清第一次参加医博会,就满载而归,可谓是一个成功的开始。

因此,当陆庭峰看到此行的收获后,顿时笑得合不拢嘴,立即召开了部门会议,准备开发新的项目。

“这一次,你们干得漂亮,既然如此,我们乘热打铁,正式开发硬管内窥镜。”

“三清凭着胶囊内镜,已经把名声打出去了,有了口碑。”

“等到正式上市,抢夺下一块市场后,我们就可以乘势推出硬管内窥镜,跟奥林巴斯这些海外巨头来一场争锋相对的硬战。”

“现在微创手术在国内蓬勃发展,由于创口小,恢复快,成为很多病人的首选,特别是最简单的阑尾炎手术,都是用内窥镜做的。”

“这一块市场很大,只要我们的技术不比他们差,价格又便宜许多,取胜的希望很大。”

“而且我们还有政策优势,现在很多医院招标都要求用国产设备,除非是技术条件达不到的才采购进口设备,我们可以争取填补这一块高端市场的空白。”

“三清的牌子,不管怎么样,还是比其他国内厂商要响亮得多,也好用很多。”

“不过,有一个问题。”王大力举手道:“内窥镜最重要的就是感光元件,奥林巴斯高端设备已经有4K成像了,我们要跟奥林巴斯竞争的话,必须要做到高像素。”

“那么是用CCD吗?”

陆庭峰点点头:“没错。”

“陆总,用CCD没关系,但关键是从哪里买?”王大力反问道。

此言一出,气氛顿时凝固了。

第四百三十七章 培养CMOS供应商

王大力问出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光学成像技术对于图像亮度和清晰度至关重要,是内窥镜产品最基本的准入门槛。

主流内窥镜使用的都是CCD,CMOS用得不多,而且很少用在高端设备上。

大家都知道CCD好用,问题是想要高端的CCD图像芯片,没有地方买。

最合适的元件,自然在奥林巴斯那里,它们用量大,定制了专用于医用内窥镜的CCD芯片,功耗小不说,功能还很强大,像素也非常高。

不过,这样的元件,人家肯定不会卖。

其次,就是那些相机公司了。

樱花国的相机,闻名于世,CCD芯片几乎被几大巨头所掌控。

尤其是医疗和科研领域,尼康的电子显微镜,滨松的数字切片扫描设备,以及富士和宾得的内窥镜,就是凭着CCD的高端技术,才能拥有垄断地位。

这样的局势下,国产内窥镜想要在竞争中胜出,可谓难如登天。

不过,图像传感器并不只有CCD一种选择。

CMOS的崛起,使得图像传感技术切换到了另一个路线,从而带来了打破日系垄断,弯路超车的机会。

CCD和CMOS都属于半导体类的图像芯片,主要功能是通过感光元件,将光学图像信号转换为数字电学信号。

两者各有优劣,CCD像素高,噪点低,灵敏度高,但是体积大,价格贵,工艺复杂,耗电,发热,速度慢。

CMOS倒是除了像素低和噪点高外,其他全是优点,不但体积小,集成度高,成本低,能耗也小,速度还快。

这在要求不高的民用领域优势就非常大了,所以民用领域,已经彻底被CMOS芯片所占据,比如手机和数码相机之类用的都是CMOS。

但内窥镜对图像质量要求极高,对图像细腻度和色彩还原度标准也很高。

通常内窥镜厂家都是硬件和软件结合的模式,不但使用高端的CCD芯片,还有独特的软件技术,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处理,才能提供4K高清图像。

就好像手机镜头需要软件调试,滤镜全靠算法,内窥镜其实也是如此。

医生在操作内镜的时候,移动内镜会产生模糊图像,通过降噪算法可以保持图像的干净清晰。

另外,还有滤波技术,边缘增强技术等,可以对图像进行处理,获得病变组织的特殊图像,进而实现对病变的定量分析和定量诊断。

陆庭峰沉思片刻,不得不承认,要找相机公司买芯片,恐怕并不容易。

“大力,那你觉得呢?CMOS芯片能做出高端内镜吗?”

王大力信心十足道:“胶囊内镜使用的就是CMOS图像芯片,采用了独有的算法和图像处理技术,因此成像还比较清晰。不过由于体积限制,我们没有采用高端芯片,能不能达到4K成像,还要先进行尝试。”

“其实我比较建议采用CMOS芯片,因为主流厂家全球有十来家,选择多,应用广泛,不会被卡脖子。”

“最关键的是国内工业供应链很完善,有现成的CMOS芯片供应商,虽然高端比不过索尼,但市场前景摆在这里,未来可期,完全不用担心供货的问题。”

陆庭峰还是有些犹豫:“但我们胶囊内镜目前用的是索尼CMOS,国产内镜厂家的元件也都从国外采购,国内有做高端医疗影像芯片的供应商吗?”

一个影像工程师弱弱地举起手:“国产CMOS芯片出货量已经很高了,目前全球市占率超过了40%,不过主要是在手机,安防,车载低端领域领先,高端还不太成气候。”

“不过科威算是CMOS传感器三巨头之一,技术实力也是最雄厚的,他们有医疗成像产品线,去年还发布了一款可用于内窥镜的800万像素分辨率传感器,据说能达到4k/2k和60帧/秒的高分辨率,这点我们还不确定,因为没有亲自测试过。”

陆庭峰讶然道:“听起来还不错,可以试试。”

上一篇:古神在低语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