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提取副作用 第303章

作者:骑猪去挖坑

“第三个项目同样是基因编辑动物,是一种基因编辑牛,我们想让它拥有顶级小牛皮的质感,因为国内的牛皮都比较粗糙,质量不太行,当然了,我们鞣制技术也一般,不过现在可以弯路超车,鞣制不行就靠高质量牛皮来凑吧。”

“我们的目标是,要让国产包包的皮质吊打爱马仕,让山寨货的皮质比爱马仕原版还要好。”

“第四个……”

“这几个就是我现在手上的项目了,听起来很有吸引力吧,目前都非常缺人,欢迎大家踊跃参与。”

黄勤滔滔不绝说完这一大通话,满怀期待地看着大家。

“啪啪!”唐缺带头鼓掌,夸赞道:“看起来都很棒,潜力无穷,只要研发出来,都是改变世界的大项目。”

有唐缺的鼓舞,当下就有人举起手来。

“黄哥,我对那个棉花项目很感兴趣,求带飞。”

“那个羊绒项目也很有意思,如果能把羊绒产量提高,向大众普及,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我要参加那个小牛皮项目,我老婆最爱买大牌包,说什么人家皮质好,国产品牌都用进口皮,兄弟们你看,这就是给女人交的智商税啊,能把这些奢侈品大牌都打下去,我真的是求之不得。”

众人议论纷纷,许多人都表达了对这几个项目的兴趣。

黄勤顿时大喜,笑得合不拢嘴。

他就知道,要拉人还得领导点头才行,只要唐主任当场表态,这些人肯定愿意去的。

“今天这个头脑风暴搞得非常好,大家的表现都很好,简直让我刮目相看。”

唐缺露出满意的笑容,挥挥手,示意会议继续。

……

威廉姆斯开着车,来到位于远郊的昆市污水处理厂。

一个工作人员迎了出来,两人换上防护服后,朝着污水池走去。

远远地,几个硕大的水池映入眼帘,一股恶臭瞬间扑鼻袭来。

威廉姆斯站在池边围栏外,看着脚下涌动的池水,水的颜色呈现深褐色,看起来污浊不堪,上面还漂浮着一层厚厚的垢状黄色泡沫。

池坝上满是污泥,隐约还能看到一些恶心的藻类。

牙刷,瓶盖之类的细碎垃圾在池水中打着旋儿,上下浮沉。

工作人员左手提着一个透明塑料桶,右手拿着一个长长的集水器,笑着问道。

“这就是污水取样点了,是不是在这里舀一桶污水就够了?”

威廉姆斯点点头,看着对方动作迅速地将水一勺一勺地舀上来,倒入透明塑料桶中。

桶里的水浑浊不清,但比刚才走过的污水池里的要干净一些,起码里面没有什么垃圾杂物,也没有黄色的泡沫。

几天前,他通过公司联系上了污水处理厂,要求前来取样。

三清集团在昆市属于支柱产业,名气很大,办什么事向来都是畅通无阻。

这次也不例外,污水处理厂一听说是三清的科研活动,立马答应下来,还派了一个工作人员来配合他。

威廉姆斯带上手套,接过透明塑料桶,专注地看着桶里的污水,满意地笑了笑。

“谢谢你,这些就足够了。”

工作人员眼看任务达成,心里也轻松了许多,好奇问道。

“你们三清不是药企吗?怎么跑这来取污水,到底是干嘛用的?”

威廉姆斯晃了晃手中的水桶,呵呵一笑道:“这你就不知道了,你仔细看看这桶水,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工作人员一脸迷茫地挠挠头:“除了一些浮在水里的泥沙,啥也看不到啊。”

“呵呵,”威廉姆斯摇了摇手指,意味深长道:“虽然我们看不见,但这里面正进行着一场战争。”

“啊?”工作人员惊得目瞪口呆:“什么战争?我怎么听不懂。”

“就在我们说话的这会儿,里面有数十亿细菌正在为生存而奋斗,因为有数百亿的噬菌体,正在发起一场细菌大战,要将这些细菌吃得一干二净。”

威廉姆斯解释完,也不多说,微微一笑,便提着水桶往回走。

工作人员似懂非懂地“哦”了一声,紧跟了上去。

很快回到公司的实验室,威廉姆斯换上白大褂,戴着胶质手套,小心翼翼地使用移液器,将污水放入一个个早已准备好的试管中。

未经处理的污水是细菌的完美温床,同样也是获得噬菌体的最佳场所。

威廉姆斯采集污水带回实验室,正是为了开展自己的噬菌体疗法新项目。

他把污水注入特定的培养菌中,污水里面有数百种噬菌体,某些噬菌体会攻击这种特定的细菌,附着其上,繁殖,灭菌。

而这正是他想要的。

当然,一些特殊情况下,有些细菌只会有几种噬菌体对其有效果。

之后,他就可以对从这些噬菌体中,挑选出攻击力最强的几种,进行培养。

最后再尝试着对其进行基因编辑,看看能不能进一步优化。

这就是威廉姆斯心中的理想状态了。

等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他就可以考虑从患者身上采集耐药菌,正式开始临床研究了。

然而,当他将培养皿放在电子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的时候。

他看到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画面。

里面除了细菌和噬菌体,还有另外一群不速之客。

一些微塑料颗粒,如同空气中漂浮的尘埃一样,凝成在了一起,就像水雾一样,遍布在培养皿中。

“见鬼,这些塑料颗粒也太多了,都把我的细菌撑破了。”

威廉姆斯气愤不已,盯着显微镜,恨不得噬菌体吃的都是塑料颗粒,而不是细菌。

“该死的,塑料危机都这么严重了吗?连城市污水里也到处都是。”

“看来要么想办法把塑料颗粒清除一下,要么换个地方找噬菌体。”

他心中失望不已,起身就往门外走去。

连续几天,他都思索可行的解决办法。

培养皿被他放在一边的试验台上,彻底遗忘了。

直到一周以后,威廉姆斯终于想到了个办法。

这才兴冲冲地跑过来。

“咦?这几个培养皿似乎有点不一样了。”

把玻璃皿放在灯光下观察了下,竟然发现液体没有那么浑浊了。

顿时好奇心起,重新放到了显微镜下。

“我的上帝啊!我看到了什么?”看到镜头下的画面,威廉姆斯浑身一震,惊呼出声。

“微塑料颗粒竟然大部分都消失了,仅有一些残余,这到底怎么回事?”

他皱起眉头,冥思苦想,半响,脑中突然灵光一闪。

“难道是被里面的细菌分解了?”

“天啦,我竟然发现了一种能分解微塑料颗粒的细菌!”

威廉姆斯喃喃自语道,声音有些颤抖,呼吸瞬间变得粗重起来。

第三百九十四章 吞噬塑料,白色污染有救了

在显微镜下观察得越久,威廉姆斯心中的震惊就越发剧烈。

“天啦,这竟然是一种能够吞噬微塑料颗粒的细菌,而且吞噬的还不仅仅是一种,而是好几种。”

“这种细菌肯定体内有不同的分解酶,才能把不同的塑料颗粒完全降解掉。要知道,污水里可是汇聚了各种各样的塑料垃圾啊。”

“实在太强大了,竟然能够吃掉塑料,在全球塑料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商用价值简直无法估量。”

“可惜,就是所花的时间有点久,快一周了才降解掉这些微塑料,而且还不是很彻底,有一部分残留。”

“如果我能对其进行生物改造,使其降解塑料的速度提高几百倍或者几千倍,将时间缩短到一天以内,甚至是几个小时,那将彻底解决人类的塑料污染问题。”

威廉姆斯越想越是激动,脸上浮现出一丝潮红。

“必须马上着手进行改良,先把细菌体内的几种分解塑料的酶都提取出来,好好研究一番。”

“没想到昆市污水处理厂竟然是一座微生物的宝库啊,能发现这样神奇的小可爱。”

“是了,昆市有很多工业园,还有一些制药厂和化工厂,污水里面塑料堆积不足为奇。”

“污水里微塑料颗粒多了,又有各种化学物质,细菌产生了变异,从而导致这种全新的细菌的诞生,大自然的生态演化真的很神奇。”

威廉姆斯看着培养皿,眼神迷醉,仿佛看到的是世界上最珍稀的宝物。

这一刻,他已经把噬菌体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眼里只有这个能吃掉塑料的细菌。

半响,他才回过神来,恋恋不舍地将目光收了回来。

然后将桌上随意放着的培养皿都小心翼翼地收了起来,开始召集人手,分配实验任务。

塑料污染问题是人类面临的最大环境危机之一,而且不断愈演愈烈。

这是人类为了工业化不得不付出的惨痛代价。

然而,万事皆有因果,人类对环境投之以塑料废弃物,环境报之以微塑料。

如今,这个报应就在眼前。

微塑料已遍布全球,无处不在。

它们远在天边,远到罕有人迹的南极洲冰原,深到地球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高到世界之巅珠穆朗玛。

又近在眼前,环境中的微塑料早已渗透到人们的食物,空气和水里。

每一年,全球生产的塑料达到惊人的3亿吨,但当它们结束使命,如何处理这些稳定的聚合物成为一道难题。

在全球各地,数十亿吨塑料垃圾埋藏在垃圾填埋场里,污染着当地土壤与水源,还能以微塑料的形式出现在人体的血液,粪便甚至是胎盘中。

只有10%能得以回收,其他的都需要数百年才能分解,对环境造成了难以估量的破坏。

常用的塑料可以分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苯乙烯(PS),聚乙烯(PE),聚丙烯(PP)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这五种。

PET通常用于矿泉水瓶,饮料瓶和各种家用电器中,PS广泛用于食品包装材料,PE用于包装薄膜和塑料袋,PP广泛用于外卖餐盒,至于PMMA多用于电子设备和照明设备的外观。

微塑料不仅在整个环境中弥漫,而且也弥漫在人们的身体中。

经常喝瓶装水,吃外卖食品以及工作性质为粉尘暴露的人,体内微塑料含量会升高。

小于10μm的微塑料可以穿过细胞膜进入循环系统,并到达其他组织,渗透在体内的各个器官。

微塑料进入人体后可以引发各种炎症和细胞损伤,对人体的伤害将是长期而持久的。

如何缓解日益严峻的塑料危机,成为当下极其紧迫的挑战。

自然界中已经有几种能够降解PET的细菌,但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只能在特定的酸碱度和温度范围内起效,并且反应速度有限,往往需要数周时间,在降解之前还需要对塑料进行预处理。

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是,如何制造在低温下能有效运作的酶,从而实现低成本的大规模工业应用。

至于其他几种塑料,一直没能发现能够吞噬的细菌。

所以,威廉姆斯发现了这种能够吞噬多种微塑料的细菌后,才会如此欣喜若狂。

他很明白,如果可以培育此类细菌并将塑料分解为无害的副产品。

这可能是应对全球最紧迫环境危机的最佳解决办法。

接下来的几天内,他带着新成立的微生物实验室,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提取降塑酶的工作中去。

很快,在三清科研人员的群策群力下,很快就找出了细菌体内的三种酶。

第一种酶能对微塑料颗粒进行预处理,使得聚合物分子的化学键之间的结合变得松弛,更容易脱落。

第二种酶可以与水发生反应,将这些预处理过的塑料聚合物分解成一种中间介质,随后,第三种酶又将该中间物进一步分解成小分子的单体。

这些降解形成的单体其实是一种塑料原料,能被用来制造更多的塑料。

如此一来,废弃的塑料就能很方便地得到循环利用。

其中的损耗可以控制在一个较低的范围内。

上一篇:古神在低语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