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提取副作用 第165章

作者:骑猪去挖坑

听她这么一说,其他两个家属也都纷纷点头,赞同了试药之事。

方主任点点头:“好吧,我已经尽到了告知的义务,接下来,你们过来签署同意书,然后就可以给患者用药了。”

签好协议后,方主任又给老人重新做了一番检查,这才小心地开出了符合病情的剂量。

老人在家属的帮助下,颤巍巍地服下了杯中的药片。

方主任叮嘱了护士一些注意事项,就带着杜成离开了。

接下来几天,老人每天按时服药,一切如常。

方主任依然每天前来查房,然后检查老人的身体状况。

他主要是看老人有没有什么不良反应,因为90岁的老人,身体一般比较脆弱,出现任何不适,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就要马上停药。

当然,最重要的身体检查,也是他关注的焦点,药效如何倒在其次,最重要的是不能对器官和内脏造成任何损伤。

否则万一因为试药引起急性器官衰竭,那可就麻烦大了。

“咦,”方主任看着身体检查报告,啧啧称奇:“身体各机能指标都很正常,没有任何问题,患者也没有任何不良反应,只是似乎有些嗜睡,这个倒是正常。”

他顿时陷入沉思:“奇了怪了,按道理来说,抗凝药或多或少都会有点导致出血的副作用。”

“就连阿哌沙班这种王牌药物,使用以后也会导致患者出现贫血,至于咳血,肠胃道出血,血小板减少,血尿这些也是有可能,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器官隐性或者显性出血。”

“据说三清的药物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副作用很小,几乎没有什么不良反应,果然是名不虚传。”

“不过这又到底是什么原理呢?”

怀着深深的疑惑,方主任看向了CT检查报告。

“什么?”他突然浑身一震。

杜成一直关注着他的表情,见他脸色大变,不由急切地问道:“怎么了?到底什么情况?”

方主任盯着CT看了好一会,才恋恋不舍地将目光移开,向杜成介绍起CT影像表现来。

“脑梗塞的病灶一般是由大血管堵塞和小血管闭塞所导致的,患者两种情况都有,因此CT上这里,这里,可以见到颅内实质上出现了一个或者是多个卵圆形的低密度病灶,并且边界非常清晰,也没有占位效应,这是小血管的闭塞现象。”

“同时也可以看到,还有大面积的低密度影像,这里是一些大血管的堵塞。如果是急性期的话,就会发现病灶周围有水肿,也会出现脑室受压以及中线的移位。当急性期过后,就属于患者现在这样的情况了,这些位置都被胶质细胞所代替,可以出现略高的密度影。”

杜成睁大眼睛,盯着CT影像看了半天,啥也没看出来,只好挠了挠头道。

“方主任,你不用解释这么仔细,太专业了,我一个大老粗,啥也听不懂,你就告诉我,到底病情有没有好转就行了。”

方主任哈哈一笑,面有得色道:“我们试试跟患者说几句话,就知道结果了。”

他走到病床前,伸出右手,在老人眼前晃动。

老人的两只眼球顿时随着他手指的挥动而转动。

方主任压低声音,一个字一个字地呼唤起老人的名字:“宋……智……星……”

老人转过头,茫然地看着他。

方主任轻咳一声,然后说出了那三个有魔力的数字。

“27,81,241……”

奇迹突然发生了。

只见老人颤抖着举起还能动弹的左手,敬了一个并不标准的军礼,嘴巴张开了好一会,才吐出一个含混不清的字。

“到……”

哗!

全场泪目。

这个小小的敬礼,代表的是老人忠诚的一生。

原来,就算一个人皱纹满面,两鬓全白,胸中的信仰依然年轻。

原来,就算一个人瘫倒在床,意识模糊,胸中的信仰依然还在。

杜成眼眶湿润了,只觉得不住有泪水在朝外涌,他一个大男人居然在不停地擦着眼角,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家属们个个激动不已,将老人团团围住,七嘴八舌地在说话。

方主任也愣住了,心里有种莫名的情绪涌上来。

他停止了测试,转身走开几步,站在杜成身边,默默递过去一张纸巾,然后拍了拍对方肩膀。

好一会,杜成才缓过来,口里喃喃自语:“老兵不死,只是慢慢凋零。”

他突然转过身,紧紧抓住方主任的胳膊,焦急万分道:“方主任,到底怎么回事?宋老已经开始恢复了吗?”

方主任神色严肃地点点头,举起手里的CT片子,指着上面一个地方,正要说话,突然想起杜成看不懂这玩意。

于是晃了晃片子,直接说道:“患者额前页这块区域的脑血管已经疏通了一部分,病灶的密度消失了一些,其他地方的阴影也缩小了。一切都显示,患者的病情正在逐渐好转。”

他说着说着,神情变得激动起来:“这个药是真的很有效,五天时间,不但让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转,患者的意识也开始恢复了,他的病情这么重,我本来没抱太大希望的,没想到啊,真的是没想到,这简直就是医学上的奇迹啊!”

杜成只听到了两句话:“病情正在好转,意识开始恢复。”

其他的话,他一句也没听进去。

他一个大步迈上前去,看着病床上眼神开始聚焦的老人,胸膛不住起伏,激动不已。

突然,他双腿并拢,举起右手,朝着老人,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老人的目光转了过来,看着他身上的军装,眼睛里瞬间放出光来。

方主任走上来道:“你这样容易影响病人情绪,对病情稳定不利,我们先走吧。”

他看了一眼老人,若有所思道:“过两天再来,应该就能够听到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了。”

老人的眼睛一直牢牢追随着杜成的身影,直到两人消失在门外。

他现在头晕乎乎的,看什么都有些模糊。

面前的三个女儿都让他觉得有些陌生。

只有那一抹绿色,他异常熟悉。

一看到,脑子里就有一些朦朦胧胧的片段不住冒出来。

他紧紧闭上眼睛,深深地吸气,呼气。

慢慢的,耳边的声音消失了。

呼吸也变得平稳。

一段段回忆从眼前闪过。

那是他和战友们参战时的场景。

漫天冰雪,寒冷刺骨,他们身上只有非常薄的衣服,趴在冰雪之中,一动不动,时刻保持着战斗状态,不敢有一丝松懈。

环境太恶劣了,风雪交加,他眼睁睁地看着身边很多战士,一个个变得毫无声息,有的甚至被冻成了冰雕。

当冲锋号突然响起时,他的双腿,已经失去了知觉。

看着越来越多的战友起身冲锋,他的心里越来越着急,吃力地拿起枪,狠狠敲打自己的双腿,用更加强烈的疼痛感,才迫使冻僵的双腿有了一些反应。

勉强爬起来后,他拼命向敌人冲去。

厮杀越来越激烈,连长和排长接连倒下。

这时他已经身负重伤,毅然接过了指挥权,带领剩下的战友继续冲锋。

血战持续了几天几夜,敌人的轰炸没有停过。

他也昏死了过去,等到醒来时,却发现腹部裂开了一个大口子,浑身都是血迹,自己的血和战友的血,混在一起,再也分不清。

疼,深入骨髓的疼,可是这个时候,再疼也得忍着。

他随手抓起一把雪,用力涂抹着伤口,暂时控制住伤势,继续拿枪战斗,硬生生地坚持到了最后。

随后,他昏了过去,再次醒来时,已经在医院里了。

腹部有些疼痛,伸手一摸,密密麻麻的针迹,足足被缝了50多针。

据说,医护人员拼命抢救了一天一夜,才勉强保住他的命。

可是,那些战友的命,没了,都没了。

老人紧闭的双眼中,两行浊泪滚滚而下。

第二百四十二章 奇迹发生,彻底恢复

第二天,方主任带着杜成按时到来。

老人已经恢复了意识,能说一些短句,可以跟人进行一些简单的沟通,不过身体还是动不了。

方主任检查完后,脸上的喜色就掩盖不住了。

“患者神智清醒,生命体征平稳,这是一个好现象,说明病情好转得很快。接下来继续服药,脑部血管的堵塞会越来越少,再过一周,应当能恢复一定的活动能力。”

他看着家属,仔细地解释后续治疗方案。

“到时候要进行康复治疗,让患者尽早恢复。患者进行肢体活动时,需要增强肌力和耐力的训练,同时逐渐增加恢复步行能力的训练。”

“你们也可以从日常生活中选择和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针对患者肢体的偏瘫来进行康复训练,如训练患者穿衣,移动,洗澡,上厕所等。在康复训练时,可以使用一定的辅助工具,比如四脚手杖,助行器等等。”

家属们认真地听着,时不时还记在手机上。

方主任最后说道:“不过患者脑梗已经持续近十年,最后能恢复到什么程度,也不好说,我个人觉得,在康复训练之后,能恢复上肢的行动能力,就很好了,到时候可能要坐轮椅出行。”

家属激动地点点头:“没问题,我爹年纪太大了,这岁数腿脚肯定不灵便,能恢复清醒我们已经很满足了。”

方主任笑得很满意:“你们这个态度就很好,华夏有句古话,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很多病人总想着一吃药就马上好,活蹦乱跳地出院,这种想法是不对的,病人恢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杜成这时候已经来到病床边,先是激动地敬了个军礼,然后自我介绍了一番。

老人半躺在床上,眼神清明,一直盯着他看,看得目不转睛。

“宋老,您在战争年代英勇顽强,敢于牺牲,在和平年代又默默无闻甘心奉献,完美体现了革命年代的无私精神,值得我们尊敬,更值得广大干部学习。”

“等您恢复得好一点了,部队的领导也会过来看望,到时候还有几位您当年的战友,都会一起过来……”

老人平静的表情终于起了波澜,他脸上有高兴,也有期盼,甚至还带着一丝愧疚,似乎有千言万语想要表达。

最终,他什么也没有说出来,只是郑重地点点头:“好。”

杜成眼光一扫,看到床头柜上摊开的奖状和纪念勋章。

这是上次领导来慰问的时候带来的,不但补办了老人当年的奖状,还又颁发了一些勋章。

老人恢复神智后,显然已经得知此事,把这些奖章都拿出来,仔细翻看过了。

他当即拿起奖状,笑着问道:“宋老,您当年在战场上一定很英勇吧,当年的条件应该很艰苦,那时候的事,您还记得吗?”

老人的眼神变得激动起来,他一时陷入沉思,在回想着当时的情景。

过了好一会,才缓缓开口道:“那年情况很危险,战争刚爆发没多久,鹰国鬼子已经打到边境线来了,我当时跟着部队在闽省,本来是打算解放宝岛的,结果立即被征调北上了。”

“我们坐了一个礼拜的火车,才从南方开到东北,又走路进了北棒,因为时间太短了,物资准备得不充足,我身上穿的还是南方的薄棉衣呢……”

老人将七十年前的事情一一道来,他口齿一开始还有点不清楚,后来慢慢地开始吐词清晰了许多。

现场鸦雀无声,所有人都静静地听着,脸上表情无比认真。

这场血与火的战争,在众人面前缓缓拉开帷幕,展露出它残酷和血腥的一面。

这一面是大家从未见识过的,而今,能在一位当年的幸存者面前,重新听到这些惊心动魄的故事,体会到那些真实的细节,每个人的心里,慢慢地,都有一股热火在涌动。

就如同火山下流动的岩浆,滚烫而又灼热,不断地蓄力,等待着下一次的爆发。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老人按时服药,状况也变得越来越好。

一周以后,方主任看着检查报告,肯定了药物治疗的效果。

“CT影像显示,脑部各病灶处阴影缩小了许多,中枢神经系统也恢复了一些,全身瘫痪现象也已经消失,转为半身偏瘫,患者已经可以坐起来,自行进食和看书,但是还无法下床行走。”

“接下来就要进行积极的康复训练了,这将有助于病情缓解或康复。”

他叫来了康复科的医师,给老人制定了一个详细的恢复方案,预计一个月左右能下床活动,恢复一定的自理能力。

老人的表现也很良好,之前还有一些头晕,眼胀,记忆模糊等现象,现在都已经彻底消失,每天精神都很健旺,认知和语言能力也已经跟正常人没什么区别。

体检显示,其他各项指标都还不错,没有任何内脏损伤,更没有发生吃多了抗凝药而导致的显性或者隐性出血现象。

总而言之,病人各方面的状况都很好,而且没有什么明显的不良反应。

由于老人不能活动,一开始是康复人员对他的肢体进行被动活动,包括包括按摩肢体,关节和肌肉等,一般每天要做3次,每次10-15分钟,这样可以保持肌肉的紧张度,避免发生肌肉僵硬和萎缩。

上一篇:古神在低语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