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875章

作者:中秋月明

高手的名头,就是这样被打响的!

现场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欧美游客、歌迷,对罗伯特熟悉的都是摇滚乐,哪怕已经从专辑跟演唱会上知道他唱功了得,却也没见识过这种不插电的清唱功底。

如果说以前还有谁敢争论,哪支乐队的主唱怎么嗓音超群、唱腔惊人,从此以后就没谁能在罗伯特面前比划。

真的不是瞧不起所有人,美声专业的行家都吊打几乎所有唱摇滚的,因为都是野路子,哪怕欧美大唱片公司签约歌手之后会做些校正培训,但摇滚乐都是在自身特色嗓音技术上吃天赋。

跟美声这种彻底开发人体唱腔器官的专家没得比,跟荆小强这种奔着未来世界歌坛第一人的超级美声更没得比。

之前演唱会或者录音棚,能忠实再现他的原声就算是优秀,人古典音乐都是听现场的,哪像歌星们动不动就是现场灾难。

原作里面的抚琴滑音,都能被黑仔摇头晃脑的用包装纸划拉出来。

荆小强开口嗓音“沧海一声笑……”愣是在万人涌巷的唐人街唱出缥缈的空寂感!

哪怕听不懂,所有所有的外国人,还是伸长了脖子,看着那个穿牛仔毛领夹克跟运动裤的大块头,站在那小台子上,都懒得拿那劣质街头音箱麦克风,畅怀激越的随口唱。

那意境,仿佛周围人山人海都跟天地茫茫似的,飘逸不群的潇洒歌声,好像有大侠身影跳进黑仔他们和杜若兰脑海,又好像就是荆小强的胸怀展现。

几兄弟更嗨了,敲打拍击闻声起舞的投入。

他们能懂,更庆幸陪着荆小强奏响这首歌的心态,真正的看了世界,哪里还在乎当年那个狭小的HK市场。

米高听得也是眉飞色舞,只因杜若兰介绍得激动。

黄叔的这首歌词也太有中国传统诗歌的意境,整首歌既能让人想起身边这些实实在在的潮起潮落、人事变迁,也可以联想到虚幻天地的侠客恩怨争名逐利,只是听着这歌,就能看透世情般,只愿记取今天的逍遥自在,在轻舟里随浪笑付……

想想吧,荆小强可能是能一个人把《神圣战争》唱出恢弘气势的唱腔,现在放松气势,把磅礴变成拍岸水雾一般的厚重朦胧。

没了那些精致的乐器,反而可以更加凸显出这美妙嗓音。

黑仔他们也能跟着唱和音,就是哥儿几个随心所欲组合演绎的欢快。

绝对聚集了上万人的唐人街路面上,竟然陷入一片寂静,全都竭尽所能的支着耳朵倾听。

倾听这异域歌声之美。

可谁也没想到,意犹未尽的荆小强唱到第二遍的时候,不知道从哪个角落开始,突然有一把男人的声音就跟着:“苍天笑,纷纷世上潮……”

立刻又有哪里很浓厚的粤语口音参与进来:“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荆小强睁开眼,反而更加热烈的挥手示意,来呀,一起跟上啊!

试问九十年代的华人,又有几个不会唱这首歌呢。

越是身处海外的华人,越对这种带点民乐风的传统味儿着迷,本来就是首没有任何吟唱难度的歌曲,属于只有荆小强才能唱出超高难度的易学难精。

就像黄叔这首歌,那么多优秀的词曲人,总是被各种复杂的曲调词句给纷扰,休想写出他这种简洁再简洁的一段体五声音阶神曲。

这下竟然如星火燎原,愣是忽的一下从街面到楼梯、窗口甚至天台,到处都有人在竭尽全力的参与合唱!

涛浪淘尽红尘俗世几多娇,浪花淘尽英雄,是对“滔滔潮浪”、“谁胜谁负”的彻底否定,争什么名,争什么利,到头来还不是一抔黄土,我们小老百姓不过是随波逐流罢了……

这一刻的荆小强,带动唐人街高唱的气氛,过了好久好久,都还在被人回味。

这就是王者的实力吗?

因为连好多外国人都艰难吧嗒嘴跟着调子喊唱,然后谁也没想到一大片掌声,竟然是从荆小强他们身后铺天盖地的传来。

当然迅速就被唐人街里更多的歌迷、游客、街坊、商家给拼命鼓掌压下去。

荆小强却闻声回头一看,恍然大悟的哦哦,唐人街的这头儿出来就是连着西区啊。

整个伦敦最文艺的地方。

不是有个著名的舔狗段子吗,说只有中国人才在地铁里面玩手机,到欧美发达国家,人家都是在地铁里看书,充满了人文气息。

其实薪乡是因为设备老化地下没信号呀,二十多年后都还是3G信号,打游戏上网刷剧不是坑人嘛。

而曼哈顿也爱这么调侃,看看人伦敦西区,无论哪里都人手一本书,那才是最有文化的地方。

真的,连百老汇都这么标榜伦敦西区跟自己的区别。

来过几次西区的荆小强,一眼看见那成片的帅哥美女挤在无数戏院门口的街面上,满眼都是热切的光芒,内心哎哟,我可不是故意要来踢馆的呀。

但这一遭,无论如何都避不开了。

第1093章、唐人街跟西区之间的邂逅

充满特殊音调的飘逸歌声,偏偏有无数人共鸣应和的声场。

那个站在唐人街牌坊下的身影。

恣意潇洒的歌声挥洒,又轻而易举的带动起那么多华人共鸣。

场面让人惊讶更充满神奇。

毕竟华人街区可是出了名的市侩贪婪,这一刻居然有种诗书气息在升华。

那么多平时看着油腻、臃肿的中老年华裔男人,那些呱噪吵闹又不讲道理的大妈大婶,竟然都跟着这神奇的歌声高唱,满脸都是洒脱的飞扬!

西区的专业人士们惊讶的是这个。

与唐人街为邻多年,他们可嫌弃这帮低俗的家伙,现在竟然完全变了样。

这是什么歌?

本来各种媒体只能远摄荆小强,根本得不到什么采访他的机会,就把各种麦克风递给这些歌舞戏剧人,想问问他们的感受。

荆小强还有几天就要来西区展现他的歌舞剧,对他在爱兰尔声名鹊起的踢踏舞剧怎么看?

专业人士们却只惊讶邻居的神奇变化。

对荆小强嘛,他这声名远扬可不是一天两天,无论是北美公告牌的流行音乐排行榜,还是古典音乐的赫赫威名,外加在百老汇、大都会歌剧院的如雷贯耳,他们都从各种专辑、唱片上早就感受过。

反而更加充满期待。

于是所有的媒体都在渲染这场“唐人街跟西区之间的邂逅”。

好像才突然发现,罗伯特是个华人,或者准确的说,他是个中国人。

跟这个时代他们看到的所有中国人似乎都不一样。

既没有那种从穷苦地方来的好奇惊叹,也没有由此产生的敏感亢奋,从言行举止到精神状态都诠释出什么叫做不卑不亢的淡然。

他真是个从中国内地走出来的歌星吗?

这么充满欧美文化气息的摇滚歌曲,那么多原汁原味欧美艺术内涵的歌舞剧。

竟然是一个来自中国内地的艺术天才创作?

话题自然是非常有探讨性。

其实这两三年里,荆小强一直都在淡化自己的华人身份。

只有妄想还能融入欧美社会的人,才会百般强调自己是华人,以为是可以跟所有民族平等相处,获得同等发展机会的族裔。

荆小强从来都没这种幻觉。

现在就是韬(wei)光(suo)养(fa)晦(yu)阶段,埋头闷声赚大钱就是。

甚至从他开始带着文工团员、各种大学生出来赚劳务费、提升技术,还有意无意的掩藏了些。

可到了需要跟华人社区产生联系,甚至是帮助唐人街获得更多关注的时候,他还是没忍住内心那种割不断的血脉相连。

能多磨蹭会儿,多给旅居海外的同胞带来点好处,那就多给予点影响。

这也能为他接下来跟贺兰以及别处的唐人街、华人社团产生联系做铺垫。

回体育场的路上,还给徒儿叮嘱:“很辛苦的,华人要融入这个社会很艰难,外来户哪里都不受待见,哪怕是口口声声的欢迎移民,为了这种融入,往往还得加倍的表现出忠诚跟原来祖国的割裂,所以我们可以把他们看做侨胞,却再也不是中国人,就不能用中国人的思维角度去要求他们爱国。”

在九十年代这绝对是很罕见的说法,把族裔跟国家划分得一清二楚。

别看见个什么华裔出头就觉得会对中国特别友好,人家首先是个外国人,能出头甚至多半还得是个反华分子。

光这,都是吃了多少次亏才逐渐明白的道理。

杜若兰只满心景仰加思索的嗯。

今天在唐人街的感受,让她也挺自豪。

除了肉夹馍不怎么好吃,那么多同胞,看见她也确实是充满了感情的喜欢。

各种好吃的好用的使劲往她身上塞,她穿着那件肩膀袖口、领口都有白毛毛的红底儿锦绣夹袄都塞满了红包。

不是多少钱的事儿,而是那种家里长辈看见自家孩子出息之后迸发出来热情。

挺暖心的。

可随着他们这一行礼宾车离开拥挤的市中心,越靠近体育场这边就越摊平的那种中产或者高端社区,那种清幽高档的差别感挺明显的。

她也见多识广了:“那边闹市区……条件还是比较差的哦?”

跟国内条件越好越往市中心扎堆不同,起码在花旗穷人住城里,富人住郊外是个普遍现象。

在爱兰尔之类的小国家小城市还不明显,一到伦敦这种超大城市就比较清晰,那些市中心老建筑外表光鲜,街道后面藏污纳垢的样子,杜若兰也会观察了。

当年第一次出国,荆小强不就这样带着她穿越北美全面体会么。

现在点点头:“论现代城市建设,这个学术底子还是伦敦、巴黎从工业革命后传到花旗,我们到解放后学岔了走老苏那条道儿,改开以后才在囫囵吞枣的弥补,差了有上百年的功课,沪海,津门就是两个外国人帮忙建立的抄作业样板,更多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你陈姐现在就是在拼命学这个,咦?可以让陆大熊回国的时候从洛杉矶走,好好了解下这。”

因为陆曦现在借着搞那片机库地块,有点跃跃欲试的想把荆成房地产拿下来做。

她已经见惯了几千万甚至上亿资金的流动,就有点想买卖几万几十万的商品房,心气儿挺高的。

大强妈表示不来塞,她不在乎房地产多赚钱,是不是属于成家,但各房各家的平衡不能打破的好伐。

这两天晚上分别都给荆小强吹了枕头风。

总之一个不是为了贪钱,一个也不是为了守财,都是贤内助呀。

杜若兰却看着外面彬彬有礼的路人轻声:“真好,跟着你这四年的大学时光,看到太多同龄人看不到的风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看见这么美好的生活都学回国去,让唐人街的叔叔阿姨们看到祖国也能这么好,我们也能有这么高的素质哦?”

也许这就是荆小强带来的区别,眼界和心态都改变了。

荆小强也看,点头笑:“是啊,如果空气新鲜阳光明媚,大部分人出门就是公园,周围很多景色,遇到的人也都文明礼貌含笑招呼,不随地吐痰不蹲在路边叼着烟发呆,没有清洁工光着脚站在垃圾箱上翻垃圾,没有飞车从你身边蹭过吓你一跳,人慢慢的就不会那么没出息……”

这就是荆小强的感受:“没有什么素质高不高,人都是环境的动物,你出门满鼻子都是煤烟味儿,光线都灰蒙蒙的,旁边不断有人吐痰,路边的垃圾箱上全是污水跟苍蝇,就算你天天从家里开个豪车去大酒店吃饭,你也容易看到能欺负的机会,有钱人就不会放过,因为这就是垃圾场的生存法则。”

再指指外面基本上都是那种中产阶级以上小洋楼住宅区:“反过来你这再好的地方,找一群恶习大爷大妈,草坪上每天给你吐痰两百次,路面丢烟头,半夜开窗打麻将到凌晨,周末给你炸点臭豆腐、阿三咖喱、非洲煮香蕉……也就破防了。”

光是听这几样味儿,杜若兰已经忍不住捂嘴!

娇叱着揪人:“你还能不能再恶心点……”

荆小强看着外面静谧舒适的高端社区,有点沉思:“我说的本来就是事实……不光差得远,我们还天然难度大,你看看,欧美国家阶级隔绝做得好,一个中产家庭成员只要不主动找不痛快,一生学习读书、工作旅游一直到八九十岁体面的去世,都不用跟红区打交道,反正主要生产力跟红区关系不大,我特别带你们去参观过的那种红区……”

说起这个杜若兰就恍然,曼哈顿市区很清晰,有管家的老宅子那边街区就是著名的绿区,整洁干净又充满安全感,天晓得警察和安保就藏在什么地方,可到了百老汇这边就要破落些,但好歹也有管理,算是黄区,等到黑哥们那边的布鲁克林区就无法无天多了。

至于这次巡演经过的那些城市贫民窟,破烂的设施,糟糕的治安,垃圾场一样的环境,走条街都能遇到吸独的酗酒的,有一次赶上慈善机构进去分发午餐,好多人就跟僵尸一样从各种破败中摇晃出来领取吃的。

那场面,大白天的都能让人后背发冷。

资本主义社会就这样,对有钱人来说的确是天堂,一切资源都朝着有钱人倾斜,没钱只能赖活着。

除了捞选票煽动人头的时候,才不管这些生物死活呢。

可我们呢,要拉着所有人都别这样,甚至还要纠正那些已经过得好的家伙别放弃别欺负最底层,这才是最难的。

这才是荆小强辗转在祖国跟发达国家之间的最大意义。

不断在这种冲击邂逅下,调整自己的看法。

从自己身边一点一滴的做出些尝试。

想着这样的事情,脸上表情自然也成熟稳重,甚至说得上深邃。

豪华礼宾车静谧平稳的车厢里,夕阳的光照洒进来。

更有霸道总裁味儿。

杜若兰可能从一开始就是服荆小强这股子超越同龄人的成熟,光仰头看看都觉得身子软哒哒。

借着揪手臂温柔的倚靠在肩窝,只仰头拿炽热的双眸凝视身边男人。

幸好回来时候大家提着东西多,米高又好奇的拿了个跳大神的大头娃娃头罩玩,跟黑仔坐一辆车,现在这部礼宾车里就师徒俩,娇嗔着也能亲密下。

回到体育场旁边酒店,看着的目光可就多了。

成小姐跟陆曦都是一触即走,假装没注意到杜若兰粉润娇羞的脸色,潘云燕连忙拉闺蜜嘀咕干嘛了。

主要还是分享从唐人街带回来的各种礼物,春卷、煎饺、烤鸭之类更是能得到大家伙儿的热爱。

不过到晚上演唱会,莫名的多了些华人,充满骄傲的同胞们来看荆小强的表演。

荆小强也在晚上跟黑仔多唱了两首粤语。

上一篇:全世界只有我正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