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253章

作者:中秋月明

樊国飞也说好,电影制片厂跟广告公司就没多远。

他作为摄影记者出身,对这里也是熟门熟路。

荆小强的名头果然管用,在牛皮哄哄的电影厂门卫值班室,他只拉开车窗露个脸,说找冯导,人家就热情的又是打电话又是指方向。

安宁一直把目光放在荆小强脸上,恬静又美丽。

给找到的导演一身脏不拉几的从破旧办公楼引出来,就像个清洁工似的热烈欢迎。

绝对没有后世那些导演牛皮哄哄的劲儿。

荆小强只知道这部电影,没看过,更对导演没印象,听说是冯导,还以为是那个导贺岁片的冯裤子。

不像啊,还是尽量热情的寒暄,这是我们沪戏歌舞剧团的台柱子,上回张导看中也是来我们剧组要的人,您可得把我们的宝贝照顾好。

冯导说自己跟张导就是同届同学,也是去张导那探班的时候看中安宁的。

边说边招呼进去喝茶聊天,五六月的平京已经开始燥热起来。

可坐下就先把剧本递给荆小强:“你有兴趣演吗?”

荆小强诧异的猛转头看自己台柱子,你特么的跟外人合着哄我来吗?

好在安宁眼里一样诧异:“没有!没跟我说过,冯导,你怎么想起问小强演什么角色?”

冯导点头:“两个原因,第一这个男主角是身强力壮的雪域高原男子汉,小强这个身材体型就合适,现在还正儿八经在雪域晒得这么黑里透红,你演歌舞剧我也去看过,有戏。”

荆小强不为所动:“您这是在给我灌迷魂汤,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歌舞剧表演跟电影表演……”

他不吱声了。

好莱坞众多明星,都以在百老汇演过歌舞剧为时尚荣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百老汇的主演到好莱坞的咖位都比普通演员高一些。

毕竟歌舞剧也是跟话剧齐名的舞台剧表演类别。

而演话剧的难度其实是高于影视剧表演的,毕竟舞台剧不能喊咔,没有提词器,也不是十几秒一条的支离破碎拼起来,必须从头到尾一口气演完。

难度大得多。

所以后世那么多流量明星狗屁演技都没,也敢演影视剧,但舞台剧碰都不敢碰。

基本上敢演舞台剧的,都能挂上个老戏骨的名头了。

安宁的神情已经从委屈惊讶变得兴奋能够一起演电影!

还是男女主角,这得多带劲!

而且聪慧如她马上就能明白,电影如果请了荆小强演男主角。

差不多就已经保证了热门下限。

全国人民一定会积极热烈的去捧场。

冯导也是这么说的:“第二就是没钱,现在厂里从来都没有到雪域高原去拍过电影,资金也紧张,批不出来钱,要不你给投资,卖了收益都是你的。”

91年,这时候压根儿没有票房一说。

荆小强能赚个啥?

不过冯导说得很明白:“其实我的出发点是想拍一部风光片,原始风味的雪域高原,色彩很美的那种画面感,原本是立项争取三五年内能筹到资金批下项目,如果你来参与解决了资金问题,我们尽快就能拍。”

荆小强想拒绝的。

安宁悄悄拉他胳膊:“想办法拍嘛,你在高原慰问部队,不也看见那么多孩子生活学习条件那么差,我们去拍戏,顺便也能带动一方改变,好不好嘛?”

这温柔中还带点撒娇的腔调,让冯导都毛骨悚然了。

他当初看到安宁,就是看中她美丽又任性的刁蛮公主气质。

这简直是活见鬼了吧!

第325章、该计较不计较

站在荆小强的角度,演不演电影?

没什么不可以。

关键是有这个必要吗?

他目前的名气根本不需要去演电影。

年底又要开启从北向南的高校巡演,一样可以把名气拉满。

花这么多钱去拍电影有必要吗?

作为上一世的戏剧学院舞美专业绘景师毕业后,他在平京圈内还是混了三五年的。

知道就像滚圈一样。

影视圈也是从这几年开始迅速混乱化。

以前各种电影厂编制架构严管的局面开始放开,各种乱七八糟的电影、剧组、男女关系充斥市场。

就在90年、91年恰恰是内地整个电影行业的分水岭。

改开之后,被极大约束的电影文化生活爆炸式的放开,全国人民在80年左右疯了一样的喜欢看电影。

那时候一年能有近三百亿人次的观影纪录!

各种电影院、露天电影场、移动电影队,都极大的丰富了全国人民的观影热情。

82年《少林寺》上映的时候,一两毛钱的票价,能卖出过亿的票房!

换算到现在那就是过百亿的总票房。

但这种局面从85年左右之后就开始急剧下滑。

电视、录像厅开始抢夺市场,特别是后者,各种正规不正规渠道流进来的大量港台国外电影,一下提高了观影审美档次。

看惯了港台、国外成熟的优秀作品,哪里看得进粗制滥造的国产电影。

而且录像带和磁带一样的可复制性,也比电影播放成本低得多。

国内电影厂迅速萎缩。

穷得不得了,只能拍那些低俗得要命的商业片吸引眼球。

然后这么烂的片子,在电影院看毫无体验感,就愈发没人看。

陷入死循环。

这种情况要到95年放开国外大片引进,真正在大银幕上欣赏《真实的谎言》,感受到大银幕的震撼威力之后。

才逐渐改善电影界的经济情况。

五六年的积淀之后进入新世纪,内地电影才开始复苏,再过五六年才真正有了和国外电影抗衡的力量。

因为那时候才建立起票房院线制度。

整个九十年代的国产电影不算票房的,仅仅看卖出多少个拷贝,也就是电影胶片,来计算盈亏。

这事儿就变得极不靠谱。

管理部门不许卖那么多的话,再受欢迎也只能干瞪眼。

因为这年头,随时都存在各种主义的争论,不符合审查标准的随时可能被枪毙。

基本上就是别想赚钱。

绝对百分百不要想赚大钱。

也不可能出现让个人投资者赚大钱的局面。

按照荆小强目前的局面,是完全不需要来蹚这个浑水的。

费力不讨好,绝对不赚钱,还很可能砸自己牌子。

因为他唱歌无论如何不会翻车,但电影……

大热却被喝倒彩,砸了牌子的电影案例太多太多了。

可安宁这句话,真是摸透了荆小强的心思。

高原上还极其落后原始,毕竟连内地都还差得很,高原就更差。

他们在雪域高原慰问的时候,荆小强和黑仔探讨过很多。

在唱片公司也跟陈丹尼讨论过到高原来建小学。

当时就觉得难点在于怎么落地搞。

因为没谁在高原能蹲得住。

专门为这个叫谁来吃这种超级苦头?

现在想想,好像可以顺着电影拍摄,顺便就把学校建了。

荆小强坚信,改变一个地方落后面貌,最基础的办法就是修学校。

因为只有学到了知识,走出了落后地方开阔眼界,才会有改变的动力。

不然砸再多钱到落后地区都是白费劲。

这是他在花旗旁观白人区和黑人区教育状况之后的最大体会。

所以他迟疑的开口:“大概需要投资多少钱?”

冯导也犹豫:“主要是没谁到高原拍过电影,我们也不知道,五百万不知道够不够,主要是有涉及到战争场面……”

荆小强刚内心一喜,只要五百万吗,就紧接着倒吸一口气。

他是舞美出身啊!

战争戏是最烧钱的好不好!

当然他也不知道,这位冯导就是以拍戏抠门出名。

和同批其他大导演,动不动就会烧大钱不同,这位冯导最擅长就是穷媳妇做大餐,捏把捏把的小本制作出大场面。

看荆小强的态度还赶紧强调:“你主演,这个片酬就可以省了,小安你……”

安宁果然上当:“他演我就不要钱!”

看看看,男女主演的片酬都省下来。

这算盘打得也忒精了。

荆小强有点意动,但还是清醒,他要的是多重结果。

安宁能靠这部戏红起来,这个概率是很大的。

他能顺着拍摄修几座小学,这个目的未来很有意义。

然后……他是真没看过这部电影,但既然是以突出雪域高原的风景为主。

没准儿才是未来国内旅游业高原神话,文艺青年都要去高原走一遭的鼻祖发源地。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行。

花五百万……

大不了就是再出盘专辑捞点钱呗。

大概有了计较,荆小强顺手利用这个局面:“安宁你这帮冯导敲边鼓,我得冷静想想,这个剧本我能拿去看看吗,明天就还回来,并且给出答复。”

冯导迟疑。

荆小强豪气:“我保证绝不外传,如果之后市面上出现了抄袭的,我赔你一百万。”

导演就咬咬牙答应了。

荆小强叮嘱安宁再跟导演详细谈谈:“实际上我们这一路去了不少雪域兵站、哨卡、军营,可能有些拍摄可以得到他们的支持,包括战争场面可能花不了那么多钱,你们先交流下,我还有个会要开,明天中午军艺碰头啊。”

安宁连忙从自己包里拿出一大叠高原照片,这时候哪怕知道这家伙是去干嘛,她也没心情计较了。

如果真是荆小强跟自己上高原拍电影,哈哈哈,还不是老娘要干嘛就得干嘛!

荆小强才感觉有惊无险的金蝉脱壳。

出来叫上等候的樊国飞赶紧跑!

这货已经琢磨着好几个广告剧本要怎么拍了:“你还来不来电影厂,要不我们直接在这里借他们的场景拍广告,有几个布景还不错。”

荆小强把剧本给他扬扬:“多接点广告,说不定要投资几百万来拍电影,雪域高原的风光大片。”

工艺美术学院毕业的摄影师顿时口水长流:“我能跟着去拍点风景片吗?”

上一篇:全世界只有我正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