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248章

作者:中秋月明

哪怕历史上绝大多数文艺创作者本身并不大富大贵,明明绝大多数艺术成果是不太富贵的文艺工作者创造。

就是要拉出个门槛,普通人不得入内的圈层。

自己就有逼格了。

很多人信了,觉得艺术好高端,我们搞不了,那个太烧钱。

那些人的目的就达到了,艺术特别奢侈,凡人免进,要进也可以,烧钱来学,这玩意儿特别高雅,风雅贵人才配玩,你烧了钱就能跨进这个阶层。

是不是有内味儿了?

奢侈品、文玩、艺术品、各种文艺门类,都有这个套路。

可去特么的蛋。

好在九十年代初,还属于被打垮的这些套路重建中。

除了艺术院校根深蒂固,社会上还没那么严重,大家都还在琢磨赚钱嘛。

所以这还真是个有可能扭转的节骨眼。

荆小强不说,但默默的做。

老子要让音乐成为所有人的精神慰藉。

其实这一点,从他当初结识成叔他们这帮老克勒的时候就显现出来。

对美好、体面生活的向往,和财富无关,哪怕财富很大程度上会决定体面,但精神上的体面可以贯穿一生,和贫穷富贵无关。

艺术就能让每个人都成为精神上的富翁。

艺术本来就不属于某个特定职业或者阶层,而是属于投入了爱跟兴趣的每个个体。

所以这里还只是个相对于未来“音乐歌舞中心”的缩小版试验平台,未来要争取在那六十公顷的音乐歌舞中心延伸,继而推广到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上。

这就是荆小强和陈丹尼、黑仔经常谈天说地的内容。

两位HK明星,震撼于大陆仔的开阔视野。

可这不过是荆小强糅合了欧美的文化自由氛围跟国内的共同平等精髓,自己向往的样子。

陈丹尼的心胸就更进一步打开了。

其实抑郁、内向的人,一旦跨过这一步,会迸发出很大的能量。

接连十来场演唱会,场场爆满,凯蒂满意得不得了,带队回HK去张罗曹晴雯。

留下陈丹尼这段时间算是休假,跟荆小强商量年底再从东北三省一路向南到HK这么搞演唱会。

同时荆小强的歌舞剧高校巡演依旧并行。

现在就看beyond的演唱会什么时候开。

黑仔创作欲满满,从高原雪域就拿出一系列的歌曲,在小录音室里跟队友排练准备。

由东向西的巡演之前,他们推出那张历年精选集+《海阔天空》的专辑,卖了二十万张,小收八十多万分成!

这还是在荆小强之前出过beyond精选集,卖了一百万张的前提下。

粤语版本还是能产生不少拥趸。

所以加上翻唱专辑的尾款,beyond来到内地小半年,也拿到一百多万。

别以为HK艺人能赚多少钱,赚大钱的只有极少极少的金字塔尖那几个人,大多数也就是比HK的中产稍好,甚至还不一定。

所以现在他们愈发坚定要出新专辑,上演唱会。

扎根内地耕耘。

敲定这些事务之后,陈丹尼又背起背包带了司机兼保镖还有助理去周围游山玩水,主要是去看看当初住过的山里废弃农舍,他还是想买下来改建下以后去度假。

而周晴云过来看到的音乐唱片公司,就是这样一种动静皆宜,生机勃勃的模样。

走过二楼的时候,老教授也好奇的在玻璃门外看了看里面白大褂、化验室高科技的样子。

更对楼道上前台背后墙面“荆棘之花”巨大商标,旁边品牌科研中心的字样感到有些吃惊。

做音乐已经是非常需要投入精力时间的艺术创作了。

荆小强还花费这么多来搞科研,做商业。

加上楼下看见那一排顶着衬衫、化妆品的专卖店门头。

是不是有点不务正业呢?

三楼前台背后,就是“荆棘丛中笑”的品牌字样了。

走进来看见,几乎整个楼层都是或坐或站基本保持静态的年轻人。

无论是在翻看那些陈丹尼从HK搬运来的音乐书籍,还是坐在沙发跟地板上聆听音乐,基本都很安静。

办公区说点什么都是轻言细语的低声,不破坏整个氛围。

也能让每天都有新来的音乐青年,迅速感受融入。

既然是个公共空间,首先要照顾到别人的感受。

如果光是为了自己的音乐梦想,就要周围人忍受不太理解的声响折磨。

那叫自私。

想闹腾,就到排练厅里去。

只要拉开那厚厚的排练厅大门,扑面而来的“噪音”,就看围观的摇滚青年们受不受得了。

周晴云肯定受不了,差点被声波撞倒了。

荆小强赶紧扶着去办公区那边坐。

沿途有不少音乐学院的学子,恭恭敬敬给教授敬礼。

很多音乐学院的教授老师很反感学生沾染这些乱七八糟的社会杂音。

周晴云却频频点头,倾听荆小强的态度:“什么时候,建筑工人、贩夫走卒,都可以吹拉弹唱自得其乐,能自己画几笔开开心心,大家也不会投以诧异的眼光,那才是相对正常的生活方式,我更向往的社会模样。”

老教授肯定满意极了。

荆小强这是比做音乐更高的层次。

多少年轻人都会出自他的门下了……

第319章、是做个盗火者还是做个弼马温

但这一切,都跟王峰无关。

从一开始的由东向西高校巡演,荆小强就没带上他。

实在是对于王峰来说,现在的他太尴尬了。

因为和荆小强同年的他,再怎么天赋爆棚,也没法在这个时候爆发出比荆小强更耀眼的光芒。

连并肩都做不到。

黑仔二十八九岁,正是他最高产最高光的年份。

陈丹尼年过三十了,则属于高亮之后,终于找到新方向,新价值观的爆发期。

王峰比他们还差得很远。

带着一起去走高校巡演跟省城演唱会,只会让王峰的心态更加崩盘。

可他又不是音乐唱片公司这边这些玩音乐,体验音乐的初级玩家。

应该就是处在破茧而出之前的修炼阶段,稍不注意就会走火入魔的关键时期。

荆小强是建议他继续去读音乐学院,校园也是最适合孵化的环境。

可王峰摇头不去,蹲了十几年苦窑重获自由的那种绝不回去。

这个春节他爹妈都没联系过他,估计是彻底失望了。

所以王峰也是憋着一股劲,天天吃睡在酒吧,不停的写歌练弹唱,有空还去厨房洗碗。

成叔他们几个大叔马上拉住他,你这弹小提琴的手,洗什么碗啊,不就是多双筷子,荆小强带回来的人肯定都是有大作为的。

所以荆小强他们走了快俩月,王峰写了一大堆歌。

回来拿给荆小强看的时候,他自己已经筛选过都还是有几十上百首!

荆小强哼了哼,他也不知道上辈子王峰写过些什么歌。

只觉得要说不好呢,唱起来还算朗朗上口,但论经典呢,跟他能认可的档次又差那么一段。

主要还是阅历,十八九岁的大男生,哪怕已经超越同龄人,技巧上没得说,但歌词意境啥的还是带着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少年矫情。

还不许黑仔、陈丹尼他们改动,当然,如果荆小强想改,他勉为其难的可以同意。

偏偏荆小强会改个屁。

这仨,堪称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到零零年代创作型歌手的顶尖高手。

荆小强个文抄公,连粤语改国语都搞不定,只会背答案。

更不想自己影响了王峰的成长。

黑仔和陈丹尼其实都经历过这个阶段,给出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多出去走走啦,就像罗伯特这样,他这么成熟也是经历,只有阅历足够,写出来的东西才能打动人,而不是自己凭空想象的情绪。”

王峰是不听这俩说的。

或者说在他眼里,你们这种野路子算什么呀,也就荆小强算是科班出身,他才有点认同感。

荆小强很熟悉:“从心理学上讲,你属于不会享受生活的心理类型。”

王峰吃惊。

荆小强解释:“这享受不是吃喝玩乐,而是看待世界的经纬度,每当现实出现跟你想法不一样的状况,都会触发抗争的敏感,即使这种抗争与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也就是不问对错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王峰的目光就软化了,露出只有小强懂我的感动。

荆小强苦口婆心:“但我们的歌是唱给所有人听的,我建议你可以读一读《尼布尔的祈祷文》,其中有这样一句‘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这话已经很含蓄了,不要头铁,不要非跟整个社会拧着干。

适当的顺应社会潮流不叫屈服、随大流,而是智慧。

王峰就听了荆小强建议他出去游历下。

大江南北,甚至国外到处走走,都能支持他。

当然肯定是穷游那种。

王峰还是怂,那就国内吧,只要了两千块带在身上,就推着荆小强最早的那辆自行车出门去。

荆小强还要提醒他怎么注意安全,自己上次差点被人劫了道。

王峰差点推着自行车又回来了!

那就先在沪海市区转转,旁边浙杭西湖游历下,别搞户外骑行那套,不是谁都有荆小强这种战斗力。

周晴云在办公区这边认真的倾听了荆小强对这三位台柱子的说法,几乎就是现成的陈丹尼,接下来的beyond,未来的王峰,都能跟荆小强一起携手打开局面。

再辅以巨大覆盖面的摇滚乐队后续跟上。

荆小强这个几乎是赶鸭子上架的大场面居然很有可能经济社会两开花啊。

要知道陈丹尼也是玩吉他、钢琴出身,beyond是标准的摇滚乐队,王峰一直都被认为是伪摇滚的领军人物。

实际上荆小强已经从目前的高校摇滚乐队里面发现了不少人。

本来三五年后会跟随摇滚巅峰、校园民谣鹊起的一部分人。

现在他不过是无为而治的,想让这些人慢慢把自己的经典歌曲创作出来,免得被自己打断。

看看黑仔和王峰多纠结。

所以这些日子他们商议、探讨、交流也卓有成效。

周晴云慈爱又满意的点头,最后才问:“那……美声唱法呢,现在平京音乐学院和国内好几家音乐学院已经在考虑要设立通俗歌唱专业,可争论很激烈,认为这就是流于庸俗,太下里巴人,这种态度在我们沪音可能更严重,音乐学院是艺术圣殿,容不得这些玷污,可我在你这里看到的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啊,怎么办呢?”

对的,连通俗唱法这个词儿,都是青歌会在八几年时候创造出来的。

也就是说所有人熟悉的港台歌曲,日常的唱歌方式,根本就不是音乐学院的范畴,人家看都不看,根本没这个门类。

民族唱法、美声唱法,没了。

可以说荆小强的确提前带动了通俗唱法往专业高校渗透的步伐,这本来应该到九十年代后期,甚至翻过世纪末,才开始逐渐有音乐学院增加通俗唱法专业,招收这方面的学生。

上一篇:全世界只有我正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