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1115章

作者:中秋月明

再接着看见随同他俩的大学生们,源源不断的把吉他、电子琴、架子鼓、贝斯甚至笛子、二胡、口琴等等各种乐器输送过来。

只要当地群众、围观打工仔表现出有兴趣,上来试试这些乐器,就送。

几十上百架的送,目的就是点燃普通人心中的兴趣爱好跟希望,为此哪怕只是很偶然的会激发个把人坚持爱好下去,那也值得。

而且一旦幼儿园正式投入运营,也就能把之前在鹏圳的文化站跟着开通到每个地方。

本来幼儿园老师就有唱跳专业培训,现在再叠加这个社会功能,扩大就业、提高补贴都不是纯公益性了。

荆小强再三强调的就是钱咱不缺,幼儿园托儿所收费也是象征性,但一定要让所有工作人员按照商业机构的模式来运转,而不是把自己当慈善工作人员,志愿工作者。

顺着这初期十三家幼儿园,未来肯定会发展到上百家规模的连锁机构,再附加孤儿院收养机构就显得不那么刺眼了。

甚至都不需要单独设立为弃婴成长生活的园区,混在幼儿园里长大,有意识的保护培养孩子的内心,比孤儿院更有利于成长。

荆小强在这方面甚至请白莲婷联络了平京的相关高校来做研究试点。

一方面是联络铺排关系监督行为,另一方面也是扯大旗让地方上更放心支持。

反正所有这些明面儿上的事情都是荆小强去表达,焦漪只需要默默的做就行了。

各地分散有两三千滚社成员,逐渐都看到是心目中绝对的女神和荆小强走在一起,那份尖叫跟激动还是蛮热烈的。

可所有人也能看见荆小强晚上,基本上都是在鹏圳、粤州、莞州的滚社宿营地跟大家打地铺、彻夜长谈、聊音乐聊人生聊未来聊祖国。

而焦漪则偶尔跟女性成员搞点小联欢,大多数时候晚上都是开不完的各种工作会。

有调皮的滚社成员问起老大是不是女神处对象,荆小强都笑说人家正在努力为全国来粤东的打工人做服务,只关心这点个人问题,是不是格局没打开呀。

连带让这些高校学子,再回各自院校之后,把焦漪的个人形象更加推高到无以复加的地位。

谁能想到屏幕上美艳动人的她,荆钗素衣的谪落人间,踏实的做着这么普度众生的事。

而且这可不是后世那些明星只是掏钱资助,揭幕剪彩的时候去露个脸。

属于身体力行的一直在忙碌。

对塑造这些高校学子的价值观肯定有相当正面的作用。

谁都能看到她脸上的笑容,如初融冰霜的雪莲般清丽绽放。

随时都带着发自内心的亲和笑意。

一举一动都诠释着什么叫女神。

焦漪自己也的确开心,愈发开朗跳脱,精神状态好得不行。

每天开会之余都在偷偷规划路线,早上锻炼下,各地小镇、村落游览下都端庄文静。

唯有在单独相处的车上才叽喳得要命。

荆小强当然就更赏心悦目了。

只可惜好景不长。

也就不到两周时间,八月中旬不知道是不是白莲婷找幼儿心理学专家的工作透露了当前状态。

潘云燕最先过来,幼儿园开起来她当然要在周围开美食街,这也是带动就业更保证幼儿园人气、安全等各种因素的好事,没毛病。

前后脚杜若兰也过来,带着提前返校的歌舞剧专业、美通一体化专业的师弟师妹们,来提前登台实习,给各地表演水平上强度。

给滚社的高校学子们看看什么叫专业。

这就更没毛病了。

罗莉和常丹琳过来是代表电视剧组,查看粤东各地乡镇外景地为接下来的剧目做准备。

等到下旬埃森特意从欧洲飞回来,陈丹尼、黑仔他们也陆续从各处抵达鹏圳。

安宁更巡完了影业集团在各地洽谈合作的项目回到亟待扩大的集团总部。

夏令营的音乐节气氛越来越浓厚,结束的高潮也悄然而至。

焦漪一点被其他经销商抢了空间的遗憾都没,欢喜的带着潘云燕把幼儿园外围做成门面房,那些接下来拍摄的电视剧外景地还是她张罗挑选推荐的。

接下来除了这些“内部”拍摄的影视剧,她愈发彻底退出表演工作,偶尔客串。

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幼托工作中。

荆小强则全力撤退。

带着米老鼠们指导滚社从各地退出,力求这些各地高校的天之骄子们留下的不是些孽缘,而是温暖传递的生活信心。

也算是让团队骨干们都能理解,但凡想做点事,参与人数多起来,什么妖魔鬼怪都能出现。

这还是运行了好几年,大多在荆小强的名声和摇滚爱好下都是同路人,一旦稍微放开些范围就会出幺蛾子。

大家分头总结吧。

荆小强现在愈发觉得滚社是个储备人才的绝佳模式。

全都来自于高校学子,对他又有特殊的追星光环。

以前觉得是只能从音乐唱片公司等方面选拔,现在随着各地滚社规模越来越大,摇滚夏令营的事务越来越多,有些人的工作能力开始凸显出来。

可以提前往各种企业优选,还能从中选拔出国管培生。

还因为有音乐这道门槛,不会造成把所有好苗子都虹吸过来影响到其他行业的校招。

意义非常重大。

所以等到八月底,数千名滚社夏令营成员,在鹏圳大学体育场向着提前返回学校的数千学子,还有上万从鹏圳周边得到消息赶来的音乐爱好者一起,举办了本届最后的摇滚音乐会。

实际上也是为米老鼠们践行的派对。

已经拿到港澳身份,即将踏上前程的他们没有对外大肆宣扬,也就亲人、情侣间会提到已经跟荆小强的公司拿到国外工作学习机会。

这些日子已经跟着荆小强学会很多穿着打扮外表行为的细节变化。

大多都是T恤牛仔裤、运动鞋,依旧忙碌在台前幕后,想尽量再多做点什么。

可最后又忍不住跟同伴们在一起,已经根据英语为主,有日语和法语专长的区分,大概有了各自未来的去向。

挤在后台边角,看荆小强、埃森、黑仔、陈丹尼他们带着各路乐队轮番演出。

不知不觉的就相互紧靠,展臂搭着旁边伙伴的肩头,从未有过的别离感伤跟同甘共苦信任感在滋生。

直到最后那首《祖国》在整个夜空开始回荡时,泪水已经不知什么时候蔓延一片。

“每当我感到疼痛就想让你抱紧我

就像你一直做的那样触摸我的灵魂

每当我迷惑的时候

你都给我一种温暖

就像某个人的手臂

紧紧搂着我的肩膀

有时我会孤独无助

就像山坡上滚落的石子

但是只要想起你的名字

我总会重拾信心

……”

音乐就是有这么神奇,能够轻而易举的打动人心,呼唤起那些埋藏在心底的情绪。

这首已经成为滚社主题曲的会歌,歌词里“离群的燕子”、“流浪的孩子”更让这些即将踏上征程的年轻人们感同身受。

高声跟着万千战友一起唱完这首歌,把这一刻的情绪深深铭刻在心底。

就义无反顾的出发了。

颇有风萧萧雨兮兮的悲壮感!

第1440章、到底是不是戏精

荆小强肯定要给相关方面汇报申请这事儿。

真有人觉得有这个必要吗?

说严重点,这算是组织偷渡啊,还人数这么多。

要说是什么军情目的还可以理解,为了修个游乐园?

是不是太小题大做,煞有其事了点?

如果不是他战绩昭著,可能都要怀疑他的用心了。

荆小强却坚持工商制造业战线的险恶程度,不亚于军情目的。

包括他现在都是被各方紧盯关注的存在,未来还有一拨拨的外派学习工作人员要顺着这种方式出去,意义很大。

因为被别人防范了,所有努力都会打折扣。

最后还是有人打招呼了,这事儿才算是知会过了。

肯定跟各方无关,只是个企业行为。

所以企业行为哪有那么悲壮。

大家分批过关抵达HK后,打散进入潘诗颖、荆小强、陈薇羽、曹菲的十多间各种各样公司做零工。

在公司里随便睡两天,熟悉点环境了,最早荆小强和陆曦收购的那些小户型公寓腾出来给他们三五一组的居住。

就是要求他们尽可能学会像个HK年轻人那样生活工作,不要引起周边邻居怀疑的融入进去。

以这时候尖沙咀服务员都有九千块港币的月薪,他们立刻就拿上了一万五的“底薪”。

该花钱该消费,都是自己的事情,要学会自己面对整个全新的世界。

这步完成后,再进入“新成立”的HK迪尼士筹办公司上班,月薪就到了两三万港币。

等他们分别前往不同的迪尼士,这类外派薪水加补贴,甚至会迅速提升到上万美元左右!

近十万块的月薪!

试问,没有之前在鹏粤地区的打磨,以毕业后平均工资不到五百块水准的内地大学生,有多少人能承受得住这样猛烈的经济冲击。

还有完全不受限制的自由生活,正常上下班,不许聚在一起搞什么学习会交流经验。

荆小强甚至不断催促他们工作之余多出门多上街,而且是尽量少两三成群的结伴出行,逼着自己独立面对。

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独立工作中保持强大的内心。

他都一直在边上旁观这些同龄人的“工作学习”。

他太懂这种孤身一人到海外工作闯荡的浮萍感受了。

因为他想复制越来越多的自己,让这些人去代替自己学习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再回国报效社会。

而且越早摸索出经验,这种“留学”计划才能越顺畅的推行。

何炯炯、白莲婷等已经在各地高校默默招募新的汽车管培生了。

计算机专业、工业设计专业,太多门类需要这样有的放矢的输出回收。

只要保证有丰厚优渥的发展前景跟良好的产业环境,还是有相当部分有识之士愿意回来作为产业领军人。

那种一心想当欧美人的,反而没什么出息。

不回来反而是好事。

正在他决定加大实习强度时候,荆小强忽然接到了李二少爷的通报,搞定了,他已经初步确认和焦盆企业共同研发生产计算机芯片的项目!

总投资在八十亿美元左右,希望得到荆小强的审核认可。

这次是实打实的摆出了马前卒的姿态,具体琐碎的产业论证、谈判工作都已经做完,只要批准就展开。

整个项目既可以他独立承担,也可以由荆小强控股,总之很有诚意。

但和荆小强之前预想的最大分歧在于,这个研发机构带芯片厂只能放在焦盆。

倒不是防着HK或者内地,而是整个芯片产业的生产特点可以堪称这个时代最高精尖的存在,他们不相信内地能短期内达到工程能力。

这点在最近跟着第一二代液晶面板生产线落地沪海的同时,一条早期濒临淘汰的存储芯片封装线都很难在沪海投产可见一斑。

国内在集成电路产业上跟国际上的差距有到月球那么远。

而且目前这种芯片生产线放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方并没多少优势,所以为了保证质量和良品率,只能放在焦盆。

上一篇:全世界只有我正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