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1099章

作者:中秋月明

不请自来都是各种恭迎。

连杉本作为CEO,很少搭理这种产品层面的具体事务,闻讯马上从办公室过来:“怎么,有新想法?!哦,跟DDI谈得怎么样,我是不跟稻田谈的,头晕……”

荆小强很笃定:“只要压住他们其他不重要,两个新思路,都是围绕音乐播放器,一个是做成音乐手机,插上耳机就能听数字压缩格式的音乐,一个是纯数字音乐播放器,这个可以做液晶大屏幕,光凭这点在市场上就能横扫竞争对手。”

实际上差不多五年后,荆小强记得非常非常清楚,虽然满世界已经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MP3播放器了,却偏偏是苹果推出的IPOD以漂亮的外观、独特的操作方式,还有巨大容量,一举成为音乐播放器的全球浪波湾。

那时候荆小强正在洛杉矶混剧组,2001年前后吧,亲眼目睹这件划时代的IT精品成为整个欧美社会年轻人的新潮玩具,几乎人手一个,没有就是落伍。

一直到他02年去了百老汇,见证后来从世界各地到来的歌舞演员、音乐爱好者更是必备工具。

之前是真因为一步到位做了笔记本电脑,就忘了这件小玩意儿。

现在忽然想到,如果挂着自己的名号和嗦尼……做联名款,以他现在的影响力跟地位,完全可以要求跟奈克那样,独立做自己的潮牌。

主动权就在自己手里了,随时可以转移回国那不就是成熟的国产品牌吗。

跟靠着Walkman随身听大杀四方的嗦尼谈音乐播放器,简直就是王八看绿豆,对上眼了。

成群结队的工程师,立刻齐聚到周围,听荆小强非常清晰的给出产品要求:“第一个重点,在于格式,MP3音乐格式你们听说过吗?”

一试探就有,工程师主管代表了:“当然,87年发明,91年完善,92年通过欧盟标准,94年有了编译器,但这种开放的压缩格式对于音质损害比较大……”

荆小强估摸也是肯定有了:“是,所以为了不损害嗦尼专攻HIFI音色的名声,我们做联名款,嗦尼和KING联名,就像奈克跟KING系列联名一样,但关键在于绝大多数消费者要的只是听个响,他们其实区分不了音质,这款产品就是要跑量,格式锁定MP3播放器。”

看杉本都点头,所有人哪有半分质疑,纷纷记在心底。

更加专注的听罗大仙讲剩下的参数:“第二个重点,存储方式,做VAIO笔记本电脑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催促USB接口的便携式存储器,现在就该用到这上面来。”

另一位工程师主管举手发言:“目前我们能提供最大的便携式存储芯片是16M,一首您的《victory》可以被接受音质的MP3歌曲大概在1~2M,无损的从15~30M不等,这样一枚存储芯片提供的普通音质就是一张专辑?”

荆小强楞了下,卧槽,这个问题真的闪了腰,嗦尼推出的USB便携存储器,的确只有16M。

这会儿存储芯片可贵了。

除了在特工动作片里面装逼,主要就是用于世界各地PS游戏机玩家下载转移游戏补丁跟进度存档。

如果换做只生活在二十年后的新生代可能就卡住了。

荆小强却经历过01、02年左右的IPOD,现在算是明白当年他们可能也经历过这个问题。

所以才有这个解决办法:“很简单,用硬盘,VAIO笔记本用到的2.5寸机械硬盘,新一代的数字音乐播放器,最具有革命性的存在就是必须容量够大,500M和1G两种容量吧,这对消费者绝对是个难以抵抗的诱惑,装满几百上千首歌曲的音乐播放器,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台!”

所有的工程师都开始兴奋起来。

这种史诗级的产品,的确很容易让人有在IT史上留名的冲动。

更何况荆小强还描绘得如此清晰:“好了,第三个重点,外观,现在已知2.5寸硬盘大小,在这个尺寸基础上尽可能紧凑,可以厚点……一指多吧,正面大半都是液晶屏,我要求能够显示彩色专辑封面,显示歌曲名、演唱者、发行商、文件格式,还有最重要的进度条。”

这下是好多人在奋笔疾书的记录下来,甚至都不愿问同事记,这种外观只是外行能看到的东西,里面涉及到大量的设计逻辑,按键形式等,谁先完善出来得到罗伯特的认可,估计整个人生就改变了。

而且光听听这描述的样子,就让人惊叹。

Walkman随身听是磁带,光是做到能区分每首歌就是高端磁带机的技术难点。

CD机要容易点,但在数字播放器上,这种可以随心所欲选择歌曲,指定播放模式的小玩意儿,绝对是划时代!

有得做,有得做,杉本都要使劲控制表情不打扰,让艺术家尽情飞扬吧。

可荆小强表达的细节也太完整了,他甚至没有照抄印象中的IPOD,因为那个著名的圆环式按键好像涉及到很多专利,很麻烦。

而且实际上不过三四年后,隔了几代的IPOD,不光随着技术改进,把硬盘存储换成了储存芯片,操控变成全触控式,取消了实体按键。

到后来07年左右苹果推出初代IPHONE,其实就是在IPOD的基础上增加电话功能。

荆小强可不想早早的把这些专利或者正确之路送给嗦尼,按照后世歌舞演员、乐团专家们用的专业品牌高保真播放器样式来设计按键吧。

同样也应该有个拨轮设计方便菜单或者大量歌曲选择,然后下一首、上一首键分别要有,暂停播放键在一起,音量调节可以跟拨轮结合,菜单键应该在这里。

所有工程师只剩下尽量不呆滞的看天才在白板上勾画轮廓,拼命记住他表达的每个要求,没准儿就是最后选谁的设计终稿关键。

整体设计风格可以跟VAIO类似直角方正,走拉丝不锈钢的金属冰冷质感,也可以做类似IPOD的白色圆润,先做样品出来看看感觉,有更好的设计也可以接纳。

荆小强非常详尽的绘制出自己的“想法”在白板上,全体工程师不得不热烈鼓掌。

眼前的一切再次表达了什么叫灵感。

每个环节都是工程师们能做到的,可偏偏唯有天才的灵感能够把这无数个细节捏合起来呈现出最终产品。

而且这种外观二选一的思路,还充分证明连天才都是灵感迸发出来需要再验证。

但除了外壳风格,内部设计跟操作使用逻辑已经毋庸置疑的被确定。

工程师们要做的就是实现!

这的确是艺术家和工程师的最佳组合方式。

杉本在旁边跟着鼓掌,看荆小强最后强调收尾:“只能用嗦尼播放器播放这些可能有特殊限制的MP3歌曲,这种涉及到软件加密的细节,你们搞定,现在该我跟尊敬的杉本先生谈谈商业前景了……”

掌声肯定爆发得越发热烈。

Walkman随身听奠定了嗦尼在全世界的地位,这件艺术品很有可能成为新时代的Walkman,让嗦尼在数字音乐时代继续领先!

太让所有人期待了。

杉本也是这么想的,可没想到荆小强带着须藤纱希走进他的办公室后,给了他个巨大的惊喜:

“这件播放器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由此锁定全世界对嗦尼唱片,我的演艺唱片公司版权持续收费,这才是大生意……”

第1416章、走,到电子厂打工

嗦尼肯定一直都在研发各种可能性的音乐播放器。

数字播放器也有各种技术储备。

但八九十年代的问题是,方向太多反而等于没有方向。

譬如在录像带上嗦尼就是选错了制式,导致后来在家用录像机上输得一塌糊涂,才病急乱投医的去收购哥伦比亚影业。

所以这样一台看似小巧的音乐播放器,从立项到完成,意味着一个个双项甚至多项选择题,其中一个选错,最后都会被市场教做人。

这其实也是焦盆厂商这个年代三天两头出新款,量产都很小的原因之一,试探市场反应,不敢随便押宝。

荆小强现在提出来的完整方案堪称瞌睡遇枕头,全世界各大厂商可能都没嗦尼更有实现能力。

堪称应用电子的巅峰。

所以要做出这个比VAIO难度小很多的音乐播放器,不过就是两三周的时间问题。

剩下就是如何策划销售,争取以千万级的销量占据全世界市场……

哇哈哈!

想想都开心。

可杉本也没想到荆小强居然瞄着的是音乐版权。

音乐版权的收益有多大呢,二十年后杰伦哥的唱片在华人区大卖,他自己整年躺平啥新作都没,也能岁入上亿就不用说了。

有个小伙伴曾经帮他写过五首歌,延续十几年,每年也能拿几十过百万养家糊口。

这就是一旦互联网化全球收钱的威力。

而一台普通音乐播放器卖多少钱?

苹果的IPOD初代,敢卖399美元已经是很不要脸的割韭菜、杀信仰了。

可那时候的硬盘存储器、液晶面板成本就是贵啊。

上千万台销售,刨掉生产成本、营销成本能有多少纯利?

能跟几乎不需要任何成本的音乐版权销售比吗?

而且现在全球最大的音乐版权所有人,估计前三位就是嗦尼、荆小强、米高。

嗦尼当初收购哥伦比亚唱片、哥伦比亚影业的思路,都是盯着这两家花旗老牌企业的歌曲、电影版权库。

后来又在花旗、亚洲、欧洲大量扶持歌手,购买版权,很多港台歌手都是他们的版权约。

属于老牌的音乐版权大地主。

如果没有荆小强,米高的版权也大多在嗦尼唱片。

而关于他的那场炼铜丑闻诉讼闹剧根源,据说就是因为他最巅峰时候随手收购了一个巨大的音乐版权包,其中包含了类似披头士这种顶级天团的诸多版权。

让各方垂涎不已。

米高真是因为像个抱金块走闹市的孩子,才会引来围猎。

其中甚至也有嗦尼唱片的影子。

到这种动辄多少亿的版权利益之争,肯定看不到什么温情脉脉的你好我好大家好。

全都是使出浑身手段来最大化。

米高在这种局面下,愈发像个毫无保护的孩子。

为什么在有钱人天堂的花旗,亿万富豪的他会被整得那么惨。

可不就是因为让太多人觊觎获益了么。

唯有如荆小强这般才华横溢跨界运营,还雨露均沾好处共享,越来越强大的同时还让更多资本获利,才会让各方都好好说话。

所以荆小强在这次“互联网广播论坛”上市时候,拿了点股份给米高换这些版权,两人共同持有更安全。

他的出发点当然是反正这股票钱也拿不到现金,索性分点给米高降低自己存在感。

实际上上市后这部分股票迅速价值上百亿美元,远超米高这些版权价值。

毕竟音乐版权再赚,也没互联网股票来得魔幻。

然后荆小强自己这一系,从古典音乐到流行音乐,已经堪称正当红歌手里面最值钱的抱团存在。

他和米高绝对的全球顶尖版权,焦盆女子销售榜连续两年的冠亚军,HK目前最流行的男女双花红棍,现在花旗最炙手可热的嘻哈、热舞歌手,正在欧洲到处碾压的辣妹女团,外加好莱坞最大的配乐公司。

这些版权都是最值钱的宝库,论单首价值肯定远超嗦尼那些老库存。

但如此巨大的音乐版权如何变现?

以前只能靠卖专辑,以及各种商业场合的应用。

现在荆小强轻而易举的借鉴了苹果卖IPOD的套路,看似卖播放器,前期赠送免费下载,后期必然收费,形成一个封闭的产业圈。

那滚滚财源不就来了?

而且这是不上市,不从华尔街走的商业收入,就像卖鞋、卖电脑,赚到的钱可以理所当然的转移。

后世苹果靠卖IPOD、IPHONE固然是赚了不少钱,但能够财大气粗到两万亿美元市值,还是靠那个苹果自己打造的封闭产业圈来形成无可替代的护城河。

这才是苹果能够笑傲全球的核心。

荆小强这辈子可能已经看不到苹果的光彩耀世了。

而这一切,光靠荆小强也不容易实现。

他做个电热饭盆都那么艰难,更何况还有嗦尼成熟完整的全球销售网络。

所以在内地还远远参与不上的时候,荆小强只能依靠嗦尼:“必须在内地建厂,一旦试制成功,我要求能够以每年百万到千万级的产量出货,我们要在最短时间内,让全世界都流行用SONY-KING听音乐,便宜点,少赚点,一定要让竞争对手都无法跟风……”

这就是互联网思维,一家独大,赢者通吃。

以前的大企业大品牌,想这么干也很难。

因为世界各国各地可以割据作战,哪怕固守一国一隅也能存活品牌。

消费者有必然的信息差,不知道别的地方用什么。

可互联网会让整个世界都知道现在薪乡最流行什么播放器,最热门最新潮最酷的运动鞋穿上之后,那种炫耀的社交属性会远超运动鞋本身的基本功能。

于是大品牌就很可能通吃全世界。

苹果产品恰恰就是抓住了这种全球化通路成功。

苹果手机好不好用不重要,重要的是用苹果手机可以彰显某个符号。

荆小强大概懂,他甚至反应过来,这个音乐播放器没准儿就是以后智能手机的探路先锋。

一旦这么个多媒体玩意儿让人习惯了,加上手机模块不就顺理成章么。

有搞头。

他就拼命抓住到内地建厂生产才能尽可能降低成本的角度:“你想想买播放器能赚多少钱,卖歌才是最赚钱的,几乎无成本的赚,目前网络速度还不好,那么我们给每家音像制品店配一台VAIO电脑,联网开锁,从电脑里往播放器传输硬盘里存储的歌曲,便宜,一首歌十美分、五十美分,上千万用户,一年四季得买多少歌,我们再每隔一两年把播放器升个级,容量更大、功能更强、音质更好……”

在盗版几乎等于零的欧美市场,这才是所有资本家最向往的生意啊。

那播放器算什么?

上一篇:全世界只有我正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