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大公主 第848章

作者:湛阳

随后就懒得继续多说了,盘着保健球来到了窗户前,看着下面空旷的街道。

这个时候李重润正在李淑等人询问着:“没什么问题吧?”

“放心,一切都在掌控之中!”李淑回答道。

一旁的李月辰也很少见的收起了平日里笑眯眯的表情,变得很严肃:“今日要是出了差错,后果可是很严重的!”

“姑母放心,都安排好了!”李隆基在旁边下保证。

“那好,我先过去了。”李重润答应一声,便转身去跟老爹李显说话了。

而此时此刻,丹凤门下面的街道边上已经挤满了人。

不少百姓都从报纸上知道了今天要举办阅兵仪式的消息,都早早过来占位置想要凑个热闹。

街道两侧早已用麻绳拉起了警戒线,同时也在警戒线后面放了一排铁架子。

这些阶梯状的铁架子可以让人站在上面,一层一层加高,看大街道上的景象。

一开始虽然放了不少,只不过站在城楼上往下看的话,仍然避免不了吓一跳。

主要是过来观看的人比他们想象中还要多不少,此时不仅仅是架子上站满了人,距离最近的光宅,长乐等几个坊内的屋顶上都站着不少人。

从丹凤门这边看过去简直黑压压的一片,场面极为骇人。

看到这一幕的李显忍不住笑了笑:“看来这长安人又多了不少啊……之前就算是逢年过节,也未曾见过这等场面。”

李重润回答道:“这些年我大唐经济水平提高,自然会吸引大量人口,不然也用不着拆城墙不是?”

“哈哈哈……倒也是。”李显盘着保健球点了点头,“为父幼年时期,可想不到这等场景。”

“或许未来也会发生孩儿同样想不到的场景呢?”李重润想了想,“也不知道那时孩儿是否会与阿爷一样……”

李显停下了手里的保健球:“这等问题,可不是你如今该考虑的。”

父子俩聊了一会儿,随后看了看周围:“可以开始了吧?”

“随时!”

“那便开始吧,朕都有些迫不及待了。”李显说道。

李重润答应一声,随后转过身对旁边不远处的李仙蕙挥了挥手。

看到他的信号,李仙蕙对身边众人点了点头:“开始吧!”

众人答应一声,阅兵式随即开始。

站在城楼最外侧的士兵举起手中的两支小旗子挥动起来。

看到旗语信号,下面的士兵抬起手往下一放,随后节奏紧张的鼓声便响了起来。

一面鼓的声音就已经不小了,而两百多面大鼓同时敲响,瞬间就能笼罩整个街道。

鼓声一起,本来警戒线外还在喧闹的百姓突然安静下来,等待着阅兵的正式开始。

站在丹凤门下面的内卫队长拿起了话筒。

目前大唐的技术还差的很厉害,做出来的音响虽然音质不太好,可单说将声音放大还是很容易的。

队长将话筒放在嘴边,铿锵有力的声音瞬间透过电线在几乎布满了半条街道的音响里同时响起:“标兵就位——!”

听到这响彻整个街道的声音,在场众人无不惊讶。

大臣们还好说,他们知道现在军方有类似的设备,只是不知道其中原理而已。

但那些外国使者就不一样了,对他们来说,人的声音是不可能大到这种地步的。

那就是说大唐又发明了什么奇怪的东西?

如果说这种放大声音的东西能够运回去的话,以后不管是做演讲还是其他什么事情都能简单不少。

然而还不等他们仔细思考,就听到一阵“哐哐哐……”充满了节奏感的声音响起。

仔细一看,却正好看到两排身穿黑色的军装的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出了丹凤门。

两排队伍并排走出来,他们手里拿着几乎跟人一样长的刀,脚下的步伐完全统一,踩在地上就像一个人。

如今唐军军纪严明这种事情谁都知道,但要说真正严到什么地步,这算是不少外国使者第一次看到。

只见两排队伍迈着高度整齐的步伐出来之后,便向两侧拐弯,分别向丹凤门两侧往前走。

而每到一段距离,队伍最后面的那个士兵便会停下,然后一个干脆利落的转身,面向街道。

手里的长刀让刀鞘杵着地面,左手拿着刀身,轻轻靠在自己肩膀上。

这长度超过一米五的刀看起来的压迫力不比长矛低多少。

两排队伍越往前走人越少,直到第一个人抵达了自己的位置之后,干脆利落的侧面转身,面向街道。

这时下面刚刚发号施令的队长一路小跑到丹凤门下面,随后一个“哗啦”一下向后转,抬手对着城楼敬礼:“禀陛下!标兵全部就位,阅兵礼随时可以开始,请陛下吩咐!”

这位队长说话的语气铿锵有力,站在那里就好像一支扎在地上的标枪一般。

单单一个汇报,就让在场的众人无不将注意力放在这位士兵的身上。

主要是这个精气神,实在让人难以忽略,气场太过强大。

能作为标兵队长被选出来的,不仅仅是要各种军事动作都做的好,外形气质也都是很关键的。

两两相加之下,自然就起到了吸引全场注意力的效果。

李重润微微点头:“开始!”

“遵命!”

队长答应一声,随后又抬手一路小跑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举起话筒宣布:“阅兵礼正式开始,奏乐,升旗!”

话音落下,周围的鼓声再度响起,同时还包含着其他各种乐器的声音。

这音乐,自然就是《秦王破阵曲》中的其中一段。

随着音乐的节奏响起,丹凤门内再次走出三个身穿军装的士兵。

走在最中间的那名士兵,手里拿着个鲜红色的旗子,正在向丹凤门外面的那根旗杆走去。

这旗杆自然也是很早就引起了百姓的注意力,只不过一开始都不知道这是干嘛的。

而大臣们倒是都提前知道了,大唐弄了个国旗,本来还想着什么时候挂上呢,没想到是在这里等着。

在激昂的音乐节奏之中,三人同样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走向旗杆。

而与此同时,千牛卫的方块队也迈着整齐的出现在了街道侧面,已经引起了人的注意力。

但此刻这方块队没有任何动作,就只是非常安静的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等待着升旗完成。

三名士兵来到旗杆下,挂好之后,士兵将旗帜猛的往上一抛,随后开始拉动绳索,让旗帜缓缓上升。

或许是老天爷给面子,今天是有风的,在场的所有人都能看到,那大红色的旗帜上,一个金色的篆体字“唐”正在风中缓缓飘扬。

第八百六十八章 帝国洪流

在声势宏大,节奏紧张明快的秦王破阵乐的乐曲之中,红底金字的大唐国旗缓缓上升。

风中飘扬的旗帜在乐曲之中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在场的所有人都忍不住盯着那飘扬的旗帜。

当乐曲结束之时,旗帜也正好升到了最高处。

接下来所有人都转过头,看着丹凤门左边已经站成了一个方阵的队伍。

果不其然,只听负责领头的军官大吼一声:“齐步——走!”

话音落下,每个人都同时摆手起步,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往前走。

因为太过和谐统一,以至于这一个方块队走出来的感觉就好像一个人的分身。

每个人摆手的幅度以及抬腿的距离全部都是一样的,队伍看不到丝毫的乱象。

不如说,在这种方块队里,但凡有一个人的节奏出了问题,那就会变得极为显眼。

然而在这逐渐走过来的方阵之中,完全看不到一点不和谐的地方。

每个人摆手走步,所有的动作幅度全部一模一样。

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今年这次阅兵,在选人的时候,就把个头高的和矮的都淘汰了。

所以这方块队此时看起来不仅仅是四肢摆动的幅度都一样,甚至身高都差不多。

在迷彩服的作用下,似乎都弱化了每个人之间的边界。

就好像这一个方块才是一个完全统一和谐的整体一般,而不是很多人组合起来的感觉。

方阵很快就要走到丹凤门正前方了,这时领头的军官继续高声命令:“正步——走!”

话音落下,方阵里的士兵们全部改变了手脚的摆动幅度。

双臂抬起,交替横于胸前,抬腿的幅度也更大了一些。

与此同时,脚步落地的声音也变得更加浑厚不少。

“哐,哐,哐……”

这脚步声的节奏每一次都正好,不快也不慢,就按照匀速保持着前进。

再加上每个人动作完全相同,站在方阵之外看过去,绝对能让所有强迫症患者都无比舒适。

当第一排士兵走到丹凤门最左边的同一条线上的时候,领头军官高声下令:“向右——看!敬礼!”

命令下达之后,每一排除了最右边的士兵之外,其他所有人都齐刷刷将脑袋扭过四十五度。

随后齐齐抬起右手敬礼,看着正在城楼上最中间看着这边的新皇李重润。

这突如其来的动作改变让周围看着的所有人都忍不住感到头皮发麻。

能让所有人的动作都高度一致,丝毫没有差错,要将士兵训练到这种地步,这得耗费多大的心血?

再看看这完全统一的服装,以及在这个方阵后面已经开始准备的其他队伍……

真的很难想象,如今的大唐在军队上到底投入了多少钱。

这时士兵们正好即将走过丹凤门前方,城楼上的李重润开口大喊道:“将士们好!”

方阵里的所有士兵也异口同声的齐声呐喊:“吾皇万岁!”

这吼声震天响,不管是在城楼上的众人还是另一边观礼的其他人都能感觉到其中一股气势冲天而起,向周围散开。

李重润继续呐喊:“将士们辛苦!”

“保卫大唐!!!”

一个方阵三百多人齐声大吼的气势让这整个方阵看起来都似乎更加宽大了不少。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这是心理作用,但仍然难以将其忽略。

这时最前排士兵也走过了丹凤门最右边,这时领队再度下令:“向前——看!礼毕!”

将士们扭回头,继续往前走,随后又回到了齐步走的状态。

而这个时候已经没人顾得上看他们了,因为千牛卫后面紧跟着就是青岛军区的方队。

海军将士们的迷彩服不是偏绿,而是偏蓝色的,但抛开这一点,不管是从手脚摆动还是气势上,与刚刚过去的千牛卫可以说是不相上下。

每个人都昂首挺胸,走着坚定的步伐,目光坚定的踩着整齐的节奏向前走。

也因为这种挺胸抬头的走姿,让整个人看起来非常的威武雄壮,有一种雄赳赳气昂昂的感觉。

一个人的话或许不是那么显眼,但一群的威武雄壮的人站在一起,就会产生一种压迫感。

有些观礼的人忍不住在想,如果自己站在这样的方阵面前,真的有拿起武器的勇气吗?

尤其是对于那些外国使者而言,看着这样踩着节奏行进的方队,忍不住思考着自己的国家是否能有与之匹敌的力量。

然而仔细想了很久之后,都只能无奈的摇头。

就算抛开如今大唐的飞艇或者是那些会爆炸的神奇武器,单单说步兵对拼,面对这种级别的士兵,自己那边恐怕还真的找不到什么优势。

打仗真的是看士气的,而两国步兵对拼,面对这样的士兵,恐怕大部分小国家的这队伍就会下意识的转身逃跑了,根本没有与之一战的勇气。

在这种队伍面前,如今他们自己国家的士兵是不可能保持士气的。

这个时候青岛军区的士兵们也来到了丹凤门前,跟刚才一样,齐步变正步,脑袋右转四十五度,对城楼上的皇帝敬礼。

李重润也如同刚才一样,大喊着向他们问好。

士兵们再度齐齐开口,大喊吾皇万岁和保卫大唐。

青岛那边的士兵普遍身高比千牛卫更高一些,看起来也更壮硕不少。

上一篇:遮天:自中皇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