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大公主 第844章

作者:湛阳

这个时代,外国人对军人多少都有些畏惧,主要是法律原因导致的。

比如说西市,除了常规的店铺以外,也有不少摆摊的人。

而从贞观时期,就规定了摆摊至少要离坊墙有半丈以上的距离。

若是有人违反,负责检查和维持秩序的士兵直接一鞭子就抽过去了,压根不听你解释。

当年不少第一次来行商的外国人都挨过鞭子,所以他们这一代的外商,基本都是听着这些故事长大的。

从小听着这种故事,自然就对大唐的士兵有畏惧感。

所以在听到士兵警告之后,马上就后退了。

在外面转悠了一圈之后,感觉也没啥可看的,也没看到那种十几丈长的铁壳子车,于是就想着差不多该回去了。

不过就在这时,却听到一阵陌生的声音响起。

“呜——”

这声音安大川从小到大从没听到过,他猛的扭过头,想看看是不是有什么野兽出现了。

然而出现在视野之中的并非野兽,而是一个亮着大灯的火车头。

刚刚的声音,自然就是火车的汽笛声。

安大川睁大眼睛,这个时候他才深刻的认识到,当地人说的那十几丈长的车是什么样子的。

目前来说虽然离得还挺远,看着不大,但刚刚那巨响很有气势。

随着火车逐渐靠近,眼睛也能看到更多细节。

这车看起来就像一个巨大的毛毛虫,一节一节的,站在他这个角度上,一眼还没望到头。

当已经减速的火车从他身边经过时,还能听到一阵“咣当咣当”的声音。

安大川愣在原地看着这逐渐从他身边行驶而过的火车,他不知道这钢铁巨兽到底是什么玩意儿,但这种第一次看到的震撼,却让他牢牢记在了心中!

火车停下之后,因为有建筑物的遮挡,他看不到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但时间不长,就看到一群身穿不同颜色军装的年轻人从里面走了出来。

同一时间,几十辆黑漆漆的轿车和几辆卡车也从长安城的方向开了过来,经过哨兵的检查之后,进入了火车站的停车场。

那些手持武器,身穿迷彩服的士兵先不说,中间那群人,倒是让旁边远远看着的安大川感到好奇。

这群人看着都不大,差不多都是三十岁上下,有男有女。

他们身上穿的不是迷彩,是偶尔见过几次的那种军礼服。

但不都是黑的,其中几人身上穿的军装是纯白色的。

而他们身边,则是大量身穿迷彩服的士兵排着整齐的队列从火车站里面走出来,开始在停车场整理队形。

这些士兵的迷彩服也不太一样,虽然都是迷彩,但有的整体偏绿色,有的整体偏蓝色。

士兵们整理好队伍之后就登上了卡车,而那些穿着军礼服的男男女女却还在原地互相说着什么。

……

李守义左右看了看:“这便是长安?感觉也……”

“这是城外火车站,距离长安还有十多公里呢!”一旁的李令晖开口提醒道。

不远处的李淑开口道:“说起来,我还从未来过长安呢,也不知道与东都比起来如何……”

“前几年我倒是回来过一趟,感觉跟东都也没差,不过布局上倒是要好些。”

旁边一身纯白色军装的李隆基一边说着一边狠狠地伸了个懒腰:“哎呀——”

这时一名年轻的军官走了过来,对几人抬手敬礼:“见过各位贵人,我是千牛卫的上尉豆卢立信,来接各位进长安……”

“哎哟,这小子长的跟王无琼好相似啊!”李隆基凑过来开口说道。

豆卢立信有些尴尬的笑了一下:“不瞒贵人,那是我母亲……”

“我就说嘛!”李隆基一脸老子很聪明的模样。

李淑在旁边拍了他一下:“好了,正经些。”随后扭过头对豆卢立信点了点头:“说起来,我与你母亲当年也算熟悉,她可还好?”

“托贵人的福,家母一切安好!”豆卢立信回答道,随后说道;“陛下有令,各位贵人回来可直接进宫,我先送各位贵人去大明宫吧。”

“嗯,辛苦!”李淑答应一声,随后对其他人摆了摆手,“行了,都上车,进宫再聊。”

李淑是他们这一代人年纪最大的,是所有人的大姐,她发话了,其他人都答应一声,纷纷上车。

第八百六十四章 回宫之后

排成一列的队伍在宽阔的硬化路面上稳稳行驶着,直奔长安而去。

前后都是士兵们乘坐的卡车,李隆基他们这些皇族成员坐的轿车在中间。

李隆基坐在副驾驶,后面是李淑和李令晖姐妹俩。

看着窗外宽敞的马路,让他忍不住赞叹道:“唉,上回过来我就想说了,这路看着属实比青岛舒服多了。”

后排的李淑笑了笑:“怎么说也是国都,自然看着要比青岛好多了。”

对此李令晖倒是有不同的看法:“青岛路虽然不宽,但是够直啊。哪像如今东北那边,不是山丘便是丛林,修个路都弯弯绕绕的……”

“路太直了也没意思,感觉我自己开车的时候都不用转方向盘,甚至都能睡一觉……”坐在前面的李隆基低声吐槽着。

听到这句话,李淑马上教训起来:“我看你驾驶理论都忘了吧,开车还敢睡觉?不怕死是吧?”

“阿姊莫要生气,就那么一说而已。”李隆基干笑一声,“还不是姑母规定咱山东的路一定要修的足够直……”

“好了,先不说这些,此次太子登基,叫我等皇室子弟都回来是何意?”李令晖开口询问道。

李淑摇了摇头:“具体我也不知,只是姑母说新皇登基,所有皇族都要悉数到场。”

坐在前排的李隆基倒是一脸无所谓的模样:“无所谓了,反正多年未归,回来看看也好。新皇登基什么的,我是没兴趣!”

现在的李隆基已经是上校,当了旅长。

其实本来是旅长都不想做的,他觉得在一线就挺好的。

只不过如今也三十多快四十了,在体能和精力上已经比不了那些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了,无奈之下才选择了升官。

而至于皇位这方面的事情,他甚至连听八卦的兴趣都没有。

但不管怎么说,他跟太子李重润的关系还是很好的,这次回来,除了是李月辰的命令之外,主要也就是想当面祝贺他一下。

毕竟当了皇帝,站在了全国最高的权力顶点,确实是个值得祝贺的事情。

李淑则是用手撑着下巴,看着窗外,思索着李月辰叫他们都回来的意义。

……

火车站距离长安并不算太远,也就十多公里的路程。

对汽车而言,基本上也就是几分钟的事情,很快就看到了大明宫那朱红色的外墙和碧绿的琉璃瓦片。

车队很快就在大明宫玄武门外停下,众人打开车门下车。

而这里已经有一群人在等待了,看到他们下车,纷纷迎了过来。

李隆基第一时间跑到老爹李旦面前行了个礼:“阿爷,孩儿回来了!”

“好好好……”

头发白了大半的李旦笑眯眯的拍了拍儿子的大臂:“一会儿与太子谈话结束后,早些回相王府,你阿娘也想念你了。听说你此次回来,好几日都开心的睡不着呢。”

“睡不着怎行?孩儿长久不在身边,阿爷也要多多阿娘才是。孩儿虽是庶子,但……”

“好了好了,都何等年代了,还嫡子庶子的……”李旦笑了笑,“我还能不管她不成?”

听到老爹的话,李隆基也算是放心了,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

另外一边,李守礼和李守义兄弟俩也在跟李贤叙旧。

比起李显和李旦这俩人,如今李贤倒是看起来比他们年轻不少。

一来白头发没有他们那么多,二来身材也依然挺拔,一身军装穿在身上,仍然看着很精神。

而李淑和李令晖他们几个,则是直接来到太子李重润的面前交谈起来。

目前玄武门除了皇帝李显和长公主李月辰不在之外,其他人倒是都齐全了。

当然不仅仅是长辈,晚辈们也在。

如今已经是寒假了,孩子们因为提前收到了消息,知道过年的时候父母都会过来,索性就在这边先待着了。

李淑来到李重润面前,正要行礼,却被他给拦住了:“好了阿姊,都说多少次了,我等平辈,何必如此。”

“平日里也就算了,你马上就要当皇帝了,礼不可废!”李淑等人坚持行了个礼。

随后她才问道:“不知此次叫我等都回来,是为何?”

“我也不清楚,只是姑母说日后新皇登基,需要让全部皇族都做个见证什么的……”李重润回答道。

“原来如此……”李淑点了点头。

正准备继续说点什么,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就扑了过来,一下子抱住了她:“阿娘!”

“哎哟,韵秋想阿娘了没。”李淑将小姑娘抱了起来。

“想了,孩儿都想回去看阿娘了……”李韵秋抱着她在她脸蛋上亲了一下。

年轻的皇族子弟,因为都在长安接受教育,平日都是一个星期才能跟父母见一次面。

所谓距离产生美,或许就是因为这种并非天天见面,所以孩子们跟父母之间感情反而似乎更好了。

随后小姑娘说道:“阿娘,近日叔父带我们在皇宫里玩,皇宫可大了……”

因为李淑是皇族子弟,不外嫁。所以孩子也是跟她姓李,同样也享受皇族子弟的一切待遇,当然了,也要承担皇族子弟的责任。

这样一来,她的弟弟李重润就被孩子称之为叔父,反而是父亲那边的兄弟,被称之为舅父。

李淑一听,马上抬头道:“带他们进皇宫里玩,不太好吧?”

“无碍,反正看着空旷,热闹些也好。”李重润无所谓的笑了笑。

有一说一,皇宫确实太大了。

再加上到现在为止几乎看不到年轻的太监,整个皇宫里面人口老龄化严重的厉害。

有些小孩子进来玩,也能让气氛显得热闹一些。

现在皇宫里面年轻的只有宫女,没有太监,干活儿什么的也都是宫女负责。

等什么时候现在年老的太监都死了,这个职业也就算是在大唐彻底消失了。

如今的宫女也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充当保镖的宫女,都是军队里出来的,接受过严格的训练。

另一部分则是普通宫女,平时负责干各种杂活儿之类的。

这两种不同的宫女都是采取的类似服役的制度,每过几年就会换一轮,不耽误她们回去结婚嫁人。

同时走的时候还会给一笔安置费,作为这几年的工资。

普通宫女的工资不算高,说起来也就是普通人的水平。

但问题是如今因为皇宫里制度的改革,所以也就注定了她们没什么花钱的地方。

吃住都不用操心,平时在宫里也没啥花销,所以走的时候能够攒不少钱。

这项制度还是前些年在李月辰提出,然后由上官婉儿细化之后交给了皇帝开始执行的。

上官婉儿自己就是从宫里混出来的,那里面是什么模样她自然清楚的很。

要说在以前,宫女之间的确需要上下打点才能过的好一点,欺负人的现象也很平常。

但那说到底,也是没办法。

因为之前的宫女们,一旦进了皇宫,那未来的生活基本上就能一眼看到头了。

一辈子困在深宫内,除了欺负人也没其他事情可做了。

但现在不同了,因为制度的改革,让这帮宫女们生活都有了盼头。

在宫里待几年,拿一笔钱出去该结婚结婚,该干嘛干嘛,所以这种事情自然就变少了。

再加上平时她们也有假期,偶尔也能出宫去逛逛。如果有识字的,也能看看报纸,作为工作之余的消遣。

所以现在的宫女来源跟以前不一样了。

以前的宫女很多都是买来的,而现在大唐日子过的好,老百姓自然也不会卖儿卖女了。

上一篇:遮天:自中皇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