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大公主 第831章

作者:湛阳

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叫卖的小贩,各种民间的零食小吃散发着各种不同的味道。

这样的景象,每年都能震撼到不少的外国人。

甚至一些已经在大唐居住很久的外国人,跟自己的老乡介绍的时候,开口就是“咱大唐”或者“我大唐”如何如何……

这般景象,甚至能让在皇城的城墙上看着的皇室众人都有一种深深的自豪。

因为这里面,有他们努力的结晶。

尤其是现在的太子李重润,看着这国泰民安的景象,顿时感觉自己从小在军中受的苦都值了。

……

上元节过去之后,整个皇宫都进入了一片忙碌的状态之中。

因为皇帝要走了,准确的说,是皇室以及所有大臣们都要走了。

这次回长安的计划早已做了详细的规划。

首先派一部分人回去,将大明宫整理一下,很多设备的安装,也都在两年前就开始了。

比如说电话,这东西的安装比较麻烦,前年就开始搞,总算是搞定了。

只有这些东西都搞定之后,这边才准备启程。

而李月辰这里,不仅仅是名下的商铺都在那边开了分店那么简单。

甚至在长安城都新建了一座新的公主府,地方甚至比这边还要大一点。

新的公主府在金城坊,距离西市很近。

这是因为西市本就是个商圈,各种店铺鳞次栉比,算是外来商人的聚集之地。

而李月辰的很多商铺也都是开在西市附近的,几乎能将整个西市都包围起来。

现在嫂子裴清婉年龄也不小了,这样也是为了她能出行方便一点。

本来李月辰是想着让她别干了,商铺的事情交给其他人也行。

不过裴清婉说不想闲着,还是想有点事情干,所以也就由她去了。

新的公主府因为不再是木质建筑,所以建造时间还是很快的,仅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都搞定了。

一开始小冬还不太愿意,提议公主应该去东市那边住。

虽然小冬没去过长安,但也跟一些年老的宫女打听过。

长安素来有东贵西富之称,认为公主的身份尊贵,应该住在东市附近。

但最终这个想法还是没有得到李月辰的支持,在她看来,住东边的都是达官贵人,一向不喜欢交际的她觉得还是住在西边会清净一点。

更何况反正现在有车,这也不是会堵车的时代,住哪里都一样。

……

与此同时,朝廷大臣们也都早早派下人回长安的老宅先收拾一下。

而那些年轻的,如果家里有钱,都早早去长安开始买房子去了。

家里比较穷的寒门子弟也不用担心,对于朝廷官员,皇室会安排他们的住处,而且条件还相当不错。

皇室内部更是一下子将一半左右的人都先派回去做准备了,皇室成员后续会一同回去。

如今汽车数量不少,能够一次性将人都带回去,并且时间还快,几个时辰的事儿而已。

正月二十三,吃过早饭之后,李月辰站在公主府的院子里,看着自己的公主府,感觉有些怀念。

这时上官婉儿走了过来:“殿下可是觉得不舍?”

“多少有点吧,毕竟住了这么多年,总归是有感情的。”李月辰笑了笑。

“殿下放心,这公主府就在这里。如今交通又方便,殿下随时都能回来住。”上官婉儿笑着回答道。

虽然人是走了,但公主府不担心会落灰,这里仍然会留下负责打扫和清理的人。

李月辰将他们改成了雇佣制度,就跟上班一样,做五休二就行。

“倒也不是说那个,不过无所谓了……”

说到这里,李月辰笑了笑,牵起她的手说道:“房子本身不是家,有你的地方才是家!”

听到这句话,上官婉儿忍不住笑了起来:“殿下可莫要忘了两位长公主和……”

“放心,都是家人!”李月辰对她轻轻一笑,随后牵着她的手转身离开了这座公主府。

……

本来回去的时候李月辰是打算跟上官婉儿一个车的,两位姐姐和嫂子裴清婉都不胖,她们三个人坐后面倒是也没问题。

不过这个想法直接就被皇太子给打断了!

李重润把孙静邦给赶到其他车上去了,非要自己开车带着父母回去,然后要求李月辰坐副驾驶。

作为皇帝的李显也表示没问题,当即同意了。

平日里自己这个侄子向来比较懂事儿,今天突然提出这种要求,李月辰感觉他似乎是有话想说,于是也就同意了。

反正一家人回去之后还是住在一起,回去的时候在不在一个车上也无所谓。

于是就坐上了最中间那辆车的副驾驶,李重润开车,李显和韦莲儿坐在最后面。

这辆车被层层保护起来,前后的都望不到头。

两侧还有大量的摩托车不停的前后巡逻,防止有人靠近。

而今天这条路上的普通人,都被最前面的队伍勒令走到最边上,禁止靠近车队。

老百姓们倒是也没说啥,皇帝嘛,摆个谱简直不要太正常。

车上,李月辰开口问道:“叫我来这辆车里,是有话想说?”

“算不上吧……”李重润笑了笑,“就是想听阿爷和姑母说说长安的事情。”

“啊,说起来润儿是在东都出生的,没去过长安是吧?”坐在后面的李显挑起眉毛说道。

韦莲儿点了点头:“妾也是十几岁就来了东都,对长安的印象也很模糊了。”

李重润说道:“所以说,孩儿想要听听长安的事情。这才叫姑母过来。”

“说起来那也是将近三十年前的事情了。”李月辰笑了笑,“那个时候,我等也都还是小孩子,无甚可说的。”

“听说阿爷小时候很厉害……”说到这里,李重润透过后视镜,看了一眼坐在后面的李显。

李月辰咧嘴一笑:“你阿爷?整日除了斗鸡什么都不会……”

“咳咳!”

坐在后面的李显使劲儿咳嗽了两声,不过倒也没多说什么。

李重润很惊讶的看了一下后视镜:“阿爷可未与我说过小时候喜欢斗鸡。”

“唉,年轻时的一点小爱好……”李显忍不住有些脸红。

这时李重润似乎想到了什么:“说起来,前几年在宫中看到过一篇《檄英王鸡》,若是孩儿没记错,阿爷年轻时的封号就是英王吧?”

第八百五十二章 久违的长安

“那都多少年前的事情了……”李显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胡子。

李月辰反而笑了起来:“说起来也是可惜了,要不是因为这个,那王勃也不至于被先帝炒了。”

炒鱿鱼这个词的意思李重润他们这帮年轻人都是知道的,李显虽然不太清楚,不过根据前后语境也知道是开除的意思。

“不过别说,那《滕王阁序》写的是真好!”李显转移了话题,“当真是前无古人!”

“若是不出意外,应该也是后无来者……至少一千年内是如此。”李月辰回答道。

滕王阁序这篇文章她依稀记得语文老师说过,是千古一绝,论辞藻之华丽,言辞对仗之工整,说是千古第一骈文都不为过。

来到这个时代,李月辰也看过不少写的好的骈文。

在滕王阁序之前,最出名的应当数曹植的《洛神赋》。

就连李月辰这种对诗词歌赋一向不擅长的人来看,都能感觉到一股浪漫主义的情绪。

但洛神赋本质上还是描写洛神的美貌以及对其的爱慕之情。

滕王阁序之中则是加入了人文,秋景,地势,宴会等诸多元素融合起来。

同时还能保证行文的优美流畅,当得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李显虽然转移了话题,但是李重润根本不上当,继续问道:“如此说来,那场斗鸡,阿爷输了?”

“胡扯!朕明明赢了!”李显一副激动的表情,“只不过那王勃当时乃是沛王府的人,自然向着你伯父!”

李重润明显有些不信,问旁边的李月辰:“姑母说,阿爷是赢了输了?”

“我不知道,当时没在旁边看着!我对斗鸡没兴趣,更关注那烤鸡好不好吃!”李月辰笑着摇了摇头。

“好吧……”李重润点点头,暂时相信是自己老爹赢了。

或许是认识到自己太激动了,李显又马上平静下来:“不过这件事让先帝动了气,最终我与你伯父都被教训了一顿……”

听到这里,其他几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李月辰扭过头说道:“当时若不是我求情,恐怕没那么容易过去。”

“怎么可能?你当时明明才开口说话没多久!”李显一脸不信的表情,摆了摆手说道。

“说起来,我听闻姑母生来三年都不曾开口,吓坏了不少人呢。此事当真?”李重润问道。

说到这个李显就来劲了:“可不,当时先帝与先后都认为她天生哑口,伤心了好一阵呢!先帝甚至觉得宫中有妖邪作祟……”

这种皇室秘闻显然更能引起李重润的兴趣,他好奇的问道:“那姑母为何三年不开口呢?”

“哼,老娘天生聪慧,生来先发育的脑袋,然后才能开口说话!”李月辰开着玩笑信口胡诌。

总不能说是因为听不懂中古汉语在学语言吧。

李重润似乎很喜欢听这些他出生之前的故事,一路上都在询问着各种问题。

而李月辰和李显也都用心给他解答,大大的满足了他的好奇心。

一路上就这么嘻嘻哈哈的过去了。

看着路边熟悉的风景,李显一脸怀念的表情。

“当初来东都之时,这条路还是黄土跟石子混合的,稍微吹个风,土渣子就满天飞……”

李重润问道:“那阿爷,当初走了挺久吧?”

“可不?整整走了一月有余!庞大的队伍,每天只能前进个二十里左右。”李显看着窗外回答道。

“不过此时可就不同了,这才刚刚坐上车没多久呢,都到潼关了……”

“唉,毕竟这汽车比马车快多了嘛……况且那个时候大多数人还是只能在地上走着……”李月辰笑了笑。

“而且如今这路面可是水泥路,通行效率可比那土路要高的多……”李重润回答道。

李显不屑的一笑:“你这小子,当时还未出生,见过那土路吗?”

“阿爷此言差矣!孩儿一开始在益州军区,后来在北方军分区,一开始不都是土路?每天骑马的日子也经历过的啊!”李重润回答道。

仔细想想也是,自己这个儿子可不是什么都不懂的二世祖,那是真正上过战场的。

一家人就这么聊着天往回走,一路上充满了欢声笑语。

李重润很喜欢听这些他出生之前的故事,似乎能够从这里找到一些乐趣。

一路上也不觉得无聊,只用了一个多时辰,长安城的城门已经出现在了视线之内。

李显摇下窗户,抬头看过去,微微一笑:“这城门倒是还与记忆中一模一样。”

“有空了多拍些照片吧,这城门怕是存在不了多久了。”李月辰笑着说道。

“为何?”

“日后城市规模肯定要逐渐扩大,这城墙的存在会成为累赘。”李月辰回答道,“迟早要拆。”

说实话,如果可以,她也想将这城墙保存下来,至少这是历史的一部分。

可问题是,这城墙留着会阻碍交通和发展,所以将来肯定还是要拆掉的。

不过好在皇城的城墙可以一直留着,算是一个小小的补偿吧。

李月辰希望能把朱雀大街保留下来,成为历史文化遗产。

上一篇:遮天:自中皇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