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大公主 第8章

作者:湛阳

因为要避高祖李渊的名讳,所以改成泉姓。而下面的,就是他的三个儿子,分别是泉男生,泉男建和泉男产。

通过李绩的汇报得知,这次战斗共收高句丽一百七十六座城,七十万余户。

听着张成鑫宣读诏书,李月辰大概明白了处理结果。

在平壤设安东都护府,任命薛仁贵为安东都护,总兵两万镇抚百姓,立大唐的社稷。

高句丽王降为司平太常伯,就是工部尚书,但后面还有一句,员外同正。

意思就是享受工部尚书的所有待遇,但是不用工作,就是顶着个名头而已。

除非啥时候发生一些天灾人祸之类的人不够用了,否则的话基本就是个隐形人。

罪魁祸首男建流放黔州;有功的男生封为右卫大将军;而在平壤最终开门投降的男产封为司宰少卿。

当然唐军的各个将领也有不同的封赏……

说实话,这个处理结果让李月辰感到有些惊讶。

虽然以前就听说过唐朝开放包容,用人不分民族,但是这也太夸张了。

男生虽然说这次确实有功,等于把整个高句丽都献给大唐帝国了,但是直接封首都军区长官也真有点夸张了。

当然从逻辑上来说,让他待在首都肯定比在高句丽要安全的多,毕竟这边他就孤身一人,不用担心重新拉起队伍造反,有助于大唐彻底将高句丽纳入版图。

但说实话,李月辰觉得,如果是自己坐在李治那个位置上,未必有这种格局。

想到这里,忍不住微微抬起头,看向李治的目光也多了一丝崇敬!

以前网上都说李治就是个巨婴,活脱脱一个闷怂,自己啥本事没有,全靠老婆武则天才能稳住局势。

但是来到这个世界三年,如今又看到了这一幕,如果有一天还能回到原本的世界,李月辰一定发帖,李治才没有那么不堪!

或许是感受到了李月辰的目光,李治扭过头撇了一眼,不动声色的笑了笑。

作为一个父亲,能被视为小棉袄的女儿用这种崇拜的眼光看着,那种特殊的成就感能让心情变得极为美好!

所以下意识的,李治的腰杆子都挺直了不少。

……

仪式完成了,时间也来到了正午,接风宴会正式开始。

宴会照样在麟德殿举行,大臣和外国使节们坐在下面,李月辰依旧被武则天抱在怀里,就坐在她身边。

这种待遇,如果要是换成任何一个皇子,几乎瞬间就会让大臣们泛起站队的心思。

不过李月辰没心思管这个,现在她已经饿的不行了,两只水灵灵的大眼睛盯着桌子上的胡饼和烤羊肉眨巴了两下。

直到李治宣布开宴,并且动手之后,她才伸手去拿。

没办法,在古代,礼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父母还没动手自己就去拿,有僭越之嫌。

一心想要刷好感度,下定决心当个乖宝宝的李月辰才不会再这种事情让李治和武则天丢面子。

胡饼感觉就是后世的馕,不过没有那么大,李月辰手里这个,也就比她的脸大一圈而已。

手里拿个馕饼,就着旁边大块的烤羊肉,也算是一种不错的享受了。

唐朝时期的食物远远没有想象的那么丰富,很多蔬菜这个时候还没传过来,而且没有炒菜。

大多数的食物还是以蒸煮为主,肉什么的基本都是水煮或者直接放火上烤。

李治拿着拿着半杯葡萄酒跟武则天轻轻一碰,仰头喝下。

李月辰还太小,武则天自然不可能允许她喝酒,所以下面有专门负责煮茶的宫女给她晾茶。

说是茶,但是感觉更像一种汤类食物。

因为在煮茶的过程中,还要放一些葱姜蒜,花椒豆蔻以及盐之类的调料。

这茶水的味道在李月辰看来,不能说难喝,只能说很怪。

麟德殿的大厅里面,大臣们一边聊天一边吃喝。

教坊里面出来的宫女乐师跳舞的跳舞,伴奏的伴奏,还有官妓们坐在官员身边陪聊陪酒,场面一片其乐融融。

第八章 拜师

对于现在的李月辰来说,心里总有种别扭的感觉。

来到这个时代之前,关于唐朝的评价,看过最多的便是包容和开放。

而这个开放具体到什么程度,确无法从简单的文字上判断出来。

可是当真正来到这个世界,才算真正有了一定的了解。

唐朝的风气就很开放,对于有钱有势的家族来说,男的养女宠和女的养男宠都是很正常的事情。甚至就连男男和女女都不是什么稀罕事。

只不过这种事情对于史官而言只是一些不值得提笔记录的风流韵事,再普通不过。

有关心这些的闲心情,还不如去多八卦一下皇室新闻来的有意思。

高祖武德年间设立了教坊,不过发展到现在,已经大概分成了两部分。

一部分是住在皇宫里面的,属于宫廷乐队,各中姿色甚至不输给后宫嫔妃。

而另一部分,归太常寺管辖,属于官妓,也就是现在坐在那些大臣身边陪酒的那些。

这些基本都是罪臣妻女家眷或者是敌国俘虏等等,一般来说琴棋书画总要精通一样,音律舞蹈也要在行。

不但要陪酒卖笑,更是要以身待客。

看着那些官妓在大臣们怀中咯咯笑着,李月辰心里感觉有点不太适应。

这些女子妩媚的笑容下面,反应着的却是不同的情绪。

既有抱怨命运后的苦涩与悲凉;也有自暴自弃之后的欢愉和放荡。

对于封建社会虽然有所感叹,但这也不是她能解决的事情,于是便不再去看下面的热闹,而是自顾自伸手抓着一块胡饼就着羊肉吃了起来。

下面的行酒令似乎与她无关一般,只是尽情消灭手里的食物。

一个胡饼外加一块羊肉吃完,已经差不多吃饱了。

她习惯性的抓起那些掉落在桌案上的渣子放进嘴巴里面吃掉。

这是因为上一世的小时候被爷爷从小教出来的,古板的爷爷不但要求不能浪费食物,就连掉在地上的,也要用水冲一下然后吃掉。

长大之后她依然保持着这个习惯。

如今到了这个时代,虽然在有心改变自己前世的习惯。不过现在注意力并不在这方面,所以又下意识的这么做了。

看到公主在捡着桌子上的碎渣放在嘴里,下面的一些大臣一时之间有些发愣。

李治也扭过头看了一眼,顿时脸色变得有点难看。

身为皇家公主,在这种场合这么做,确实有点丢脸了,好像平时都吃不饱似的。

当着这么多大臣也不好直接教训,于是便开口提醒道:“辰儿,如果还想吃,再叫一些便是。”

李月辰下意识的摇了摇头:“辰儿吃饱了,只是不想浪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此话一出,李治顿时挑起了眉毛。

刚刚还同样感觉有点脸上不好看的武则天也低下头,略微有点惊讶的看了过来。

“哈哈哈……”

李治突然大笑起来,倒是把李月辰给吓了一跳,回过神之后一脸疑惑的扭头看过去。

下面的大臣和几个皇子也纷纷抬起头,不知道他突然笑什么。

“好啊,说得好啊!”李治大笑着低下头道:“公主所言,许公可听到了?”

下面除了太子和几个皇子之外最靠近许敬宗抬手行礼道:“回陛下,方才公主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臣听到了!”

坐在武则天身边的李月辰感觉有点懵逼,差点给自己一巴掌,好端端的说这个干什么。

这个只是以前上学的时候听过,好像还是一篇课文来着,但是现在就记得这么一句了,要是一会儿李治问自己还有没有其他的应该怎么回答?

而且问谁不好,偏偏问许敬宗?

虽然说她如今还小,对于朝堂上的事情知道的不多,但是许敬宗的大名还是很清楚的。

这可是非常得李治和武则天信任的超级大佬,要知道,正常官员上朝进入宫门之后就不许骑马了,必须走着。

然而有两个人却可以乘坐马车一直到内侍省!一个是李绩,另一个就是他!

再说官职,中书令加光禄大夫兼太子少师同东西台三品,并且还有监修国史的工作。

如果他在史书上加这么一句,不知道将来之后那篇课文的原作者会不会觉得他活在我的影子里……李月辰心中如此想到。

不过这个时候没人管她心里想什么,李治看起来心情好得很,当着群臣的面低头问道:“辰儿何出此言啊?”

李治此话一出,下面的群臣和皇子也都瞪着眼睛看了过来。

李月辰感觉有些尴尬,眨了眨的萌萌的大眼睛,心中思索着怎么回答。

这种场合,不但要回答的不丢皇帝的脸,而且还不能太过,否则自己说不定会被当成妖孽也说不定。

快速思考过后,她起身行礼,尽量让自己做出一副严肃的表情。

“辰儿近来读国史,才知每次旱,蝗等灾害过后粮食大减,有不少百姓吃不饱,故此,女儿认为平日里也当珍惜粮食,不可浪费……”

她倒是没有扯什么大道理,毕竟才三四岁的一个小姑娘,绝对不能表现的太过了。

不过也正是如此,所以这番话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猜忌,反而让李治和武则天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陛下,公主仁慈心善,此乃大唐之福!”许敬宗非常和适宜的夸了一句。

他这么一开口,其他群臣也都跟着纷纷开口,直夸公主懂事,大唐祥瑞等等……

让听着的李月辰尴尬症都犯了,差点忍不住翻白眼。

不过最终也没做出什么动作,只是抬手擦了擦嘴边的饼渣子。

看到下面都变成了和夸夸群一样的画风,李治心情大好:“辰儿所言极为有理,理应推广,有没有想要的赏赐?”

李月辰几乎张口就想说让两个姐姐放出来,不过还没说出来就马上住口了。

现在说了倒是无所谓,但是当着群臣的面提出来,万一李治不愿意,说不定会有逼迫的嫌疑!

想到这里,眨了眨黑亮的大眼睛,露出一个笑容:“孩儿想等回去之后再说。”

“哈哈哈哈……好!”李治点点头答应了,随后摸了摸胡子,举起酒杯道:“众爱卿,今日公主所言,实乃大唐之福,此杯共饮!”

看着下面的群臣又开始吃吃喝喝的热闹起来,李月辰松了口气,可算是糊弄过去了。

……

庆功宴完事儿之后,李治单独留下了刘仁轨,叫去了紫宸殿。

李治和武则天坐在龙椅上,刘仁轨以标准姿势跪坐在下面。

“刘爱卿这次平定高句丽有功,朕打算封你为辽东道安抚使,配和薛爱卿厘定安东都护府各州县,刘公意下如何?”李治看似随意的问道。

跪坐在下面的刘仁轨沉默了两秒,随后抬手行礼道:“回陛下,臣已年近七旬,近些年身体已不算太好,还请陛下允许臣致仕,好生休养!”

上面的李治和武则天对视一眼,随后无声的相视微微一笑。

随后便转过头道:“刘公,前些时日辰儿跟朕说想要习武,皇后言刘公文武双全,既然如今想要致仕,不如趁此给辰儿当个师父如何?修养的同时,也能活动活动。”

刘仁轨有些发愣,抬头看了一眼。

入眼的,便是李治和武则天一脸笑眯眯的表情,一看就有一种笑里藏刀的感觉。

他也算反应过来了,如果这事儿不答应,致仕是别想了,恐怕还要去安东都护府干活儿。

于是便低头行礼:“能教公主武艺是臣之荣幸,只是习武枯燥不说,还容易受伤……”

“无碍,若是辰儿受不了了,自然会回来!”李治直接打断了他的话。

刘仁轨低着头撇了撇嘴,看来这差事是跑不出去了。

不过想想也无所谓,反正一个小姑娘,多半是受不了习武的枯燥的,估计没几天就坚持不下去了。

到时候她自己放弃了,可就跟自己没关系了。

想到这里,便低头道:“既如此,臣定当竭尽全力教导公主!”

……

另外一边,李月辰则是跑到了司服局里面,来到了司衣司。

今天无意之间说了一句可能留在史书上的话,说不定就会让李治和武则天觉得自己长大了。

上一篇:遮天:自中皇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