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大公主 第751章

作者:湛阳

泡上一杯茶之后,将所有的下人都赶了出去,跟她独自说了一下今天在集仙殿里发生的事情。

上官婉儿一边喝茶一边静静的听着,并没有说话。

因为李月辰说什么,她就会去做什么。

在她全部说完之后,上官婉儿才问道:“殿下,到时我要怎么说?”

“你随机应变就好!”李月辰笑了笑,“只要不是太假就行,我相信你的能力!”

上官婉儿微微笑了起来:“殿下放心,我懂的!”

与此同时,另外一边,李显回到太子府邸之后,发现太子妃韦莲儿正在跟其他几个妾打麻将。

如今的李显只有三个妾,加上韦莲儿,四个人正好能够凑一桌麻将。

看到李显回来,几人都起身行礼。

然而李显只是摆了摆手:“今日都回去吧,孤与莲儿有话要说。”

三个妾行礼之后起身离开,韦莲儿察觉他表情不太对,正准备开口询问。

李显对其他下人摆了摆手:“你们也是,都出去守着!”

下人们纷纷答应一声离开,孙静邦也要出去,却被李显给阻止了。

毕竟是从小照顾长大的贴身太监,未来的大内总管,若是连他都不能信任,那才叫大问题。

韦莲儿亲自泡上一杯茶放在他面前,轻声问道:“殿下,怎么了?”

“阿娘要退位了……”李显微微叹了口气,“让我准备登基。”

韦莲儿一愣,看了一眼旁边同样一脸懵逼的孙静邦,随后问道:“这不是好事吗?为何愁眉苦脸?”

“不是正式传位与我,阿娘要我发动政变,以逼宫的形式登基!”李显回答道。

“啊?”韦莲儿一下子张大了嘴巴,似乎没有反应过来。

旁边的孙静邦同样一脸懵逼,这什么情况?立太子都多少年了,结果现在不打算传位,而是让亲儿子发动政变?这什么操作?

当然这种话他一个太监是绝对不敢开口的,只是静静地在旁边听着。

“阿娘说,我登基后必然要给之前多人平反,还要将国号改回去,所以必须这么做,她会全力配合……”李显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解释了一下。

韦莲儿听完之后微微点点头,思考了几秒之后,轻声回答道:“妾听明白了,可是需要暗卫出力?”

李显点点头,将事情跟她说明,让她找人。

毕竟戏演出来就是给观众看的,没有观众,这戏还要怎么演下去?

仔细想了想之后:“人选方面,殿下容妾仔细想想,明晚之前应当能找到合适人选……”

李显点点头:“莲儿,此事全指望你了!”

“殿下莫要见外,夫妻一体,何必如此客气?”韦莲儿轻笑着说道。

今天李显把话说的这么明白,韦莲儿也想通了曾经的很多事情。

但她决定不再去纠结,因为没有意义。

这些年,李显对她好,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有这么一个丈夫,已经是最大的幸福了。

所以那些其他的事情,就随风而去吧,再纠结也没有任何意义了。

或许也跟年纪大了有关系,现在的韦莲儿,只想好好辅佐丈夫,培养孩子。

至于其他的事情……实在没那个精力去细想了。

……

第二天是上朝的日子。

朝堂上,武则天宣布了契丹人造反的事情,当场宣布给李尽忠改名李尽灭,孙万荣改名叫孙万斩。

坐在下面的李月辰忍不住想要抬手捂脸,想不到都这么大年纪了,老妈这中二的毛病一点都没减少。

不过其他的大臣们倒是一脸淡定,仿佛已经习惯了。

随后又宣布让兵部尚书李月辰出征,将这两人拿下!

李月辰也起身严肃的接受了命令,表示会在三日内出发。

虽然说内心能理解这俩人的做法,但不管怎么说,起兵造反已经是事实。

造反,就是在打朝廷的脸,所以哪怕心中不忍,这场仗也必须是要打的。

为了保佑李月辰此战旗开得胜,还专门又改了个年号:德胜。

德通得,取得胜归来之意。

对于这场战争的结果,大臣们一点都不担心。

要知道这位可是镇国太平公主,公认的天下第一。

下朝之后,不少大臣们反而笑嘻嘻的赌着这次契丹人能坚持多久。

……

而李月辰下朝之后并没有直接回公主府,而是来到了兵部。

首先给李重润写一封信,让滑翔翼送过去。

内容也很简单,让他尽量想办法把赵文翙活着带回来。

谈判也好,或者直接带人过去抢也行,总之要尽量保证赵文翙活着回来。

她也说了自己准备一下就会过去,让他做好战争的准备。

随后又将二哥李贤给叫了过来,跟他说明了一下这次政变的事宜。

解释完之后,李贤也没什么特殊的表情,只是淡定的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需要我如何做?”

“阿兄什么都不必参与,静静看着就好。”李月辰回答道,“唯一的工作就是后续运送那些死囚的时候要多注意些。”

李贤点点头表示明白了:“也罢,此事一过,我皇室应当就彻底改变了。阿爷的遗愿算是成了。”

“希望如此吧,不过我等也不能松懈,还是要教育好小辈才行。”李月辰笑着说道。

实际上这次出征没什么需要准备的,甚至不用带人,直接用李重润那边的人和装备就足够了。

而李月辰之所以说要三天时间,是要安排好这边的事情。

必须给皇族的孩子们将这件事情说明一下,尤其是李成器和李成义兄弟俩,他们可是这件事情的直接参与者。

与此同时,参加这次演习行动的所有士兵必须签保密协议,如果将来泄密,可是要上军事法庭的!

李月辰之所以说三天后出发,就是要安排这些事情。

其他的倒是不用担心,如今要过去一趟很简单,乘坐飞艇,最多两天时间就能到达北方边境。

再加上如今各种武器装备,战争方面她是一点都不担心。

反而是生怕自己出征之后这边的事情出现意外和纰漏。

而上官婉儿如今也不需要为她提心吊胆了,尽力听从她的安排,做好这次政变行动的准备工作。

第七百七十九章 出征

在李月辰准备出发的这三天时间里,北方边境军分区,李重润的办公室内,他也在一边喝茶一边将姑姑送来的信给副手侯超看。

侯超是他当初在益州的时候就跟他混的,今年虽然才二十二岁,但已经是他颇为信任的老部下了。

而今年只有十八岁的李重润,肩膀上已经是两杠四星了。

因为在军队的原因,他的头发不算长,最多只能垂到肩膀,平日里只把头顶和两侧的头发绑个马尾,防止挡眼睛。

脸上更是几乎光溜溜的,并没有留胡子,看起来比那些已经开始尝试留须的同龄人要年轻一些。

他靠着椅背问道:“怎么说?”

“这……殿下不是说的很清楚吗?赵文翙再怎么说也是我大周子民,不能死在外族人手中。”

然而李重润却轻轻摇头:“姑母的性格我很了解,她其实很讨厌这种人,这理由只是明面上的。”

“这……还请王爷赐教。”侯超表示自己不太懂。

李重润转了转手中的茶杯:“依我看,姑母是不想让他成为英雄。”

听到这句话,侯超微微一愣,随后便明白了。

毕竟现在李尽忠造反已经成事实,若是赵文翙死在他手中,的确有可能被当成英雄来对待。

而太平公主不希望他有这种荣誉,所以才要把他带回来接受审判。

“那王爷之意……”

“若是用强行抢人的办法,容易让我等将士造成损失。我打算和李尽忠谈判解决此事,实在不行,让他死在那边也无所谓,但必须是我等动手!”李重润缓缓说道,“我给他写一封信……”

“可是王爷,如今这等情况,李尽忠未必听从啊!”侯超说道,“更何况赵文翙抢了孙万荣的女人,恐怕此时恨不得活吃了他。”

“啧!”

听到下属的回话,李重润也是一脸无奈:“想想也是,此时那赵文翙是否活着还不太清……嗯?等等!”

他突然一愣:“姑母只是说要赵文翙活着回来,对吧?”

侯超点点头:“王爷的意思是……”

“那看来这还有的谈!”

李重润一边说一边拿出了纸笔:“你让狼牙特种侦查旅做好准备,另外派人把这封信送到李尽忠那边去。”

“是!”侯超答应一声。

如今各个军区都有自己的特种侦查部队,而取名一般也是根据地方特色而来。

比如青岛靠海,取名为蛟龙,益州那边叫做白熊。

而这边是草原,所以取名叫狼牙。

李重润的这封信写的很简单,就是跟李尽忠阐明一下道理,你们现在已经造反了,我大周不可能坐视不理。

所以最好是投降,如果不投降,那就要做好与大周为敌的准备。

顺带说一句,那赵文翙,若是死在你们那边,反而有可能成为英雄。

既然这样,不如留他一命,让他回来接受死刑。

当然了,这期间随意你们怎么折磨,反正别弄死就行。

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李尽忠也不是没文化的,相信他应该能做出判断的。

送出去这封信之后,李重润便下令全军进入战备状态,训练量减半,随时做好出征的准备。

然后又亲自去后勤那边检查了一下武器装备,随后便叫自己的参谋们来到办公室里商量具体事宜。

首先要搞一份详细的地图,最好是能制作一个沙盘,同时开始制定战术。

狼牙特种侦查旅率先出发,过去尽可能调查敌军的详细情报,同时等待命令,寻找机会。

若是有绝佳的机会,甚至可以不用上报,直接对敌军首脑进行斩首行动。

一系列的命令下达之后,整个军分区开始井然有序的运转起来。

……

而另外一边,太子府邸之内,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之后,李显也回来了。

刚刚坐下,正准备喝口茶呢,韦莲儿直接挥手驱散了下人。

“殿下,有人选了。”

不得不说,在暗卫庞大的情报系统的支撑下,办事效率高的不是一点半点。

“哦?何人?”李显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首先就是如今的内阁首辅张柬之,此人乃是狄公当年推荐的,心向李唐;还有监察御史桓彦范,同样为当年狄公推荐;另外刑部侍郎裴谈也能接触一下试试看……”

韦莲儿一边说一边拿出几份经折卷一一摆在他面前的桌案上。

说完之后,却眉头一皱:“只是可惜,政变毕竟需要人,军方那边……妾插不进手。”

“那些好说,等月辰出征之后,你游说一下兵部侍郎武三思,他应当会帮忙的。”李显回答道。

听到丈夫的回答,韦莲儿有些疑惑:“梁王?他可是武氏族人……”

“阿娘说了,若是他连这个都想不明白,那趁早回家种地吧。”李显一边喝茶一边回答道。

上一篇:遮天:自中皇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