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大公主 第736章

作者:湛阳

不少商人们趁着太阳还没落山,银行还没下班,赶紧过去将暂时用不到的钱存进去。

顺便还多付了一笔手续费。

没错,现在的银行存钱不但没有利息,还要给银行一笔保管费。

对于时常往来于东都和范阳的商人们来说,把钱存在东都的银行,再从范阳那边拿出来,还要多给一笔手续费。

但就算如此,他们也愿意这么干。毕竟安全啊!

这笔保管费和手续费加起来,也比雇佣十几个保镖要便宜的多。

毕竟雇佣保镖,一路上还要负责他们的吃喝拉撒,但银行就不需要了,给了钱,自己什么都不用担心,成本反而下降了不少。

更何况保镖也不是那么称心如意的,万一见钱眼开了,反而还是个危险。

与此同时,李月辰也在公主府里看着姐姐宣城公主带回来的报告。

根据户部的市场监督报告来看,现在东都和长安的经济水平每个月都有肉眼可见的增长。

宣城公主说道:“根据我的推测,实际上可以考虑推出二十元和十元面值的钞票了。”

“我也想啊,但现在成本降不下来啊。”李月辰对此有些苦恼的说道。

目前的技术还不到家,二十元的面值的钞票,制作成本居然有二十五元。

其本身的价值已经超过面值了,这么干对朝廷来说有点亏啊。

虽然这算是个防伪的好办法,但目前而言,还不用担心假钞的问题。

工程院的技术超出民间太多了,暂时根本不用担心会有假钞出现。

“再等等吧,反正千年来都在使用铜钱,再多用一段时日也无所谓。”李月辰摆了摆手,“至少还是先等成本降下来再说。”

“好!”宣城公主点头答应一声,又拿出了另外一份报告,“说起来,今年秋粮快要下来了,税收也快要开始了,这是预计报告。”

因为今年在东都附近推行了摊丁入亩的试运行,虽然都知道这么一来肯定会让税收上涨不少,但究竟涨多少,结果出来之前还真不好说。

李月辰打开看了一下,户部的预测是应该会比去年上涨百分之百,也就是一倍。

不过李月辰觉得应该不可能,至少应该是几倍才对,不过具体的还是到时候看看吧。

“阿姊,税收之时,我会派出军队全程跟随。”李月辰说道,“我怕到时候有人搞事情。”

宣城公主点点头:“好,如此一来,应当能计算出一个精确数字!”

由军队全程跟着,他们肯定没胆量弄虚作假,如此一来,便能得出一个精确数字,以后也能作为参考。

“不过日后这税收,是收粮,还是收钱好?”宣城公主问道。

李月辰放下手里的报告:“真要说起来当然是收钱好,可目前并不合适。所以种地的收粮,织布的收布就好。”

第七百六十五章 继位方式

贸易合作自从几年前就开了,不过最近这段时间倒是越来越频繁了。

最简单的例子,就拿现在的玻璃来说,一开始主要的贸易对象还是外国的商人。

但是最近,几乎周边的所有国家也都开始做这方面的生意了。

毕竟皇室也是需要钱的,将这些东西运回去,然后想办法卖给他们本国的贵族,也能让皇室狠狠赚一笔不是吗?

要知道,如今这透明还没有气泡的玻璃只有大周能产出,其配方是严格保密的,对于外国人来说,绝对是顶级的人造奢侈品。

平时周边国家每年的上贡之后的还礼,若是能带上一个透明的玻璃瓶,那绝对是说出去有面子的事情。

仅仅玻璃这么这么一项,就已经能够李月辰赚的盆满钵满了,更别说还有放大镜之类二次加工产品。

放大镜还有眼镜,在大周的上流社会也不是什么太稀罕的玩意儿了。

跟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也有这类产品在里面,简直不要太赚。

而最近,李月辰觉得,差不多是时候跟其他国家开启新一轮的贸易谈判了。

主要是因为青岛那边送来了一封信,说是第一艘假装了蒸汽机的船已经准备开始实验了,希望她能过去看看。

于是李月辰让小冬去收拾行李,自己则是进宫去打算跟老妈说一声。

“嗯?要去青岛?”

一听说要出去玩,李显马上来了兴趣,一副期待的神色。

然而李月辰却微微摆手:“阿兄就别想了,作为未来的皇帝,还是乖乖监国吧。”

李显一下子拉下了脸:“说起来,若是为兄未记错,月辰的封号是镇国太平公主吧?你也有监国责任的!”

“我那是皇帝和太子都不在的时候才需要,此时阿兄这不是在呢嘛!”李月辰笑嘻嘻的回答道。

说实话,作为一个兵部尚书她都懒得每天过去打卡,监国这种麻烦事儿当然是能避就避了。

“你……”

“辰儿说的对!如今你作为太子,正是需要政绩来巩固自己地位的关键时刻,岂能整日只想着玩乐?”武则天眯着眼睛教训了一句。

李显一只手撑着下巴:“政绩?我乃是阿娘指定的继承人,何必去在意那些?”

摇椅上的武则天忍不住睁开了眼睛:“有时候我真的在想,我一世英名,怎会有你这种子嗣。”

“额……阿娘,这就过分了……”李显耷拉着眼皮,总感觉从小到大一直都在被老妈嘲讽。

如今都快四十岁的人了,仍然还在被嘲讽。

“你想说什么?”武则天问道。

李显吹了吹面前冒着热气的茶水:“难不成阿娘还想让我继位的时候发动一场政变不成?”

“当初我对辰儿说过的话,也对你说一遍,若你有更好的办法,那就听你的!”武则天面无表情的回答道。

旁边的李月辰皱起了眉头:“阿娘,孩儿当年就说过了,我如此耗费心血,就是为了避免后辈争权夺利,从而……”

话还没说完,就被武则天给打断了:“可问题是,若他到时平稳继位,这国号到底改还是不改?这么多年,我杀了这么多人,他还要不要平反?”

听到这个问题,李月辰也皱起了眉头,这确实是个很难解决的办法。

老妈说的很对,若是到时候平稳继位,那就说明这么多年以来老妈屠杀皇族宗室是被李显默许的,甚至可能还要将老爹牵扯进来。

老爹作为高宗皇帝,身上不能有污点,否则对未来不利。

同样李显也不行,因为他姓李,所以他上位之后必然要为不少人平反的。

他同样不能被人怀疑跟当年屠杀宗室的事情有关系,否则就是德不配位!

这个时代的宗族观念还是很严重的,作为李家人,帮着外人屠杀李家人,无论背后是什么原因,都是无法接受的。

“但无论如何,用政变的手段继位,对未来皇族的教育不利!”李月辰皱着眉头说道,“况且政变是要死人的!如今这内卫以及千牛卫,都是花了大价钱训练出来的,死一个我都要心疼半天,若是因为一场政变死伤一大批,我估计都要被活活气死!”

如今的李月辰也是军人,深深明白,军人可以去死,死在战场上是宿命,也是荣耀。

但不应该死在这种无聊的政变之中,那简直太憋屈了!

武则天面无表情的缓缓抿了一口茶水:“那你倒是说说,有何好办法?”

“这……还不到时候,慢慢想……”

“还不到呢?为娘都年近八旬了,说难听些,何时突然走了也不奇怪。这事情,该提上日程了。”武则天语气不变,依然很淡定。

这时李显双手撑着下巴说道:“若是担心未来的皇族教育,那告诉他们不就行了?”

李月辰用看白痴的眼神看着他:“阿兄,所谓秘密,一旦被第三人知道,那就等于公之于众了!”

“那又如何?”李显反问道:“自开国以来,这公开的秘密还少吗?”

这话猛地一听感觉还挺有道理的,但李月辰还是摇了摇头:“不一样,这涉及国本……”

说到这里,后面的话却没有继续往下说,反而是微微一愣。

武则天挑起眉毛:“怎么了?”

“没,或许阿兄说的还真有道理!”

李月辰回答道:“如今朝廷有报纸,皇帝有暗卫。说到底,控制舆论反而挺简单。如此一来,若是叫皇族成员都过来演一场戏,未必就不行……”

说到底,政变这种事情,本来就是在暗中进行的。

具体发生了什么,只要当事人知道就行了,至于后续传出去的小道消息,往往都是真真假假,根本不能确定真伪。

到时候完全可以将李重润等这帮已经开始担任重任的皇族成员叫来一同参与。

同时部队里只要抽调少量的人就足够了,事后这批人全部提干留在军队就好了。

更别说本来也就用不了多少人,如今皇宫里面可是有内卫的。

再加上负责保护皇帝的宫女,也都接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

有这些人在,就足够演一场好戏了。

这些人都是平民出身,只要将来留在部队,再签一份保密协议,事后这件事情具体怎么样那就让他们慢慢去猜测好了。

反正只要让外界认为这确实是一场政变那就足够了,至于说其中具体细节……社会上的事儿最好少打听!

听到李月辰的计划,武则天皱起了眉头:“风险会不会太大了?”

听起来确实挺理想,但万一中间出点什么纰漏,想要补救都来不及。

“有纰漏,那也是皇族内部的纰漏,与外界无关了!”李月辰摇了摇头。

说难听点,就算有参与者故意泄露出去,只要没有明确的照片,那就算不上证据。

更何况只要最终结果坐实了,李显登上了皇位,那过程到底是什么其实也就不重要了。

政变这种事情是讲究一个时效性的,一旦混乱期过去了,政局稳固下来,那很多事情就不重要了。

这也是为什么自古以来的宫廷政变都鲜少有边军参与的原因,因为来不及,边军过来的时候,宫里已经在烧头七了。

说到底,政变要的是行动速度够快,最好是在所有人都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

如此一来,就算中间哪里感觉有点违和,也根本顾不上了。

为啥?

新皇都坐上龙椅了,你还在纠结政变过程中的违和感,是活够了吧?

听完了李月辰的解释,武则天想了想,随后转头问儿子:“你认为如何?”

“月辰说没问题那就肯定没问题!”李显摆了摆手,对妹妹是无条件相信的。

“婉儿呢?”武则天扭过头。

上官婉儿一愣,笑的有些尴尬:“陛下,此事属下不便插嘴吧?”

“无碍,让你说你就说。”武则天摆了摆手。

对她而言,上官婉儿都算是半个女儿了,说说也无所谓。

听到皇帝的命令,上官婉儿扭头看向李月辰。

见她微微点头,随后说道:“属下认为,此法不错。不但能让外界认为政变发生,同时还能对皇族成员起到教育作用,同时也不会让殿下辛苦训练出来的将士大批死伤……算是一举多得。”

听到她这么一说,武则天微微点头:“听起来,倒还算不错。”

“总之,此事就这样吧。孩儿是绝对不能允许再有流血事件发生的。”李月辰开口,给这件事情定了性。

“罢了罢了!”武则天笑了笑,“我是老了,日后这些事情,还是听你们的好了。”

说着,直接转移了话题:“在这宫里待久了也着实无聊,此次去青岛,不如为娘与你同去吧。”

“好啊,阿娘多出去看看也确实不错。”李月辰点点头:“对了,不如把旦旦也带上!”

说起来,李月辰跟兄弟几个里面关系最好的应该就是李旦了。

主要是两人年纪只相差三岁,从小又时常在父母跟前一起打闹一起玩,所以默契跟其他兄弟要高出不少。

再加上他平时帮李月辰兼任着兵部尚书的工作,两人的见面时间是比其他兄弟要更多些的。

就算现在李月辰回来了,李旦仍然隔三差五来兵部找她喝茶聊天。

听到李月辰定下了人数,李显感觉只有自己手上的世界达成了。

耷拉着眼皮:“月辰你舍得让为兄一人在这偌大的皇宫里孤身一人……”

“哎,不是还有二兄嘛,叫二兄时常过来陪伴你就好了。”李月辰说道,“正好当将来上位之后,其他人说不定会认为政变就是从这个时候才密谋开始的。”

李显一想,感觉也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于是点点头答应下来:“罢了罢了,你们自己去玩吧,我留下监国!”

听着挺豁达的,不过这语气之中倒是透露着些许委屈。

上一篇:遮天:自中皇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