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大公主 第693章

作者:湛阳

李月辰回答道:“还是那句话,吐蕃地理位置特殊,无法自给自足,国家想要发展,就必须向周边扩张。否则,就必须杀掉自己国内的冗余人口……”

但凡正常的国家都不可能这么干,因为就算是奴隶,杀的太多了也会导致本国的劳动力下降,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

“不过就算他们真的就此停手,也无所谓,反正借口要多少有多少!”李月辰笑呵呵的回答道。

实际上这个可能性是无限接近零的,只要吐蕃的皇室不傻,就必然不可能轻易罢手。

况且,他们肯定认为大周这边就算发兵也不会对他们产生太大的影响。

在宗教思维的影响下,不少吐蕃人都认为所谓的高原反应其实就是他们受到神灵的保护而已,让外敌无法入侵他们。

然而现在不但军队已经适应了那边的气候,而且还有很多高科技武器的加持,战争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也就是说,如今的大周,已经完全具备了全面开战的前期准备。

之前定下的计划,可以开始执行了。

武则天点头表示明白了,并没有多问什么。

既然说了不管,那就不管了,完全配合女儿的行动就好。

于是在第二次朝会上,皇帝宣布对吐蕃入侵西域诸国的行为进行抗议,下诏书让他们停止。

至于他们是不是要听,那要等年后才能知道了。

……

随后的几天里,李月辰都没有出门,而是在公主府里陪着上官婉儿。

她的母亲郑氏最终还是到了最后的时刻,根据医学院那边的诊断来看,怕是活不过月底了。

所以这几天上官婉儿请了假,就在家里陪着母亲,与她做最后的告别。

李月辰也在家里陪着她,让她不要太伤心难过。

十月二十八,天空中开始飘洒雪花。

一大早,李月辰起来之后在院中练功,看着天空的雪花,忍不住叹了口气。

真要说起来,李月辰算得上是个无神论者。

但她自幼修道,作为道士,又不得不承认,这世间有太多无法解释清楚的现象。

此时她就有一种预感,郑氏,应该就会在今日离开了。

另外一边,公主府的一处别院里,郑氏躺在床上,呼吸已经越来越微弱了。

上官婉儿就跪坐在床边,握着母亲的手,无声的流泪。

满头白发的郑氏抬手,有些费力的摸了摸她的脑袋:“婉儿,不必悲伤……这几年,为娘也算是享大福了。”

上官婉儿没有回答,只是握着母亲的手。

“当年你刚出生不久,便跟着为娘进了掖庭。本以为你这一生都会孤苦零丁,然而有一日,为娘入梦,见到一老神仙,对我说你会辅佐一个了不起的女人,有称量天下之能……如今看来,倒是成真了……”

弥留之际,她没有诉说一生的苦难,反而回忆起来的,都是一些开心有趣的时刻。

上官婉儿只是抚摸着母亲已经无力的手,无声的流泪。

知道她的声音渐渐低沉,最后消失,才忍不住哭出了声。

同一时刻,院内的李月辰也放下了手中的兵器,结束了今天的练习。

这时小冬才缓缓走来:“殿下,别院刚来消息,上官指挥使的母亲……已经去了。”

“嗯,知道了。”

李月辰答应一声,换了一件黑色圆领袍之后,来到了别院。

这时一些小太监和宫女们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了,打算将尸体转移到外面去。

虽然是上官婉儿的母亲走了,但这里是公主府,绝对不能在这里搭建灵堂,那太僭越了。

好在上官婉儿早就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早在两年前就在外面买了住宅,要先将尸体搬运过去,在那边搭建灵堂。

李月辰进入房间内,看到郑氏的尸体已经被盖上了白布。

对周围的其他小太监和宫女们摆了摆手,让他们先出去,自己缓缓来到上官婉儿身边。

“婉儿,节哀!”

上官婉儿轻轻擦了一下眼泪,转身轻轻抬手抱着她:“殿下,婉儿没有亲人了。”

“有!你还有我!”李月辰轻轻拥抱着她,给她安慰。

……

暗卫指挥使的母亲去世,葬礼上过来的人不少。

大臣和权贵都有不少亲自过来出席了葬礼,表达了尊重。

葬礼上,李月辰也露了个面。

虽然只是简单的出现了一下,但却让参加了葬礼的大臣和权贵都忍不住暗暗惊讶。

世人皆知公主钟爱大红色,穿了三十多年的红,唯一的例外就是前太子和先帝离世时穿了几年丧服。

但在上官婉儿母亲葬礼的这几天,却换上了黑色的圆领袍。

这么一件简单的事情,也能足以说明两人的关系有多么特殊了。

要知道,她的母亲可是宫女之身,说直白点就是个奴婢,能让公主为其改变穿着颜色,足以说明这件事情有多么震撼人心。

李月辰也知道这事儿不能做的太过分,公主毕竟是公主,所以在葬礼结束之后就换回了大红色的圆领袍,不让那些人想的太多。

结束了寒假前的最后一节课,李月辰走出了学校,看着天空中的雪花,暗暗想道:希望明年的战争,可以完全奠定未来百年的基础。

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使馆

可以说,无论这次吐蕃是否听从朝廷的命令,明年开春的战争都是不可避免的了。

于是李月辰直接给益州军区下达命令,全面备战,随时准备应对战争。

当然仅仅是下了命令,并没有说明具体时间。

这段时间,训练仍然不能落下,还是要跟往常一样。

这条命令也先不用下达给基层军官,只是让各个军区的高层先有个心理准备。

没错,各个军区。

李月辰认为,战争一旦开始,就必须尽快结束,否则时间拖得太长,对后勤和财政的压力都是很大的。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仅仅益州军区是绝对不够的。

需要将其他军区的空中突击连队都调过来,组成临时空军,配合陆军来进行行动。

在这个时代,拿下制空权简直不要太简单,因为敌军在面对漫天的飞艇和热气球时,根本没有任何反制手段。

而制空权对战争的优势也是这个时代的人无法想象的。

李月辰要做的事情很简单,那就是速战速决。

所以同样的命令也送到了其他三个军区,要求他们将空突部队都调集一下,等着到时候直接送到益州去。

同时李月辰要还要求他们这些高级将领到时候都要亲临现场观察学习。

作为军人,这可能会是她这个公主最后一场亲自指挥的战争,还是让这些已经毕业的孩子们也去学习一下比较好。

当然现在还是先不用考虑这些了,已经十一月了,现在最重要的是,先把这个年过好。

按理说过年这种大事儿,是上到皇帝下到平民百姓都很看重的事情,武则天自然也是一样。

若是在往年,这种时候应该都是比较开心的表情才是。

然而当第二天李月辰来到集仙殿之后,看到老妈的表情却是满脸的不爽。

“阿娘这是怎么了?”

李月辰悄悄的问旁边的李显和上官婉儿。

“还不是西域诸国那边……”李显放下茶杯,轻轻抚摸着自己的胡须说道,“他们说由于吐蕃入侵,今年无法过来朝贡……话里话外都是抱怨我等不作为。”

“就因为这个?”李月辰一下子笑了出来。

武则天挑起眉毛:“怎么?这还不够?”

“反正将来那都是我国领土,他们也都是我国子民,阿娘何必为此生气呢?”

在李月辰的计划里,虽然没有向外扩张的打算,但是吐蕃和新疆是一定要收回来的。

所以压根就没有将现在的西域诸国的国王放在眼里,反正将来都会被废除。

“你倒是看得开!”武则天没好气道,“如今他们明目张胆的挑衅,这不是要让其他诸国看笑话?”

“放心,都是暂时的!”李月辰亲自拿起茶壶走过去给老妈杯子里添水,“等明年战争结束,保证所有人都会变得乖乖的!”

这件事情,李月辰是真的毫不在意。

等明年收复吐蕃的战争结束,周围诸国都会变得非常乖巧。

强大的武力面前,没有人能硬气的起来。

当年鹰酱打完了海湾战争之后,其他国家不都是人家说啥就听啥?

“比起这些啊,阿娘这些时日还是养足精神,准备年后的御驾亲征吧。”李月辰笑呵呵的提醒道。

之前就说过了,这次面对吐蕃的战争,李月辰有心让老妈亲自到前线去看看。

反正如今有飞艇,也不用担心路途遥远舟车劳顿的问题。

而且皇帝亲临前线,对士气的提升也能起到巨大的作用。

顺便也算是让她看看,如今大周的战斗力究竟到了何等恐怖的阶段。

有些事情,不亲眼看到,光听人说是没用的。

只有亲眼看到了,才能明白其中的具体细节。

李月辰这么做的目的,也是为了让老妈放心,让她亲眼窥探一下未来。

只不过李显还是有点不太放心:“月辰,你确定阿娘亲临前线不会有问题吧?”

“放心吧,一切有我呢!”李月辰笑呵呵的表示不用担心。

如今不但有手雷火炮,而且皇帝的贴身护卫还装备着霰弹枪。

这种情况下,若是还能有敌军来到皇帝的面前,纯粹是见鬼了。

简单地说,只要对面没有个类似刘秀这样的挂逼存在,那就什么都不用担心。

如果有的话……那就只能认命了。

武则天对这个倒是不在意,自从出去玩过几次之后,心也有点野了,在皇宫里待久了,确实也总是想要出去转转。

既然女儿提出来了,那不如跟着去看看好了。

反正她都说不会有危险了,自己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

一转眼就到了除夕,无论是皇宫还是全城,基本到处都是张灯结彩的,准备庆祝新年。

上午,东都的主干道上,一辆马车正缓缓向皇宫的方向行驶。

李月辰坐在车厢里,看着窗外的景象,忍不住露出一丝笑容。

“这几年似乎是一年热闹过一年了啊,你看这人都是一年比一年多呢。”

坐在对面的宣城公主点点头:“这都是辰儿的功劳,经济也越来越发达了呢。”

这几年自从取销了宵禁和坊墙之后,各种店铺都开了不少。

这些店铺都雇佣了不少人,因为是雇佣,必须要发工资。

而这些人拿到了工资之后又进一步促进了消费……

所以这些年生活在东都的人都感觉到生活水平比之前更好了不少,这是能亲自感受到的。

“嗯,至少开始有遍地开花的趋势了。”李月辰也微微点头。

各种酒楼,茶楼,以及几乎满街都是的小零食,再加上人力车之类的各种新奇事物,让每一个来到东都的外国人都感觉似乎是来到了天堂一样。

此时的东都,俨然就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

而大周,也是世界真正的灯塔。

上一篇:遮天:自中皇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