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大公主 第625章

作者:湛阳

如今李月辰手里几乎能用的奴婢和俘虏都有各自的用处,到时候就只能招人。

但若是招人,就会让种地的人变少,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很麻烦的,所以必须提前想要这个问题的解决方式,才能考虑建设工厂的问题。

其实现在每天三十个的产量就挺好的,不用担心滞销的问题,至少这段时间李月辰的手里的资金又增加了不少。

“本宫今日过来,乃是想要看看能否制作一喷水枪。”

“喷水枪?”裴匪舒一愣,“能够喷水的武器?”

李月辰点点头:“前些时日,城内火灾,可听说了?”

“自然!殿下真乃神人,居然剖开肚皮还能让人不死……”

“行行行,跑题了。”李月辰摆了摆手,“去将院士们叫来了,今日聊聊喷水枪的问题。”

“是!”裴匪舒答应一声,转身去叫工匠们。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几乎每次李月辰想要做什么新玩意儿的时候,就会将工匠们都叫来,大家坐在一起头脑风暴。

反正如今油灯和打火机基本都是机器制作,其他剩下的流程只要有几个学徒看着点就行了,工匠们空闲时间还是挺多的。

于是工匠们纷纷跑过来坐在一起,面对着公主,打算看看接下来想要做什么。

过来几个学徒给众人都倒了一杯茶之后,李月辰开始讲述自己的要求。

“前些时日,城内火灾,想必各位都听说过了。本宫是想制作一喷水枪,能够用来灭火……”

李月辰一边比划着,讲明了自己的想法,然后让工匠们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一名工匠问道:“不知殿下有何要求?”

“最起码要将水喷出数丈开外。”李月辰回答道。

工匠想了想:“那做一向上的壶嘴便可行吧?类似弓箭,抛射比平射会更远……”

“不过关键还是在于如何盛水吧?”旁边的同事开口说道,“能否制作一水箱?类似马车那般在下面加装轮胎,移动起来也方便些。”

工匠们开始了头脑风暴,李月辰也时不时提出一些意见,古代版的消防车逐渐在众人的讨论中成型。

首先就是做个木头箱子,下面加装轮胎以及转向系统,保证可以随时将水运到需要的地方。

本质上就是个四轮马车,只不过后面的箱子里能装个几百斤水。

倒是喷嘴这边,裴匪舒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殿下制作的那注射器,能否采用相同原理?”

之前爆发天花的时候,采用玻璃制作出了注射器,裴匪舒觉得应该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将水喷出去。

一旁的年轻工匠却摇了摇头:“可如此一来,便要制作一根更加高大的推杆,关键是几百斤水,想要凭借人力压出去……恐怕除了殿下,无人还有这等神力。”

“倒也是……”

裴匪舒简单在脑海里想象了一下,一根能装几百斤水的注射器,必然不是一个人能推得动的。

这时,刚刚那年轻工匠又说道:“殿下曾言,空气也会占据空间,那能否做个类似风箱的结构,用空气将水喷出去?”

李月辰眼睛一亮,好办法啊!这不就是气压吗?

“既如此,那便做个实物出来看看。”

于是工匠们马上聚集在一起开始画图,商量着上下结构以及材料的问题。

李月辰在一旁看着,时不时的提两句自己的意见。

当然了,她的意见是好,但最终都被简化了。

别的不说,那橡胶管就是个大问题,只能退而求其次,在箱子上做一个无法移动角度的向上的喷嘴,如同茶壶一样。

但为了补偿转向的问题,箱子本体是可以随意转动的,也算是在时代的局限性之下做出的妥协。

画完了设计图之后,工匠们表示这东西做起来不难,过几天应该就能看到成品了。

当然箱子确实不难,关键是能不能把里面的水喷出去才是个大问题。

这就只能等到做出来之后再看了,反正实验品,也不用指望第一次就能做出来。

看到他们即将开始忙碌,李月辰正准备走,却被裴匪舒给叫住了。

“殿下,属下有一事不明,还望殿下解惑。”

“嗯?何事?”

裴匪舒解释道:“殿下发明了电报,可于两地之间快速通信,但这密码破译还是有些麻烦,能否更近一步,直接千里传音?”

此话一出,倒是让旁边的其他工匠也都停下了脚步,扭头看了过来。

实际上这也是他们好奇的问题,如今电报工程竣工在即,但为何不能直接通话,非要破译密码来通信呢?

“你说电话啊?”

“电话?”裴匪舒不解。

李月辰摆了摆手:“算了,没什么。只是你说的这个,本宫也不知该如何做。”

听到这句话,裴匪舒表情有些失落,若是能有个远处随时通话的玩意儿,那简直就是大功一件啊,说不定升个大校都没问题。

“不过……”李月辰的声音再度响起,“本宫虽然做不出来,但能给你们些灵感,以后闲暇之时,也能研究一下。”

裴匪舒的表情再次期待了起来,他平时空闲挺多的,若是得到公主提示,说不定有朝一日能研究出来呢。

“来人!去拿两个竹筒,一根长些的缝线,另外在拿两张硬纸……”李月辰摆了摆手。

“是!”

都不是什么难找的东西,很快就有两名学徒将李月辰需要的东西拿过来了。

随后李月辰便开始操作起来,很简单,就是小时候玩过的纸杯电话。

这个应该能让他们对远距离通话有点灵感,至于说最后能不能研究出什么成果,就要看时间和运气了。

不一会儿,两个听筒搞定,李月辰让裴匪舒拿着一个,随后自己慢慢后退,将这两丈长的线拉直。

随后让他将听筒放在耳朵上,自己靠近了话筒:“怎么样?能否听得清?”

“神了!”

裴匪舒双眼一亮,抬起头大喊起来:“能听到殿下说话!”

李月辰笑呵呵的将手中的竹筒递给旁边的工匠:“你等也来试试吧。”

他们早就迫不及待了,于是马上接过来,一个个尝试起来。

亲自感受了一下之后,无一不感到惊讶,纷纷聚集在李月辰身边七嘴八舌的询问其中原理。

李月辰微笑着解释道:“声音,本质上就是一种振动。靠近竹筒说话,声音的振动会通过这根线传递到对面去,故此让另一侧的人也能听到。”

“那殿下,能否做一根足够长的线,让此地与长安甚至更远的地方通话?”一旁的工匠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不可能!”李月辰摆了摆手,“振动会随着距离逐渐衰减……意思就是会慢慢消失。实际上这等方式,最远也就能让声音传输三四丈的距离,再远便听不到了。”

这样的答案让工匠感到失落,就好像好不容易抓到了希望又破灭了一样。

不过裴匪舒倒是一愣:“那……若是在这根线上加个能够将此振动放大的设备,是否就能将声音传的更远了?”

“这个想法不错,日后你等可以自己研究一下。”李月辰笑着点点头。

她没有说太多,毕竟这东西她本人也是一知半解的,只能让他们自己去慢慢研究了。

如今发电机也即将投入使用了,说不定日后真的有人能够研究出来电话的使用方式呢。

只不过她本人对这个不抱太大希望,电话的原理着实有些复杂,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来说,研究出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但她也不想打击他们,反正慢慢研究,随着其他技术的进步,也总会出现的。

第六百六十一章 糖

在工程院跟他们聊了一下午,李月辰才转身离开。

直到走出工程院大门,上了马车之后,小冬还在目光灼灼的盯着李月辰。

“有话要说?”李月辰问道。

小冬摇摇头:“只是有些惊讶,想不到殿下竟能发明如此神奇之物。”

对此,李月辰只是笑了笑,没有回答。

心里却想着,放在一千多年之后,这都是小孩子的玩具而已。

不过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确实属于非常神奇的玩意儿了,虽然本质上依然改变不了它是个玩具的事实。

回到了公主府之后,天色已经暗下来了。

李月辰和下班回来的上官婉儿等人坐下来吃饭。

嫂子裴清婉大概聊了一下最近的生意,李月辰也没太过在意。

反正就是一句话,大赚特赚,资产都快要翻倍了。

别小看这小小的油灯和打火机,对这个时代的而言,这几乎等同于划时代的产品了。

随着消息的传播,已经开始卖到长安去了,并且一些在外地的贵族都开始逐渐收到消息,托人过来询问了。

不过目前而言外地人还供不上,未来一个月的存活都已经被外国商人定下来了,其中大部分都是大食国的。

日本使者粟田真人也来拜托裴清婉给他留一些,想着买点到时候拿回去卖给其他人。

但他现在还在忙着考试呢,几年之内是没空了,所以裴清婉说等他回去的时候肯定会给他一些。

生意虽然火爆,不过李月辰却没有感觉到多激动。

钱对现在的她而言仅仅就是个数字了,皇室中人要钱是没用的。

当然了,或许只有她这么想,其他人可就不一定了。

毕竟第二天在课堂上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

教室里,李隆基正在对坐在讲桌上的李月辰提出自己的疑问。

“姑母生意如此暴利,为何不想办法扩大生产呢?”

今天的课程是每个星期只有一次的皇族内部课程,不在学校的正常课表上。

李月辰反问道:“你觉得,要钱有何用?”

“自然是能买自己喜欢的各种器物,还能赏赐,以及……”李隆基开始缓缓细数起来。

其他人也都点点头,表示赞同,既然生意好,不就应该趁机扩大生产嘛。

然而李月辰却摇了摇头:“你们啊,还是没有将自己的思维转变过来。”

“这是何意?”李隆基问道。

“我等是皇族,皇族有皇族的责任,钱,对我等而言,不应该是追求的目标。或者说,我等挣钱,应该从整个国家的角度上去考虑。”李月辰缓缓解释道,“否则啊,便会如同隋文帝一般。”

李重润举手问道:“姑母说的可是隋文帝设置的义仓?”

“没错!”李月辰微微点头,“说起来,隋朝虽然是终结在隋炀帝手里,但这隐患,实际上是在隋文帝时期就埋下了的。”

“设置义仓,储备粮食,这做法有何不对吗?”李仙蕙问道,“而且根据记载,隋文帝向来节俭,衣裳都缝缝补补,姑母不是说,节俭乃是好事吗?”

李月辰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节俭是好事,但你要知道,隋文帝不是节俭,那是抠!”

“自己穿的衣裳缝缝补补,库房里的绫罗绸缎却多到放不下,甚至都被老鼠给蛀了……节俭不是这么个方式。”

“至于说义仓,一开始他说的是让百姓交粮,以为灾年做准备。可真正发生饥荒之时,他却并未开仓放粮……朝廷的信誉,就这么没了!”

“实际上自古以来的大多数皇帝都有这个毛病,身为皇帝,却只想自己一家一姓的利益。与其说是皇帝,不如说就是个大号的土财主。这样的人当了皇帝,却依然是土地主的思维,那这个国家注定无法长久!所以隋朝二世而亡!”

李隆范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可是姑母,那我等难道不应该注重我李氏?”

“对国家的领导者而言,私人的利益决不能放在第一位!尤其是皇帝!身为帝王,既然拥有最高的权力,那就要为国家的子民负责!所以皇帝必须为大多数人的利益而行动!”

说着,李月辰从讲桌上跳了下来:“故此,未来的皇族必须改变,不能再像之前一样,像个土财主一样的方式去经营国家。”

年纪最小的李重福有点不太明白:“改变之后,便能让国家长久吗?”

“只能说有了长久的基础,剩下的,那就看如何经营了。”李月辰回答道,“就拿隋炀帝来说,他若是不那么好大喜功,或许还能多撑几十年。”

坐在后面的李琳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这……难道不是因为杨玄感谋反吗?”

“那他为何要谋反呢?”李月辰反问一句,随后说道,“实际上,国破家亡,不能说臣子一点责任都没有,但也不能全部怪在臣子身上。”

李成器问道:“可若是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该如何?”

上一篇:遮天:自中皇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