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大公主 第61章

作者:湛阳

李治一脸欣慰的双手在女儿后背上微微拍了两下。

随后李月辰又来到武则天面前,张开双臂道:“阿娘快蹲下,抱抱!”

“你都多大了还抱?”

说归这么说,不过武则天依然是口嫌体正直的蹲下来给了她一个拥抱。

李月辰贴着她的脸:“再大,孩儿永远也是阿娘的女儿!”

说着,还在她脸上狠狠亲了一下,声音特别大。

搞得武则天都有点脸红,伸出手指在她脑袋上用力点了一下。

打闹了一会儿,李治和武则天就回去了,临走的时候,还把那首诗给带走了。

李月辰感到有点无奈,以李治现在的性格,恐怕下次会在朝堂上跟大臣们炫耀了吧?

想了想,李月辰决定下次朝会自己不去听了,防止社死。

……

时间一天天过去,南市店铺里面几乎每隔两天就会送进来一批水果皮。

李月辰交给下人们去处理,好的就扔进土里埋起来,如果有干瘪的,就彻底放在太阳下晒干,然后磨成粉再洒进土里。

对于这块土地,李月辰虽然不敢打保票,但把握和自信还是有一些的。

李月辰由衷的希望粮食产量能提高,哪怕只是一点点,至少这样一来百姓对抗天灾的能力也会更强一些。

转眼之间,随着天气转凉,已经来到了八月中秋节。

这个时代的中秋节跟一千多年后之后已经没什么太大的区别了,也吃月饼,不过这会儿不叫月饼,叫月团。

而且馅的种类也很少,基本都以枣泥为主。

但唯一不一样的就是这个时代的月饼外表都挺好看的,感觉就像山西那种各种造型的馒头似的。

这个时代的月饼大多数都会做成各种花朵的形状,讨一个吉利。

另外就是祭祀了,古人因为有神灵崇拜的原因,很多节日都会祭祀的。

因为李月辰是女眷,所以平日里这种活动都是不参与的,她也正好落得清闲。

不过今年李治说要她一起参加。

李月辰问能不能不参加?

结果李治的意思很明确:朕不是在征求你的意见,而是通知你一声。

感到无奈的李月辰只能强忍着不适去答应下来。

上午练完功,下午又读书练字,差不多估摸着到了三点钟左右,小荷就带着李月辰回去梳妆打扮了。

毕竟参与祭祀晚宴的不仅仅是李治夫妻俩,还有一堆大臣们,公主的派头还是要拿出来的。

值得一提的就是那首《悯农》果然被李治拿到朝堂上跟大臣们炫耀了。

大臣们当然也都非常给面子的夸赞公主懂事,有这样的公主是大唐之福等等……

福来兴冲冲的回来报信的时候,李月辰一脸不出所料的样子,对这个结果表示没兴趣。

让本来还想着能让殿下开心一下的心情好像当头浇了一盆冷水一样。

……

眼看到了黄昏,中秋节的祭祀月神之礼也要开始了,李月辰跟着福来和小荷来到了西华门。

本来她打算骑自己的三轮小车过来的,但是却被福来和小荷给阻止了。

如果是在长安的话,这种祭祀礼仪一般都是在圜丘举行,没错,就是一千多年之后师范大学里面那玩意儿。

不过现在在东都,皇宫里面就有祭祀用的玄坛和道场,倒是没有必要跑太远。

四个哥哥也几乎跟李月辰是同时到达,李弘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今日总算不是那般批头散发的模样了。”

李月辰挑了挑眉毛:“那请问几位阿兄,小妹是平日好看还是今日好看?”

“当然是今日更好看!”李弘点头评价着,“这才是女子礼仪!”

李贤倒是不赞同的摇了摇头:“我倒是觉得平日更好看!今日嘛……少了一份平日的洒脱之感。”

“是啊,今日的月辰都不像熟悉的月辰了。”李显回答道。

“看看!”

李月辰扭过头看着大哥李弘:“大兄!看看,听听!这才是真正评价!”

“一派胡言!”李弘拿出了大哥的威严,“你等当真是不可理喻!”

说到这里,扭过头看着四个兄弟里面最小的李轮:“四郎,你如何认为?”

李轮抬头看了他一眼:“我觉着,平日里见到的所有女子皆是这般,反而月辰有不一样的感觉,所以我也觉着平日更好看!”

李月辰竖起一个大拇指:“三位阿兄慧眼识珠!待到年底月辰多送一些罐头给阿兄!”

“你们!”

李弘吃了瘪,伸手指着几个兄弟忍不住想要骂人。

李月辰笑了笑:“大兄莫要生气,人与人对美的感受并不相同,大兄也应该多接受一些其他想法。”

“你啊……”

李弘无奈的摇了摇头:“好了,乖乖在此等爷娘过来吧。”

不一会儿,大臣们也陆陆续续的过来了,看到几位皇子和公主都在,纷纷过来行礼。

李弘等人也回礼,互相客气几句,说一句中秋安康。

不少大臣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公主李月辰的身上,毕竟前段时间李治在朝堂上拿着那篇悯农一阵炫耀,想不注意都不行。

现在这首诗已经开始逐渐传向全大唐,被天下更多的文人士子所知。

不过传播效果应该不会太大,这些年李月辰也推理出了一些事情。

现在的唐朝虽然说都喜欢诗词,但或许是因为李白杜甫等人还没出现的原因,还到不了狂热的地步。

这个时期的诗词,还在“爱好”的范畴之内。从皇帝到平民,只要是识字的,一般都会写写诗当做爱好。

只有师父刘仁轨一脸笑意的来到李月辰面前:“悯农写的好啊!”

“谢谢师父夸奖。”李月辰回了一句,“祝师父中秋安康!”

“殿下也安康!”刘仁轨笑着行了一礼。

正聊着,穿着衮冕的李治和盛装华服的武则天在一堆下人的拥促下过来了。

李月辰等子女和群臣一起行礼。

李治笑着抬抬手,说声“免礼”,随后便走在最前面,带着群臣起前往玄坛。

正好太阳也彻底落山了,明亮的圆月悬挂在深蓝色的天空之中,周围群星环绕,偶尔闪烁一下,如同一副美丽的动态壁纸。

李月辰跟几个哥哥站在群臣前面,一脸无奈的看着李治和武则天在玄坛上念着可能自己都听不懂的骈文。

心中感觉其实做皇帝也挺不容易的,至少这种表面也真能投入进去。

看来说皇帝中二不是没有原因的……

等念完了骈文,月亮已经变得越来越明亮,李治命令开宴。

值得一提的是,中秋的宴会并不是在殿内举行的,而是在大殿外的广场上。

大臣们分别坐在两侧,中间有教坊的演员们负责表演歌舞。

不知道是不是李治最近喜欢上了这种高桌高椅,这次的宴会也全部换成了这样的。

这玩意儿出来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大臣们也都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甚至已经有人让家里的木匠仿造了一批出来。

看到李治坐下,子女和大臣们也都纷纷落座。

围坐在周围的乐师们开始奏响了手中的乐器,广场中央的演员们开始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还别说,或许是因为乐师围坐了一圈的原因,导致这声音非常具有立体感,就好像在听演唱会一样。

皇帝和群臣一边欣赏着歌舞一边吃吃喝喝,不一会儿的,就诗兴大发又开始写诗了。

而且还一边写诗一边喝酒,颇有些煮酒论英雄的感觉。

李月辰无聊的拿着一杯三勒浆小口小口的抿着,对于诗词,她完全不懂,也欣赏不来。

参加这种宴会,除了无聊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的感觉。

也就天上的银白色的圆月能吸引她的大部分注意力。

不一会儿,喝高了的李治和群臣又开始跳舞了,这几乎是这个时代大型活动必备的事情。

换下了冕服的李治跟群臣一起趁着音乐在中央开始跳舞。

随后对李弘等人招了招手,让他们也过去跟着一起跳。

武则天毕竟是皇后,她就不用去了,她跳舞只能给皇帝看。

或许是因为大部分人都已经喝高了的原因,动作变形的厉害,整个广场上看起来犹如群魔乱舞一般。

李月辰一脸可惜的摇了摇头,心中想着要是现在手里有个手机,指定把这一切都录下来,然后发个朋友圈。

配文就写:紫微宫迪厅,欢迎您的到来!

不管是外面或者未来的人肯定都想不到,这个时代已经有了露天蹦迪的传统!

不一会儿,李贤就跑过来了,抬手擦了一把头上的细汗道:“月辰,为何不来一起跳?”

李月辰摇了摇头:“这等事情还是交给几位阿兄去吧,我去陪着阿娘。”

说完就站起身去往武则天身边了,李贤点点头表示也对,又转身回去跟他们一起跳了。

第五十六章 投行卷

李月辰端着一杯三勒浆来到了武则天旁边,一脸乖巧:“孩儿敬阿娘一杯。”

武则天撇过头,端起杯子轻轻跟她碰了一下:“辰儿为何不去一起舞?”

“阿爷那边有极为阿兄陪着就好了,若是只有阿娘一人在这里,也太孤单了。”说着,李月辰就坐在了她的旁边。

武则天笑了笑,伸手搂着她的肩膀轻轻拍了两下:“辰儿有心了。”

随后便看了看左右,侧身悄悄压低声音问道:“那对辰儿而言,阿爷和阿娘更喜欢哪个?”

李月辰也学着她的样子鬼鬼祟祟的看了看周围,低声回答道:“当然是更喜爱阿娘啦!”

“你个小机灵鬼!”武则天笑着伸手在她额头上轻轻点了一下。

这样的场景也让李月辰松了口气,看来自己想的没错,她只是在李治面前才会对自己做出一副严厉的样子。

而只有母女两人的情况下,依然还是会对她非常宠爱的。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前面那位早夭的姐姐的原因,所以李月辰能感觉到,这位未来的女皇大人还是很喜欢自己的。

于是当即扑在母亲怀里求抱抱,武则天也一脸笑容的抱着她轻轻摇晃了两下,就如同小时候哄着她睡觉一般。

被群臣包围着跳舞的李治俨然已经成了今夜的舞王,他因为酒精而通红的脸上带着豪迈的笑容,与群臣共享盛世之下的欢乐。

不过就算这个时候,他依然抽空撇了一眼那边的妻子和女儿。

看到母女两个抱在一起说悄悄话,这位大唐皇帝的脸上的笑容似乎更加灿烂了。

……

时间一天天过去,天气也跟着一天天转冷,身上的衣服也变得厚实了一些。

最近风刮的有点大,福来提醒小荷晚上殿下睡觉的时候多加点盖的,别着凉了。

李月辰在房间里面跟着两个姐姐和上官婉儿一起读书写字,互相品鉴。

义阳公主有些好奇:“辰儿这九九歌为何背的如此熟悉?”

李月辰心中暗道,这玩意儿一千多年之后随便一个小学生都能吊打你们。

“阿姊有所不知,算学其实很有意思的。”李月辰笑了笑。

上官婉儿在一旁点头:“殿下曾言,算学是解答天地至理之术呢。”

宣城公主在旁边明显是一脸不相信的样子,不过并没有说什么,只当是小孩子的玩笑话。

上一篇:遮天:自中皇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