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大公主 第601章

作者:湛阳

休息一夜之后,原本有些有些高原反应的工匠们也逐渐适应了,第二天一大早又跟着李月辰到了昨天到达的海拔高度上。

让再次感到难受的人坐下来休息,李月辰则是带着两个侄子和一些没有症状的护卫在这个高度转悠起来,寻找着合适的地点。

山上能用的地方不是很多,必须考虑很多因素才行。

一连过去三四天,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地点。

第五天的时候,众人来到一处较大的平台上,李守礼站在中间看了看,微微点头:“故此,我看此处可以。”

“哦?怎么说?”李月辰问道。

他抬手指着不远处山峰:“姑母请看,那里只要稍微休整一番,便能作为滑翔翼的起飞台,同时后面够大,将来甚至能做为飞艇的起降之地。此处也较为空旷,可以用来建造训练场和宿舍楼。山下还有丛林,能作为特种部队的训练场……”

听着他的解释,李月辰微微点头,倒是跟自己想到一块去了,看来这小子这些年倒是没有白学。

“关键在于此地足够空旷,不必担心会有敌人摸过来而不知道的威胁。此处本身就靠近国境,还是要随时提防吐蕃动向才是……”李守礼回答道。

“不错!”李月辰很欣慰的点了点头,“那就选定此地了!”

正好这段时间征调的民夫也到达山脚下了,建造工程可以正式开始。

随后又叫工匠们过来看了一眼,他们看过之后认为这里建造军营是没问题的。

带头的院士说道:“不过殿下,为了提高建造效率,中途可能会消耗不少火药,到时候二殿下那边……”

李贤的抠搜是出了名的,无论谁去要钱要物资都免不了要被唠叨一顿,无论是军队还是工程院,一说去后勤部办事,一个个就感觉难受。

“无碍,阿兄若是问起,尽管往本宫身上推!”李月辰给他们下达了保证。

说实话,他也嫌二哥唠叨,但好在如今人不在他面前,就算唠叨最多也就是写信过来说,不用亲自在旁边听着。

这种信一般都是一目十行的就看过去了,不必在意!

有了李月辰的命令,院士们都喜笑颜开的,表示定然在最快时间内完成任务。

正好征调的民夫也都到达山脚下了,这几天商量一下设计图,然后就能马上开工了。

……

这次唐璿是亲自带着民夫过来交接的,看到公主下来,上前行礼:“殿下!”

“有劳唐都督,还亲自送来了。”李月辰笑着打招呼。

“殿下有令,下官自当……”

话还没说完,就被李月辰给打断了:“好了,我等也算熟悉,就不必如此客套了。还有一事要劳烦唐都督跑一趟。”

“殿下尽管吩咐。”

“本宫给你一笔钱,你去采购些大量木材以及工匠建造军营所需物资回来,不必一次性运来,但中途尽量保证不间断……”

这里要建造的不仅仅是个军营,还包括高炉,砖窑,兵工厂等一系列设施,需要的东西很多。

乱七八糟的这些事情李月辰是没空去管了,所以都让唐璿去帮忙代劳就好了。

唐璿当即表示没问题,马上就去办理。

交接工作完毕之后,当天下午就返回了益州去了。

而李月辰则是让征调过来的民夫开始了工作,首先在山脚下搭建帐篷,让他们住宿之用,这段时间什么都不用干,每天吃了睡睡了吃就好。

一来是工程院那边出设计图需要一点时间,二来也是让这帮民夫吃的好一点,养养身体,毕竟到时候要去高原上干活儿,多少有点麻烦。

山脚下温度很高,帐篷不需要多保暖,只要让他们晚上睡着不至于着凉就行,顺便也先去山上把高炉以及砖窑等设施先做出来,至少要保证到了山上有水泥房可以住。

竹筋混凝土,竹子的需求同样很大,不过这里可是四川,怎么可能缺竹子?

所以物资这方面倒是不存在什么难题,要说唯一麻烦的就是气候问题。

这里多雨而且潮湿,水泥房建造的时候不太好干,需要的时间会更长一些。

而且还要随时提防下雨,到时候工程开始之前,最好还是先做一些防御措施,包括排水系统也都要比北方高出几个规格才行。

这几天李守礼和李守义一直都在工程院里面待着,跟他们商量着训练场以及宿舍楼的布局和建造方式等等。

因为现在已经证明了竹筋混凝土可以建造三层楼,所以这次兄弟俩打算将宿舍楼和行政楼都建成三层,比青岛那边能高一层,将来再跟李淑姐妹俩见了面也好稍微炫耀一下。

就这样,在益州的生活正式开始了。

第六百三十八章 经济流通问题

人一旦有事情干,就会感觉时间过的很快,一转眼来到益州已经一个月的时间了。

在这一个月之中,山脚下的民夫宿舍早已住满了人,高炉,砖窑和水泥厂也先后建造完成,随后正式动工建造军营。

首先就是规划出训练场和宿舍楼,这里将来要升级成为师级单位,所以一开始在规划上就比青岛还要大的多。

而且这里本来就是山地,空旷的很,地盘划的再大都无所谓。

宿舍楼的主框架也开始搭建了,做成三层楼,另外还要其他地方建造城墙,作为训练场。

兵工厂也在第一时间建造完毕,负责制作刀枪剑戟等各类武器。

虽然说李月辰老早就提出了特种作战的概念,但现在毕竟不是枪械时代,所以军队的主力仍然是步兵和骑兵。

步兵要训练格斗,战阵等各种技能,主要武器也是长枪和大盾。

至于说斧头这种武器,主要还是配给特种侦查部队来使用的。

而且由于这种地方属于崎岖之地,所以马的数量要比青岛那边多了好几倍,军犬的数量同样翻倍。

虽然现在各地报名的府兵都还没有过来,但这些东西都是要提前准备的。

皇宫里,尚衣局最近都是紧急开动,为新军制作军服。有缝纫机的帮忙,完全可以在新兵们过来之后全部装备到位。

实际上李月辰也在想,等将来时机成熟了,可以让尚衣局独立出来,在外面单独成立一个布料场。

至于皇宫里的尚衣局,可以单独留下那些技术高超的裁缝,让他们的手艺继续传承下去。

一千多年之后看起来满大街都是西式服装,但那是因为方便,好的中式服装很多都价格昂贵,一般人也消费不起。

不说那些复杂昂贵的定制衣服,就说工业流水线上出来的汉服,但凡面料好点的,都贵的离谱。

所以很多时候不是人们不愿意弘扬传统服饰,实在是消费能力有限。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想法还是太早了,未来几年的计划应该是先逐渐将吐蕃拿下来再说。

……

对于被征调过来干活儿的民夫而言,这一个月过的生活简直不敢想象。

原本以为就算是给钱,肯定也是每天都要累死累活的往死里干才行,但没想到宣传上说的都是真的,果然是包吃包住,一日三餐。

每天三餐就算了,除了晚上是白粥馒头和咸菜之外,早上和中午居然都有肉可吃。

虽然只是一些肉沫,但那也是肉啊!让这帮民夫感觉真是来对地方了。

而且正式开工之后,工作也并不是很累,每天只要干四个时辰就好,剩下的时间里在宿舍里想干嘛干嘛。

在工作内容方面,一开始就分配了任务,有人教他们砌砖,有人教他们抹水泥,还有人告诉他们怎么捆绑竹筋等等。

而且他们还会明说这么干活儿能够更加省力等等……

遇上这样的老板他们当然愿意努力干活儿了,所以工作的非常卖力,也很认真。

当然了,一开始火药炸山的时候一个个都吓得以为是山神发怒呢,差点吓的跑回去。

如今宿舍楼的主框架和训练场的竹筋都已经铺好了,就等着上水泥了。

……

高原上虽然温度低,不过下午的时候温度还可以。

因此小冬行走在工地上,仅仅穿着一身易于活动的袴褶,若是穿着襦裙行走在这种地方,怕是一个时辰不到就废了。

来到正在建设的工地前,就看到李守礼正在戴着木质的安全帽跟现场监督的工匠商量着什么。

“贵人可知殿下在何处?”小冬问道。

刚刚按照公主命令出去办事,结果一回来就发现人已经不见了。

李守礼指着不远处的林子:“想来又是去找那群黑白熊玩了吧?”

小冬行礼答谢之后,便起身往林子里走去,一边走一边忍不住在想,殿下倒是很喜欢这黑白熊呢。

来到益州已经一个月了,这段时间李月辰基本上不管事儿,只有李守礼兄弟俩有什么不懂的去问她,她才会出现。

而平时基本上都在林子里玩,这段时间更是将山上大大小小的熊猫通通揍了一顿。

揍它们是为了让它们明白,不要与人类为敌,更不要袭击人类。

不过没想到揍多了之后这帮熊猫反而是跟她熟悉了起来,平时没事儿了就过来找她玩。

李月辰也乐得清闲,基本上天天都在林子里待着,跟这群熊猫打闹在一起。

小冬进入林子之后,很快就看到了一群护卫们正坐在地上休息,还有的则是隐隐将一块地方包围起来,防止外人靠近。

而在护卫们的保护圈中间,李月辰正骑在一只熊猫的背上,不断的撸着它的耳朵和后背。

那只熊猫也一脸享受的模样,半眯着眼睛一边享受按摩一边打盹儿,一副懒洋洋的模样。

周围其他的熊猫则是各自坐着,有的互相靠在一起,不断的啃食着新鲜的竹子,熟练的剥皮之后一口一口的往嘴里送。

旁边的几个护卫手里还拎着刚刚抓来的竹鼠,若是看到有熊猫因为抢竹子打起来就扔一只竹鼠过去。

看到小冬过来,李月辰停下了手里的动作:“事情都办妥了?”

“回殿下,都妥了,不过有些其他问题。”小冬回答道。

“怎么了?”

小冬回答道:“过些时日便要给民夫发工钱了,但我等此次过来,带的铜钱不多,若是都发了,后续采买其他物资还需要从东都再运些铜钱过来……”

“嗯,这还真是个问题……”

这年头都是铜钱,没有纸笔,重量相当恐怖。要给这些民夫发一个月的工资,少说也要装一个马车才行。

李月辰这次过来当然不可能带好几车的铜钱,所以到时也带了一些黄金之类的。

不过黄金属于大额资金,都给唐璿拿去购买物资了,而且这玩意儿拿来发工资也不现实。

这时一旁的护卫队长突然开口了:“殿下,属下有个问题……”

“哦,小茹你说。”李月辰摆摆手示意她可以开口。

这个护卫队长是鲜卑人,名叫伊喽茹。是这些护卫里面战斗力最强的,所以成了护卫队长。

李月辰也猜测过,伊喽这个姓氏,也很有可能是日后伊姓的来源之一。

伊喽茹开口道:“曾经殿下说过,无论何物,只要数量多了,便会贬值,变得不值钱。属下是想,将来给民夫的工钱发多了,是否会让钱币本身也贬值……”

说到这里,还不忘补上一句:“属下擅自开口,还请殿下恕罪!”

“不不不,说的很对!”

李月辰点点头:“这也确实是个问题,倒是本宫考虑不周了……”

这年代因为交通不便,全国各个地方的交流自然也就很少,经济流通自然更少。

如此的时代背景下,若是一个地方流通的钱币突然变多,确实很容易造成通货膨胀的问题。

“那这样,发工钱之时,不要全部发铜钱。其中一部分用粮食或者布匹来抵!”李月辰下达了命令。

反正这年头老百姓主要的消费也就在粮食和布这两方面,真正能用得到钱的地方,也就是买点盐之类的其他生活物资。

若是手里还能有点闲钱,娱乐方式就是赌或者嫖了。

尤其是在没有宵禁的这些城市,民间的黑赌坊和妓馆更是有不少,主要的消费群体也都是这些不算富贵,但平时也能偶尔有点闲钱的中下阶层的人。

“嗯,就这些,实在不行,拿些帛来抵也行,让他们自己会去卖就好了。”李月辰补充了一句。

帛,指的是纯白色的丝绸,这也是丝织品之中最便宜的一种,有些中产阶级的人会咬咬牙买上一些,做一件平时不怎么穿的衣服,关键时刻拿来装逼之用。

这样一来,应该就不必担心会对本地的物价造成什么影响了。

但这件事情终究还是让李月辰变得有些警惕起来,这种环境的限制实在对经济发展不太友好,看来还是要想想应对办法才是。

实际上早前多年之前,李月辰就跟老妈建议过,将全国主要的交通要道都铺上水泥路。

计划通过了,也早就正式开始做了,但速度毕竟太慢,目前四川这里还没有修过来。

所以想要让经济流动起来,单靠这个还是太慢了,必须想想其他方式才行。

而李月辰目前能想到的,就是银行。

可问题是在这个时代开办银行……总感觉不太靠谱的样子,她也不是搞金融的,万一要是出点什么问题导致全国经济崩盘,那可就搞笑了。

上一篇:遮天:自中皇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