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大公主 第598章

作者:湛阳

这些负责驾驶的士兵们也学习过经纬度等相关知识,工作过程中也不忘相互聊天,说说自己对航道的看法。

“敢问殿下,若是将来全国的飞艇增多,如何要避免在空中撞上?”一旁的士兵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这问题看似有些无聊,旁边的战友顿时笑出了声:“咱大周领土何其广阔,哪有那么容易撞上?”

李月辰却摇摇头:“别笑,这还真不是杞人忧天。不过目前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用望远镜勤看着些,多增加几个观察手。”

这个时代是不可能指望有塔台负责空中调度,所以唯一能做的就是各个方向都配观察手,不断的用望远镜观察,发现相遇之后,双方互相躲避。

正在负责观察前方的士兵突然说道:“可是殿下,若是对面还有一台飞艇向我等飞来,如何互相交流躲开?”

这个问题其实也挺严重的,网上对此还有个经典笑话:你往左,我往右,然后撞了。

“这个……解决起来倒是也不太难……”李月辰一边思考着一边回答道。

机动车上都有转向灯,所以其他的车也能知道这辆车打算左拐还是右拐。

类似的装置其实在飞艇上也可以实现,当然不可能是电灯,可以在两侧加装比较鲜艳的布条之类的。

然后通过内部的装置让其摆动起来,真要发生了这种情况,互相摆动旗子,就能知道对方要往哪边躲。

这个想法应该记一下,到时候做做尝试。

……

这一天,在洛阳通往益州的道路上,无数人都看到了飘浮在天上的那个大梭子缓缓飞过。

这其中,有官道上的驿卒,也有城镇的国民,还有很多的基层官员……

民众们见到这一幕大多都选择在原地跪拜,以为看到了神仙显灵。

而基层的官员以及一些大家族的人则不同,早就听说过太平公主研究出了飞舟,想来多半就是此物了。

虽然听说过,不过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实物,于是这一路上的人都纷纷盯着头上飘过的飞艇,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一起讨论着。

讨论的内容,除了飞艇本身,还有太平公主。

能发明出这种物件,当真是无法想象的手段,不少人甚至都在想,怎么样才能坐上去体验一下。

不过这个目前是别想了,就算是朝廷里的大臣们,自从上次体验过后,无一不想着再乘坐一次试试。

只可惜目前全国就只有这么一架飞艇,第二架预计要年底才能完工,哪里顾得上让他们去体验?

等第二架飞艇做出来,主要也是用来往北方边境运粮,甚至都来不及组建空军。

按照李月辰的设想,空军能在十年之内组建就已经算是不错的结果了。

不过好在如今的战争还用不到空军,所以这方面不用着急,首先还是提高生产力和经济,进而提升民生质量。

……

中午时分,李守礼和李守义兄弟俩终于悠悠醒来,看到自己睡着了,连忙来到驾驶舱给李月辰赔罪。

“你们两个,昨晚没有好好睡吧?”李月辰头也不回的问道,“难道没告诉过你们平时必须要好好休息?”

李月辰的训练理念向来都是劳逸结合,平时虽然偶尔也有大半夜起来拉练之类的训练,但那都是为了让将士们保证警惕性,并不会每天那么干,平均下来一个星期也就一次而已。

“姑母有所不知,昨夜紧张,根本睡不着,躺了一整夜。”李守义回答道。

“你们啊,倒是让我想起了当初第一次上战场时的模样,同样紧张的很……”

那个时候的李月辰对自己的能力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还是刘仁轨让她放心,上去试一次就平静下来了。

“所以啊,你们两个也一样。此时紧张,实乃正常现象。等真正开始之后,反而就没事了。”李月辰老神在在的念叨了一句,“好了,眼看午时了,去用些吃食吧。”

飞艇上的午餐挺简单的,就是胡饼加熏肉随便对付几口,反正到了益州,那边肯定准备了晚宴的。

兄弟俩答应一声,先回去吃饭了。

午后倒是没有继续睡,而是在驾驶舱里面和李月辰学习一些飞行常识,顺便巩固一下军校里面学到的各种知识。

……

益州这个地方,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这里的环境极为奇特。

整个巴蜀地区,除益州地处平原之外,其余地方,皆为高山大河,群山之间烟雾缭绕,氤氲着水汽,也就导致了这片地方不容易见到太阳。

再加上这里地处于汉族与其他民族的交界处,各种文化风俗互相碰撞与融合,不但没有打起来,反而让这里的人都带着一种看破红尘的感觉。

就如同清净的修道之人一般,看似古板,实际上对新鲜事物的包容度极高。

不过就算是包容度极高的人,在看到能够打破三观的新鲜事物之时,也会忍不住聚集起来,对着没见过的玩意儿做出磕头跪拜或者大喊大叫等各种反应。

比如说……此时正缓缓从天空飘过的飞艇。

虽然戌时都已经快要过去了,但因夏季燥热,再加上这里没有宵禁制度,所以城中民众大多数都还在街上溜达闲逛。

益州人口不多,与长安东都这种百万人口级别的大城市比不了,或许不够繁华,但就算如此,从飞艇的窗户上往下看,依然也能看到城中的星星点点。

那是万家灯火放出的微弱光芒,汇集在一起,便能将整座城市点亮。

飞艇上,坐在窗边的李月辰歪着脑袋看着下方的夜景,有些感叹道:“入夜之后,此处可比东都或者长安有意思多了。”

一旁的李守义回答道:“此地无宵禁,确实看着热闹些。”

李守礼也下意识的点点头:“若是在东都,恐怕也就只有烟花柳巷之地夜晚才会如此热闹了……”

话还没说完,突然感觉不太对,连忙闭上了嘴巴。

不过已经来不及了,李月辰扭回头,挑着眉毛看着他:“哟,知道的挺清楚啊。”

“这,姑母莫要误会,侄儿从未亲自去过那类地方……”李守礼慌乱的解释起来,“这都是平日里听将士们说的……”

李月辰咧嘴一笑:“我还什么都没说呢。”

“侄儿真的从未……”

“好了,不必解释!”李月辰挥挥手打断了他的话,“十六七岁的人了,对女人有兴趣很正常,但我等毕竟是皇族,身份特殊,有些事情不能做!明白?”

实际上李月辰开的学校里是有性教育课程的,早早让他们知道男女之别没什么坏处,他们也知道自己是怎么来的。

到这个年龄了,对异性有兴趣是人之本能,但堂堂皇族若是与风尘女子发生什么事情,传出去毕竟不好听。

“姑母放心,我清楚的!”李守礼回答道。

李月辰点了点头,没有在这个话题上多说什么,她相信自己对他们的教育是有作用的。

飞艇开始缓缓降落,在下面的人群眼中逐渐变得更加巨大。

……

而此时此刻,益州都督唐璿正在城北的城墙上,缓缓抬头看着逐渐落下的飞艇。

早在前段时间他就收到了公主的来信,对公主的到来是做了安排的,但着实想不到,这飞艇竟然会是如此巨大。

曾经他亲眼见过那热气球,感觉单纯就是个大号的孔明灯。

但今天这飞艇着实让他吓了一跳,哪怕早有准备,依然睁大双眼,不可思议的仰头看着天空中逐渐落下的飞艇。

饶他自诩见过不少大场面,但此时此刻这毁三观的场景再次上演,也让他忍不住怀疑,这些年这位公主到底都干了些什么。

巨大的飞艇缓缓降落在地面上,唐璿连忙带着人从城墙上下去迎接。

来到飞艇面前不远处的时候,舱门也正好打开,一个大红色的身影从舱门内缓缓走出。

一条黑色马尾辫随着她走路的节奏在身后轻轻摇摆,与那大红色的圆领袍搭配起来显得极富视觉冲击力,一眼就能将人的注意力全部拉过去。

“唐都督,好久不见。”李月辰微笑着开口。

第六百三十五章 建造计划

如今的唐璿老了不少,双鬓都已经变得斑白,不过气色看着不错,而且昂首挺胸,身体的精神状态都相当不错。

他对公主的记忆仍然停留在十多年前对吐蕃的战争之中,那个时候她还是个满脸青涩的少女,如今已经变得成熟起来。

他连忙恭敬的行礼:“下官见过公主殿下!”

“唐都督快快免礼。”李月辰往前走了几步,扶着他的胳膊让他站直身体,“多年前一别,再次见到唐都督,本宫开心的紧呐。”

这倒不完全算是客气话,唐璿这些年来在边境兢兢业业,没有让吐蕃的骚扰影响到百姓的生活,工作能力和态度属实值得肯定。

“承蒙公主错爱,属下着实……”

“哎哟,此地确实比东都还要热上许多……”李守礼走了出来,就感觉这边的空气里都潮湿的很。

身后跟着出来的李守义同样如此,扭了扭脖子,感觉有些难受。

唐璿再次行礼:“见过两位贵人。”

“唐都督免礼,日后免不了一同共事,我兄弟二人初来乍到,有些事情,还需唐都督多多指教呢!”李守礼微微笑道。

看到这两位贵人如此有礼貌,丝毫没有皇室之中盛气凌人之感,唐璿忍不住有些惊讶。

但无论如何,既然过来的不是那些不学无术的纨绔,那这后面的工作就能相对简单很多。

而且公主信中所说,他们两兄弟,将来在这边也是只管军事,不管行政,互相交集的地方真没有想象的那么多。

唐璿自己观察了一下,这两位贵人昂首挺胸,身姿挺拔。全然没有纨绔子弟身上那种流氓气质。

说话条理清晰,表达清楚,显然是平日里有读书学习,各种典故也知道不少,算得上是知书达理。

至少从观感上来说,这两兄弟给人的印象很好,不是印象中皇室子弟的模样。

双方客套几句之后,唐璿马上转身做出请的手势:“天色已晚,还请殿下与两位贵人进城中一叙,下官已备好酒菜,为殿下接风……”

“有劳唐都督。”李月辰点点头,随后转过头摆了摆手。

飞艇的驾驶员们也走过来,对李月辰抬手敬礼:“殿下,任务已完成,我等便先回去了。”

“嗯,深夜飞行,小心行事。”李月辰点点头。

倒不是不愿意留他们吃顿饭,主要是飞艇这种玩意儿过来一下已经会引起吐蕃警觉了,最好不要在这边长时间停放。

更何况青岛那边用得到的地方还有很多,尽快回去为好。

所以这次过来的时候就带了两个驾驶班组,飞过来的时候一个班,回去的时候另一个班,也能互相交替休息一下。

这次将李月辰还有工匠们送过来,任务就算是完成了,所以马上就再次起飞,离开了益州。

直到飞艇再次消失在空中,李月辰等人才跟着进入了益州城中。

……

招待的地方就在益州城的驿馆之内,大厅之中已经摆放好了好几个小餐桌,上面都放好了各种吃食。

如今虽然东都和青岛都已经流行合餐制了,但因为铁锅和炒菜技巧还没有传到这边,所以其他地方仍然是流行分餐制为主。

每次看到这样的场景,李月辰也忍不住会想,自己算不算是发起了餐饮革命?

铁锅和炒菜技巧的出现,是否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合餐制的出现呢?

虽然此时已经是夜晚,不过大厅里的蜡烛点了很多,倒是能够室内完全照亮。

李月辰被请到了最上面的主位,低头看了看之后,便盘腿坐了下来。

没办法,从小她就不怎么适应跪坐,感觉膝盖不太舒服,若是没有凳子,一般都是盘腿坐着。

李守礼兄弟俩也一样,从小没有训练过跪坐,也盘腿坐下。

反而只有唐璿是非常恭敬的后退半步,顺势在自己的案几后面跪坐下来。

分餐制有点像小碗菜,当然也不会太小,肉菜一般都在小鼎之中盛放。所以每个人的桌案上都摆放着盘子大小的鼎。

按照古礼,在宴会上,从上到下能吃的菜的数量都有严格规定的,天子食九鼎,王公贵族食七鼎,士大夫五鼎……恐怕这也是“一言九鼎”这个成语的由来。

李月辰是公主,算一等王爵,所以桌子上是七鼎。

而此时小冬正在作为试毒人员,每个菜都吃上一口,顺便将那琥珀色的酒也喝了一口,全部试完之后才起身站到了李月辰身后。

趁着宴席还没开始,李月辰扭回头,小声的问道:“味道如何?”

小冬也偷偷的回答道:“比起军中差远了。”

以蒸煮为主要烹饪手段的料理方式,并不适合所有的菜,故此让已经吃惯了炒菜的小冬得出了如此评价。

听到这样的回答,李月辰也忍不住笑了笑,随后便跟唐璿聊了起来。

“殿下信中所言,需大量人手,多年之前,此地还留下一批俘虏。另外今年的徭役还未……”

“不,徭役就算了。”李月辰摆了摆手,“到时候,还请唐都督帮忙贴出告示,征调民夫干活儿,每日十个钱的报酬,包三餐与住宿……”

在李月辰看来,用徭役还不如花钱雇人来的好。

徭役是免费干活儿,能偷懒就偷懒,反而每年就这么二十天。

但花钱雇人就不一样了,拿了钱,自然就要好好干活儿,若是偷懒,直接辞退就好。所以效率上能提高不少。

上一篇:遮天:自中皇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