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大公主 第582章

作者:湛阳

“殿下如此厚爱,还亲自来相送,着实……”

今天李月辰久违的穿上了军装,来到这里为他们送行,让这些做下属的,心中都有些感动。

刘子贺自然也是如此,当初因为公主的一句话,就从长安跑到了振洲那几乎跟化外之地差不多的地方。

但这些年来,不但公主从来没有忘记他,而且平时各种赏赐和慰问也都没有少过,让他觉得,为公主做这些事情都是值得的。

没错,在这些下属眼中,他们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国家,而是为了公主。

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一个真正重视他们的上司,让这些下属对李月辰不仅仅是忠心,几乎可以用虔诚来形容。

而李月辰能做到这一点,也是这么多年一点点积攒出来的声望。

外人对公主的印象,只知道她是战神,人聪明,制作了很多神奇的物件。

但在军队里面,传颂最多的,却是当初洛水外溢,公主为了救手下士兵差点连带自己被淹死的故事;也有建军初期,因为士兵浪费粮食,而亲自教育他们的故事;以及她亲自带出来的士兵,每个人都能叫出名字的事情……

如今的军队里,这位公主是如同神一样的存在,她的话比皇帝都管用。

“唉,说起来若是有可能,本宫想要与你们一同出发的,不过这边还有很多事情,所以不能离开啊……”李月辰摇摇头,语气里面带着些许遗憾。

这并不是客套话,一开始她还真这么想过。

她是挑战天地与大自然的极限运动员,对冒险的渴望早已成了生命的一部分,若是真有这等机会,当然愿意亲自带着他们出去冒险,看看这千年之前的世界与未来的不同。

可惜她的身份注定了不可能,不但是公主,她还是实际上的皇帝,国家很多事情都需要她的参与,国家现在离不开她。

“殿下万万不可!”刘子贺连忙回答,“如今处处离不开殿下,殿下又岂能离开?况且根据殿下所言,茫茫大海,气候无常,凶险无数,我等岂能让殿下亲自涉险?”

“所以才感到遗憾啊!”李月辰微微摇摇头,“总之记住了,倘若当真有何意外,物件丢了便丢了,但人尽量回来!”

刘子贺点点头:“还请殿下放心,属下定不负殿下所望!”

两人又聊了两句,随后刘子贺转身登船。

李月辰站在码头上看着他爬上甲板,随后船上的人便马上收拾起来,随着铁链解开,船帆拉起,巨大的船体开始缓缓离开了码头。

在有些费力的转了个弯之后,船帆也已经完全升起,船头向着南美洲的方向逐渐缓缓离去。

站在李月辰身边的耿云强大喊一声:“敬礼!”

在场的所有将士都齐刷刷的抬手敬礼,包括李月辰也是一样。

然而这个举动让耿云强吓了一跳:“殿下岂能对属下……”

“好了,他们都是为了国家,本宫敬个礼,也不算过。”李月辰一脸淡定的放下了手。

耿云强想了想,也没有继续说什么,以往送别军中烈士的时候,殿下也是敬过军礼的,也不是第一次了。

实际上封建王朝,这种做法是有僭越之嫌的,但只要没人说,其实也可以当没发生过。

……

李月辰和将士们一起,静静的站在码头上看着船体远离,直到在视线之中开始变得模糊,才宣布回营。

这一去,就算顺利,李月辰估计也要三五年光景,希望他们回来之时,国内能有更大的改变吧。

送走了第一批世界的探索者之后,接下来的两三天里,李月辰都没怎么出门,一直在思考着国家未来的发展计划。

吐蕃那边,过几年肯定会有一战。

李月辰对这一战的输赢不担心,担心的是,打下来之后怎么解决?

一旦打下来了,朝廷就要对自己的子民负责,要让他们吃饱穿暖,才能保证国家的稳定。

而高原之地又不适合种植粮食,北方边境的土地也才刚刚开始开垦,同样没有种植能力。

虽说如今粮食产量已经提高了不少,但国泰民安之下,面对着将来必定增长的人口,十几年后粮价上涨几乎已经成了必然。

十几年看似很长,但对国家级的战略来说,不过就是一眨眼的事情,时间算不上太过充裕,必须要尽快想出一个不错的解决办法。

一千多年之后,很多人都为这个国家的巨大领土而自豪,殊不知,这广阔的领土之中,一半是中西部非季风区高原荒漠,而超过三分之二的国土属于山区。

再算上十几亿人口的生活生产用地,这就导致农业用地其实非常紧张。

如今虽然还没到未来的那个局面,但现在的很多地方也都没有开发出来,耕地同样还是有点少。

再加上自开国至今的土地兼并问题,这就导致普通农民的压力其实是逐年增加的。

前些年税制倒是改过一次了,但目前来说,世家有商业税,官员的俸禄也要交税,但王公贵族之家目前依然掌握有大量不需要交税的土地,这个问题将来必须要想办法解决。

另外就是制度的改变,这些年因为报纸和图书馆陆续出现,导致参加科举的人数逐年上涨,而今年又允许女子参加,这就意味着将来的官僚机构会变得有些臃肿。

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会让读书人疯狂卷起来,但李月辰觉得目前还不到他们卷的时候,过早的开卷未必是好事儿。

但不倦必须有不倦的解决办法,那就是改制,让更改后的制度能容得下这些官员。

李月辰能想到的办法就是将现有的州县制改为省和市的制度。

原因是如今全国十道,各地方的最高长官管理的实际地方其实比未来的省还要大一些。

再加上这个时代的特殊制度,一道的最高长官不仅仅是行政长官,还是最高军事长官,所以这种管理方式容易引起地方长官造反。

但日后军队都归皇帝管辖,军事与行政分开了两条线路,不用担心地方行政长官密谋造反,再加上未来人口增长,看似管理的地方变小了,但要管的人口反而是比之前更多了。

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日后的城市建设规划,可以让他们尽量避开农耕用地,尽量保证农业用地最大限度的不受影响,才有可能养得起未来增长的人口。

其实穿越者的好处就在这里,至少能够提前预见到一些这个时代的人根本想不到的问题,从而在一开始就想办法提前解决掉。

而且接下来可以着重开发一下岭南那边,开发出更多的耕地来方便日后农作物的大规模种植与实验。

如今的岭南可不是什么好地方,到处都是瘴气不说,甚至可能还有野人出没,若是能提前将其开发出来,自然再好不过。

另外就是北方边境那边,想要开垦田地,一两年绝对没戏,甚至付出一代人的时间都有可能。

如今倒是能考虑一下种植一些比较好养活的作物试试,比如大豆什么的。

这玩意儿虽然产量不高,但作用很大,目前虽然还不能榨出可以让人吃的大豆油,但能够做豆腐,豆浆以及酱油等等。

而炸出来的豆油可以当灯油来烧,还能制作蜡烛香皂等各种玩意儿,榨油剩下的豆粕还能作为饲料或者肥料,喂养牲口或者滋养土地……

想到这里,她提笔给远在北方边境的刘晃写了封信,让他组织当地种植大豆试试,若是能种出来,就大规模种植。

随后又将自己的想法写信给老妈,让她帮忙想想现在是否适合更改制度。

这些事情忙完了,差不多也就晚上了,伸了个懒腰,打算出去散散步。

这个时候,小冬走了进来:“殿下,到晚膳的时辰了。”

“嗯,走吧。”

李月辰站起身,踱步来到了食堂。

过来的时候,将士们也刚好在门口唱完了歌,排着队进入了食堂之中,开始消灭晚饭。

军营的晚饭一般都比较清淡,就是馒头白粥,外加一道白菜豆腐。

坐下之后,一边吃一边和耿云强等军官们聊了起来。

“若是不出意外,今年后半年便回东都了,今年军校毕业生四人,鸿风你近期记得多带带他们。”

“是,殿下放心!几位贵人都学的很认真,不需另外操心。”耿云强回答道。

李月辰点点头:“认真是一回事,有没有能力是另一回事,若是不行,你记得报告与我,此事万不可因身份而放松标准。”

“属下明白!”

……

吃过晚饭之后,李月辰去洗澡。

等进入洗浴区之后,水池里的程红等人纷纷起身行礼。

“免了,日后此处不必行礼了。”李月辰摆摆手,泡进了热水池里。

不过心里想的却是,看来自己要单独修建一个澡堂了,毕竟一国公主也在这里洗,会让她们当下属的都感到有些不自在,放不开。

以前还不怎么觉得,但随着以后女学员越来越多,这确实也是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不过想想也没必要,反正半年后就回家了,要修也是在东都那边修才是。

李月辰将毛巾盖在脸上,一边泡澡一边琢磨了起来……

第六百一十七章 新发明的灵感

大棚实验成功,算是个可喜可贺的事情,李月辰在收菜当天,拍了一张照片,连同写了封信给老妈送了回去,告诉她这个好消息。

随后便马上给工程院下命令,开始研究孵化箱。

工程院得到命令之后,二话不说马上行动起来。

“殿下,这孵化箱的尺寸如何定?”

养殖场里,一帮工匠们围着李月辰,商量着尺寸问题。

众人都在已经腾出来的一个空旷的房间里,观察着房间的内部空间,思考着如何放置的问题。

李月辰想了想:“孵化箱应该能做成一层一层的,与本宫一般高便可,至于大小,每层至少要能放得下一百颗鸡蛋……”

她一边说一边走到房间角落,抬手比划着:“此处应当能先放置一个箱子,中间留出可供通行的空间,然后……”

听着她的解释,一名工匠走到墙边,掏出卷尺一拉,量了一下距离,随后说道:“孵化箱与墙壁之间应当留出一些距离,那六百五想来差不多?”

自从年后李月辰将卷尺带过来之后,这帮工匠们就彻底爱上了这个东西,被分到的工匠们每天不离身的拿着,没事就要拿出来看看。

现在东都那边还在不断的生产,因为母尺在那边,所以卷尺的生产就交给了东都那边,然后不断的送过来。

虽然说已经教了他们各种不同的长度单位,但是这帮工匠还是不喜欢说几米或者几厘米,而是喜欢以毫米作为主要单位。

刚才他说的六百五,意思就是六百五十毫米。

另一名工匠摇摇头:“此事,还是回去拿一百颗鸡蛋测量一下具体数据为好,殿下曾言,不可浪费。我等还是要尽量将每一寸空间都利用起来才是。”

李月辰很想提醒他,自己说的不要浪费指的是粮食,不过有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自然是好事,也就没有多说什么,反而是很欣赏的点了点头。

……

两天后,皇宫那边的回信过来了。

武则天对女儿提出的制度改革问题保留意见,认为改革不宜过快,等时机到了再行动不迟。

随后又对大棚的反季蔬果实验表示赞赏,决定在皇家农庄里推广一下,提高一些冬季蔬菜和水果的供应。

李月辰对此没什么意见,到时候还可以多开一个蔬果店。

如今她这个公主涉足的产业着实不少,也不差多开这么一个店了。

随后便叫来了耿云强等一众军官,商量起了在威海和大连建军分区的问题。

公主办公室里,小冬给没人泡上一杯茶,有在旁边点了熏香,让他们安心谈事情。

“好了,本宫的想法大抵就是如此,你们有何意见,一并说说吧。”李月辰放下茶杯,靠在椅背上,左腿搭在右腿上,等待他们发表意见。

众人互相看了看,耿云强率先开口:“殿下,此两处地点皆为无人之地,若要在此建军营,需要大量人手啊。”

这倒是实话,现在无论是威海还是大连,都是荒芜之地,需要从头开始开发才行。

旁边的王无琼对此有不同意见:“属下认为,需要人手倒是小事,毕竟这里的俘虏不少……”

前几年的很多事情,抓回来不少俘虏,这些人目前就在军营里面,其中一些思想教育接受程度高,并且表现好的,已经被选入了后勤部队,成为了正式的工兵。剩下的仍然是以俘虏的身份,照常干活儿,还没工资可拿。

“不,人手是大问题,莫要忘了,原计划今年要开展东都和长安之间的电报工程的,此举定然会消耗不少人手。”耿云强提醒道。

去年就定下了今年要铺设电报,将长安和东都彻底连接起来,日后两地可以实现即时通讯。

然而这时李月辰抬起了手:“不,电报工程,让千牛卫工兵去干!此乃国之重器,必须自己内部人来做,工程院派人督导就好。那些俘虏去开发这两地,你等认为如何?”

就目前而言,李月辰还不想将电报技术让外人知晓,所以这工程打算让军队来做。

“若是如此,人手方面倒是无碍了。可是殿下,这连通问题又如何解决?”耿云强问道。

旁边的一名军官反问道:“不是有滑翔翼吗?”

“哪有那么简单?”王无琼打断了对方的话,“飞行员的培养条件极为严苛,不但对视力要求极高,身体素质也要达到标准才行,就目前而言,军中没有更多适合之人了。”

李月辰端起茶杯:“嗯,来看问题出来了,需要有方法来联通三处军营,消息传递还不能太慢……”

其他人都纷纷点头,目前的问题还是在这里。

这个时候所有人才发现了一个问题,如今的军队,需要保证信息的传递速度,而马这种生物已经有点跟不上他们的需要了。

如今他们都开始本能往更高的层次去思考问题了,没有一个人说出骑马传递消息这种话。

这时刚刚发话的军官又开口了:“不能飞的话,在海里如何?”

“嗯?何意?”耿云强表示没听懂。

上一篇:遮天:自中皇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