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大公主 第569章

作者:湛阳

那既然妾能生,就说明肯定不是李贤的问题,是在自己这边。

这些年来她一直对此心有愧疚,也找过尚药局的人,还吃过不少药,但就是没有用,始终还是怀不上。

“好了,莫要想这些没用的!”李贤摆了摆手,在她旁边坐了下来,“要那许多孩子有何用?两个都让我心烦的厉害。”

“可开枝散叶乃是人之根本……”

“行了,开枝散叶有他们去做,我都即将不惑之年了,懒得生了。”李贤拍了拍她的肩膀。

这话其实一半是安慰老婆,一半是真的。

李贤其实真的对生孩子兴趣不大,他觉得两个孩子已经够了,反正能留下血脉就是了,生那么多干嘛?

与其有那心思,还不如好好享受生活呢。

这些年其实改变最大的就是李贤,以前当太子的时候总想着争权夺利,但自从造反失败,进入军队之后,在妹妹的影响下,思想早就完全改变了。

现在的李贤看来,人活着首先应该以开心为第一要务,皇帝什么的,谁爱当谁当去,龙椅绝对不是一个能坐舒服的地方。

天天跟大臣斗智斗勇不说,还要整天起来防这个防那个,甚至有些时候还要防老婆防孩子,实在是太累了。

还是每天到点上班到点下班就好,这样的日子过的才舒坦,睡觉都不用提心吊胆的。

自从来了军队之后,这么多年睡觉从来没有做过噩梦,每天都是一觉睡到大天亮,爽的很。

如果现在再给他个机会让他去当皇帝,绝对打死都不干。

……

集仙殿内,武则天在孩子们告退离去之后,自己来到了窗边坐下,倒了一小杯白酒,右臂搭在窗边,一边吹着冷风一边看着窗外在月光下闪闪发亮的积雪。

只是从眼神上来说,似乎不是在看景色,而是在回忆着什么,端着酒杯小口小口的抿着。

她歪着脑袋枕在胳膊上,看着窗外的积雪,脸颊也因为酒精的作用有些泛红。

就这么看着窗外的景象不知过了多久,嘴角却露出一丝笑容,低声喃喃自语着:“稚奴,你说的对,辰儿当真是改变了大唐……”

说着,突然感到困意上涌,就这么趴在窗沿,枕着自己的胳膊闭上了眼睛,呼吸也变得平稳起来。

一旁的两名宫女互相对视一眼,其中一人走过去轻轻呼唤道:“圣人,开窗入睡,当心着凉,还是早些回去就寝吧。”

“嗯……”

武则天迷迷糊糊的答应一声,随后在宫女的搀扶下起身,回到了后面。

在宫女的伺候下睡着之后,嘴角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

……

第二天一大早,李月辰早早起床锻炼,随后垫吧了两口白粥就跟上官婉儿一起进宫了。

今天是朝会日,听新闻要赶早,进入宫门之后,偷偷的进入了贞观殿通道里面,打算如同往常那样听新闻。

然而进入通道之后,才看到这里居然已经摆上了好几张桌子,另外还有配套的老板椅。

许久没来过大殿的李月辰有些惊讶,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

一旁的义阳公主解释道:“如今朝会的记录工作偶尔会让婉儿帮忙,故此阿娘在这里放了两张桌,以供记录使用。”

“那这椅子……”

“阿娘说辰儿偶尔会来听,总站着多少有些累,坐着听就好。”义阳公主笑道。

李月辰挑挑眉毛,还别说,老妈虽然平日里对自己看着很嫌弃的模样,但内心还是很关心自己的嘛,俗称傲娇。

不一会儿,张成鑫就进来了,跟李月辰打过招呼之后,宣布百官进殿,随后又折返回去,搀着武则天的胳膊走了进来。

进来的时候,李月辰和义阳公主也起身行礼,武则天摆摆手,随后才迈着威严的步伐走出通道,来到龙椅上坐下,开始了今天的朝会。

原本朝会都挺无聊的,但现在内阁逐渐成型,工作汇报的效率高了不少,很少出现朝会一开一整天的情况,基本上都能在一个时辰之内下朝。

实际上原本李月辰是想让朝会也变成朝九晚五的模式的,但最终没有真正施行。

主要是这个年代,真要在下午五点下班,差不多也就黄昏了,回去之后都干不了别的,个人时间会牺牲很多。

而作为国企,自然要给大臣们流出充分的私人时间,所以并没有真正施行。

朝会的标准流程就是先汇报小事,再汇报大事,但如今国泰民安,很少有大事,所以大多数的朝会基本上都是些小事。

比如说吏部那边什么地方坏了,影响工作效率,希望皇帝给个解决方案。

武则天让工部去修缮,工部说没钱,然后户部尚书宣城公主就站出来说可以派人先去看看,然后核算一下成本,看看需要多少钱云云……

反正朝会大多数时候都是这些小事儿,都让内阁去解决,皇帝最后看报告就好了,不必为此劳心劳力。

等事情都汇报完毕之后,大臣们就都等着下朝了。

然而龙椅上的武则天却突然开口道:“说起来,前些时日,太平又研究出一新器物,名曰照相机,可记录画面影像,细节逼真……朕认为此物有大用,众爱卿不妨看看这照片,说说此物如何。”

一边说着,一边摆摆手,让张成鑫将昨天拍的正面照发给他们,让他们一起看看。

第六百零二章 一厘米

一听说公主又发明新玩意儿了,一帮大臣们都好奇的抬起头,盯着张成鑫手里的玻璃盒子。

因为有点反光,距离有点远,也没办法看清楚那到底是什么。

张成鑫走下台阶,来到朝臣们面前,双手将照片捧起,面对着各位大臣。

站在最前面的官员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张栩栩如生的黑白照片,皇帝陛下身着衮冕坐在龙椅上,一脸威严的看过来。

哪怕只是一张半身像的小小的照片,但设上那股威严的气质却是让面前的大臣们齐齐一惊。

有些时候,人的气质不止存在于亲眼看到,通过照片也是能够有所感受的。

站在最前面的大臣首先对此颇有感触,看到这张照片的一瞬间,惊讶的同时,也下意识的抬起双手想要行礼,甚至还发出了一阵惊呼。

后面的大臣们则是互相对视一眼,用眼神无声的讨论着到底又做出啥玩意儿了能让他们如此惊讶。

如今这太平公主连飞艇这种堪称法器的玩意儿都做出来了,还有什么值得惊讶的呢?

坐在龙椅上的武则天微微摆了摆手:“一个个看着太麻烦了,后面的众位爱卿,不如都来前面看吧。”

听到皇帝都这么说了,后面的大臣们纷纷站起身,来到前面,站在其他大臣们的身后凑着脑袋看了过来。

而不出意外的,看到照片的一瞬间,也都下意识的惊呼一声。

如今这些大臣之中,不乏有画技出众之人,但没有谁敢说自己能够画出如此精细的画作,细致到不可思议。

甚至不少人都在想,这真的是人能画出来的?

这时坐在后面龙椅上的武则天再次开口了:“此物并非画作,乃是太平研究出的新奇之物,名曰照片,具体原理……”

大臣们一边观看一边听着皇帝的解释,三言两语之后,虽然仍然不明觉厉,但至少明白这玩意儿跟画作不是同一种东西了。

最关键的是他们了解到,拍一张照片只要半盏茶的功夫,比画画不知快了多少。

等他们都看完了之后,张成鑫才转身走上台阶,继续回到皇帝的身侧乖乖站着。

武则天轻轻靠在椅背上,一只手撑着扶手拖着下巴:“人,都难以得知祖辈长相,有了此物,能够将画面留存,朕认为,算是一件上好的物件,众爱卿如何认为?”

听到皇帝的问话,官员们的第一反应都是齐齐扭过头,看着如今已经混到内阁大佬的狄仁杰。

如今狄仁杰是内阁首辅,一个人拥有两票的大佬,在场的除了皇帝就属他最大,官员们自然要以他的话来作为主要参考意见。

被盯着的狄仁杰倒是也不客气,当即往前走了两步,行礼道:“陛下,臣认为,此物不该出现在世间。”

“哦?这又是为何?”

他的回答并没有出乎武则天的预料,她姿势不变,轻声问道。

“回陛下,此物一出,恐天下学习书画之人都将心生恐惧,若是……”

狄仁杰很恭敬的回答着皇帝的问话,但还没说完,就直接被打断了。

“若是因此而感到恐惧,那只能说,不适合学画!”武则天声音不大,但语气之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这照相机没有色彩,更无法凭空拍出未见到之景物,这一点,无论如何都比不过人!若是因此而感到恐惧,那趁早扔下画笔,回家多种地为好!”

“这……”

听着皇帝的回答,狄仁杰忍不住陷入了沉思,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啊。

其他大臣们也纷纷点头,表示皇帝说的有道理啊。

虽然他们心里不一定是这么想的,但没办法,如今皇权势大,皇帝说什么他们也只能乖乖听着。

御史台倒是有心站出来喷两句,但还没来得及开口说话,龙椅上的武则天再度开口了。

“朕是在想,有此照片,也算是好事。将来可将功臣能臣拍照,置于凌烟阁中,供后世敬仰。另外,众卿也可在家中留下照片,后代子孙,也能知道祖先的真实相貌……何乐而不为?”

此话一出,本来还打算站出来说两句的御史台众人脚下一动,又不动声色的退了回去。

这点小动作并没有瞒过武则天那看似慵懒的眼神,不过她也没什么动作,只是微微笑了笑。

很显然,御史台的那帮喷子也被这番话给打动了。

这个年代的臣子们做梦都想着青史留名,若是以前,仅仅能在史书上留下一个名字,未免太过单调。

可现在不同了,后人不但能看到名字,还能看到长相,包括直系后代子孙,也能知道先祖的长相,无疑能够在茫茫史海之中留下一个更加丰满和明显的形象。

这么好的事情,为什么不答应?

想到这里,所有的臣子们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纷纷行礼表示陛下圣明。

狄仁杰没有说话,他只是再想,这种东西的出现会给国家带来什么样的改变,首先毫无疑问,女皇会是第一个在历史上留下相貌的皇帝,千秋万代之后,她的名声不但不会迷失,反而可能更加响亮。

但如此响亮的名声,将来对这个国家真的是好事吗?是否会引发一阵女子专政夺权的狂潮呢?

可仔细想想,就算没有照相机,这种事情似乎也是很难避免的了,太平公主开办皇室学校,不也就是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吗?

想到这里,狄仁杰也忍不住叹了口气,若是后世之人都能理解公主的用心良苦,或许能够收敛一点吧?

实际上在李月辰看来,收不收敛无所谓,关键是要有个底线,可以不当好人,但不能不当人。

不过这种事情也没办法完全保证,只能是尽量往那个方向去发展了。

……

朝会比想象中结束的要晚一些,宣布下朝的时候,差不多已经到了中午了。

但这么长时间的却没有聊其他的军国大事,就只是围绕着照相机做着各种各样的讨论。

李月辰对此感到无奈,这个国家,从过去,到现在乃至未来,一直都是这样,大会说小事,大事开小会。

这种大型朝会,九成九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真正的军国大事往往都是在内殿叫几个人过来商量的。

这么多年了,李月辰也算是习惯了,就当是听新闻好了,真有什么大事儿,就算她不在皇宫,也会快速收到消息的。

下了朝,眼看要中午了,武则天宣布给大臣们赐一顿廊下食,随后就带着李月辰回集仙殿去吃饭了。

而行礼谢恩的臣子们则是各个表情复杂,无奈的互相对视一眼,也不知道今天运气怎么样。

最近这些年,每次皇帝赐的廊下食,感觉都跟赌博似的。

有时候好吃的恨不能将舌头一起咽下去,但有时候却吃的直反胃。

关键是皇帝赐的食物还不能吐了或者扔掉,否则被人举报皇帝怕是要找麻烦了。

所以每次遇上难吃的食物时,就只能强忍着吃掉了。

对此,李月辰也只能无奈的感叹,尚食局这帮人也真敢想,拿大臣们做实验,简直可以入选人类史上的作死排行榜前几名了。

当然了,要说这里面没有老妈的授意是不可能的,这种事情她肯定是默许的,或许也是带着一丝整蛊的心思在里面。

以前是因为每天忙着处理军国大事没空搞这些恶作剧,现在人不算太忙,每天都有点闲暇时间,自然就会诞生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

中午吃过饭之后,武则天正打算休息一下,张成鑫却来汇报,李显过来了。

武则天挑了挑眉毛,马上就知道他来干嘛了,但还是摆摆手表示让他进来。

果不其然,李显进来对老妈行礼之后,就迫不及待的问李月辰:“月辰,可以让人去我那里拍照了吧?”

“阿兄莫急,这拍照也要培训一段时间的,先等等吧,反正日后机会多得是。”李月辰有些无奈的摆了摆手。

李显不太开心:“月辰不能为我拍吗?”

“我很忙,阿兄听话,等过段时日的啊!”李月辰一边敷衍一边拍了拍他的肩膀。

最终,李显只能无奈的叹了口气,点头答应下来。

武则天问道:“午后有事?”

“孩儿打算将皇宫拍下来,以做纪念。另外就是去一趟工程院……说起来,阿娘把手给我。张公公,去拿跟铅笔过来。”

虽然现在宫中还是以毛笔为主,不过铅笔也是有的,偶尔拿来做记号的什么的还算比较方便呢。

张成鑫答应一声,转头去拿,而武则天则是伸出了自己手:“作何之用?”

上一篇:遮天:自中皇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