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大公主 第522章

作者:湛阳

平时的李月辰绝对不会用这种表情和语气跟人说话,但现在朝廷遭受威胁,她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好脸色。

孔惠元深呼吸一口气,竟然变得有些语重心长:“殿下可知,朝廷如此做法,会导致江山不稳?”

“哦?孔学士有何高论,尽可说来!”李月辰摆摆手,让他放心说。

他能说出这种话,就表示情绪正在逐渐放开,这正是李月辰想到的效果。

这种老狐狸跟朝廷其他官员一样,平时里说话都谨慎的很,给人挖坑什么的都已经成为本能了。

但今天李月辰不想打嘴炮,就像搞清楚这个事情背后的详细原因,所以从一开始就在非常猖狂的表达自己的态度,不给他聚集起气势的机会。

“自古以来,便是帝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再贤明的君王,精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一人处理好所有事情。这一点,殿下可赞同?”

“赞同!”李月辰点点头。

孔惠元点点头,继续说道:“可如今朝廷的变法,无一不是在集中皇权,全方位削弱士族,就算有朝一日成功,这天下,朝廷又将如何管理?”

李月辰将左腿往右腿上一搭,轻轻反问道:“士族与官员,是两回事。孔学士莫不是认为,没了士族便无人能当官了吧?”

“殿下若是将希望寄予寒门子弟,未免有些异想天开。”孔惠元摇摇头,“如今朝堂之内,寒门出身官员甚少,如何维持国家运转?况且从这图书馆便能看得出,朝廷之意,是打算让天下人都能读书,此举难道不怕引发天下大乱?”

然而李月辰却轻轻摇头:“实际上,孔学士怕是弄错了一点。人,本质上都是好吃懒做的。于千万百姓而言,只要吃得饱穿得暖,便不会有造反之心。”

还是那句话,就算放在一千多年之后,敢堵上一切自己去创业当老板的又有几个?

有这种野心的终究还是少数人,大部分人仍然只是求个温饱而已,找个普通的工作就过去了。

真正去创业当老板的,其中主动的甚至都不多,很多人创业都是被逼无奈之下的选择。

孔惠元微微摇头:“此乃殿下一人之言……”

“呵……”李月辰轻笑一声,随后将身体往前凑了一点,盯着他说道:“若是告诉你,本宫这双眼能看到千年之后的景象,你可相信?”

听到这与现在话题毫无关系的一句话,孔惠元愣了一下,随后才摇摇头:“殿下不必说笑,下官自然是不信的。”

“既然如此,便不必往下聊了。”李月辰摇摇头,“此次孔学士煽动生徒弃权,让朝廷痛失诸多人才,该当何罪?”

“下官此乃为谏之道,岂能论罪?”孔惠元反问道。

“身为朝廷命官,公然阻碍朝廷政策,此为不忠!身为孔圣嫡系子孙,因煽动同门导致诸多儒门学子痛失科举机会,此为不孝!往小说,此乃欺君罔上;往大说,此行与叛国无异!你还敢说无罪?”李月辰厉声喝问。

孔惠元着实想不到李月辰居然会从这个角度来给他论罪,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作答,一下子愣在原地:“这……此乃……”

李月辰没有给他解释的机会,继续说道:“本宫给你两个选择!第一,承认煽动生徒弃权,主动辞去弘文馆大学士之职,告老还乡;第二,以叛国罪论处,并且其后孔氏一族子孙三代不可入朝为官!”

“殿下岂能如此?”孔惠元有些惊恐的问道。

“怎么?你当我没证据?”李月辰反问道,“那些寒门学子因你一言错失科举机会,如今若是本宫允许其补考,你认为,他们会不会将与你见面的详情和盘托出?”

听起来像是在吓唬他,但实际上暗卫已经在这么干了,朝廷不可能白吃亏。

这些寒门学子不可能判他们犯罪,但多少吓唬一下,该招的就全部招了。

李月辰给他选择,也是不愿意现在就让朝廷和孔氏一族干起来,现在她的精力都放在外面,实在没空在这里跟他们斗法。

这次的事件,只要让其他人看到是朝廷压倒性的赢了,孔家完全斗不过朝廷,这就够了,至少能让某些人先安静下来。

毕竟现在人才储备还不够,真的不可能将所有士族官员全部撸掉。

孔惠元也是官场老人了,知道这是公主不愿意将事情闹大,但既然都已经做到这一步了,肯定也是不怕的。

若是这个时候再跟她硬刚,那就有点不识好歹了。

正如她说的,那些寒门子弟不可能每个人都守口如瓶,此时估计都已经恨他入骨了,只是碍于面子问题不好站出来主动揭发。

但若是公主真的给他们补考的机会,恐怕一个个跑的比兔子还快。

说起来,拒绝利益不难,可当实打实的利益真正摆在眼前的时候,很少有人能继续表示拒绝。

他微微叹了口气:“殿下之意,下官明白了。这便辞去弘文馆大学士一职,告老还乡……”

“另外要写文章发表在报纸上,对自己的罪行表示忏悔!”李月辰提醒道,“当然,朝廷也会念在孔圣人的情面上,免除处罚,下不为例,希望孔氏后人,能记住此次教训。”

“殿下,这是否有些过了?”孔惠元起身行礼,“我孔氏乃……”

李月辰直接打断了他的话:“你自己想好,是自己发表,还是由朝廷通报!《左传》云: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自己发表,说不定能落个美名,但若是朝廷通报……”

后面的话她没有说出来,但意思已经不言而喻了。

他自己发表的话,或许在民间会认为这是美德,还能留个好名声……但朝廷里的人都清楚,这就是彻底输了,只是朝廷碍于孔圣的面子不愿意太过斤斤计较。

李月辰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目前而言,先不用考虑民间怎么想,但一定要让士族明白,朝廷绝对不会接受任何形式的威胁!

……

在孔惠元被带走没多久,不少大臣都已经收到了消息。

毕竟只带走了他一个人,没有把下人一起带走,这也是李月辰故意的,这消息不传出去,震慑的要求达不到。

下人见到主人被抓走,情急之下自然会马上去通知平时跟主人关系好的官员,如此一来,消息自然就传开了。

所有人都没想到,朝廷的态度居然如此强硬,面对孔氏的人都敢直接动手抓人。

这无疑于释放了信号,就算是孔家,朝廷也不会轻易妥协,现在就看后续结果了。

一时之间,所有人都在等待消息,想要看看最终结果如何。

但收到消息之后没过多久,就发现孔惠元被放出来了!

实际上他在里面也没待多久,不到两个时辰,基本上也符合进去喝杯茶聊会儿天的时间。

孔惠元被放出来之后,其他人并没有第一时间去探望,这个时候都在观望,想要搞清楚在暗卫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实际上,暗卫在官员的眼中是个非常神秘的地方,之前被带走的几乎都因为各种罪状被下狱了,能完整出来的,目前孔惠元还是第一个。

所以他们第一时间都拿捏不准状况,打算看卡情况再说。

……

然而第二天,孔惠元就上书,表示自己有罪,不配继续当弘文馆的大学士,申请辞职。

武则天也假模假样的挽留了一番,见他去意已决,最终无奈的答应了他的请求,同时赐予盘缠,派人护送他回乡。

这样的事态发展人让一种官员瞪大了双眼,一脸不可思议的模样。

孔家居然输了?

输了正常,但这主动辞去官职,未免输的太过彻底了一些,到底在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看他行为举止都很正常,也不像是在里面遭受了什么酷刑的样子,为何会是这种结果?

他们其实都忽略了一点,以现在朝廷的力量来说,只是不愿意见血,但并不害怕见血,主要是怕麻烦。

孔惠元自己也很清楚,真要闹到撕破脸皮的地步,凭借朝廷的力量,一天之内就能将曲阜完全推平。

这种情况下,孔家是不敢撕破脸的,但李月辰敢!

真要到了掀桌子的地步,孔家绝对抵挡不住李月辰的雷霆手段,双方筹码不对等,所以这次孔家输的很彻底。

李月辰信奉的是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真理,更别说以她的政策和威望,肯定能得到底层农民的支持,就算全天下的世家都联合起来造反,战乱过后,赢得胜利的依旧会是她。

不杀孔惠元,是因为不希望国内出现战乱,不然遭殃的还是老百姓,可不是怕了他。

几天之后,孔惠元写了一篇罪己檄文,发表在了报纸上,对这次考生弃考事件作出了解释,承认自己的错误,同时希望朝廷能给这些学子一个机会。

按理说报纸是半个月一期,但两天后,朝廷多发行了一期,对这次事件作出了解释。

首先,给孔圣人一个面子,对孔惠元不予追究,但下不为例。

至于这次弃权的考生,仅仅因为外人煽动就弃权,说明圣贤书读的还不够,不给补考机会,仍然终生禁考,但可以允许其后代子孙正常参加考试。

第五百四十五章 研究

通报结果出来,倒是没有人对孔惠元的处理方式说什么,孔圣人嫡系子孙都在报纸上发表罪己檄文了,这就说明这件事情肯定是朝廷和孔家双方商定之后的结果,轮不到外人去插嘴了。

但问题是对于这些生徒的处理,未免有些太过于绝情了,这些考生年纪最大的不过才三十出头,若是终生禁考,这辈子基本上就毁了。

于是从第二天开始,就不断地有人上书给皇帝,希望能够免除这等处罚。

集仙殿内,武则天抬手拍了拍桌子上厚厚的奏疏:“看看,都是请求收回成命的,你说如何解决?”

这件事情从头到尾都是李月辰来处理的,武则天不打算插手或者给她任何建议。

因为子女总要学着长大,学会在没有父母的帮助下处理各种事情,如今李月辰才是实质上的皇帝,这件事情,武则天丝毫不打算插手,完全听她的意见来办。

李月辰随后拿起两本翻了翻,一副懒洋洋的模样:“不必管他们,这处理结果,也是孩儿深思熟虑的。”

“我是问你如何平息下去!”武则天端起茶杯,“坐在龙椅上的不是你,朝臣每日为此事上书,为娘也觉麻烦。”

“朝廷也确实该有个解释……”李月辰点点头,“这些奏疏之中,所说最多的,不过就是因他们被煽动所以情有可原。但无论如何,做错事就该惩罚,有些错误,一辈子都不能犯,没有尝试的机会!不能让法制成为笑话!”

武则天放下茶杯:“你想让朝廷改尊法家?”

“不,百家皆有所长,为何独尊其一?”李月辰轻轻摇头,“自汉武帝起,儒门一家独大已有几百年,这期间风云变幻,王朝更迭,也未见第二个孔圣……更何况,帝王之术不是一向讲究制衡吗?何不继续让百家争鸣,帝王制衡?”

“儒术以仁孝治天下,更加便于统治。”武则天回答道。

“那保留就好了。”李月辰双手撑着下巴,“依我看,朝廷应当取众家之所长,让百家各司其职,如此一来,在不断的竞争中,国家也能发展的更好。”

听到女儿的回答,武则天皱起了眉头:“此话说说便罢,莫要让外人听了去,不然又是一场风暴。”

“放心,孩儿自然知道不能马上施行,此事,还要徐徐图之!”李月辰微微一笑,“但就此事,倒是可以逐渐引出法家。”

自从来到这个时代之后,李月辰一直都在学习历史。从中发现,虽然自汉武帝之后儒门一家独大,但在这几百年间,还是曾经差点失去过主要地位的。

诸子百家如今大多数都已经难找其传人,但法家的影子还是一直存在的。

甚至在东汉末年,因为曹操父子政治战略方向的转变,儒家一度失去了正统地位,以至于在魏晋两百多年的时间里,玄学才是主流。

但在这期间,法家的文化地位又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南北朝时期,魏武帝拓跋珪在政治上还是比较推崇法家的。

因此,如今这个时期,法家的影子依然还是存在的,不如说,只要有法律存在,法家的身影就一直都在。

这时上官婉儿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可是殿下,这些生徒乃是弃考,如何以法定罪?”

“实际上,犯法和犯罪未必非要混为一谈。”李月辰回答道,“无故弃权,往小说,其实无碍。但往大说,与欺君无异,此次事件,全体无故弃权,可算是有组织有预谋的欺君之罪……”

李月辰不可能允许这事情就这么过去的,无论他们是故意的还是被人煽动的,这事情的影响都太过恶劣。

如果这次就这么过去了,日后肯定还会有人尝试知法犯法。

对于女儿的建议,武则天也没有表示反对,两天后就在上朝的时候宣布,此次事件是有组织有预谋的欺君之罪,按理说砍头都不为过。

只是碍于孔圣的面子,才绕他们一命。终生禁考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皇帝发话,大臣们也不敢继续求情了,这件事情,只能到此为止。

毕竟都已经上升到欺君的地步了,继续求情,可能会引来更加严重的后果,帝制社会,没有人敢去试探皇帝的底线。

……

事情宣布结束,李月辰就打算回去了,毕竟青岛那边还有一大堆事情呢。

在公主府住了一夜,跟母亲和上官婉儿告别之后,李月辰在二月初十飞回了青岛。

第二天上午,练完功之后,工程院那边的木匠就拿着做好的滑雪板过来了,请她检查一下。

若是以未来的历法来看,这都已经三月底了,雪都已经化了,当然不可能让她有地方实验。

不过李月辰对滑雪板的各种规格都心里门儿清,能不能用,看一眼,上手一摸就知道。

况且滑雪板的制作方式也是她提供的,只要严格按照这种方式来制作的话,问题肯定不大。

这次让他们制作了双板好单板各一种,虽然说已经决定让东北那边的士兵学习双板了,但……既然有机会,制作个单板自己玩玩也不错不是?

检查了一下,感觉这两套板子做的还不错,甚至专门搭配双板的硬质雪鞋也制作出来了。

其实这也算是双板的劣势之一,那就是鞋子特别硬,脚踝几乎是被固定死的,穿上这种鞋子,走路都很麻烦。

这是为了能够让鞋子提供更稳定的支撑力,让膝盖更容易将力道和重心的控制传导在板子上。

当然缺点就是穿硬鞋几乎跳不起来,而且刚开始总感觉不适应,容易摔跤。

这都是没办法的事情,当然如果滑雪技术到了李月辰这个级别,软鞋硬鞋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工匠们制作的雪鞋是用木头制作的,里面用羊毛套着内胆,李月辰穿进去试了一下,在舒适度上肯定不如未来那种专业的鞋子,但好在勉强够用。

唯一麻烦的就是卡扣,单单一个木头卡扣肯定是不够的,所以其他地方只能用绳子捆绑,否则怕会产生开裂。

虽然是麻烦了一点,但哪怕就是这种装备,放在如今这个时代,依然是超一流的黑科技。

李月辰给他们开出了几个不同的尺码,让他们马上开始制作,同时也派人将设计图送去东北那边,让刘晃带着木匠同时开工,争取在今年过去之前制作出足够士兵们使用的数量。

好在现在因为李月辰开发了脚踏式磨砂机,让木匠们的工作变得简单了不少,甚至在经过工程院的改良之后,还有了水力锯子,让木匠的工作效率翻了很多倍。

在冬季之前制作出足够多的滑雪板,应该是来得及的。若是不够,那就先教会那边的特种侦察部队再说,剩下的让他们自己去教学吧。

上一篇:遮天:自中皇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