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大公主 第416章

作者:湛阳

女人当皇帝,会受到影响的绝不仅仅是朝堂,而是全天下。

……

大朝会加登基大典,虽然说是为了节省效率,但同样的也比单独一项要更加耗费时间。

巳时快过去的时候,仪式才宣告结束。

群臣行礼之后转身缓缓离开,能看到其中大多数人都神色复杂,毕竟女人做皇帝这种事情,确实是自古以来从未有之。

然而今天她却做到了,也不知道日后这天下会变成何种模样。

李月辰并没有走,今天过年,跟母亲在一起也是很正常的。

她进仁寿殿是不需要通报的,看到门口张成鑫不在,便直接脱了鞋进入了殿内。

一进门就听到了张成鑫的汇报:“陛下,皇城外有百姓聚集,似乎在膜拜万象神宫……”

武则天看了看进来的女儿,想了想之后说道:“嗯,允许百姓入万象神宫之内参观,年老者赐予吃食……”

这话听的李月辰有些意外,一个皇帝居然会允许百姓进入宫殿,而且还是正殿去参观。

纵然说这里可能有些政治目的,但这事儿别说现在了,就算是……

果然皇帝终究是皇帝,李月辰摇摇头,走到老妈身边坐下来,自顾自倒了一杯茶。

等张成鑫领命离开之后,她才转过头来看着女儿:“如今局势已稳定下来,辰儿打算从何处开始?”

李月辰一只手撑着脑袋:“自然是盐啊!此物本就为官营,无论价格高低,外人都无权多嘴过问。”

“你曾说能从海水中取盐,但海中取盐,成本几何?”

“大量制取的话成本不高的。”李月辰想了想,“不过此法孩儿也需要多做几次尝试,故此一开始可能会多少高些。但总比现如今使用的方法要好的多。”

听到她有把握,武则天点了点头。

这个女儿从小到大想做的事情就没有做不成的,甚至都能飞上天了,制个盐简直再简单不过。

况且她也明白,盐是刚需,人活着就要吃盐,算是目前国家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

李月辰继续说道:“况且,盐制好了之后,公廨钱便能取消了,也能防止那些捉钱令史打着朝廷的旗号干些天怒人怨的事情……”

“莫要胡说,此乃……”

“我知道,祖宗之法嘛!”李月辰有点不耐烦的撇了撇嘴,“但恶政就是恶政,尽快改之才是!”

武则天对这个大逆不道的女儿有点无奈,白了她一眼,端起了茶杯:“打算去何处制作?”

“青……州。”

实际上她想说的是青岛,但这个年代还没有这个地名,所以说了青州,反正距离也不远。

“青州……”武则天喃喃自语一句,随后问道,“制盐要多久,可够快?”

“快,若是在六月酷暑时期,七八天就差不多。振洲之地,因为气候炎热,更是全年大部分时候都可制盐。”李月辰回答道。

武则天皱起了眉头:“既然如此,为何又要去青州?”

“仅仅一处是不够的!”李月辰摇了摇头,“两处制盐之地,可同时供给南北。”

实际上以这个时代的标准来看的话,一处应该也差不多,毕竟现在全国也就几千万人口。

但随着国家的发展,人口总是会逐渐增加的。更何况考虑到地理位置,还是这边更方便一点。

如今这个时代,从海南到内陆,还是太远了。

“如此倒也还算快捷……”武则天点点头。

李月辰继续道:“不过阿娘,孩儿这一去,时间可能不会太短。”

“这又是为何?”

“孩儿打算在那边组建一支海军,如此一来,若北方有战事,也能快速支援到位。如今能用于作战的飞行器只有热气球,还不具备单独组成空军的条件,所以暂时放在陆军下,但海军是很有必要的……”

其实真要说,李月辰还是挺愿意在这个时代就组建成海陆空三军的,但组建空军成本高昂不说,关键是在目前的战争之中,热气球最多也就能起到侦查以及空突的作用,没有必要为此单独组建一支空军。

听着女儿的讲述,武则天点点头:“为娘倒是同意,毕竟若是盐业发展起来,再养一支海军也问题不大。只是如今皇室子弟都在你那军营里,若是……”

“孩儿打算过去的时候带上他们。”李月辰回答道,“身为皇族子弟,还是要多看看自家的江山才好,至少能对家国山河有个概念不是?莫要与阿兄似的,皇宫之外一片未知……”

其实一开始李月辰决定将皇族子弟统一教育的时候就有这样的想法,尤其将来可能继承皇位的皇子,必须要出去多走走多看看,知道什么叫民间疾苦。

像自己老哥这样,从小到大除了长安和东都几乎哪里都没去过的,下面的人怎么说都对,因为他根本不可能知道实际情况。

武则天很赞同的点点头:“出去看看也好,为娘年幼之时,也曾在利州生活,诸多见闻,也是一生的经验。”

一千年后那地方叫广元……李月辰心中补充了一句。

“只不过,诸多皇室子弟出去也就罢了,若是连太子也……”武则天对此表示担心。

“阿娘放心,保护人员不会少的,武器装备也不会少带,他们的安全是有保证的。”李月辰说道。

虽然说她一直主张皇室成员将来应该带兵打仗,冲在第一线,但李月辰是绝对不会把未成年的孩子送上战场的。

李月辰从下朝之后就过来跟老妈聊,一直聊到中午吃了饭,才将后续的事情逐渐敲定下来。

离开皇宫的时候,正好看到有不少上了年纪的百姓从万象神宫里面走出来,今天皇帝请他们吃饭,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惊喜又满足的笑容。

尊老,一直都是这片土地上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尤其是在这个年代,如果有人能活到九十岁以上,那就是活脱脱的吉祥物,朝廷每个月都会给钱养着。

……

回到了公主府之后,李月辰回到自己的房间里面,开始讲自己的计划罗列在纸上。

使用的就是工程院前段时间做出来的拉线铅笔,用纸包裹着铅芯,不用削,只要将线头往下拉,就能让里面包裹的铅芯露出来。

而且纸也包的挺厚实,只要不是故意去掰,轻易不会断。

目前她是不可能马上过去的,毕竟那边什么都没有,所以打算先派一群工匠和一部分士兵们过去。

在那边建立营区,同时开始建造高炉等生产设备,烧水泥甚至是造船之类的事宜。

等那边先把基础的东西搞定之后,她才能放心带着一帮皇室的孩子们过去。

写好了计划书已经是半下午了,伸了个懒腰,放下铅笔,来到院子里面,抬头看了看天边已经逐渐开始西斜的太阳,打算休息一会儿。

这么多年来的,为了保护视力,李月辰从来不会在晚上用眼过度。

就在这时,上官婉儿突然从旁边走了过来:“殿下的文章写完了?”

“不是文章,是计划书。”李月辰笑了笑,“今日好像一直都未看到婉儿啊。”

“上午在皇城处理事情来着,午后回来,听闻殿下未归,定然是陪陛下用膳了吧?”上官婉儿笑嘻嘻的说道。

“嗯。”李月辰点了点头,“接下来阿娘登基的消息会逐步传遍天下,聊了一会儿后续事宜。”

“殿下放心吧。”上官婉儿一副轻松的表情,“此时无人能反的。”

李月辰点点头表示赞同:“国内应该是无碍了……走吧,去亭子里坐坐,饮些茶。”

两人肩并肩来到亭子里坐下,上官婉儿一边泡茶一边说道:“殿下是否又要走了?”

听到这句话,李月辰抬起头,表情之中透露着些许惊讶。

女孩子的第六感都这么准的吗?她忍不住在心中泛起了疑问。

不过脸上却是微微一笑,好奇的问道:“何出此言?”

上官婉儿表情不变,泡茶的手也稳的很:“直觉,殿下的很多事情,只在东都是做不成的……”

不愧是历史上有名有姓的女宰相,确实是够聪明!

心中夸赞一句,李月辰笑着点点头:“近期不走,会先派人过去,等差不多了我再过去。”

“那……去多久?”上官婉儿将茶杯轻轻放在她面前。

“不好说啊……”李月辰叹了口气,转头看着波光粼粼的水面,“断则数月,多则……两三年吧。”

“两三年?”上官婉儿一下子睁大了眼睛,“怎会如此之久?”

李月辰靠在椅背上,轻声说道:“训练一支新的军队,我必须要盯着才行。新人经过训练,至少也要两三年才能成军啊!”

这个道理,上官婉儿自然也明白,并没有反驳,一时之间沉默下来。

听到她没声音了,李月辰正准备安慰一下,却见她又突然抬起头,脸上带着笑容:“没关系,我理解殿下的。只是……两三年不久,怕是会忍不住思念殿下……”

“我也会想你的!”李月辰轻声说道,“不过好在去了那边我也会安排他们修路,写信的话日后会越来越方便。”

修路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给上官婉儿写信,而是为了以后运送盐可以更方便。

“嗯!”上官婉儿点点头:“那倒是……殿下能每月写一封信吗?”

“半月一封,如何?”李月辰笑着反问一句。

上官婉儿微微一愣,明亮的双眼之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后忍不住突然一笑,重重一点头。

“嗯!那便半月一封!”

……

第二天是大年初二,营区里面也放假,不过在李月辰的制度下,人休制度不休,仍然还是有备战的士兵以及军官在的。

耿云强昨天已经回过家了,今天过来值班。

本以为能跟手下打打麻将放松一下,谁知道公主突然过来了,连忙打理好身上笔挺的军常服来到了李月辰的办公室。

“报告!”

“进来!”

耿云强推开门进入办公室:“殿下,为何在此时过来了?”

“有些事情!”李月辰招招手让他坐下,随后自己也坐了下来,“今年要在海边建晒盐场,年后你先带一部分人到此处……”

李月辰一边解释着,一边点了点头桌面上铺开的地图,千年之后青岛所在的地方,给他详细解释起来。

实际上仅仅是晒盐的话,到不用非去青岛,李月辰选择那里的原因在于,想要尝试一下能不能制作出味精来。

一千多年之后,最大的海肠生产基地就在青岛,所以她自然就选择了这个地方。

现在突然想想,我国八大菜系里面只有鲁菜是北方菜,这其中说不定就有这种玩意儿的功劳在里面。

若是能做出味精,也能让这个国家的饮食文化更上一层楼不是?

第四百一十一章 又想修路

耿云强一边听着李月辰的解释,眼神一边在地图上随着她的解释移动着,听完之后,一脸疑惑的端起了茶杯:“可是殿下,这盐与海军有何关系?”

“难道你不知千牛卫这等标准的军队花钱有多厉害?”

这句反问,让耿云强的脑海里一下子冒出了李贤平时的那股抠搜劲儿,仿佛多用一个手榴弹都是多大的罪孽一样。

“额……兴许是……知道的吧。”他面色有些尴尬的回答道,随后问道,“可殿下难道是打算从千牛卫之中挑选海军?”

“不,你们过去只是暂时驻扎,海军的人选,我还是打算从当地找。”说到这里,李月辰摇了摇头,“如今你手下部队,大多数都是旱鸭子,还不如直接在当地找识的水性之人。”

虽然说侦查旅的士兵大多数都已经学过了泅渡,但因为这边毕竟是内陆地区,所以平时训练都是在最多两米深的水渠进行的,而且水流速度也并不快。

但在海里游泳是另一回事,不但要保证自己不会沉下去,更要学会海里不少鱼类的习性,以及深潜之时被海草缠住如何脱身等等……

尤其这个年代,鲨鱼之类的生物DNA里还没有被刻上远离人类的印记,还要让他们学会如何避免跟鲨鱼产生冲突。

最关键的是尝试将火炮安装在船上,让沿海地区拥有抵御外敌的能力。

同时李月辰还想要派出船队,去美洲寻找土豆之类的各种农作物,率先走出与世界接轨,甚至是引领世界的第一步。

总之,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很多,李月辰不可能让好不容易训练出来的陆军转变成海军,而是要另外重新训练。

“总之,你先带第二旅以及后勤部队的一部分工兵过去,先将营区建立起来。至于晒盐场,到时候我过去了再说。专门负责干脏活儿累活儿的俘虏也带过去一部分。过去之后,先挖一口井,引一部分海水……”

李月辰一点点安排着事情,原本耿云强只是听着,但发现她越说越多,马上拿出笔记本和铅笔将她说的话记录下来。

说了将近半个多时辰,李月辰才停了下来:“行,暂时先就这些,你先过去办,剩下的,我过去再说。”

“是!”耿云强答应一声,“不过殿下会在六月到达吗?”

“未必,若是这边没有太多事情,应该会在五月左右到达。”李月辰想了想,“晚了也无所谓,大不了先训练军队,盐的事情,不急在这一两年光景。”

耿云强答应一声,“是!下官这就去准备!”

在他起身离开之后,李月辰又仔细思考了一下,随后抬起手对福来道:“通知来操,让他儿子来俊臣到东都来!”

“喏!”福来并未询问原因,回去之后马上就办。

这些年来,来操一直都在长安负责生意的事情,李月辰突然想到了他儿子,觉得将来可以让他去青岛那边管理盐业的问题。

纵然说盐乃官营之物,但实际上仍然有不少大家族在干着走私盐的买卖,这几乎是公开的秘密。

上一篇:遮天:自中皇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