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大公主 第407章

作者:湛阳

上官婉儿似乎没想到会问她,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组织了一下语言之后,才回答道:“回陛下,婉儿觉得此事之中可能存在误会,圣人应当不会做出此事。”

按理说,她不应该这么说的,但在李月辰的教导下,她很清楚应该怎么跟神皇相处。

李月辰同样也很了解自己的老妈,对人心和人性的把控几乎已经修炼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恐怕也就只比明朝那位修仙皇帝差一点而已。

在这种人面前说谎是个不明智的选择,所以最好是有什么就说什么,才不会引起她的猜忌。

听到她的回答之后,武则天微微点头,似乎也同样对此表示认同。

她很清楚上官婉儿是不可能向着李显的,肯定是向着自己女儿,所以对其他事情,基本上都能保持一个比较客观的角度。

不一会儿,李显就来到了仁寿殿。

一进入殿内就凑到了武则天身边:“阿娘找孩儿所谓何事啊?这多日不见,孩儿甚是想念呢!”

看他这一副故意讨好的样子,武则天摆了摆手:“别打岔,诸王谋反之事想必你也清楚,方才纪王说看到了你下的诏书,命令诸王入京勤王,还有大印,你作何解释?”

“啊?”

李显一下子没反应过来,一下子睁大了眼睛,“孩儿怎会下这等命令?这纯属诬陷!”

“皇帝大印,要仿制绝非易事,诸王难道无人能看得出来?”武则天反问一句。

“这……”李显意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下意识的抚摸着自己的胡须说道,“可此事确实与孩儿无关啊!”

两人对话的时候武则天一直都盯着李显的表情,观察着他的眼神,并没有从其中看出说谎的味道。

但如果不是儿子搞的,难道说外界真有人仿制出了传国玉玺?那这事儿可就麻烦了!

这时上官婉儿突然说道:“陛下,圣人,传国玉玺绝非外界能轻易仿制,此事是否还有其他疑点?”

“此话怎讲?”李显忍不住问道。

上官婉儿回答道:“圣人书法以至炉火纯青之境,纪王都未起疑,想必这诏书,确实是从宫中而出。”

听到这句话,武则天和李显都点点头,表示认同。

李显的字迹可不是谁都能模仿的,就算是去年写出了《书谱》的孙过庭,也是以草书最为出名,不可能模仿他的字迹。

他的书法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下笔极稳,无论横竖撇捺中的粗细变化都及其均匀,一气呵成。

这一点在写单字的时候看不出来,可一旦写多了,就能发现,纸张上好像画着只有他的眼睛才能看到的方格,他的作品,不管是竖着还是横着看,每个字的大小与间隔基本完全相同,如同打印出来的一样。

可以这么说,单论行楷,目前还活着的人里面,没有比李显更厉害的!

听到这句话,武则天点点头,对上官婉儿的想法表示赞同,不过还是问了一句:“婉儿平日里也对书法颇有研究,你可知何人能模仿三郎字迹?”

上官婉儿轻轻摇头:“除奴婢之外,想不出第二人。况且就算是我,要模仿圣人字迹,也是只得其形而不得其神!”

听到这句话,武则天扭过头,斜着眼睛看向李显,很明显是要他给个解释。

李显顿时一脸委屈,书法当世第一,反而坐实了这事儿就是他干的!

“阿娘,此事孩儿当真不知,这些时日孩儿每日就是饮酒练字,要么就……”

说到这里,他忽然停了下来,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一样,紧紧皱起了眉头。

“想到了何事?”武则天开口问道。

李显回过神,有些不确定的回答:“这……阿娘也知道,月辰酿的酒劲大,有些时候喝多了,很多事情都回想不起来……”

“说重点!”武则天打断了他的借口。

“额……孩儿倒是隐隐想起,之前有一回,孩儿与皇后在宫中饮酒练字,好像是写了些什么,但时间久远,着实是回想不起来了……”李显心虚的回答道。

听到这里,武则天算是明白了,这事儿也就解释的通了。

皇后韦莲儿将皇帝灌醉,让他写了诏书,随后盖上大印发了出去!纪王等人当然看不出什么,因为那就是皇帝本人写的。

首先作为皇后,她有这么做的条件。其次,皇帝夺权后对她有好处,更有这么做的动机!

武则天点点头,正准备说话,却被李显给打断了。

“阿娘不要杀莲儿,此事乃是孩儿御内不严,求阿娘不要杀她!”李显求情道。

“你可知此举已是大不敬,假传诏书,已有欺君谋逆之嫌!若是就此揭过,将来岂不是要谋反?”武则天反问一句,“你作为皇帝,难道不知此事严重?”

李显连忙回答:“孩儿知道!可是……可是……”

可是了半天,也没想出来该怎么样消除老妈的怒火,一时之间就愣在了原地。

同时心中忍不住在想,这种时候要是妹妹在就好了,肯定能解决这个问题!

看着儿子一脸为难的模样,武则天反倒轻轻一笑:“其实,此事到未必是坏事……”

听到她这么说,李显抬起头,一脸期待的看着母亲,似乎是看到了韦莲儿被赦免的期望。

“皇帝下诏命令诸王入京勤王,正好能说明如今你我母子已到水火不容的地步,能更加降低外人对你的怀疑!”武则天坐了下来,端起茶杯,“所以此事,你倒不如自己认下来!”

“孩儿遵命,只是莲儿……”

“呵呵……”武则天咧嘴一笑,“一口一个莲儿,都说有了媳妇忘了娘,此话果然不假!”

李显连忙拒绝:“绝非如此!孩儿还是向着阿娘的,只是……”

“好了,此事还需要做个计划……”武则天抿了一口茶水。

……

飞香殿内,刚刚做完月子的韦莲儿正躺在摇椅上喝茶,突然听到外面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响起,让本来想要眯一会儿的韦莲儿皱起了眉头。

现在的这帮下人真的是越来越没规矩了……

一边在心里念叨着,一边皱着眉头起身往外走去,打算将那没规矩的下人好好教训一下。

刚刚走到门口,就听到了几个太监略微有些尖锐的呵斥嗓音。

一旁的宫女刚刚打开殿门,韦莲儿就看到上官婉儿带着几个太监往这边走来。

韦莲儿微微一愣,随后轻轻笑道:“上官指挥使来本宫这里有何贵干啊?”

“回皇后,陛下有令,请皇后到冷宫面壁思过一段时间。”上官婉儿回答道,“还请皇后与我走一趟吧。”

听到这句话,韦莲儿似乎没反应过来,一下子愣在原地。

上官婉儿摆摆手:“带走吧!”

“等等!”韦莲儿这才反应过来,满腔怒气爬上了脸庞,“上官婉儿!你暗卫管的太宽了吧?本宫何罪之有?”

“此事奴婢不知!但此乃陛下命令,皇后可要抗命?”上官婉儿反问一句。

韦莲儿咬了咬牙,一张美艳的脸庞丝毫没有因为这动作而变得难看起来,她点了点头:“好!本宫与你走!”

旁边的孙静邦似乎想要说什么,但被她挥挥手阻止了。现在皇帝不在,上官婉儿又掌管暗卫,还是不要跟她正面硬刚为好。

……

冷宫其实不是一个正式的宫殿名称,一般来说,没用的宫殿都可以被称之为冷宫,属于皇帝后妃们专属的监狱。

韦莲儿被带到了最西边的花光院,旁边就是安福殿。但因为如今公主都搬出去了,安福殿也空置了下来,所以这边更是属于几乎见不到活人的地方。

看着这冷清的宫殿,韦莲儿银牙紧咬:“本宫刚做完月子,此地……”

“皇后放心,会有人照顾的。”旁边的上官婉儿笑了笑,随后摆摆手,让后面的太监都出去。

韦莲儿眯着眼睛,难道说这上官婉儿还敢在这里动手打她不成?

然而没想到,在太监们都出去之后,上官婉儿却忽然换上了一副恭敬的表情,从袖口之中拿出一封信,行礼之后恭敬的递了过来:“此乃圣人亲笔信,还请皇后过目!”

她这突如其来的态度转变让韦莲儿感觉有点奇怪,不过还是伸手接过了她递过来的信纸,打开一看,确实是自己丈夫李显的字迹。

信中说诸王起兵失败,已经招供是受到了皇帝诏书的命令进宫的,这件事情他已经认下来了,但神皇暴怒,找借口将她关进冷宫面壁思过。

同时信中让她不要着急,先委屈一段时间,自己会尽量想办法将她弄出去……

看到这封信,韦莲儿忍不住感到愧疚,那诏书是自己灌醉了丈夫之后让他写的,他应该是知道的,但现在却为了保护自己认下来了。自己果然在他心中很重要!

原本咬着牙的凶狠表情突然变得柔和起来,甚至眼眶都忍不住变得有些湿润了……

第四百零一章 回家

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韦莲儿抬手擦了擦眼泪,清了清嗓子:“圣人可还有其他嘱咐?”

上官婉儿行礼:“回皇后,圣人嘱咐,要皇后吃好休息好,千万要注意身体。若是皇后有事,圣人会伤心难过。”

“我知道了。”韦莲儿点点头。

同时她也明白了,看来这上官婉儿就算不是夫君的人,至少也应该是在公主的授意下比较向着这边的,不然不可能让她来送这封信。

这时上官婉儿又继续说道:“这段时间,还请皇后多多保重,有何需要,我会在职权范围之内尽量满足!”

“嗯,本宫也不会让你太难做!”韦莲儿点点头,“只要能保证生活所需便足够了。”

“是!”

上官婉儿答应一声,随后才让外面的宫女太监往里面搬东西。

东西都送进来之后,当着一群太监宫女的面,上官婉儿的行礼随意了很多:“那便请皇后现在此处住着,奴婢先行告退!”

韦莲儿也做出一副恨得牙痒痒的模样,冷喝一声:“滚!”

上官婉儿没什么表情,只是很敷衍的行了个礼便转身离开了。

后面的不少太监宫女都面面相觑,似乎对发生了什么事情还没有反应过来。

而已经离开的上官婉儿则是微微笑了笑,想必这里的事情,用不了多久便会传出去了。

……

夜晚,缺了一块的明亮圆月挂在空中,将皇宫里面都撒上了一层银色的微光。

仁寿殿里,李显双眼含泪,时不时的抬手擦一下,似乎是因妻子被打入了冷宫感到悲伤。

“怎么了?”旁边的武则天抿着茶问道。

李显摇了摇头,又抬手擦了一下眼泪:“好久没吃了,感觉今日这火锅格外的辣!”

此时此刻,母子俩面对面坐着,中间的桌上放着一个火锅,正“咕嘟咕嘟”的冒着泡。

李显从中夹起一片羊肉,在面前的小碗里面蘸过之后放进了嘴里:“嘶……真辣啊!”

在一旁给两人倒茶的上官婉儿看他这副表情,憋着不敢笑出声。

皇帝这人一向活的很真实,原本以为母亲要杀他媳妇儿的时候跪下来各种求情,一副恨不得代替她去死的样子。

而现在被关进了冷宫,反而一点都不关心了,甚至还隐隐有些期待感。

在李显看来,进冷宫里面关几天也好,省的总是没事儿找事儿的教训自己。

关上几天,也能让自己好好清净一下,等心情好点了再把她接出来,到时候她肯定感恩戴德的能对自己好上一段时间。

想到这里,李显又夹起一块羊肉吹了吹,随后送进了嘴里:“嘶……真辣!”

……

绛州城,因为这段时间都是千牛卫在管着各种事情,所以很快就回复了秩序。

老百姓看到这帮穿着迷彩服的军人并不会打扰他们,于是就该种地种地,该做买卖做买卖,回复正常的生活节奏。

李月辰每天没事儿了会到城墙上去散散步,看看这个时代的小城市的生活节奏。

说实话,慢!

古代生产力低下,就连东都长安这样的大城市生活节奏都很慢,更别说绛州这种小城市了,生活节奏只会更慢。

李月辰漫步在城墙上,因为这次没有带着福来和王无琼,所以有几名士兵跟她身后,充当临时的保镖以及帮忙端个茶送个水。

走着走着,李月辰一个箭步,直接窜到了城墙的边沿上,踩着不到一尺宽的墙垛往前漫步起来。

后面的士兵吓了一跳,要知道这城墙可是足足三丈高啊!一旦掉下去不死也是个残废!

“殿下!”

“好了,不要吵吵,让我自己安静一会儿!”李月辰摆了摆手,一蹦一跳的往前移动。

行走在这种危险的地方,有助于击中注意力,可以让脑子转的更快,思考事情更有效率。

况且以她的身体素质来说,就算一个不小心掉下去了,也有把握毫发无损的站起来。

李月辰行走在墙垛上,遇上开口处轻轻一蹦就能跳过去,搞的后面的士兵一阵阵的心慌。

城内的百姓自然也看到了这一幕,纷纷忍不住在心中好奇跟旁边的人讨论起来。

很多事情是瞒不住的,不少百姓也都听说了如今太平公主就在这绛州城,想来城墙上那个蹦蹦跳跳的小姑娘就是了吧?

因为她的名声太过响亮,所以还有不少百姓对她双手合十,纳头便拜。

上一篇:遮天:自中皇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