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大公主 第371章

作者:湛阳

听到她这么说,王无琼想了想,点点头道:“那……”

“去吧!”李月辰摆了摆手,“趁着学学水性,不然万一过段时间我去海边了,可不能带着你了。”

听到居然不识水性居然不能继续带着,王无琼也不再推辞,马上点头答应一声,跑过去学游泳了。

……

七月初,李月辰收到了消息,工程院那边终于打造出了第一门大炮,叫她过去看看,如果没问题就准备实验了。

李月辰快马加鞭直达军营,直接将马骑到了训练场。

一门一米多长,黑漆漆的大炮已经放在了架子上,等待着发射。

看了看这门大炮,李月辰轻轻拍了两下,让他们拿炮弹开始试射。

当看到旁边的士兵拿过来的炮弹时,却有些不敢相信。

虽然李月辰一开始也没指望他们能将炮弹做成人头大小,但当看到那只比台球大点的炮弹时,仍然感觉有点不可思议,这也太小了点儿吧?

拿过来在手里掂了掂,感觉也就不到六七斤的重量。

见她一脸嫌弃的模样,对面的工匠马上解释:“殿下,若是想要量产,此等大小是最适合的了。”

李月辰无奈的点点头,轻轻一甩手将炮弹扔给了身边的士兵:“嗯,先试试吧!”

工匠们答应一声,马上开始实验。

三百米之外已经用青砖和水泥临时建起了一堵墙,只要能在这个距离上将那堵墙打开一个洞,这大炮的实验基本就可以算是成功了。

在工匠们的指挥下,耿云强这个师长亲自带着几名士兵操作起来。

原本这事儿不需要他来干的,但是一听说殿下发明了新武器,他就忍不住开始手痒痒了。

这炮管是一体浇铸出来的,没有任何缝隙,所以先将一些火药从炮口连带着一根火捻子一起放进去,再拿一根木杵将其捣实,随后再将球状的炮弹放进去。

这火捻子很长,从炮弹后面一直延伸,从炮口伸出来还有一尺长。

耿云强正准备点燃,旁边的工匠却阻止了,扭过头道:“殿下,我等还是躲远些,毕竟火药威力庞大,万一……”

“嗯,有道理!”李月辰点了点头,跟着工匠们一起往后面走,“鸿风,点燃之后也马上往后跑!”

“是!”耿云强也知道这事儿不能马虎,面色严肃的答应了一声。

几人跑到了提前挖好的壕沟里面,一名工匠对耿云强摆摆手,示意可以开始了。

耿云强一脸兴奋的拿出了火折子,点燃了引线之后马上往后跑。

刚刚跳进壕沟里面,就听到“轰——”的一声震天的炸响。

哪怕离的够远,众人都感觉似乎脚下的地面都震动了一下。

众人只感觉耳边“嗡——”的一声,甚至都引发了暂时性的耳鸣症状。

蹲在地上的李月辰都费力的摇了摇头,随后单手一撑,从下面跳了上来。

拿起望远镜往前看去,只见一百丈之外的那堵墙已经出现了一个足够一人通过的大洞,旁边还在零散的往下掉落了几块砖头。

其他几名工匠也都从壕沟里面爬了上来,拿起望远镜一看,纷纷一脸惊讶之色。

耿云强嘿嘿一笑:“恭喜殿下,又研发一神器!”

“走,过去看看!”李月辰摆了摆手。

众人来到临时砌好的砖墙前,能看到周围散落的青砖碎块,还有一些直接被打成了粉末状。

一个将近两米高的大洞就这么呈现在众人面前,诉说着刚刚那一发炮弹的威力。

耿云强和工匠们都睁大眼睛看着这一幕,这等武器,几乎已经能堪称神器了!

李月辰也微微点了点头,照这么看的话,如果在敌军冲锋之时先来上几炮,应该能敌军阵型彻底撕裂!

在这个时代,毫无疑问的,这就是极为恐怕的大杀器!

看他们心情都有些激动,李月辰笑着摆摆手:“走吧,去看看炮管如何了。”

众人来到炮管前,都忍不住抽了抽鼻子。

闻着仍然停留在周围的硝烟味道,李月辰心情有些复杂。

这种东西,以后会夺走大量的生命,如今,却是在她的手中诞生的。

千百年后,所有人都会知道,是她李月辰发明了这种武器。

或许到时候,有些人会称她为英雄,也有人会称她为杀人狂魔,她也会和诸多历史人物一样,在后世眼中有截然不同的评价。

炮管里面还在不断的冒出淡淡的青烟,李月辰蹲下身,将烟雾吹散之后往里面看了看。

因为李月辰一开始制作火药的时候使用的就是颗粒状火药,所以燃烧相对比较干净,炮筒里面几乎看不到什么残渣。

她轻轻摆了摆手:“再来,继续!”

“殿下稍等!”王钢蛋出手阻止。

只见他拿出一根小铁棍在炮管上轻轻敲了两下,随后将侧着脑袋将耳朵靠过去听金属敲击时产生的回音。

随后抬起头道:“殿下,其内部已经开裂了,最多再来一发就会炸开……”

听到他的话,李月辰皱起了眉头。

虽然不知道他是怎么听听声音就能判断出来的,但这么多年了,她非常信任这位工匠的手艺和经验。

“没事,试验嘛。”李月辰点点头,“若是再来一发就炸,便说明实验失败,还要继续改进!”

在李月辰的命令下,耿云强又将第二发炮弹塞进了炮管之内。

众人又赶紧跑到壕沟下面躲着。

当耿云强跳下来之后,第二次的爆炸声也跟着响起。

但这次的爆炸明显不一样,其中还伴随着一些其他的声音。

大地震颤过后,众人从壕沟里爬上来一看,果不其然,那炮管几乎已经完全裂开,一条巨大的裂缝几乎要将它一分为二。

李月辰走过去仔细观察了一下,从这裂缝中可以看得出,这炮管浇铸的就有问题,里面有不少气泡。

难怪这第二发就裂了,这制作工艺上就有问题!

工匠们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一脸愧疚的跟李月辰道歉。

“好了,本宫说了,此乃实验,不成就继续想办法改进!”李月辰摆了摆手,“同时……这炮弹的成本想办法下降一些……”

“殿下,实际上炮弹用生铁制作,应该能降低不少成本,并且回收之后还有助于二次利用……”

李月辰点点头:“你们回去好好讨论一下,找个识字的写一份章程给我。”

“喏!”工匠们纷纷答应一声。

……

大炮的首次研制计划就这么以失败告终,不过在李月辰的鼓励下,倒是没有人气馁,紧跟着回去就开始调整策略,准备开始第二次实验。

回到营区里面吃了个饭,宫里就派人过来了,说是天后叫公主进宫一趟。

李月辰已经猜到原因了,当即起身回了宫。

果不其然,刚刚进入仁寿殿,武则天就放下了手中的奏折:“今日上午邙山脚下传来巨响,是何原因?”

“孩儿研发了一种新式武器,在做实验而已。”李月辰坐下来回答道,“只不过还未成功……”

“听这声势,威力似乎比手榴弹还要大?”武则天问道。

李月辰轻轻摇头:“何止是大?几乎能完全改变战争格局!在日后的战争中,个人的武力将逐渐变得没用……哪怕如孩儿这般,在此等武器面前,一样也要被打成肉酱……”

“莫要胡言乱语!”武则天皱起了眉头,“详细说说!”

“此物名为火炮,其作用……”

李月辰详细的解释了起来,坐在对面的武则天越来越心惊,哪怕她本人不懂军事,也能听出来这是多么恐怖的大杀器。

听完了女儿的解释,她微微点头:“此等有伤天和的利器,若非战神下凡,恐怕再难有其他解释……”

“战神与否不好说,但有此物,可保大唐数百年安稳。”李月辰回答道,“若是日后还能继续发展下去,应当能让大唐永远是地球上最强盛的国家。”

关于地球这个概念,武则天以前听她说过一次,不过她本人并没有想那么多,对她来说,那个太遥远了。

不过听完了火炮的汇报之后,武则天却点了点头:“有此利器,就算全国皆反,亦无惧了!”

李月辰点点头表示赞同,这倒是实话。

有大炮有手榴弹,在这个时代,就算全国各地都造反,一样能镇压下去。

可问题是改革不应该通过这种手段进行,因为就算最后答应了,面临的却是被炸成焦炭的土地以及数量稀少的人口,到时候一切又要重头再来。

如果可以,还是尽量将血腥和暴力的事情压在可控范围之内。

这一点太宗皇帝就做的很好,玄武门之变确实很血腥,但一没波及百姓;二没搞混政局;三没引发大面积的屠杀……单从政变或者改革的方面来讲,算是一次成功的行动。

母女俩聊天的过程中,武则天突然发现,如果这火炮研究成功了,那么自己这边应该也就可以加快一些脚步了。

毕竟有了武器,也就有了底气,就如同女儿说的,一切真理都在弓弩的射程之内,只要别一下将他们逼的太厉害,稍微加快一点进度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说起来,你那女子亲卫,打算以何种方式挑选?”武则天突然问道。

李月辰想了想:“本质上这是为了给皇族提供保镖,所以忠心才是优先考虑的第一位……孩儿目前的想法是,民间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卖女儿现象时有发生,不如先买一批回来……”

说实话,李月辰是非常讨厌人口贩卖这种行为的,但没办法,目前这个时代,这又是相对稳妥的最佳方式。

第三百六十三章 气运之子

第一次的火炮实验失败之后,工程院的院士们痛定思痛,马上开始琢磨改进的问题。

首先就是选材问题上,锰钢虽然足够坚硬,但在内壁承受爆炸这一方面,未必就比其他材料好到哪里去,所以他们决定多方面尝试不同的材料。

至于说炮弹,为了降低成本,也开始考虑其他种类的材料,最好是不需要二次加工的,这样能够让成本下降到最低。

与此同时,李月辰也让他们制作一些链弹,就是两颗铁球中间有一根铁链连着的那种。

这种东西李月辰以前在国外的博物馆里面听说过,命中率其实相当低,基本上出膛之后很难判断其落点。

但有个好处就是杀伤力恐怖,海战的时候或许能直接将地方战舰的桅杆打断。

而在这个时代,如果是面对着聚集在一起的骑兵或者步兵战阵的时候,这玩意儿打出去能直接将人像割麦子一样切开!

如此强悍的杀伤力,简直就是这个时代不可多得的神器。

工匠们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想要避免这个问题似乎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更换材料的同时,将炮壁加厚。

同时在材料方面,有些工匠倒是提出了使用铜来作为炮管。

但大唐的铜产量并不是很高,这个方法终究还是放弃了。

只不过在经过这些年李月辰的影响下,这些工匠们也开始学习了她的思维。

既然用铜不行,那就用复合材料好了。

炮管内壁使用铜来制作,外面加厚的部分用铸铁,铜铁j结合不就行了?

这个方法提出之后便马上被采用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之后,终于在九月中旬制作出了第一门铜铁复合火炮。

不过就在实验前夕,李月辰让他们先等等。

因为四哥李旦的第三个孩子要出生了,李月辰打算去祝贺一下。

这些年来,李显和李旦因为被软禁着每天也不出门,所以不断的给皇室添丁,估计明年会又会出生好几个。

……

一路来到了豫王府,进入后院,就看到李旦一脸焦急的走来走去,周围的侍女们跑来不去,时不时进入屋内再出来跑开……

隐隐约约的,还能听到屋子里面有女人的惨叫声和接生婆加油鼓劲儿的声音。

这个时代生孩子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万一有个难产之类的事情,那可能就是要选择保大保小的问题了。

就算是顺产,很大程度上也是全靠女人的本能和接生婆的一些帮助来生产,同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看到哥哥六神无主的模样,李月辰走过去抓住他的肩膀:“好了,阿兄不必担心,肯定能平安生产的。”

“嗯,我知道……”李旦点点头,只不过脸上担心的表情仍然没有丝毫减少。

李月辰也知道这种时候说什么都没用,所以也没有继续多劝,就站在旁边陪他一起等着。

好在里面可能没出什么问题,过了半个时辰左右,当一声嘹亮的婴儿啼哭声响起的时候,门外的李旦才终于松了口气。

这时房间的大门打开,接生婆笑眯眯的跑了出来:“恭喜王爷!又喜得一公子!”

李旦点点头,马上抬腿走了进去。

上一篇:遮天:自中皇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