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大公主 第322章

作者:湛阳

一家人就这么在仁寿殿里面聊天,其乐融融。

后面的回来的刘仁轨等人以及吐蕃使者全部被打发去休息了,有事明天再说。

今天的李治精神头很不错的样子,晚饭都多吃了半碗,吃完过后还在接着聊。

快到子时的时候,才打了个哈欠,似乎泛起了一丝困意。

李月辰也知道差不多了,便开口劝道:“天色已不早了,爷娘还是快去休息,完了再聊吧。”

“嗯,是有些乏了。”李治点点头,“辰儿刚刚回来,一路奔波,也早点回去歇息吧。”

跟父母行礼之后,孩子们离开了仁寿殿。

出了门之后,李轮仍然有些意犹未尽:“月辰,让为兄也去你那军营之中训练一些时日可好?”

“阿兄就算了,不过将来有了孩子,倒是可以去试试。”李月辰笑道。

“那好,说定了哦!”李轮答应了一声。

看着哥哥一脸兴奋的模样,李月辰脸上笑容不变,心中暗自说道:将来说不定你会后悔的!

跟几位哥哥道别之后,李月辰跟两个姐姐一起往安福殿走去。

宣城公主笑道:“自从辰儿活捉了敌军主将,报纸上刊登之后,民间日日都在传颂呢,那些学生们也整天嚷嚷着要去当兵呢。”

“说起来,现在也是该给鸿风配几个参谋了。”李月辰想了想,“这样,阿姊这段时间帮我给他们做个测试,在兵法方面有天赋的,给我推荐几个过来!”

“好。”宣城公主一口答应下来。

这次出征,李月辰也看到了耿云强的指挥能力,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

以后这种特种作战行动,可以考虑直接让他自己处理,这种情况下,配备几个参谋是很有必要的。

参谋的话,最好招几个女性进来。

毕竟女孩子天生就比男人心细,很多时候都能提供不一样的视角来做更加详细的分析。

当然了,最后负责下决定拿主意的还得是耿云强本人。

同时这些参谋也要做一些基本的体能训练,最起码要会使用弓弩。说难听点,最起码也能降低被抓的几率。

虽然在这个时代,千牛卫的军事素质已经远远领先与世界,但既然用上了,必然会在将来引发各种模仿。

所以要一开始就拿出万全的准备来保证自己的部队永远走在世界前列。

……

回到了安福殿,还没进门,李月辰心有所感,往临波阁的方向看过去。

果然,穿着一袭襦裙的上官婉儿此时正站在亭子里面,歪着脑袋,嘴角带着一丝微笑向这边看过来。

两个姐姐打个招呼便先行离开了,李月辰漫步来到了临波阁。

“殿下回来了。”上官婉儿轻轻笑道。

“嗯,回来了!”李月辰点点头。

上官婉儿张开双臂,走过来给她一个拥抱,轻轻用自己的脸蛋在她脸上蹭了两下:“我有想念殿下哦。”

“我也有想你。”李月辰笑着摸了摸她的脑袋。

上官婉儿双手环抱着她的腰,脸上带着笑容:“每次殿下出征,婉儿都要在宫中等着,实在烦闷,下回出征带婉儿一同去吧。”

“那可不行!”李月辰摇摇头,“你没有接受过任何军事训练,长途跋涉,万一病了很麻烦的……你呀,就在宫中乖乖等着就好!”

听到她的话,上官婉儿忍不住噘了噘嘴表示委屈,不过随后点点头:“殿下说的是,婉儿不通军事,又无法上阵杀敌,去了反而会是拖累,说不定会还会影响殿下……”

“知道就好!”

李月辰点点头:“不过没事,出征回来,我肯定会给讲外面的故事。”

“那今晚就讲讲可好?”上官婉儿抬起头,有些期待的问道。

“好,今晚就讲!”李月辰笑着点点头,牵着她的手往内殿走去。

她也很清楚,上官婉儿想要跟她走,有很大原因是出于好奇,想要看看外面的世界。

她从有记忆以来就一直在皇宫里面待着,今年她都十九岁了,出宫的次数的局指可数。

年轻人总会是会向往远方,想要看看外面的世界。

尤其是在李月辰带着她飞过一次之后,对广阔的天地,又有了一层新的认识。

李月辰能理解她的想法,所以几乎每次出征回来总会给她讲出去的时候的事情。

当然不是战场上那些血肉模糊的故事,而是出征路上遇到的各种风景和事物。

两人并肩躺在床上,一个说一个听。

或许是因为一路上奔波回来确实有些劳累了,李月辰讲着讲着声音就逐渐变小了,慢慢的变成了类似蚊子叫一样的喃喃声。

上官婉儿也没有出声提醒,只是略微提高了一些注意力。

过了没多久,李月辰终于没声了,取而代之的是均匀的呼吸声。

她的头发遮着半张脸,随着呼吸微微起伏,仿佛有微风吹过一般。

上官婉儿一只手撑着脑袋侧躺在她身边,看着她的睡脸微微一笑,帮她把被子往上拉了一点。

殿内的烛火微微跳动,似乎有些暗暗的窃喜一般。

……

第二天一大早,李月辰早早起来,练了瑜伽,吃过早饭,便让小荷伺候着穿衣服。

今天要接见吐蕃使者,作为此次战争的主将,还是要去朝会上露个脸的。

早早来到了贞观殿门口,不少大臣们已经在这里等待了,看到公主过来,纷纷行礼,同时表示祝贺。

这次兵不血刃活捉论钦陵,在朝堂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这样的战绩,绝对能在史书中记上一笔。

脑怕是平时看不惯的那些世家大族们,也都纷纷面带笑容的过来打招呼问好。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李月辰自然也笑呵呵的跟他们招呼,不咸不淡的聊上两句。

随着一声尖锐的上朝喊声响起,李月辰走在最前面,与大臣们一起进入了朝堂之中。

武则天搀扶着李治来到朝堂,和张成鑫一起扶着他坐在龙椅上。

看到这一幕的李月辰忍不住心情有些沉重,想不到现在老爹已经到了走路都费力的地步了。

大臣们看到这一幕表情各自不一,这些年,再大的事情皇帝都很少上朝了,但有一点,只要太平公主来,他就一定会出现!

家里人都知道,这是对女儿的宠爱。但在外人看来,皇帝的态度很明显,这就是为了给女儿站台的。

皇帝身体不好,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也懒得听。摆了摆手之后,张成鑫马上高声喊道:“宣——吐蕃使者上殿觐见——”

第三百一十二章 谈判的底线

吐蕃使者代表仲琮在殿外整理了一下仪容,随后才抬腿进入殿内,非常恭敬的行礼:“见过天皇陛下!”

龙椅上的李治微微抬了抬手:“免礼。”

这声音听起来有气无力的,透露着些许慵懒,不过皇帝的威严却一点都不少。

仲琮起身,恭敬的站在原地。李治摆摆手,让张成鑫宣召。

这诏书内容很简单,翻译成白话其实就是:是你们先找事儿的,揍了你活该!回去之后准备好赔偿,然后乖乖送过来!

仲琮没有表示反对,按照正常流程,提出了想要谈谈赔偿的具体事宜,皇帝也摆摆手答应了。

接下来就是礼部那边的事情了,不过朝堂上的人都很清楚,这次吐蕃恐怕要大出血了。

随后张成鑫又高声宣布,让论钦陵上殿觐见。

如今的论钦陵是罪人的身份,是被绑着进来的,两名身穿黑色军常服的士兵一左一右架着他的胳膊,将他带到了仲琮的身边。

两人互相对视一眼,表情都有些复杂。

随后论钦陵行礼:“见过天皇陛下!”

李治抬了抬眼皮,缓缓说道:“尔……身为吐蕃宰相,却屡寇我大唐,今日之果,因却在你……”

听着李治的教训,论钦陵一言不发,只是乖乖听着。

反正自古以来成王败寇,如今他被抓来这里,就是失败者,根本没有任何反驳的资格。

李治发言完毕之后,仲琮行礼道:“天皇,此人毕竟是我吐蕃宰相,还望……”

话还没说完,就被李治给打断了:“朕与他一见如故,就先不用回去了。正好,闲来无事之时,也能与朕说说吐蕃的风土人情……”

这样的结果倒是也没有出乎仲琮的预料,论钦陵作为吐蕃宰相,知道太多吐蕃的核心机密,大唐皇帝不可能轻易放他回去的。

除非将他身上所有的秘密都榨出来,否则绝对不会放他离开!

想到这里,仲琮也在心中吐槽,你被抓这么久难道就不能自尽为吐蕃尽忠吗?为何还要被活着带到唐廷?不觉得丢脸吗?

看着仲琮看过来的眼神,论钦陵略微有些愧疚。

其实一开始被抓的那几天他确实想过自尽,主要是他自己也觉得李月辰对他的态度简直就是在侮辱他。

然而那些负责看守他的士兵根本就不给他这个机会,他们真的就是十二个时辰轮番看管他,晚上都睁大眼睛盯着他,根本都不会犯困的!

时间一久,好不容易在冲动之下鼓起的勇气也早就被消磨殆尽了,后面自己已经提不起自杀的勇气了。

再说李月辰并没有让士兵折磨他,每天又吃的那么好,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慢慢就习惯了。

人是适应性很强的动物,或许他一开始想过自杀,不过当那股冲动的劲头过去之后,仔细想想,不如也就这样吧,反正好死不如赖活着。

……

朝会并没有持续太久,考虑到李治的身体,这件事情说完之后马上就下朝了,并没有多说什么鸡毛蒜皮的事情。

论钦陵继续被关在了军营里面,现在扩建的也差不多了,腾出个房间来当牢房还是没问题的。

李月辰特意让耿云强挑选一个视野不错的房间,每天都能享受光照,装上了栅栏,先将他关在里面再说。

并且必须有士兵日夜看守,半个时辰一轮换,必须看好他。

论钦陵身上掌握着吐蕃的很多秘密,在将这些交代出来之前,绝对不能让他死了!

下朝之后,李治回到了仁寿殿,同时又叫来了一堆大臣们,准备商量接下来谈判的事情。

李治接过张成鑫泡好的一杯茶,躺在摇椅上笑道:“此事,朕就不参与了,看着你们商量便好。”

大臣们互相对视一眼,都没有说话。

说到底,跟吐蕃使者谈判这事儿,主要还是礼部来负责的。

如今的礼部尚书就是李月辰的表哥,武承嗣。

看到所有人的视线都往自己这边看过来,对于这个职位来说,依旧还很年轻的武承嗣用求助般的目光看向姑姑。

毕竟他才刚刚当上礼部尚书没多久,很多业务都还不熟练,这次一上来就负责这样的事情,着实感到有些吃力。

看到侄子的目光,武则天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

要不是手上实在没人可用,也不至于将这个二流货色放到礼部尚书的职位上。

她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轻声道:“此次一战,太平是最大的功臣……”

听到这具提醒,武承嗣眼睛一亮,马上扭过头行礼道:“还请镇国公主随下官……”

“谈判,本宫就不参与了。”李月辰摆了摆手,直接打断了他后面的话。

这种事情李月辰自认干不来,稍微说错一句话,就可能导致很严重的后果,所以还是交给礼部专业的人去干吧。

听到这句话,武承嗣感到有些无奈,要是公主都不参与,那这事儿到底该怎么搞?

不过随后又听李月辰道:“不过本宫有个底线,吐蕃必须对大唐称臣,年年上供,同时要在边境开展贸易……另外,此次一战,乃是由他们挑起,所以必须割地赔偿!”

在李月辰看来,吐蕃早晚是要并入大唐版图的,不如趁次机会先让他们割一块地,同时开始从经济上进行渗透。

“割地?”武承嗣有些意外,“殿下,高原之地,就算给了我们,也……”

“太高的地方现在不考虑,”李月辰摇摇头,随后扭过头道:“张公公,那幅地图来。”

“殿下稍等。”张成鑫答应一声,马上跑去拿来了地图。

展开地图之后,李月辰从玉门关开始,沿着一条直线往下话,一直连接到益州。

“这条线为界,积石山以东,并入大唐版图!”李月辰伸出一根手指,在地图上点了两下,“这就是本宫的底线,剩下的,你自己看着谈!”

低头看了看地图,武承嗣点点头:“殿下之意,下官明白了……只是,万一他们不同意……”

“不同意就接着打!”李月辰坚定的回答道,“正巧老娘……咳,本宫想要去找他们赞普喝喝茶呢!”

上一篇:遮天:自中皇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