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大公主 第25章

作者:湛阳

“以后该辰儿抱外祖母了!”李月辰甜甜一笑,扶着她的胳膊往屋里走。

“好好好……”荣国夫人很开心,让她搀扶着进入内堂。

孩子们才刚刚坐下,荣国夫人就拿着糕点给他们分,也不管他们饿不饿。

李月辰就知道会是这样,所以早上特地没吃东西,挑了一块不大不小的啃了两口。

正听着母女俩聊天呢,贺兰敏之突然从门口走进来,恭恭敬敬的行礼:“见过皇后娘娘,荣国夫人,各位殿下!”

一年没见,这家伙那张帅脸还是没变,不过幞头后面的两根飘带又加长了一些,看起来更加骚包了。

李月辰慢无表情的啃着糕点,心中暗暗吐槽。

“免礼!”武则天微微抬手,“常住啊,许久未见,倒是长大了不少!”

贺兰敏之露出一个职业化的微笑,微微弯腰:“托姨母之福,一切安好。”

“坐吧,跟我们一起聊聊。”武则天随意的摆摆手。

对于这个外甥,她称不上喜欢也说不上讨厌,毕竟没什么交集。

至于他跟母亲荣国夫人那点事儿,如今她也懒得管,权当不知道。

“谢姨母!”

贺兰敏之答应一声,坐在了最后一排椅子上,正好跟在荣国夫人身边的李月辰呈一个对角。

啃着糕点的李月辰随意的撇了一眼,却正好看到那贺兰敏之也在看着这边。

两人对上视线的一瞬间,就看得到那贺兰敏之居然对自己眨了一下右眼。

卧槽!

李月辰内心大惊,这货啥意思?是在对老娘放电?

随即心中感到一阵恶寒,今年老娘才他妈五岁啊!

但是仔细一想,说不定自己误会了,万一这家伙就是用这种方式来逗小孩儿呢?

来自现代社会的李月辰不愿意仅仅一个小动作就将一个人打入到变态的行列里面,于是又看了他一眼。

不过这次贺兰敏之倒是没什么特殊的动作了,只是对着她笑了笑。

李月辰也没多想,反正跟这家伙一年到头都见不着几次,眼不见为净。

离开的时候,荣国夫人还在拉着李弘他们多说两句。

毕竟他们几乎很少过来看望,只有李月辰平时没事了隔三差五总要过来一趟,陪老人聊聊天什么的。

一来是为了维持好自己的人设别崩了,二来,在这个没有网络的时代,只有让自己别闲下来才是最好的充实生活的方式。

……

今年的雪下的特别少,直到上元节当天都没有几场雪下来,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今年很有可能还会有旱灾。

三月份的时候,李治和武则天商量了一下,下诏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咸亨。

同样也就在这个月,太子少师许敬宗上奏,表示年纪大了,请求致仕。

武则天其实挺不想让他走的,但年纪确实也大了,不同意也不行了,只能允许了。

封了几个散官给了退休待遇,还额外赐了一对保健球。

走的时候,皇帝命令赵仁本,张大安等人都出来相送,也算是功成身退了。

李月辰站在皇城的城墙上,望着偌大的长安城,嘴上带着一丝微笑。

这个时代会有很多人留下自己的名字,不管好坏,他们也是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标点符号。

……

对于皇室而言,平静的生活永远不会持续太久。

才过了不到一个月,李月辰正在延英殿里面陪着夫妻俩打闹的时候,张成鑫突然走了进来:“圣人,娘娘,赵公求见!”

“宣!”

李治摆了摆手,让女儿李月辰在一边乖乖坐着,自己整理了一下衣服,顺便看看茶煮好了没。

看到赵仁本急匆匆的走了进来,李治摆了摆手:“赵爱卿,来,坐下与朕吃茶。”

赵仁本却匆匆行礼道:“陛下,娘娘,刚传急报,吐蕃大举入侵西域。现已攻陷十八羁縻州!前方战报言其已联合于阗,剑指龟兹拨换城!”

这话一处,李治和武则天对视一眼,同时起身:“来呀,摆驾紫宸殿!”

李月辰一看有大事发生,急匆匆的起身告退,不在这里添麻烦了。

出来之后心里也在嘀咕,唐朝似乎自从开国以来战争就没断过,隔三差五的都在打。

高丽才刚刚平定,现在又要打。

李月辰其实也在思考,要不要将黑火药的配方贡献出来,也能让前线的将士安全性增加一些。

但偏偏她不敢,她一个小孩子如何能知道这种大杀器的配方?

还是先顾好自己再说吧,至少也要到了不会被猜忌的时候再贡献出来比较好。

反正唐军这么能打,也不用担心。

至于现在,还是安心当好自己的乖宝宝,不要节外生枝比较好。

第二十四章 无心插柳

李月辰不知道李治夫妻俩和大臣们怎么商量的,两天后,诏书下发:命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右卫员外大将军阿史那道真,左卫将军郭待封为副,发兵十万直指吐蕃!

为了师出更加有名,这次打出了帮助吐谷浑复国的旗号,待吐蕃再次臣服之后,便送吐谷浑王慕容诺曷钵回去。

李月辰一直以来看了不少国史,对这哥们的事迹也算比较熟悉。

显庆五年,也就是李月辰出生的前五年,吐蕃大举入侵吐谷浑。

吐谷浑王慕容诺曷钵带着老婆弘化公主和数千帐百姓逃往凉州,并且向大唐求助。

当时李治命令郑仁泰和苏定方两人在凉州集结兵力,一边保护吐谷浑残余势力的同时,以备开战。

不过那时候李治并没有主动攻击吐蕃,而是派出使者向禄东赞此等入侵他国领土的行为表示强烈谴责!

当时李治想的是他如果敢杀使者或者入侵唐朝就直接揍他,也算师出有名。

不过禄东赞这老小子精的很,不但对特使客客气气的,反而自己这边也派出特使来到唐朝对吐谷浑这种两国打架反而去麻烦唐朝的行为表示强烈谴责!

双方没打起来,就这样,吐谷浑的土地被吐蕃吞并。

其实去年的时候很多大臣就上奏表示出兵吐蕃,帮吐谷浑收回故地。

然而阎立本上奏,以因大旱粮食歉收,无力承担军事行动为由,否决了这次出兵。

最终,李治和武则天想让吐谷浑百姓迁居祁连山的命令也没有得到执行。

李月辰不清楚在这个时代这样的命令如果执行下来究竟是好是坏,但她知道未来的祁连山是一块好地方。

如果能在这个时代开发好的话,能对大唐的经济造成很大的正面影响。

不过她现在是不可能跟李治夫妻俩去说这种建议的。

一来她根本不清楚这个时代的祁连山跟未来是不是一样,二来,还是那句话,她一个小孩子,还是不要参与这种事情比较好。

虽然说现在因为武则天还没上台,皇室对于女人或者其他人议论朝政之类的事情都不是抓的太严,但还是尽量别引起猜忌的好。

毕竟汉朝吕后的事情仍然历历在目啊……

李治的命令很快就下达了,并且快速得到了执行。

不过这个时候,这命令究竟是李治还是武则天定的,根本没人说得清。

这夫妻俩整天宅在延英殿里面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谁知道具体咋回事。

不过李月辰还是比较倾向于是自己老娘武则天定的,因为现在的李治身体真的不好,眼睛都看不清字的,每天基本都在殿里玩球。

值得一提的是李月辰做出来的折叠椅让夫妻俩很受欢迎,现在延英殿里面已经换上了这种椅子还有较高的书案,不知道能不能提升批奏折的效率。

其实这也是李月辰比较喜欢唐朝的一点,那就是开放包容的政策。

有好的,就拿来用。

现在长安城的街上,汉人就算穿着胡服走在街上都不会被人骂,反而算是一种风潮时尚。

而且用人不分民族,朝堂里面有不少大臣都不是汉人。

说起这个还有个事儿挺有意思。

如今突厥酋长的长子在大唐做质子,今年刚过完年的时候,李治下诏让此人去东宫给李弘当侍从。

当时群臣都没什么异议,只有西台舍人徐其聃站出来表示,“陛下您过分了啊!太子身边应该用文学端良之士,怎么能让戎狄边夷之人入侍呢?”

李治也懒得因为这一件小事跟他犟,不然免不了又要被御史喷,所以摆摆手就同意了。

随后徐其聃又说“长孙无忌是陛下您的外氏,不应该因为子孙们犯的错就毁掉人家祖坟不是?”

这一点的原因是因为唐朝官方毁墓的事情很多,长孙无忌毕竟是因为谋反被判的罪。

别管他是不是真的谋反,至少罪名上是这么写的。

在唐朝,面对这些罪孽,经常会官方下令毁掉其祖坟来作为一种惩罚手段。

所以当初长孙无忌谋反,家族祖坟也是被毁了的。

他的这条建议,最终也被李治采纳了,于是下令修复其祖坟。

不得不说,这一点还是让李月辰非常喜欢的。

作为来自文明社会的她,实在无法接受挖人祖坟这种缺德的事情。

本来她当初想的是等她长大了,找个机会跟李治说废除这种做法,现在既然有人说出来了,那再好不过。

无事一身轻的李月辰现在每天除了雷打不动的练功之外,剩下的时间基本都在写西游记。

现在已经写到了盘丝洞,距离写完还有一段时间。

李治夫妻俩成了最忠实的读者,每次新的一章更新出来,就第一时间让张成鑫过来拿,彻底入坑了。

这让李月辰也觉得舒服,只要把他们俩哄开心了,自己就很舒服。

不过舒服了没两天,就又有事情发生了。

因为吐蕃的问题,安东都护府薛仁贵被调走了。高丽那边很多人原本不满唐朝的统治,趁着这个机会爆发了叛乱。

剑牟岑拥立原高丽王的外孙安瞬为王,举兵造反了。

这是李月辰从福公公那里听来的。

这个时代,只要不是什么机密的朝政,皇宫里面下人的消息往往是最灵通的。

李月辰一开始还有点担心,这样一来,唐军就要面临两边作战的局面了。

不过随后就摇了摇头,高丽很多人都已经被迁至内陆了,剩下的那些,不可能翻起什么风浪来,最多就是麻烦一点而已。

想到这里,李月辰摇了摇头,继续写自己的西游记。

看到她继续动笔,旁边将自己下巴撑在桌案上的上官婉儿忍不住问道:“难道殿下不担心?”

“有何担心可言?大唐开国之初,强敌环视,如今却无不臣服。若要担心,也该担心他们才是!”李月辰淡定的一笑,顺便甩了一下垂在身前的头发。

听到她的话,旁边的福公公眼神之中闪过一丝光彩。

桌案旁的上官婉儿眨了眨大眼睛,不知道心中在想什么。

……

一转眼过去了两天,李月辰也终于将盘丝洞这一回写完了。

早上起来带着上官婉儿和两个姐姐练完了瑜伽,随便吃了点东西,就让郑氏帮忙誊抄下来,自己跑到院子里面去练功了。

中午吃过饭之后,就拿着誊抄好的最新一章去找李治和武则天了。

结果来到延英殿却发现没人。

李月辰随手抓了一个路过的宫女:“我爷娘在何处?”

“回殿下,圣人和娘娘都在宣政殿。”宫女行礼回答。

“还未下朝?”

“正是。”

听到宫女的回答,李月辰有点奇怪,现在午时都已经过了,平时可没这么晚还没下朝的时候。

上一篇:遮天:自中皇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