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大公主 第199章

作者:湛阳

……

李治的营帐里面,一家人坐在一起,李显一脸夸张的样子给两位姐姐和嫂子解释着刚刚发生的一切。

旁边的李轮时不时的补充一两句,一家人都对李月辰的力量有了一层新的认识。

而武则天则是在旁边突然教训着:“陛下也真是,为何要将我推开?”

“若真有事,我们两个不能都出事吧?”李治笑着问道,“将你推开,至少你还能无事。”

“陛下怎能如此……”

李月辰打断道:“哎呀,这不是都没事吗?阿娘就不要计较了。”

听到女儿居然教训起自己来了,武则天眼睛一瞪就要骂人,不过仔细想了想,又憋回去了,什么都没说。

毕竟今天女儿救了皇帝也是事实,她可是今天的大功臣。

李治也笑了笑:“功高莫过于救驾,辰儿想要何等赏赐?”

“赏赐先不提,只要爷娘没事便好。”李月辰笑了笑。

“那可不行,若是不赏,传出去朕的脸往哪里放?”李治反问一句。

“那……”李月辰想了想,现在自己还真没啥想要的东西啊。

说赏赐,平时要啥有啥的,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出来。

“孩儿想不出来,不如先记着吧,何时想起来再说。”李月辰回答道。

“那好。”李治点点头,脸上欣慰的表情不变,“朕记着!”

……

接下来的几天倒是没有发生什么其他的事情,该打猎打猎,该玩玩。

不过李月辰却没有继续参加打猎了,只是偶尔负责烧烤,那把弓也再也没有射过一箭。

至于说那救驾的事情,谁都没有再提,似乎李治也不打算传出去。

玩了六七天,这场活动才算正式结束,一行人回到了皇宫之中。

眼看即将过年了,宫里上上下下都忙活起来,民间也是一派要庆祝过年的氛围。

最近李月辰没有再往军器监跑了,转而时不时的就去看看养殖场。

同时也跟负责养猪养鸡的那些人交流一些养殖经验,想着到时候出本书。

这段时间李月辰已经想通了,目前没钱开展义务教育,那么后退一步的话,可以考虑做一下图书馆。

比如说,自己那个太平书局,将来就可以考虑做成一个图书馆。

允许任何人免费来借书,甚至可以拿回去抄。

而且有公主的身份在这里摆着,也不怕有人敢借了不还。

可以做成那种图书馆加出版社一体的,这样一来应该也能让一部分人学习。

毕竟,买书的钱省下来了,就可以有更多钱的来请老师了。

但是这种事儿要做起来也不容易,首先宫里的藏书都是有级别的,很多书是不可能给外人去看的。

光这一点就已经卡死了不少人,而剩下的书籍,按照现在的进度,印出来也几年以后了。

所以首先要做的还是先提高印书的速度,最起码多做几套活字出来。

想到这里就让李月辰不禁感到有些无奈,未来的各行各业看起来都很简单,然而其背后都有一个庞大的工业体系在支撑着。

而放到现在就有些抓瞎了,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考虑前提条件,简直麻烦的要死。

不说别的,就自己那机械弓,想要给全军都配上简直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无法批量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根本没那么多钱。

思来想去,首先要做的应该还是开启工业革命。

等过了年之后先研究一下珍妮机和飞梭机吧,只要这两样东西能搞出来,至少能让布料价格降低不少。

至于说市场能不能吃得下……再说呗,反正现在大唐外国商人一大堆,多出来的往国外卖好了。

到时候应该让西域那边多种些棉花,这样一来棉布就能实现批量生产,能保证老百姓过冬过的舒服些。

同时还能带动西域经济,只要经济上对大唐形成了依赖,那么将来就更容易彻底成为大唐的领土。

包括将来的吐蕃也是一样,将来就算将其打下来了,要民心归顺也并不容易,所以还是要在文化和经济上对其形成压制,这样才能彻底融合进来。

李月辰想做的不是将其打下来或者灭掉那么简单,她想要让这块土地彻底成为大唐的一部分。

当然了,这肯定不是一天两天能搞定的事情,还是需要时间来慢慢磨才行。

……

一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时间已经到了十二月底。

天空中开始飘起了白茫茫的雪花,逐渐将整个东都染成了银白色。

一夜过后,早上起来,练完功之后跑到城墙上一看,整个东都银装素裹,成为了银白色的时间。

“呼——”

李月辰吐出一口极为明显的白色雾气,骑着马去了监门卫开始了日常训练。

今天就是除夕夜了,可惜这帮职业军人必须轮流值班,其中就包括了耿云强。

做完了今天的实战训练之后,李月辰脱下了藤甲,扭过头问道:“手无碍了吧?”

“托殿下的福,如今已经好了。”耿云强摘下了手套给她看了一眼。

李月辰摆了摆手,让福来给这几个陪自己训练的士兵每人发了一颗金豆子。

“大过年的还陪我训练,辛苦了!新年快乐!”

“多谢殿下赏赐,祝殿下新年安康!”耿云强和几个士兵马上行礼。

李月辰点了点头:“对了,那些修路的俘虏,给他们放三天假吧,这几日给他们多加些肉沫。”

“殿下仁慈!”

仁慈?我这种做法放在一千多年之后要被人吊在路灯上用鞭子抽的……李月辰心中吐槽一句。

又交代了几句之后,李月辰回到安福殿。

上官婉儿一路小跑过来:“殿下要的狸奴耳朵和爪子,尚衣局送来了呢!”

这年头其实有“猫”这个称呼,不过不常用,还是说“狸奴”比较多。

“是吗?我看看……”李月辰脱下鞋子走进内殿,就看到一对猫耳朵发卡和手套。

还别说,尚衣局这帮人不愧是皇室御用的裁缝,手艺相当不错,完全做出了李月辰想要的感觉。

尤其是那猫爪子手套,一看就感觉萌萌哒,程度把握的相当好。

李月辰将猫耳朵待在头上,然后来到镜子前左右看了看,还别说,感觉还挺不错的。

然后稍微后撤两步,让自己在镜中的的范围大一些,随后戴着猫爪子手套随便摆了几个姿势看了看。

还别说,确实看着挺萌的!

点点头之后,李月辰又跑到了教坊司,让乐师们将自己两个月前教给他们的曲子演奏了一遍。

这个年代的音乐节奏普遍都比较慢,快节奏的曲子演奏起来多少有些不适应。

不过经过两个月的训练之后,他们还是非常顺畅的演奏出来了。

听完之后的李月辰点了点头,让福来给他们一人发了个小金豆子。

“今夜你们可要与本宫配合好了,若是圣人开心了,有你们的好日子过。”

乐师们连忙答应一声,表示会好好配合。

李月辰要跳的曲子很简单,就是那首学猫叫。

不过因为这歌原本是情歌,给老爹唱显得有些别扭,所以将男声部分取消了。

如果只唱女声部分的话,虽然听起来是肉麻了一点,不过硬要说是女儿对老爹爱的表达也无所谓。

而且说实话,这个时代的人对于肉麻的标准似乎比后世要更厉害的多。

以前听老爹讲过不少他当太子的时候跟太宗的互动,那才叫真正的肉麻。

当时听的李月辰都忍不住全身起鸡皮疙瘩!

相比起来,自己这么唱个学猫叫,跳个卖萌舞蹈,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

第一百八十七章 跳给父母的舞

当快到黄昏的时候,李月辰也在自己的安福殿内任由两位姐姐帮自己打扮了一下。

说是打扮,实际上也没怎么弄,就是将平时穿的圆领袍换成了女士襦裙而已。

至于说发型,李月辰让小荷帮自己绑了个双马尾,然后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才带着发卡和手套去了仁寿殿。

今年太子李贤没有回来,说是要继续留在长安监国,让夫妻俩都好一阵欣慰,觉得这个儿子也挺不错的。

三哥四哥已经早早过来了,但是没有进去,而是在殿门口等着。

看到李月辰过来,李显一路小跑过来:“月辰今日准备了何种节目?”

“舞蹈吧,阿兄呢?”

李显摇了摇头:“我与四郎都是抚琴……”

说到这里,突然又抬头看向两个姐姐和嫂子裴清婉:“不知两位阿姊如何准备?”

“我等便合跳一支舞吧。”义阳公主笑了笑,“其他的,也没有能拿得出手的。”

李显看起来似乎有些担心:“也不知我等准备节目,爷娘是否会喜欢。”

“阿兄不要多想,就是个意思而已。”李月辰笑着安慰道,“只要有这份心便好了。”

“但愿吧。”李显点了点头。

……

进入仁寿殿之后,夫妻俩都一副开心的样子。

毕竟大过年的,孩子们过来一家人聚着,确实也应该好好开心一下。

李治手里盘着保健球,一脸笑呵呵的模样。

旁边的武则天今天没有化妆,虽然是一副素颜,但仍然红光满面,看不出一丝老态。

孩子们首先齐齐下跪行礼,祝两位父母新年安康,随后一家人便坐在桌子前开始聊天。

家人聚会已经不是第一年了,也都能放得开,气氛倒是融洽的很。

张成鑫看时间差不多了,于是便过来问道:“圣人,要不先上菜?”

“上吧!”李治点点头。

随着命令下达,各种各样的炒菜被端上了大圆桌,飘香的味道弥漫在大殿之内。

李月辰低头看着笑了笑,这些大厨还真的挺有天赋的,自己明明只教了一些简单的家常菜,但经过这段时间的发展,已经又研究出了很多的菜式。

而且对于火候的掌握可以说恰到好处,真正做到了色香味俱全。

看到这些菜式,李月辰觉得差不多是时候去开个酒楼然后好好推广一下了。

而且先放开吃饭这一条不说,酒楼本身也是收集情报的好地方。

只要价格不是太贵,那么三教九流都会过来吃饭,时间长了,总是能收集到很多消息的。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往这个方向去想的话,说不定青楼好像更合适啊?

想到这里,李月辰摇了摇头,算了,不能继续往下想了。

不然让老爹知道堂堂一国公主有开青楼的打算,说不定人设会崩塌。

这些问题还是等将来以后再慢慢说吧,现在报社还没有收归朝廷呢,没有那个必要。

……

上菜的速度很快,不一会儿就已经全部都齐了,李治端起酒杯,发表了几句感言。

大概就是说说最近孩子们都做的不错,当父母的很欣慰等等……

好在这不是朝堂上的骈文,辞藻不用那么华丽,而且相当的简短。

说完之后,李月辰带头鼓掌,其他几个孩子们也跟着鼓掌,让夫妻俩挺开心。

上一篇:遮天:自中皇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