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大公主 第176章

作者:湛阳

义阳公主却只是微微一笑:“此次我等也为帮你什么,自己拿回去吧,以后再说。”

高延福微微一愣,或许是想不到居然还有如此讲究的上司。

别人的上司都是有事没事的就需要孝敬一下,而这位殿下和上官主编倒是讲究,办事的时候再说,不办事的时候不要。

其实对于义阳公主来说,这倒也算不上讲究。

她看过帝范,对于用人之道,其实比其他人有着更深层次的了解。

无形之间,她就知道这么做能让高延福日后更加忠心,更愿意尽心尽力的办事。

而自己,无非就是这一次没有收礼而已,几乎没有任何损失。

……

与此同时,少阳院内,已经成为太子的李贤也在看帝范。

前段时间刚刚成为太子之后一直在忙,也没时间看,也就今天稍微清闲了一些,这才有空拿起来看看。

对于这部太宗皇帝亲手写下的帝王指导手册,他一直都抱着一种好奇的心思。

他看的极为认真,一字一句的往下读。

第一篇为君体篇,主讲君王德行;

第二篇为建亲篇,主讲统御用人之道。

他一字一句的往下看:夫六合旷道,大宝重任。旷道不可偏制,故与人共理之;重任不可独居,故与人共守之。是以封建亲戚,以为藩卫,安危同力,盛衰一心,远近相持,亲疏两用,并兼路塞,逆节不生……

看到这里,李贤突然感觉好像有哪里不太对!

这句话看着耳熟,以前好像听谁说过。

但这可是帝范!除皇帝与储君之外,是绝对不允许外人观看的,自己不应该听过才对啊……

正在思考着,突然间一愣,李贤猛然响起,这句话,妹妹月辰曾经说过!

可……可这是帝范啊!她怎么可能看过?她又不是太子……

太子?

李贤突然想起,似乎前几年月辰刚刚入朝为官的时候,大哥就上奏请求将她立为太子来着。

虽然这件事情最终是没成,但因为这事儿本身不算什么秘密,所以他也是知道的。

原本他以为当时就是为了让妹妹入朝为官所演的一出戏而已,说不定顺便还能敲打一下大臣。

可现在看起来,似乎不仅仅是演戏,至少阿爷那边是真的有将妹妹立为太子的想法。

李贤很清楚,这种书绝不可能是妹妹私下自己看的,唯一的可能就是经过了两位大人允许之后才看的。

想明白了这一点,他突然生出一股挫败感,这是何意?难道我就是妹妹的替代品而已吗?

原本是打算将月辰立为太子,只是因为大臣们那关过不去,所以才让我成为太子吗?

感到心情烦躁的李贤突然往后一仰,直接躺在了垫子上,双手捂着脸颊叹了口气。

与此同时,心中也升起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我就不信了,我哪里比不上这个妹妹了?

……

六月底,李月辰照例在朝堂上收听新闻。

随着张成鑫尖锐的声音响起,百官也齐齐向珠帘后面的天后行礼。

李治因为身体原因,除了朔望两朝,其他时候已经不来了。

最前方的李贤在接受了太子之位以后,这还是第一次上朝,他下意识的扭头往旁边的通道看过去。

他知道妹妹已经入朝为官,但她不跟大臣们在一起,而是在通道里面。

今天他是第一次真正亲眼看到。

透过屏风的缝隙,能看到那边的通道后面有人影在闪烁,具体看不太清楚,于是便扭回头专心上朝。

屏风后面的李月辰突然想起今天似乎是二哥李贤第一次上朝,于是从屏风后面探出头想要打个招呼,给他比个心加油打气一下。

结果探出头等了好久,却发现他一点都没有扭头往这边看的意思,无奈之下之摇了摇头,为看不到自己治愈笑容的哥哥感到遗憾。

于是跟平时一样,就在上官婉儿旁边双臂环抱在胸前,靠在墙上收听新闻。

最近的新闻都挺平淡的,唯一值得关注的就是在边境跟吐蕃的摩擦依旧不断。

只不过以为吐蕃现在大部分注意力都在西域,而唐朝这边也不想无端动兵,所以暂时还没发展到真正的战争。

但在场所有人都很清楚,接下来迟早是有一仗的,无非就是个时间问题。

其实按照李月辰的想法,不如先主动出击。

可这个时代对“师出有名”这件事情非常看重,这不是她一个人就能扭转的。

当然朝廷也不可能眼睁睁的等着吐蕃控制西域之后调转枪口来对付自己,所以这边的意思是在疏勒设置疏勒都护府,进一步打击吐蕃想要控制西域的野心。

这条建议在在朝臣们商量之后,觉得可行,于是天后便正式下令,建立疏勒都护府。

今天的新闻让李月辰觉得自己收获了不少,学到了一些新的知识。

……

虽然已经是六月底,但天气仍然炎热,只是这炎热的气候也抵挡不住学子们的努力。

太平书局里面,天后所著的《臣轨》一书刚刚上架就卖空了,甚至还有不少人每天都来书局问下一批什么时候到。

高延福那边也在快速的刊印,甚至还为此多调派了几个小太监过来干活儿。

第二批一下子印了一千本,刚刚上架便卖出了一半。

李月辰是觉得这个数量已经差不多了,虽然这还远远达不到长安城中读书人的数量。

但这个时代,相对于买书,大多数文人还是更习惯借书来抄。

不但能读书,同时还能顺便练字。

当然了,说不定会有人愿意多买几本拿到东都去专卖或者送人,那就是到时候再说的事情了。

七月初二,正在报社里面审核各地新闻的上官婉儿突然听到了高延福的声音:“主编,外面有人来送自己的文章。”

抬头一看,高延福已经恭恭敬敬的双手将几张折好的纸递了过来,这恰好就是李月辰的造纸坊生产的竹纸。

外人是不能轻易进皇城的,所以这文章也是外面的卫兵通知,高延福转交进来的。

上官婉儿打开看了看,算不上太长,通篇也就两百多字。

但文言文比起白话文,其中能蕴含的信息却有很多。而且其中往往引经据典,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根本看不懂。

但上官婉儿不一样,别看她才十一岁,但如今学识之渊博,至少是让李月辰自愧不如的。

看完了这篇文章之后,抬起头问道:“写文章之人,你可能联系上?”

“能。”高延福恭敬的回答道,“主编要见他?”

“暂时不必!”上官婉儿摇了摇头,皱着眉头看了看手中的纸张,最终还是站起身道:“殿下回来转告一声,说我去面见圣人,去去便回!”

高延福答应一声,随后一脸羡慕的看着上官婉儿离开。

别看现在报社仍然明面上跟朝廷没关系,也没有多大的权力。

但就说上官婉儿这随时都能去见皇帝的权力,就是多少人都羡慕不来的。

……

上官婉儿来到延英殿,张成鑫通报之后让她进去。

进入殿内,她恭敬的行礼道:“启禀天皇,有民间学子投稿文章想要在报纸上发表,奴婢有些拿不定主意,请圣人定夺。”

“哦?”李治招了招手,“呈上来!”

张成鑫从上官婉儿手中结果纸张,恭敬的递给李治。

感到有些好奇的武则天也来到李治身后跟他一起看。

这么一看,当即就明白上官婉儿为啥拿不准了。

这篇文章通篇都在讲述阴阳之道,看起来好像都是一些道家学说,但只要是不傻的都能看出来,这明显就是讽刺武则天现在做的太过了,希望她能收敛一些。

但偏偏人家又写的很隐晦,唐朝又没有文字狱,是不可能通过这篇文章去将人家怎么样的……至少明面上不行。

李治摇头笑了笑:“哼,居然想要那朕的报纸来反击?不发!”

“不,要发!”武则天突然开口阻止,“一字不动的发!”

听到她的话,李治突然扭过头,笑着问道:“这是何意?”

“陛下,不管任何问题,都必须要有讨论才有关注!若是无人在意,那便代表无人关注!如今他们既然愿意讨论,那日后必然会有更多人愿意关注此事!”武则天脸上带着一股微笑回答道。

李治突然挑起了眉毛,也反应了过来。

确实也是这么个道理,自己这边,原本的目的也就是让更多人知道。这样一来,反而能让计划更加顺利。

至于说讨论结果,压根不用去在意。

自古以来,几乎所有的问题都是通过“妥协”和“被妥协”来解决的,而不是“说服”与“被说服”。

就像辩论,实际上碰撞的并非“对错”而是“立场”。

反应过来这一点,李治笑着点点头,盘着手里的保健球道:“那便依媚娘所言!”

武则天也点点头,对上官婉儿道:“发吧,放在第二版!”

“是!”上官婉儿答应一声,行礼过后恭敬的转身离开。

走出延英殿,她似乎也感觉自己学到了一些什么。

第一百六十五章 处处是商机

回到了报社,上官婉儿拿出了一贯钱递给高延福:“将这钱给那写文章之人作为稿酬。”

高延福有点没反应过来:“主编,咱们……给他钱?”

上官婉儿解释了一下稿酬的原理,随后叮嘱道:“这钱必须发在作者手中,他若是要孝敬你我不管,但你不能黑下来!”

“是!”

听过她的解释之后,高延福也知道这事情关系到殿下的计划,所以完全没有动一点小心思。

作为一个聪明人,必须知道什么钱能拿什么钱不能拿。

高延福离开之后,义阳公主也回来了,听说了事情的全部过程以后,突然笑了笑:“说不定,从此以后这大唐会做出一种职业呢。”

上官婉儿点了点头:“确实……”

“说起来,这篇文章要不要改动一下?”义阳公主问道,“毕竟报纸一直都以白话文为主,这文章……”

“天皇与天后并没有下次命令,我等还是按照原文发吧。”上官婉儿说道。

“那好。”义阳公主点了点头,继续坐在旁边审核其他地方的新闻了。

现在两人对于自己的工作已经越来越得心应手了,尤其是上官婉儿,成长速度简直飞快,让义阳公主都忍不住在心中赞叹。

……

李月辰的太平酒坊很快就开起来了,在资金充足而且人手也足够的情况下,公主想要开个酒坊简直不要太简单。

目前酒坊这边的工作人员依旧是由李月辰的学生来担任,当然酿酒这个目前还是宫中的尚食局来负责。

但考虑到目前大唐的粮食还没充足到一定地步,所以这酒不但卖的贵,而且还是限量供应的。

这酒刚开始卖的时候还没有取名字,然而仅仅几天以后,“仙人醉”的称呼便已经流传于整个上层贵族圈。

听到这个消息的李月辰忍不住笑了笑,不禁感叹,其实有些时候,人类的想象力简直匮乏的可怕。

本来她还想叫二锅头的,不过现在嘛……随他们吧。

……

过了几天,李月辰也重新适应了骑在马上的感觉,于是便约着自己师父刘仁轨去监门卫所给自己做一些马上作战的指导训练。

毕竟她虽然会骑马,但这种骑在马上的冷兵器对拼可是完全不懂。

不过好在,这个年代的战争之中,阵前斗将这种事情还是时常会发生的,而自己的师父刘仁轨,年轻的时候也是此中高手。

李月辰骑着自己的马一路小跑,踩着有节奏的响声来到了监门卫所。

现在这匹马已经完全适应了脚上的马蹄铁,跑起来舒服的很。

来到了监门卫所,耿云强还有另外三个负责当陪练的高手已经在等待了。

上一篇:遮天:自中皇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