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大公主 第170章

作者:湛阳

至于上面的建筑,可能还需要花费一年甚至几年的时间来继续修建。

太子出殡已经是五月底,李月辰也恢复了曾经的作息规律。

唯一有些不同的地方就在于,现在裴清婉每天早上也开始跟着她练瑜伽了。

上午去监门卫所跟四个士兵对练了一番,李月辰回去洗了澡,来到延英殿里陪父母吃饭。

没想到的是,今天不光她在,三个哥哥也都来了。

吃过饭之后,一家人在延英殿里吃茶聊天。

李治突然开口道:“二郎,想必你也知道,接下来该由你做储君了,有何想法?”

李贤没什么特殊的表情,只是恭敬的行礼道:“孩儿定当竭尽全力,不让阿爷失望。”

李治点了点头:“做了储君,日后自当严于律己,不可再如同往日那般贪图享乐了!”

二哥其实人挺聪明,才华也不错,能力也有。

唯一跟大哥不同的地方就是太贪玩,在李治夫妻俩看来,这就是不把聪明用在正道上的表现。

看到二哥恭敬的答应下来,李显在旁边笑道:“二兄日后便没空与我等打麻将了!”

“做了太子,自然要好好学习,哪能如同你等一般?整天就知道玩乐?”武则天教训了一句。

说实话,李显对这个老妈还是很惧怕的,当即一缩头,什么都不敢说了。

旁边的李月辰倒是抬手拍了拍三哥的肩膀:“无碍,过些时日,月辰教两位阿兄斗地主。”

“那是何物?”李显一下子来了兴趣,抬头问道。

“到时一看便知!”李月辰笑了笑。

武则天突然问道:“辰儿你那印刷活字,可有多余的?”

李月辰想了想:“目前只有两套,第三套应该还需要些时日才能做完,阿娘要用?”

“嗯。”武则天点点头,“近些日子,打算刊印一些书籍,等做完了,你那边帮帮忙印一下。”

“好啊。”

李月辰答应一声:“说起来,孩儿也在打算开一家书局呢!如今这书,都是经折卷或者卷轴,太麻烦了,孩儿打算做线装书。”

“线装书?”李治转着手里的保健球,一脸疑惑:“那是何物?”

“就是……”

连比划带解释的说明过后,夫妻俩都点了点头:“听着,倒确实是方便许多。”

李月辰也感觉差不多是时候了,现在竹纸的质量已经非常稳定了,拿来做线装书应该是没问题的。

最关键的是,这种竹纸书成本低廉,很多人都能买得起。

……

五月底,李治下诏,李轮又冀王改封为相王,雍王李贤立为皇太子,大赦天下!

通道里面的李月辰听到这个诏书就想着早晚有一天把这大赦天下的传统给改了。

罪犯就应该接受惩罚,牢里表现好可以减刑,但那些表现不好的凭啥赦免?

当然了,这个时代也不是所有罪犯都会赦免,有十种大罪不在赦免之列,故称:十恶不赦!

虽然心中这么想,但现在李月辰并不打算做什么,还是先将自己的事情做好再说。

随着新一期的报纸发售,全国都知道如今新太子上位,又引发了一系列的讨论。

而李月辰则是来到了户部,找到了刘子贺。

虽然挂着一个户部侍郎的官职,但李月辰平均一个月才会来一次,拿走账目回去让宣城公主帮忙计算,因此这里的人对她都还不算太过熟悉,每次过来,基本都会偷偷看一眼。

今天,趁着过来将做好的账目送还的功夫,李月辰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面见到了刘子贺。

“下官见过公主殿下!”刘子贺一进来便恭敬的行礼。

“免礼!”李月辰摆了摆手,“稻种实验如何?”

刘子贺想了想:“回殿下,目前从长势来看,都失败了……”

对于这个结果,李月辰倒是不觉得出乎意料,袁老爷子带领团队花了大半辈子才搞出来的成果,在这里怎么可能一年就搞出来?

想了想之后,李月辰突然抬起头:“有地图吗?”

“何处的地图?”

“大唐全境以及南方周边!”

“有,殿下稍待!”刘子贺答应一声,转身离开。

户部也掌管着全国的土地,地图还是不难找的。

时间不长,刘子贺就带着两个人抬着一个布卷过来了。

随后安排两个人将布卷打开,挂在了李月辰背后的墙上。

这副地图还挺大的,只不过因为是手工画的,肯定没有未来那么精确。

不过也无所谓了,能看就行。

“流求和振州这两处岛屿,以及交州还有这一片!”李月辰用手比划着林邑那边,“此处天气炎热,在这些地方种粮,应当能够一年三熟!”

说到这里,李月辰突然扭回头问道:“若是在此处做稻种实验,是否可行?”

刘子贺想了想:“倒也可行,只不过来回运输以及汇报非常麻烦,毕竟路途遥远……”

“先下去吧,让我自己想象。”李月辰摆了摆手。

“是,下官告退!”

对于这件事情,李月辰觉得确实应该好好想想。

因为受到时代的限制,在运输条件太差的情况下,去那么远的地方搞实验是无所谓,但是在运输这方面却非常不容易。

首先在这个时代造火车是别想了,别说火车,铺设铁轨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木轨倒是有可能,以前倒是也见过一种人力轨道车。

简单的说就是用人力来取代气缸和活塞,两个人站在板车上用一个类似跷跷板一样的杠杆推动齿轮前行。

但说实话,那玩意儿总感觉有点不太靠谱,况且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木质轨道太容易损坏了,一个搞不好就是人仰马翻的下场。

李月辰摇了摇头,这个时代想要提高运力,要么就是想办法修路,然后用四轮马车。要么就想办法铺设铁轨,然后尝试制造蒸汽机。

但蒸汽机那玩意儿……说实话,李月辰并不觉得能在自己有生之年做的出来。

因为工业是一环扣一环的,不可能跳过其中一环直接去制造下一环的东西。

要做蒸汽机,需要的不仅仅是理论,还需要材料的支撑。

这个时代的钢比起未来差了不是一星半点,就算勉强做出来了,估计也会因为承受不住其巨大的力量而引发爆炸。

不过在某些方面,自己倒是可以想办法给他们一些类似的提示。

回宫的路上,李月辰扭过头对福来道:“让匠作监那边再给我做个搅拌棒出来。”

“是!”福来答应一声。

……

一转眼,已经进入了六月酷暑,李月辰身上的齐衰穿着有些热了。

无奈之下,只能时不时的就让小荷帮忙给衣服上撒点水珠来降温,自己也尽量不去太阳底下。

没事的时候也尽量不出门,就在承香殿里面呆着,让几个宫女轮流拿着扇子在旁边帮忙扇风。

其实她考虑过要不要把脚踏式搅拌棒改成脚踏式的风扇来使用。

不过最终还是放弃了,因为比起塑料,木头实在太重,没办法作为扇叶来使用。

老妈武则天倒是已经穿上了去年她做出来的大口裤子和露臂马甲,不见人的时候基本都是这副装扮。

六月底,福来在东市那边盘了一个店铺,位置不算太好,但胜在便宜一些。

地方不算太大,勉强够用而已。

李月辰觉得还不错,反正是卖书的地方,就应该多少偏僻一些。

于是几天之后,一块名为“太平书局”的牌匾挂了上去。

这个名字是李月辰定的,反正这消息也不可能瞒得住,不如直接告诉他们,这书局就是公主开的。

跟其他的书局一样,里面卖的也都是写满大街都有的书,唯一不同的是,多了一种从未见过的线装书,书名《西游记》。

第一批李月辰并没有多印,只印了一百本,打算看看效果如何。

结果第三天便被抢购一空,后面还每天都有人来问下一批货什么时候到。

收到消息的李月辰让福来再去买些奴隶回来,培训一下到时候负责加印。

书局的掌柜暂时由李月辰的那批学生负责,同时也兼职干点其他活。

但考虑到人手早晚会不够,所以直接先让福来去买奴隶了。

六月底,老妈那边派人送来了要印的第一本书,名为《臣轨》。

李月辰大概翻看了一下,内容和书名差不多,就是介绍作为臣子应当如何忠君爱国之类的事情。

于是直接通知高延福,让他调整活字,马上先印五百本再说,至于老妈要干嘛,李月辰表示没兴趣。

第一百五十九章 六月日常

从这本书能看得出来,应该是老妈跟大臣们之间要开始某种争斗了。

而且这争斗,很有可能就是因为上次老爹要禅位的事情。

但说实话,李月辰也感到有些疑惑,如果是老爹禅位的话,她又为什么会杀掉那么多人呢?

还是说,这个历史其实是自己改变之后的历史,而原本的历史之中老爹并没有禅让?

这个问题实在太过复杂了,李月辰忍不住摇了摇头,决定不想了。

懒得管他们的斗争,自己目前还是好好考虑一下去南方搞粮食实验的问题吧。

想要让他们离开繁华的长安去南方搞实验,那么首先就必须有一套合理的奖励机制才行,让他们愿意过去。

同时,为了避免真正的功劳被上司抢走,还需要在这群人里面安插间谍,负责监视。

最关键的是,一旦研究成功了,那么对于这些功臣就必须基于相应的生活保障以及社会地位才行。

现在这年头,讲究一个士农工商,不同的行业之间存在极为明显的鄙视链。

不是隐性的,就是直接摆在明面上的!

那么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打破这个鄙视链,告诉他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

第二天中午,李月辰就跑到了延英殿,跟老爹老妈说了想要派人去南方做粮食实验的想法。

看着李月辰趴在地图上讲解,李治皱起了眉头:“辰儿,这实验必须要在那岭南之地才能做吗?”

“阿爷,只有那边的气候才能让粮食一年三熟,对我大唐产粮是有极为巨大的帮助啊!”李月辰解释道。

李治表情似乎有些为难:“振州倒是无所谓,我能给钱给人,可那地方,是否有些不太方便?”

“那让它变成我大唐领土不就好了?”李月辰说道,不过仔细想想,目前那个地方有没有诞生文明都不太好说吧?毕竟这个时代,岭南那边野人还是有不少的。

桌案后的武则天抬起头:“辰儿你一向聪慧懂事,怎的在这方面如此鲁莽?无端动兵,岂是上国所为?”

但李月辰压根也没那个意思啊,就算那上面现在都还是未开化之人,但也是自己的同胞,怎么可以毫无理由就发兵去打?

“额,阿娘误会了!”李月辰解释道,“孩儿之意,是跟他们用交换或者贸易的方式。我们用他们的土地做实验,同时给他们些瓷器或者丝绸茶叶等货物……长久如此,他们看到我大唐如此强盛,自然会心甘情愿成为我大唐子民。”

听了她的话,李治轻轻转着手里的保健球,微微点了点头:“嗯,倒也是个不错的办法。”

虽然这块地方并不算太大,但对于李治来说,这也算是开疆拓土的好事了。

不过他似乎还是感到有些疑惑:“那只在振州不够吗?”

“阿爷,实验要考虑变量的,就是在不同环境之中的不同变化,所以孩儿觉得,还是多地一起开展实验为好。”李月辰抓着他的右手摇晃起来。

女儿好不容易撒个娇,李治马上点头:“那好,有何需要?”

李月辰马上拉着他坐下,非常乖巧的给他添上一杯茶:“关键还是要有负责搞农业的带头,至于负责耕地干活儿的,等到了岭南,买些奴隶便好了……”

李治想了想:“可需要军队?”

上一篇:遮天:自中皇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