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大公主 第168章

作者:湛阳

“辰儿放心吧,朕可比你想的厉害多了!”李治点头轻笑一声。

武则天也抬手抱住女儿轻轻抹了把眼泪:“为娘不会让辰儿担心的,放心吧。”

看到两人都没事,李月辰也点点头,算是放下心了。

为了不让两人压抑的太过厉害,李月辰主动问起了自己出生之前,关于李弘的事情,而且尽量引导他们说些开心的。

就算会哭出来也无所谓,关键是不能一直压着,否则真的容易憋出病来。

夫妻俩点点头,便一边擦着眼泪一边跟他说起了李弘从小到大的很多事情。

几个哥哥和裴清婉都一边听一边流泪,李月辰也好几次擦去眼泪,让他们继续说。

只要说出来了,心里就会好受的多了。

看着一家人坐在一起聊着,旁边伺候的张成鑫等人也时不时的偷偷抹一下眼泪。

气氛虽然总体很哀伤,但说到有趣之处,一家人也会一边流泪一边大笑两声,也能缓解一些情绪。

晚上,李月辰感到困意有些上头,李治让她回去休息。

李月辰也不打算硬熬,点点头答应一声,随后扭过头道:“今夜二兄在此守夜吧,明日三兄,然后……”

对于她的安排,几个哥哥都没什么意见。

李轮张了张嘴,想说到时候他一个人守夜会有点害怕。

但仔细一想,比自己更小的妹妹都主动守了一夜了,如果说害怕,那也太没面子了。

所以最终,李轮的话还是没有说出来。

带着小荷与福来刚刚回到承香殿,上官婉儿便一路小跑着出来了。

看到李月辰微微有些红肿的双眼,她心中有些难受:“殿下还请节哀,不要伤心过度,不然身体怕是支撑不住……”

“嗯,谢谢!”李月辰勉强挤出一个笑脸,拍了拍她的肩膀。

上官婉儿还想要说什么,却被旁边的郑氏给拉住了:“听闻殿下从昨日到现在一直未合眼,还是快去歇歇吧。”

李月辰点点头,扭过头对福来和小荷摆了摆手:“好了,你们俩也陪我熬到现在了,去歇息吧。”

不等两人回答,便对郑氏点点头:“此处事情你先看着处理吧,若是有事,便叫醒我。”

“殿下放心,奴婢会处理好的。”郑氏答应一声。

李月辰点了一下头,随后便拖着略微有些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内殿。

小荷帮她脱掉衣服,伺候她睡下之后才转身离开。

……

接下来的几天里面,李月辰跟几个兄弟轮番守灵,两个姐姐也一直陪着裴清婉,一步都没有离开过。

李治夫妻俩也会每天过来看看,不过情绪已经稳定了很多。

李弘的头七正好是上朝的日子,原本今天李月辰没打算去的,但李治说想要在朝堂上宣布一些事情,让她跟着去听听。

于是李月辰还是照例来到了通道里面听着,上官婉儿依旧坐在桌子后面准备记录。

百官也知道今天皇帝肯定有话要说,所以也并没有上奏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情,就等着皇帝的命令。

张成鑫在旁边拿着诏书高声念道:“皇太子弘,生知诞质,惟几毓性。直城趋贺,肃敬著于三朝……”

李月辰和朝中百官都静静听着,随着张成鑫越往后念,都纷纷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

“朕之不慈,遽永诀于千古。天性之重,追怀哽咽,宜申往命,加以尊名。夫谥者,行之迹也;号者,事之表也。慈惠爱亲曰‘孝’,死不忘君曰‘敬’,谥为孝敬皇帝!”

伴随着张成鑫最后一句念出来,朝堂中的百官纷纷不可思议的抬起头。

还在位的皇帝居然要将已故太子追封为皇帝,这是自古以来从未发生过的事情!

然而出奇的是,却没有人一个人站出来开口反对。

因为这是诏书,不是商量!

也就是说李治压根就没打算跟他们商量这件事情,而是以皇帝的绝对权威下达的命令,是绝对不允许更改的!

况且现在的李治在悲痛之中,也没有人愿意出来碰这个霉头。

包括就连平日里专门负责跟皇帝对着干的御史台也是安安静静的,没有任何反驳。

看到无人反对,李治似乎也感觉有些出乎预料,一时之间在龙椅上呆愣了几秒钟。

本来他已经做好了御史台出来骂他的准备了,然而没想到会是如此安静。

不过很快就反应了过来,随后令百官服丧三十六日,礼部那边负责对接,准备葬礼。

既然被追封了皇帝,那自然要以天子礼仪下葬。

李弘的尸体需要多放一段时间,至少也要等确定了地方,先修出墓室之后才能下葬。

倒是不用担心尸体腐烂的问题,高规格的棺材有内棺和外棺两层,密封性非常好,不用担心有味道。

皇帝下了命令,官员们纷纷答应一声,退朝之后便马上开始办理。

礼部那边去搞下葬事宜,太史令李谚根据生辰去寻找合适的下葬地点以及测算下葬时间。

……

下朝之后,李治夫妻俩来到通道之内,跟李月辰一起回去。

路上,李治问道:“辰儿是否好奇?”

“是有一些。不过孩儿理解。”李月辰很懂事的点点头,“这些天听两位大人讲了不少大兄生前之事,孩儿觉得,大兄当得起。”

李治点点头,摸了摸女儿的头,又过去看了看棺材里躺着的儿子。

今天看过之后,就必须要封棺了,否则到时候尸体腐烂,可不是好看的事情。

一家人齐聚在灵堂之内,看着棺盖缓缓闭合,纷纷流下了眼泪,裴清婉更是哀嚎不止。

入夜,李治夫妻俩坐在延英殿里面,谁都没有率先说话。

沉默良久之后,李治擦了把眼泪:“如今,还是要好好考虑储君事宜,我还是想让辰儿做太子,媚娘觉得如何?”

武则天沉默几秒,依然摇了摇头:“她不合适,我还是那句话,她不是能举得起刀的那种人。一旦稚奴下此命令,真的会引发天下大乱的!”

“若是由陛下为她清涤道路,那便会留下永世骂名……”武则天奉劝道,“不仅是陛下,还有辰儿也是一样。”

听到这句话,李治也一时之间陷入了沉默。

“陛下不必担心,将来辰儿必然能与皇帝通力合作,将这大唐治理的紧紧有条。只要不坐皇位,哪怕权势滔天,外人也无法多说。辰儿又一向知轻重,自然能解决剩下的事情。”

听到妻子的劝告,李治点了点头。

虽然他确实有想法让女儿当太子,但还有一个但问题摆在眼前。

一旦女儿当了皇帝,那就必然要孤独终老。在这个父系为主流思想的时代,李治是绝对不会允许祖宗的江山交给外人血脉的。

所以如果想让女儿当皇帝,就必须一生不能嫁人,到时候在兄弟的子嗣里面挑选一个过继到名下,培养成为继承人。

不仅是他自己这么想,而是全天下的人都这么想。

“媚娘,我打算做个实验,看看群臣作何想法……”李治突然说道。

……

另外一边,少阳院灵堂里,今晚又轮到李月辰守夜了。

几个哥哥离开之后,两个姐姐也带着裴清婉先回去休息了。

李月辰来到殿外,对着吕盛招了招手:“日后有何打算?”

可能是猜到了这位公主有话要说,吕盛一脸恭敬道:“奴婢,全凭殿下安排。”

第一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禅位

吕盛也是一个聪明人,原本他是太子的贴身太监,未来的大内总管。

然而现在太子死了,他的前途可谓是一片黑暗。

接下来的日子里,恐怕只有两条路走。如果身上有点钱,多半会考虑出宫去买个房子孤独的生活。

如果没钱,继续待在宫里,地位会一落千丈,以前很多巴结他的人都会纷纷落井下石,甚至有可能被欺负死。

而现在既然公主殿下抛出了橄榄枝,他自然要毫不犹豫的抓住才行。

听到他的回答,李月辰点点头:“那便继续替大兄照顾嫂子吧,别的不敢说,但本宫能保你将来老有所依,百年之后,死有葬身之地。”

吕盛微微一惊,这虽然不是什么明面上的好处,但无疑已经是相当厉害的恩惠了。

他们这些太监,因为无后,最怕的就是百年之后无人给养老送终。

现在公主的这句话,就代表了以后会罩着他,老了有人管,死了有人埋。

吕盛连忙恭敬的行礼:“奴婢谢殿下恩典!”

“先下去休息吧。”李月辰摆了摆手,“明日,嫂子便交给你照顾了。”

“喏!”吕盛答应一声,行礼之后转身离开。

打发走了吕盛,李月辰又在门口站了一会儿,转身回了灵堂。

……

第二天,李月辰早上吃了些东西之后,来到了延英殿。

武则天已经再次投入了工作之中,看到女儿进来也什么都没说,好像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眼前的奏折上。

上官婉儿则是跪坐在李治对面,让他审核着下一期报纸要发布的内容。

头版头条,自然就是太子的事情。

李治戴着眼镜,很认真的从头到尾看了一遍,随后点了点头:“就如此吧。”

“喏!”上官婉儿答应一声,看到李月辰进来,行礼道:“殿下。”

“婉儿你先去忙吧。”李月辰点点头,自己来到李治对面坐下。

李治摘下了眼镜,捏着鼻梁上下挤压两下:“辰儿有何事说?”

李月辰点点头:“我想接嫂子到承香殿,跟孩儿一起住。”

“这是为何?”李治有些不解。

“孩儿答应了大兄要好好照顾嫂子,”李月辰回答道,“大兄与嫂子也没有子嗣,若是让嫂子独自生活在外,身边没个说话的,孩儿担心她会思念成疾,故此有此请求。”

对于这个要求,李治并没有多说什么,点点头答应了。

反正后宫里面只要不去男人就行,至于其他的,都不是什么大事儿。

直到李月辰离开之后,武则天才暂时放下了手中的毛笔,对着女儿的背影露出一脸欣慰的笑容。

“她不会忘记弘儿的。”

“是啊,不会……”李治也点点头表示赞同。

……

五月初一,最新一版的报纸发售,头版报道了太子李弘去世,被追封为皇帝的新闻。

新闻上着重描写了太子的仁孝心善,以及一些生平过往。

看到这一期的人们大多数也都忍不住为大唐损失了这么一位太子而感到叹息。

与此同时,皇宫也传来了消息,刘仁轨三日后便可回到长安。

李月辰有点可惜,本来想趁着这段时间做出白酒给师父尝尝的,结果没想到出了这件事情。

不过还是决定到时候去城外迎接一下。

李治听闻她要出城去迎接,点点头答案了,还特别批准监门卫大部队随行。

晚上,裴清婉被两位姐姐带着来到了承香殿。

“这是……”看表情,她似乎还没有反应过来。

李月辰轻轻抓起她的手:“嫂子,我今日与阿爷说了,实在不放心将来让你独自生活,所以日后就在此处住下,也好有个说话之人。”

“这如何使得?”裴清婉有些惊讶,“这……”

“好了,如今我们也是一家人,莫要如此见外。”李月辰对她笑了笑,随后便让福来安排在了两位姐姐的内殿旁边。

裴清婉性格内向,不是那种容易走出来的人,李月辰生怕她思念成疾,引发抑郁症之类的状况。

……

上一篇:遮天:自中皇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