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大公主 第162章

作者:湛阳

“那也……”

“无碍!”李治突然抬手阻止,随后对旁边的千牛卫扬了扬下巴,“去将那妖人带来!”

“喏!”几个千牛卫答应一声,马上下去了,不一会儿,就将那人带上了皇城。

或许是因为这些千牛卫也有点怕他,所以都没有直接接触他,只是让他来到距离皇帝大概不到五米的距离上站定。

而这边,李治和武则天并肩站着,看向对面那人。

来人已经摘下了脸上的面具,就是个普通的胡人,长得也算是中规中矩,没什么特别之处。

不如说,因为略微有点发胖,看起来还有些富态。

李显和李轮躲在夫妻俩身后,李弘和李贤分别站在两侧,只有李月辰一个人站在李治前面。

对面这人倒是没有做什么,而是很恭敬的行礼,用口音奇怪的大唐雅言说道:“见过天皇天后,各位殿下!”

李治还没开口说话,李月辰直接笑着问道:“方才你演示的是幻术吧?”

对方脸上表情不变:“殿下大概是误会了,并非幻术,此乃我教中之无上神通。殿下若是不信,可在下方教徒之中随便选一人上来,皆能做到方才我演示之事。”

“如此说来,只要信奉你教派,便都能做到此事?”李月辰挑着眉毛问道。

“前提是心要诚,而且需长久修行之后,方才有可能做到。殿下要知道,修行一道,不光需要努力认真,还需一定气运……”对方一脸高深莫测的表情,侃侃而谈。

李月辰点点头:“但你方才不是做到了吗?”

“在下也是通过数十载苦修,方才得此神通……”

看到这人在皇帝面前还敢面不改色的一阵忽悠,李月辰突然点点头:“那这样吧!”

说着,直接来到旁边的千牛卫面前,伸手抓住他手中的御刀,“噌”的一声抽了出来。

“殿下……”千牛卫正准备说什么,却被李治摆摆手阻止了。

看到那黑漆漆的刀刃上依然反射着金属的光芒,对面那人忍不住眼角微微抽搐了一下。

李月辰握着刀柄,将刀背放在肩膀上往前走了两步,看着对方道:“你让我捅一刀!若你能毫发无伤,本宫便说服圣人,将你教派立为国教,如何?”

一边说话的同时,脸上还露出了一个人畜无害的甜美笑容。

若是平日里看到这么一个小姑娘对着自己这样笑,估计心都能给萌化了。

然而此时此刻,李月辰脸上那笑容怎么看都感觉有些阴险。尤其是肩膀上还扛着一把开了刃的长刀的情况下。

“这……这……”

对方很显然也没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个结果,跟以前的经验完全不一样啊!

看这位公主脸上的笑容,一点都没有开玩笑的意思,她是认真的!

结结巴巴的想要找些借口,却又发现什么都说不出来。

最终突然跪倒在地:“确实如殿下所言,这并非神通,而是幻术而已!求殿下饶命啊!小人绝不是有意欺瞒,实乃此术乃是教派传统……求天皇天后开恩,求殿下饶命啊!”

第一百五十一章 正月外交事件

看到对方开始跪在地上求饶,李治瞬间一脸阴沉之色。

作为皇帝,在这一刻,他感觉自己被当猴耍了。旁边的武则天也面色不善。

李月辰扭回头,甜甜一笑,将手中御刀递给千牛卫,随后道:“爷娘不必为此生气,教派之内,总有些不传之秘不为外人所知,属实正常!”

这个时代对于传承还是比较看重的,就算是皇帝,也不会轻易要求别人将家传的本事贡献出来。

听到女儿的解释,李治脸色好了一些:“今日上元佳节,朕不想杀人!滚!”

“谢天皇!谢天后!谢各位殿下!”对方感恩戴德的连续磕了几个头,随后便起身打算离开。

“等等!”李月辰突然开口道。

对方本来已经松了口气,听到这一声又突然站住,略微有些僵硬的扭回头,脸上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殿下还有何吩咐?”

李月辰往前走了两步:“你教派发展,只要遵守我大唐律例,本宫便不管。但日后断然不可使用这等幻术欺瞒我大唐百姓,除祭祀之外,不可再随意演示。”

“是!小人记住了!”对方很干脆的行礼回答一声,随后马不停蹄的跑了下了城楼。

看着那人下去之后带着教徒们灰溜溜的离开,李弘突然咧嘴一笑,如同自言自语一般喃喃道:“枉我还认为那是某种神通,原来只不过是幻术而已……咳咳咳……”

裴清婉一边帮他抚摸胸口,一边安慰道:“殿下不必为此怀疑自己,公主乃是道门中人,能识破也实属正常……”

李弘咳嗽了一阵,缓过来之后,轻轻拍了拍她的手:“嗯,我知道。”

反倒是李治和武则天对视一眼,对女儿的欣赏又再度加重了几分。

这个女儿思维模式从小就异于常人,更擅长观察问题的本质,然后想办法解决,而不是寻仙问鬼。

虽然在这个时代来说不敬鬼神是有些大逆不道了,但对于皇家而言就不同了。

若是任何事情都能想办法解决,就结果来说肯定比寄托于鬼神要好的多。

……

上元节一过,这个年也就算是过完了。

但就算过完了年,按照往年的经验来说,正月里的事情也不会太多才对。

然而今年似乎不太一样,上元节刚刚过去不到三天,李治就在朝堂上宣布在于阗设置毗沙都护府,于阗王尉迟伏阇雄为都督。

地点设于安西都护府往西南两千里,同时也受安西都护府的管辖。

如此一来,就等于大唐的地盘又扩大了不少。

当然好在并不需要自己派人去守,本质上那里还是于阗王的地盘,只不过名义上归大唐管辖而已。

李月辰觉得,尉迟伏阇雄宣布臣服,应该是看到大唐研究出了提高粮食产量的法子,如此一来,士兵不缺吃的,战斗力自然能更上一层楼。

当然粮食产量提高的这种法子既然决定了推广全国,那就意味着不可能保密,他们只要愿意,同样可以仿照。

正月下旬,龟兹和吐蕃一前一后都来到了大唐。

唯一的区别在于,龟兹是国王亲自过来的,而吐蕃只是派来了一个使者。

龟兹王名叫白素稽,一开始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李月辰总有一种浓浓的违和感,也不知道他跟白素贞是什么关系。

第二天正好要上朝,李月辰早早来到殿前,见到了这位胡子拉碴的龟兹王。

原本李月辰觉得,既然龟兹在咸亨元年就已经被吐蕃攻陷,如今下场应该很凄惨才是。

不过上下大量了一番之后,却发下他虽然眉宇之间愁容尽显,但本身似乎并没有受到什么虐待,看起来似乎吐蕃还没有完全拿下龟兹。

吐蕃的使者吐浑弥就在旁边站着,哪怕是满脸的大胡子都掩盖不住脸上那两坨高原红。

看到李月辰过来,大臣们都纷纷行礼。

同时心中也有些疑惑,这位公主虽然是户部侍郎的官职,但平时基本是从来不上朝的,今日怎么破天荒的过来了?

龟兹王白素稽和吐蕃使者吐浑弥也跟着行礼。

“免礼。”

李月辰抬抬手,来到白素稽面前,上下打量了他一番。

被一个长得极其漂亮的小姑娘盯着看,白素稽有些不适应的动了动肩膀,忍不住问道:“殿下,小王身上有何不对吗?”

李月辰微微摇摇头,往前走了一步,来到他面前,看着他的眼睛,低声道:“奇变偶不变!”

说完这句话的同时,她就死死盯着面前的白素稽,看能不能从他眼神里面发现一些东西。

然而他的眼神里面,除了茫然之外还是茫然。

两人互相沉默几秒钟之后,白素稽小心翼翼的问道:“殿下何意?小王没有听懂……”

“算了……”

看到他这副反应,李月辰也知道自己多半是想多了,于是摆摆手,转身离开了。

大多数人是不知道她平时会在通道里面听政的,所以还是别从大门进去比较好。

来到大殿宣政殿后门的时候,上官婉儿已经等在这里了。

“殿下到何处去了?”

“没事,前门转了一圈。”李月辰用力伸了个懒腰,全身的骨头“噼里啪啦”一阵爆响,让旁边的上官婉儿都感觉有点吓人。

李月辰这身体跟常人大不一样,稍微用力握拳头都会引发一阵骨头炸响,毫不掩饰体内蕴含的强大力量。

又聊了两句,两名太监过来开了门,才一前一后进入通道之中。

上官婉儿进来之后便在桌案后面坐下,随后便准备开始磨墨。

然而突然手一抖,墨块没有拿稳,“吧嗒”一声掉在了桌案上。

正准备靠着墙壁休息一下的李月辰扭头一看,发现她手捂着胸口。

“怎么了?”李月辰有些担心的走过来,扶着她的肩膀问道。

上官婉儿略微有些脸红的摇了摇头:“无事,就是这几天胸前胀痛,阿娘说是正常现象……”

“哦,看来你也开始了啊……”李月辰一副过来人的表情拍了拍她的肩膀:“无碍,过几天便能适应了。”

看到她这副表情,上官婉儿差点忍不住笑出声来:“殿下倒是已经适应了呢。”

“还行,要不今日我替你写吧。”

“无碍的,还是婉儿来吧。”上官婉儿笑了笑,直起身子继续磨墨。

李月辰倒是也没多说什么,按照小荷以及老妈等过来人的说法,这种胀痛就算对于正常人来说,也没到忍受不了的地步。

这时正面大门打开,百官进入,李治夫妻俩也进入了通道之中。

李月辰和上官婉儿无声的行礼,李治笑着点点头,跟武则天并肩来到高台之上坐下。

随着张成鑫宣布上朝,今天的朝会也正式开始。

虽然都知道今天的主题是什么,不过几个大臣还是首先不咸不淡的报上了几条新闻。

随后才正式宣布由龟兹王白素稽上殿觐见。

通道里的李月辰双臂交叉在胸前,依靠着墙壁听着朝堂内的事情。

既然白素稽来了,那应该就说明吐蕃现在对龟兹的掌控也不是那么顺风顺水。

果不其然,白素稽在朝堂上对李治的贺词之中,明里暗里营养怪气的各种内涵吐蕃。

李月辰微微蹲下,透过屏风中间的缝隙往外看去,发现那吐蕃使者吐浑弥依然是面无表情,权当听不见似的。

想想也是,能当外交官的,从来都不是简单人物。

白素稽献上了礼物之后,该轮到吐蕃使者发话了。

吐浑弥非常恭敬的行礼,随后朗声道:“启禀天皇,我吐蕃素来与大唐交好……”

听到第一句话李月辰忍不住翻了个白眼,隔三差五就要在边境上干架,这种话也真能说得出口。

听了一大篇废话之后,李月辰也明白对方的意思了。

说白了就是知道现在大唐已经熬过了旱灾,所以不想打了,另外想要修复跟吐谷浑的关系。

李月辰靠着墙壁微微摇头,吐谷浑都他娘的没了,还修复个毛线。

龙椅上的李治则是气不打一处来:“自咸亨年间,尔等趁我大唐多灾,攻陷安西四镇,称霸西域……如今还来求和,当真是狼子野心!”

李治在朝堂上大骂,吐浑弥也不气恼,就在下面恭敬的听着。

反正老话说的好,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李治想骂就让他骂,骂完了回去复命就得了。

屏风后面的李月辰则是想着日后应该用什么办法来搞定吐蕃。

毕竟一千多年之后,藏民也是同胞,越早完成统一,便能越早让其稳定下来。

但目前来说,想要让大唐的打到高原上去根本不可能。

所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发展职业军人,长期驻扎,等适应了高原反应之后,便能将其稳定。

时间长了,吐蕃自然就会被收入囊中。

只不过这办法并不能马上投入使用,并且还是一件非常耗费时间的事情。

只能以后再说了。

另外一边,在堂下听着李治大骂的吐浑弥则是在心中思考着。

大唐天皇都已经气成这样了,那过来之前赞普说的请尚太平公主的要求还是别提出来了吧?

毕竟还啥都没说呢,皇帝都已经喷到这个程度了,如果说出来,弄不好今天自己得死在这儿……

上一篇:遮天:自中皇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