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大公主 第146章

作者:湛阳

唯一有些尴尬的就是,每隔几天去师父刘仁轨家中的时候,总感觉他在躲避着什么。

李月辰也不想点破,只是照例演练套路让他点评,随后师徒俩会拿出沙盘做一些兵法推演什么的。

至于实战对抗训练的事情,最近刘仁轨好像完全忘了一样,提都没提。

……

九月初九,在这个时代,重阳节的叫法才刚刚兴起,民间更多的称其为登高节。

主要是这一天一般都有登高的习惯,想来应该是起源于某种山岳崇拜。

家庭条件但凡不算太差的百姓,这一天都会跑到邙山去转一圈。

不过官员们是别想了,今天同样也是祭祀的节日。

皇帝仍然要带领着百官祭天祭祖,感念丰收,缅怀先人之类的。

李治在这一天仍然登上了祭台,思念母亲长孙皇后。

同时又在陶光园内宴请百官,赐下了菊花酒和重阳糕。

这玩意儿有点像发糕,只不过是一层一层摞起来的,味道嘛……只能说还行。

今天的宴会跟平时区别不大,不过有一点就是这种宴会一般都比较严肃,皇帝也不会带着群臣蹦迪。

李月辰一边优雅的消灭着面前的食物,一边心中想着,古代的祭祀活动是真的很多,也很麻烦。

中午吃过饭之后,朝廷也放假了。

然而匠作监那边却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这段时间有不少工匠都帮忙跟着干活,活字的制作快了很多,现在已经差不多有一千多个字了。

如果按照这个进度下去的话,应该可以在年前将需要的活字全部制作出来。

李月辰告诉他们不要盲目求快,但要尽量做到每个字的质量都达标才行。

不然到时候报纸开始发行了,印刷却出问题,那可就麻烦了。

得到工匠们肯定好好做的保证之后,李月辰才点点头表示放心。

想着时间差不多了,对于记者的培训也该开始了,第二天下午,李月辰就跑到了集贤坊。

……

已经提前收到了通知的来操带着儿子在门口等待迎接,看到李月辰跳下马车,马上压着儿子的脑袋一起躬身行礼:“见过殿下,这便是犬子。”

李月辰扭头看了看他身边那看起来二十岁出头的青年。

长得还算过得去,不过因为还没开始留胡子,看着倒是挺有朝气的。

“可有姓名?”

“回殿下,下官……”

话还没说完,就被来操一巴掌拍在脑袋上:“你是官吗就下官?下哪门子的官?”

被打了一巴掌之后,来俊臣这才想到不对劲,连忙改口:“草民来俊臣,见过殿下。”

“免礼吧。”李月辰抬抬手,带着两人进入了来操的办公室内。

坐下之后,抬头看了看:“叫你过来做何事,你阿爷已经告诉你了吧?”

“是!”来俊臣点点头,“打听消息而已,这事儿我熟!”

一边说着,还一边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恭恭敬敬的双手递过来。

看到李月辰点头,福来上前接过,递给李月辰。

打开一看,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如同狗刨一般的字迹,让李月辰这看惯了漂亮书法的人感觉非常不适应。

不过好在字虽然不怎么样,但还是能认得出来的,于是耐着性子往下看。

越看越感觉不太对劲儿,大概五分钟之后,李月辰皱着眉头抬起头。

“这就是你收集而来的消息?”

“回殿下,正是!”来俊臣恭敬的回答。

“这些消息都属实?”

“都乃草民亲眼所见!”

李月辰点点头,有些不太确定的看着手里的纸条问道:“你家对面卖胡饼的老孙头意图谋反?东都已爆发了天花?与洛水连通的水井都已被下毒?”

听到李月辰连续不停的问话,旁边的福来都忍不住扭过头了,好奇那纸上到底都写了一些什么玩意儿。

“是!”来俊臣面色如常的回答。

“唉……”李月辰叹了口气,说实话,这等才华来当什么记者啊?去写写小说不好吗?

于是忍不住扭过头对来操一脸同情的摇了摇头:“养这么个智障想必生活非常不容易吧?”

来操连忙行礼:“殿下恕罪,这逆子平日里就爱夸大其词……”

“夸大其词?”

李月辰反问一句,“如果本宫没记错,你家对面那老孙头好像是个瞎子吧?还有这天花,当今的天皇与天后都不知情,你居然知道了?这到底是夸大其词还是无中生有?”

听到她的反问,来俊臣突然低下头不说话了。

“殿下恕罪,我一定好好教训这逆子……”

“不必了。”李月辰摆了摆手,“让他回去吧,这活儿不适合他。”

同时忍不住在心中吐槽,这纯粹就是个智障,真不知道怎么活到现在的。

也就是遇上她了,可以不当回事。

如果是其他公主,敢这么明目张胆的编瞎话,当场砍了你都无所谓。

来操连忙点点头,然后连巴掌带脚踹的将来俊臣赶了出去,回来之后还连连道歉:“殿下放心,其他人保证都很可靠,没有这些毛病。”

李月辰摆了摆手:“这事儿若是再办不好,你就滚蛋吧。”

“是!”

来操连忙行礼答应一声,随后连忙将外面候着的其他记者叫了进来。

总共有十一个人,经过来操的介绍,这些人都属于识字的地痞流氓之类,不事生产,基本家里都有些小生意。

李月辰抬头看了看这些虽然在她面前拘谨乖巧,但任然一身流里流气的小混混,无奈的叹了口气。

说真的,如果有的选,他是真的不愿意用这些人。

但是没办法,这年头,但凡有点文化的,基本脑子里想的都是靠科举,不可能干这种工作。

而那些老实的,大多数都不识字,这玩意儿教学起来又太过费力,所以只能暂时先用这些混混了。

“好吧,尔等听着!”李月辰做出一副威严的样子,“记录的消息必须是真实发生的,不能无中生有,更不能随意更改夸大……”

听到公主一脸威严的跟他们训话,这帮混混们一个个都非常乖巧的站在原地听着。表情极为认真。

李月辰说完之后,对他们摆了摆手:“若有疑问,现在便提出来,别日后给本宫捅娄子……”

对方全部都表示听的非常清楚了,没有任何问题。

李月辰点点头,又交代了几句之后,让他们先去收集最近的消息,然后交给福来。

离开了集贤坊之后,回宫的路上,李月辰计算着第一份报纸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投放?

是大张旗鼓还是悄悄的来?

虽然说就结果而言没什么区别……但李月辰很清楚,这玩意儿的出现对于世家的社会影响力会造成不小的打击。

或许一开始还不是太过明显,毕竟这年头,识字的人就那么多,对于大多数百姓而言,报纸和告示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但不同之处至于,报纸的传播效果比告示要好上太多了,尤其茶楼酒肆这类地方,若是有一张报纸,互相之间讨论起来,那传播速度可是相当恐怖的。

当人们的识字率越来越高,报纸的销量自然也会越来越高。

到时候,对那些世家大族的社会影响力,绝对会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不过很可惜啊,皇帝这一招玩的是阳谋,他们就算明明知道也什么都做不了。

回到宫中之后,李月辰跟义阳公主和上官婉儿计算了一下,第一期的报纸完全可以在十月十五发行。

到时候还需要让驿站那边的驿兵配合,每个人带上一些报纸去其他州县贩卖。

同时那边有什么事情,大概调查一下再回来做个汇总,一来一回之间,全国各地的新闻便都可以通过大唐日报来发行了。

到时候,身处南方的人能知道北方发生的事情,北方人也能知道南方发生的事情。

信息一旦开始交流起来,也能提升百姓作为大唐子民的自豪感。

三人一边商量着,一边确定下来首期大唐日报应该刊登一些什么内容。

最近朝堂上没什么值得关注的大新闻,那就还是以李月辰研究粮食产量作为头版头条。

李谨行大破新罗与靺鞨的围攻也可以宣传一下,他老婆被封燕国夫人这件事情也可以写一写。

至于其他版块,李月辰将挑选好的一些市井八卦刊登了上去,另外还有一些隐晦的产品宣传,也算是给自己打了一波广告。

同时也没忘了将卢照邻再拿出来营销一下,向大众澄清他已经将妻子接过来了,不是负心汉了。

上官婉儿突然问道:“殿下,那若是将来有人写诗,可以在大唐日报上发表吗?”

“当然!”李月辰点点头,“你是编辑,你自己看着办就行。如果你认为写的好,自然可以发表。”

“那……婉儿的诗,也可以吗?”她似乎有些期待的问道。

李月辰鼓励的点点头:“你若自认为写的不错,自然同样也可以。”

聊了一会儿之后,为了提升销量,李月辰决定在报纸上连载长篇小说三国演义。

“这几日我会将第一篇的稿子拿过来,但是要千万加上一句‘本故事非正史,为虚构改编话本’,千万不要忘了。”

上官婉儿似乎能理解她的意思,认真的点了点头:“殿下放心,我记得了。”

……

时间一天天过去,这天,李月辰上完课之后,并没有照例离开,而是拍了拍手,让学生们都围了过来。

“马上就是十月了。半月之后,有一任务交给你们。”李月辰道,“大唐即将发行报纸,到时候,你们的任务,就是拿着报纸在街上叫卖……”

这帮学生因为一直跟李月辰学习,耳濡目染的影响之下,并没有瞧不起商人的心思,反而一个个开始认真的提问自己应该怎么做,以及怎么才能做好。

第一百三十六章 朝堂辩论

十月十五,下元节。

李月辰吃过早饭之后就披上道袍去念经了,一家人也都跟着进入道场之中祭祀。

东都城内,工匠行业的人们也会在这一天进入道观里面去祭祀老君。

然而,却有一群孩子,打破了这平日里一向平静的东都城。

这些孩子男男女女一大群,从集贤坊出来之后便直接分开,前往东都城各地。

他们身上背着麻布制作的袋子,里面摆放着整整一大摞的报纸,在街上一边走一边高声叫卖着。

“卖报卖报,大唐日报!朝廷最新政策,市井小道消息,真假流言蜚语,尽在大唐日报!”

这些孩子们行走在东都的大街小巷里,手里举着一份报纸一边摇晃一边叫卖着。

这个时代,娱乐终究还是匮乏,听到这帮孩子们的叫卖,周围人忍不住好奇:“那小郎君,这大唐日报是何物啊?”

“其名曰报纸,就是全国各地的新闻。上到朝廷最新政策,下到各州县的小道消息,汇聚起来,便是这大唐日报了!”

听到他的解释,周围人都点点头表示明白了,于是问道:“几钱一份?”

“两枚开元通宝即可!”

价格倒是不贵,不过周围人真正掏钱买的还是没多少。

毕竟这年头识字率实在太低,大多数人买来也没用,一点都看不懂。

这个时候,旁边酒肆的二楼突然探出一个俊俏的脑袋:“那小郎君,给我来一份!”

“好嘞,这就来!”

卖报的孩子答应一声,连忙抬腿跑上了酒肆二楼,拿出一份报纸恭恭敬敬的递给了对方。

那俊俏的青年也拿出两枚开元通宝递给他,随后便拿起手中报纸看了起来。

头版头条入眼的标题便是《在天皇与天后领导下,太平公主带领团队研究粮食产量提高取得重大成果!》

“嗯?”

上一篇:遮天:自中皇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