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大公主 第110章

作者:湛阳

不过没办法,一点点来吧。

于是挥挥手让所有人都回村,在院中跟他们宣布:“本宫来意想必你们也清楚,若有疑问,尽可提出!”

村长往前走了一步,行礼问道:“敢问殿下,在此地研究作物,若失败,岂不是一年都没有收成了?”

“此事不必担心,本宫还能饿着你们不成?就算失败,没有收成,本宫也保证你们能吃饱穿暖!”李月辰笑了笑,“况且,平日里你们若有余粮也只能拿到城中去售卖,在此期间,本宫自然也会付你们工钱!不必担心生存问题。”

听到她的话,不管是村长还是村名们都一脸喜上眉梢的表情。

以前种地并不是每年都有余粮,而如今给工钱,自然要比不稳定的种地好多了。

李月辰倒是也不担心他们会趁机偷懒什么的,他们根本没那个胆量。

随后又跟着村长去看了看已经收集好的肥料,李月辰在旁边给他们讲解这些肥料如何配比,随后又道:“除了我说的这些之外,你们也可在多余空地上试试其他方式,若能开发出新的肥料配方,本宫照样有重赏!”

村长等人纷纷点头表示明白。

讲完了自己知道的肥料配比,又让他们尝试一下在相同肥料之下采用不同的种植密度来做对照试验,寻找出最佳的种植方式。

除此之外还要尝试不同的作物,看看那一种最为合适等等……

好在这些人虽然不识字,但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农民了,对于她讲解的这些东西还是可以理解的。

交代完了一切之后,村长等人重复几次,确认了没有问题之后,李月辰也放下心来。

想着既然都来了,也不着急回去,便打算在村中自己看看。

而村长已经安排人开始尝试了,趁着殿下还没走,看看有没有什么错误。

不知不觉来到村中院落,福来低声拍马屁:“今日奴婢可算开了眼,想不到种地居然还有如此多的学问。”

李月辰却摇了摇头:“这才多少……我这只是九牛一毛而已,这里头的学问,我若是都懂,今年就能吓死不少人了。”

“是是是……”福来只当她是在自谦,回答的相当随意。

对此李月辰也懒得解释什么,反正解释了他也听不懂,只能摇摇头任由他脑补去了。

就在这时,李月辰无意间扭头一看,便看到远处的那些村中的小孩子们,正聚集在一起,用羡慕的眼光看着自己身上华丽的衣服。

这些小孩子大多都瘦的跟麻杆儿似的,而且身上的衣服都很旧,有些地方甚至都破了洞。

要说唯一好一些的地方,就是这里距离洛水支流不远,每天都能到河里去泡一泡,身上比较干净。

看到这一幕的李月辰觉得有些可惜,这些孩子长大了也没有翻身的机会,只能一辈子窝在这个小村庄里面,然后跟其他村子的同龄人结婚,生几个孩子,麻木的过完一生。

她又想到了曾经的想法,师父李淳风去世之后,李月辰就想过开一个孤儿院或者是义务学校来让穷苦人家的小孩子读书。

现在这个想法再次涌上心头,可问题是……现在她没那么多钱。

开个学校是要花钱的,单单说找个地方容易,可问题是教他们学习,总要有纸笔的。

这个年代的纸又不算便宜,真的想要教这些小孩子读书,是个高成本的事情。

正在心中感到可惜的时候,突然想到了什么,抬起头道:“去找些木炭条过来。”

福来答应一声,挥手让旁边的监门卫赶紧去找。

李月辰来到一栋茅草屋外面的土墙前,抬手在墙上摸索了两下。

墙面有些开裂的地方,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总体上,质量还算可以。

虽然有点脆,但是应该能承受炭笔在上面滑动,毕竟写个字而已,能用多大力气?

不一会儿,监门卫便找到了几根烧过的木炭条回来了,李月辰拿出一根,在墙上写下了一,二,三……直到十。

看着墙上清晰的字迹,李月辰笑着点点头,转过身对那十来个小孩子招了招手:“都过来!”

几个小孩子有点怯生生的不敢过来,还是一个稍微大点的孩子带头走了过来,行礼道:“殿下恕罪,他们还小,有些怕生。”

“无碍。”李月辰笑着招了招手,“来,都过来!”

小孩子其实挺看颜值的,在他们看来,长得好看的人都是很善良的。

看到李月辰随和的笑容,纷纷挪动着脚步来到她身边。

“殿下,这……”福来想要阻止,却被她摆摆手制止了。

李月辰指着墙上的十个字:“跟我念,一!”

孩子们纷纷愣在原地,互相看看,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还是那个稍微大点的孩子摆摆手提醒了他们一下,最先开口跟着念:“一!”

孩子们这才同时跟着开口:“一!”

李月辰又将手指后移一些:“二!”

这次孩子们学乖了,纷纷跟着念:“二!”

当教他们念完十个字之后,李月辰笑了笑:“这十个字,你们这几日每人拿木炭条在这墙上跟着写,直到记住为止!以后,我每隔五日过来教你们十个字。”

带头的孩子疑问道:“不知殿下何意?我等皆是农民,没资格学习文字……”

“错!不是没资格,是没资本!”李月辰笑着摇摇头,“因为你们买不起纸笔,请不起教书先生。今日我教你们这些,若是有朝一日你们学有所成,能为我大唐建功立业,便能过上好日子了。”

对面的孩子脸上带着疑问:“可我等既不能上阵杀敌,又不能……”

“所谓建功立业,不一定非要上阵杀敌或者位极人臣。”李月辰摇了摇头,“若是有朝一日你们能让粮食产量再翻一倍,一样是天大的功劳!无论何种行业,只要是对大唐还有好处的,皆是大功!”

看着对面的孩子这个跟自己差不多大的孩子点点头,李月辰露出一个微笑:“就按说好的,五日之后,我再过来检查,可要好好把这十个字记住!”

“是!”对方郑重的答应一声。

“你可有姓名?”

“小人名叫张老大!”

听到这个名字,李月辰忍不住咧嘴一笑:“好名字!”

抬头看看天色也不早了,差不多该走了。

然而刚刚转过身,就看到不少中年男女“哗啦啦”的全部跪了下来,对着她磕头。

“你们这是作甚?”李月辰快跑两步来到他们前面问道。

一名中年妇女红着眼眶抬起头:“民女谢殿下传授学问!此大恩,永世难忘!”

其他人也纷纷道谢,说着各种感谢的话。

李月辰松了口气,抬了抬手:“好了,免礼吧!福来,回宫!”

“喏!”

马车摇摇晃晃的离开,那些孩子的父母仍然对着马车行礼:“恭送殿下!”

听到后面的声音,李月辰不禁咧嘴笑了笑。

福来忍不住疑惑道:“殿下此举是为何?就算教他们认字,无书可读,一样没用啊。”

李月辰靠在车厢上,抬起眉毛笑了笑:“那不如打个赌吧,就赌一个钱如何?”

“好,奴婢赌!”福来点点头。

反正一个开元通宝而已,赢了等于是殿下赏赐的,输了更是无所谓。

李月辰喃喃自语道:“这些都是我洒在此地的种子,若是运气好,说不定其中一颗,将来也能成为参天大树呢……”

第一百零一章 公主不想学舞蹈

咸亨三年,七月己酉,处暑。

朝堂之上,皇后上奏,如今的大唐疆域辽阔,物产丰盈,国泰民安,四海升平……

况且已经泰山封禅,不如给列祖列宗加个尊号,感谢他们在天之灵保佑的同时,也表达一下孝敬之情。

李治点点头表示有道理,准了。

于是高祖李渊加尊号“神尧皇帝”,太宗李世民加尊号“太宗文武圣皇帝”。

下面马上就有支持派的大臣上奏表示,为了避开先帝与先后之称,陛下与娘娘可以改称天皇与天后。

李治表示不错,准了。

整个朝堂上都显示出一副非常开心的气氛来,只有通道里面的李月辰抬手捂着脸,嘴角带着无奈的笑容。

这称号,不知道为啥,在她听来只感觉中二的厉害,而且有点尬。

不过只要他们开心就好,李月辰是不可能在这些事情上发表什么意见的。

……

下朝之后,李月辰还没准备回安福殿,福来就过来了:“殿下,司农少卿刘子贺正在殿外等候。”

“走吧。”

李月辰来到了西华门外,刘子贺连忙行礼:“见过殿下。”

“免礼,人手已经找到了?”

“是。”刘子贺答应一声,“属下组织了一百人,不日便可南下去寻找殿下所说的野稻种,争取将各公母种都带回来一些,同时……”

“哈?”李月辰突然一愣,“慢着,你方才说,这稻谷还分公母?”

这下轮到刘子贺懵逼了:“殿下不知道?”

卧槽,这个好像还真的不知道……应该说不愧是司农少卿吗?专业人才就是不一样。

“算了,你接着说。”李月辰摆摆手。

刘子贺点点头:“同时,也会分出一些人去往南方诸国购买起稻种,回来做殿下所说的那……对……”

“比对试验。”

“是!”刘子贺歉意的点点头,“只是殿下,南方诸国路途遥远,恐怕不是能短时间……”

李月辰点点头:“这些我都知道,只要尽力便好。若是能早一年研究出成果,我大唐百姓,便能早一天吃饱饭。”

听到她的话,刘子贺忍不住肃然起敬。

这位公主在如今的大唐,名声还是比较响亮的。

一开始发明的公主犁,如今基本已经完全取代了之前的犁。虽然只是改动了一些小地方,但在刘子贺看来,这完全就是天才的想法。

后来,一首悯农从朝堂上传出,刘子贺当时便觉得这位公主心系天下,实在敬佩。

更别说后来成功将粮食产量提高的消息传到户部之后,究竟多么令人震惊。

当朝堂上传出消息,说这位公主以女子之身就任户部侍郎的时候,虽然大多数都默默表示了反对,但刘子贺却欣喜不已。

说不定这位公主就是上天派来为大唐抵御旱灾的。

有了这么一种崇拜心理的前提上,刘子贺对公主的命令可谓是言听计从。

搞定了这件事情,李月辰想了想,粮食的问题肯定还需要花时间来慢慢搞。

不过这种事情本身就急不来,一点点来吧。

……

皇家农庄的院子里面,男男女女不到二十个小孩子盘腿坐在地上,看着李月辰在墙面上写下的文字。

她拿着一根树枝当做教鞭,指着写好的字:“来,跟我念,百,千,万……”

大大小小的孩子们也跟着异口同声的念起来:“百,千,万……”

这年头,能学习文化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所以这些小孩子们学习的极为认真。

李月辰让他们在另一面墙上默写了上次学过的十个字,每个人都能写出来。

随后继续教他们今天学的十个字,同时心里想着,再过一段时间,应该就可以教他们千字文了。

看着已经开始在墙壁上拿木炭条写着今天学习的字的孩子们,李月辰嘴角泛起一丝微笑。

等学会了千字文,就可以教他们一些数学和简单的物理之类的,然后再准备大量习题给他们做,嘿嘿……也让你们提前适应一下千年之后的学生过的生活。

最近的李月辰没什么其他事情,每天没事了就去陶光园里面转转,想要找个合适的地方练建造跑酷训练场,同时每隔五天就去一趟皇家农庄,教那些小孩子们学习知识。

转眼之间,时间已经到了七月底。

入夜之后,李月辰看时间差不多了,打了个哈欠之后,准备回去睡觉。

要说生活在皇宫里唯一比较舒服的地方就是晚上不用担心蚊子。

这个年代已经有了类似蚊帐的东西了,只不过是丝质的,普通人家用不起。

皇宫里面每天都会点大量的熏香,本身蚊子就很少,而睡觉的时候,也会在蚊帐里面点熏香。

上一篇:遮天:自中皇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