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界太凶,我苟回现实显圣 第142章

作者:九灯和善

屏风内传来阎都督的爽朗笑声,下一刻林夜便是见到阎都督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朝着王勃这一桌走来。

“剧情不对啊。”

林夜看着走出来的阎都督,按照历史学家所言,这一场滕王阁宴会,实际上是阎都督为了捧自己的女婿,只不过出来了个王勃搅局了,阎都督就算想捧自己女婿,可在王勃的这篇滕王阁序下也是无计可施。

绝对的文采差距面前,权力都失效了。

这文章虽好,可现在还没到最好的地方,这阎都督就放弃了?

此时的王勃对于周围围观的情况视若无睹,目光只有眼前的纸张,才如泉涌,奋笔疾书。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嘶!

林夜已经是可以听到现场诸多文人的倒吸凉气的声音了。

王勃的这篇滕王阁序彻底震惊住了他们,虽然这文章不是自己写的,但林夜颇有一种与有荣焉的感觉。

“这……这文章惊世之才啊。”

“名垂千古,必然名垂千古!”

有上了年纪的老者已经激动的身子都在颤抖了。

“朝闻道夕死可矣,能够看到一篇绝世之文章出世,还能亲眼可见,老夫死而无憾。”

“恭喜阎都督,贺喜阎都督,得此佳文,今日之盛宴,必然流芳百世。”

也有震惊过后反应快的人,先朝着阎都督拍马屁了。

这篇文章可是提到了阎都督的,而这样的文章必然名垂千古,那么作为举办这次宴会的阎都督,也必然跟着流芳百世。

这就是诗词文章的魅力。

就如同李白的赠汪伦,还有《将进酒》中的岑夫子、丹丘生,这几位做了什么,就是请李白吃饭喝酒,便是因此随着李白的诗词而名字被后世所知。

另外阎都督和这几位路人甲不一样啊,阎都督那可是大官,史记可以查询的,人家一聊起滕王阁序,就肯定会提到组局者阎都督,阎都督的后人甚至可以靠这个吃饭了。

当然古人可能想不到那么远,但林夜是知道现实中确实是有这样的一些人,因为他们祖上和某位名人有着密切关系,而恰好这位名人如果没有后代的话,这些人便是担任该名人故居的讲解员之类的,也能活的很滋润。

阎都督很开心,等到王勃落笔完成整篇滕王阁序后,忍不住开怀大笑道:“好,真是好文章,如此文采必然不是无名之辈,敢问小兄弟名讳?”

“王子安,龙门人氏。”

“可是那京城神童王勃?”

人群有人惊呼,而后更有人念道“莫不是写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那位王子安?”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老夫是一直挂在书房来回欣赏。”

听着周围人的话,王勃很是谦虚道:“如果没有第二个王子安的话,那就是在下了。”

“果然是大文豪啊,今日得见,犹胜闻名。”

林夜看着被众人围捧的王勃,他的注意力却是落在了那阎都督身上,阎都督很是高兴没错,但林夜总有一种感觉,这阎都督的并没有特别的激动,就好些这一幕他已经是提前有所预料到一样。

而接下来自然就是众人围绕着王勃和阎都督进行奉承,婢女们再次摆上水果佳酿,一群文人开始喝酒作乐,穿梭在美婢侍女之中……

林夜看着这一幕,只能是长叹一声,真是放浪形骸啊。

罢了,入乡随俗吧。

……

……

中午宴会过后。

“都督,子安还要前往交趾看望父亲,就先告辞了。”

“本还想留王公子再待几天,但百事善为先,王公子既然是去看望父亲,本都督也就不挽留了。”

阎都督亲自送王勃上了船,并且随后有仆人送上了一封盘缠放到船上,王勃也没拒绝,这本就是润笔费。

船老大开始划船,眼看着船舶离着滕王阁越来越远,直到最后消失在江边远处看不到踪影,阎都督脸上的笑容也是消失不见。

“老爷,那位老神仙还真是料事如神啊。”

“什么神仙,不过……”

阎都督话说到一半便是戛然而止,半响后道:“不过既然与本都督达成了交易,本都督也不能言而无信,你吩咐衙门那边准备祭拜大典,嗯,就说今年秋水泛滥,本都督要祭拜河神,为我洪州百姓求个风调雨顺。”

“好,小的这就去操办。”

……

……

已经远去的船上,王勃看着出现在眼前的林夜,有些意外。

“林兄怎会在我的船上?”

“我要不在你船上,只怕你马上就命不保夕了。”

林夜的话让王勃一楞:“林兄何出此言?”

“你说昨日遇到神仙老伯,让你一日千里来到这洪州,做出名垂千古的文章,那神仙老伯为何要送你到洪州来,而且又恰好阎都督又在滕王阁举办宴会?事情就这么的凑巧吗?”

林夜玩味看着王勃,王勃脸上露出思索之色,半响后,道:“林兄的意思,这神仙老伯与阎都督之间……”

“一个求的是名垂千古,一个求的是香火供奉,不过是各取所得罢了。”

王勃听懂了林夜的意思,说道:“我明白林兄的意思了,那阎都督重修滕王阁,求一篇文章名传千古,那神仙老伯想借着阎都督得洪州百姓香火,但这是三赢的局面,我也可以借着神仙老伯的神通,早日见到我父亲。”

“只怕你见不到你父亲,只能是要栽在这江河之中。”

当初上学时候,林夜也和同学开玩笑,那些艺术家大部分生前都是穷困潦倒的,他们的作品是在他们死后才大火被人追捧,原因在哪里?

如果这些艺术家还活着,那他们的作品就不属于孤品了,商人们也不敢去炒作,只有死了的艺术家的作品才值钱。

这个道理放在王勃身上同样适用。

滕王阁序不可否认是一篇绝世文章,但赋予滕王阁序被后代读书人追捧的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王勃的英年早逝,滕王阁序成为了王勃的最后绝响。

不过这对于那位阎都督来说只是锦上添花罢了,王勃的生死和他无关,只是有人动了贪心。

看着此刻王勃身后足有三丈之高的文气,说句实话林夜觉得自己也动心。

儒家文气是一种很特殊的能量,他可以转化为功德,也可以转化为香火供奉,还能转化为灵力。

这是从当初董仲舒提出天人大一统后,儒家文气也就有了这特性,当初也才能百家称尊。

第一百九十三章 神灵的气息?

江面,风平浪静。

船舶顺水而行。

半个时辰后,船舱内,王勃几次看向林夜,欲言又止。

“别着急,还没出洪州水域呢。”

林夜闭着眼睛,仿佛能够看到王勃的举动,淡淡说了一句。

“林兄,会不会是你猜错了?那神仙老伯不是那样的人。”

“是不是一会不就知道了,再说他不是答应你,会助你日行千里到你父亲交趾那边吗,安心等着就是了。”

看到林夜这么说,王勃也只得在船舱内坐等,盏茶时间过去,船舱外终于是有了动静。

“可是王公子?”

听着声音,王勃脸上露出激动之色,走出了船舱,而此刻甲板上也是出现了一位老者的身影。

“老伯,你总算是来了。”

“遇到一点小事耽搁住了,还请王公子见谅,你这船上还有其他人?”

老伯目光看向船舱,但因为林夜的位置恰好是在船舱的拐角处,老伯的视线无法看到。

“嗯,我在滕王阁赴宴时候,结识了一会朋友,他要去的地方正好和我顺路,便是相约结伴而行了。”

王勃按照林夜交代好的说辞朝着老伯解释了一下。

“原来如此,那为何你这位朋友不愿意出船舱呢?”

“老伯邀请,我岂能不见。”

林夜的声音从船舱内传出,下一刻林夜从船舱内走了出来,和老伯四目相对,林夜脸上露出了玩味笑容。

“老人家,听闻您有神仙法术,能够一日千里,不知道能否让我也见识一下?”

老伯在林夜出来从船舱内走出来的那一刻,神情便是变了,听着林夜这话,脸上强撑着露出笑容:“在上师面前,小妖这点门道哪敢班门弄斧。”

“何必自谦,至少我就不能操控这江河之水,在这江河之上,可是你的地盘。”

林夜的话让得老伯老眼闪过那么一缕精光,但只是一闪即逝,如果不是林夜紧盯着对方,还真发现不了。

这是被自己的话说动了心思,但却强行按捺住了?

“上师既然想要见识,那小妖自当满足上师的请求。”

老伯朝着林夜行了一礼,下一刻手上出现了一个牛角般大的江螺,老人吹动江螺,一阵悠扬的螺声传出,下一刻原本平静的江面却是突然翻涌了起来。

起风了。

风吹动着船帆,那原本就顺水而行的船舶速度又快了不少,如离弦的箭一般在江面疾驰,但诡异的是船舶却是行的很稳,如履平地,丝毫不见摇晃。

“上师,可还行?”

老伯停止吹奏,但狂风依然还在。

“果然是好手段,没看错的话,你这手上这江螺,应该是河神之物吧。”

林夜目光落在老伯手上拿着的江螺上面,老伯没有想到林夜的眼神这么犀利,他刚刚施展控水之术,不过是想看看眼前这人的反应。

可对方毫无惊讶表情,更是一眼认出他手上所那的乃是上任河神遗留的控水法宝,这让他心里更加的忌惮了。

“上师目光如炬,小妖不敢隐瞒,此物确实是上任河神所留,小妖机缘巧合之下获得,这些年来凭借着这控水法宝,也救了两岸不少失足落水的百姓。”

一旁的王勃听着林夜和老伯的对话,整个人都有些懵。

在他眼里神仙一样的老伯,竟然对林兄如此恭敬,还自称是小妖,难道真如林兄所说的那样,这老伯对自己图谋不轨?

林夜没有接这老伯的话,而王勃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一时之间整个船舶一片寂静。

林夜站立在船头甲板,目光遥望前方山头,突然开口道:“过了这个山头,可就出了洪州地界了。”

老伯浑身一震,盯着林夜的背影,沉吟了那么一会,也不知道在思考什么,最后笑道:“是啊,马上就要出洪州地界了,小妖也只能是送到这里了,祝上师和王公子一帆风顺,小妖就先告辞了。”

说完,老伯的身影便是在船舶上消失。

“林兄,这是怎么个情况?”

王勃目光看向林夜,他现在摸不准是因为林夜在这里,这老伯没对自己动手,还是老伯本来就不会对自己动手,是林夜猜错了。

“没事,子安兄安心去寻你父亲吧,我也就此告辞。”

林夜没有给王勃过多的解释,下一刻身影便也是在船舶上消失。

“这……”

……

……

洪州,滕王阁外的赣江。

“上师这是何意,小妖不曾为恶,上师何必咄咄逼人。”

江面之上,老伯神情狼狈,而在他的身后,林夜不紧不慢跟着,就这么踏江而行。

“若没有我在,只怕此刻这王勃已经是葬身赣江水底了。”

“上师这只是你的推测,小妖不曾有害王公子之心,上师难不成要以还未发生的事情来治罪小妖,小妖不服。”

“不服,你可知道我为何能够在这江面行走?”

“那自然是上师修为高强。”

“那是因为这千百年来,诸多文人到那滕王阁,读那滕王阁序,感怀王勃,经年累月所凝聚出来的文气赐予我的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