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宠又给我开挂了 第431章

作者:石三

孙大人手持屠龙神器大步而入,对着光茧一剑刺去——噗!无穷锋锐之意,轻而易举的刺穿了光茧,孙大人扬起了令签应物往下一拍,啪的一声光茧之中凝聚的“真灵”溃散!

而后孙大人收了各种宝物,双手一合,聚拢了周围溃散的真灵,在其中种下了一枚“灵种”。第二座小天地的规则引发,灵种飞速成长,吸收了真灵的残片,残片中的意识、记忆等等自然就被抹去了。

孙长鸣却总觉得灵种想要完全掌握真龙水宫,还差了一些什么。略一思忖孙大人就明白了,于是凌空喝了一声:“夯货!”

……

席兰国中,喜鹊正在打盹,她这几天很不痛快。回到红夷蛮种大陆之后,她跟蝠道人、界英会合,原本想要大杀四方,毕竟自己现在可是强大的七阶,让红夷蛮种在本大丫鬟的凶焰下颤抖吧!

可是蝠道人却一直约束着她。蝠道人忠实执行老爷的命令,目前不能表现出太强的实力,以免引来席兰国的全力清剿。

喜鹊空憋了一身力气无处发泄,整天挖空心思捉弄蝠道人,剩下的时间就只能睡觉了。

忽然被老爷隔空一喝,扑棱一下醒了过来,瞪着一双凶光四射的大眼睛四处寻找:哪儿呢哪儿呢,老爷在哪儿呢?

老爷同她沟通之后,喜鹊恋恋不舍得将兄弟放了出来。小鬼儿赵毕知晓了老爷的意思,他咬了咬牙,躬身道:“赵毕愿意听从老爷的安排。”

“喳——”喜鹊罕见地露出几分温情,用巨大的翅膀轻轻摩擦着赵毕,依依不舍。

老爷的声音再次响起:“他已经不是当年那只胆小的小鬼了,你不可能一只庇护他,他也有自己的机缘。”

喜鹊一闭眼,两颗巨大的泪珠滚落下来,砸在地上烧出了两个大坑。她别过头去,回了一下翅膀:去吧去吧。

小鬼儿赵毕猝不及防,被大姐一翅膀打飞出去几百丈,就有些迷茫愕然。喜鹊纯属失误,离情别绪也就被这一翅膀打的支离破碎。

孙大人一记“破虚”将小鬼儿赵毕摄了过来,想了想又将之前那一枚五道龙影的龙珠给了赵毕,把手一挥赵毕和茁壮成长灵种融合在一起,在真龙水宫中,取代了以前光茧真灵的位置。

赵毕昏昏沉沉,耳中听到老爷说:“你尽快融合晋升,等你苏醒归来,老爷帮你镇压祖坛、打破六玺宫,彻底掌握这座真龙水宫。”

赵毕陷入沉眠,光茧光芒收放宛如呼吸。

孙大人收了二弟和葫芦老五,前次之所以跟光茧真灵合作,而不是直接灭杀了它,行鸠占鹊巢之事,一来是因为孙大人那时候还没有如此强大,便是有二弟压制真龙水宫,对上光茧真灵的无数重宝也颇为棘手,二来那个时候单凭灵种,难以彻底取代光茧真灵,这真龙水宫便会彻底的失了掌控。但是第二座小天地的规则,恰好可以做到这件事情。

有了小天地的“催生”,赵毕和灵种结合,可以快速成长,不需要太长时间,就能接管此地。

孙大人转身离去,出了大门看到一群瑟瑟发抖的强修,想了想便顺道下了一个命令:“此后,真龙水宫划为禁地。”

以前你们有实力就能探索真龙水宫,但是以后真龙水宫就是本大人的了,里面的宝物也都是本大人的,本大人没那大方,让你们到我家里来摸宝。

“遵命。”强修们连忙领命。孙大人进去之后,他们在外面看着,见到真龙水宫上空,不断有灵光雷霆炸开,便猜测这是孙大人在收服真龙水宫,如今孙大人出来了,又颁下了这一道命令,结果自是不言而喻。

他们恭送孙大人出去,心中一片敬佩:恐怖的真龙水宫,就这样成了大人的囊中之物!

孙大人出来之后,意外看见国师竟然没走,随口问道:“国师是在等小生?”话一出口孙大人就很不得抽自己一巴掌,之前都下定决心不要在这老女人面前再玩什么年纪梗,为什么还要自称“小生”?

国师似乎并无察觉,颔首道:“孙大人可有空闲?移步一叙。”

孙大人真猜不出来国师要跟自己谈什么,略一沉吟,才颔首道:“好。”孙大人又落到了玄武背上,玄武踏波而去,很快消失在所有人的视野中。

浮岛周围,两国的修士一起松了口气,又可以愉快的赚钱了,这才对嘛,何必打打杀杀,大家一起发财不好吗?

……

人在大海上,左看右看都是一个样子,也分不清东南西北。孙大人总觉得时间很短暂,前方就出现了一座秀丽的小岛,国师应该是动用了某种神通,带着自己和玄武一起穿梭了虚空。

两人登上了岛屿,玄武自去海中玩耍。

岛上的植被和野兽同大陆有着极大的差异,孙大人留意了一下,有许多和传说中的某些珍禽异兽类似,不过这些珍禽异兽早已经绝迹。

“此地……”孙大人感知了一番:“和国师有些机缘关联?”

国师点了点头:“我自演第四座小天地,便是在这座岛上完成。”孙大人便在心中估算:国师现在有几座小天地,至少四座了吧,说不定五座,甚至更多。

“后来本国师就将此岛从天地中摘了出来,除了本国师没人能走进来。请孙大人过来,只是因为此地景色宜人,而且僻静,适合谈事情。”

国师领着孙长鸣,走进了一片竹屋。竹屋建造在岛上临海的一座高峰的半山腰,面朝大海视野极好,景色极佳。

国师坐下来,摆开了器具开始煮水烹茶,孙大人以前一直觉得,这些茶道之类多半也都是附庸风雅,但是国师这样一位气质如高山白雪的美人,坐在泥炉边细致为你布茶,真的是一种极致的享受。

这种意境便是什么都不做,只是看着也充满了美感。

两人喝了茶之后,国师才开口问道:“孙大人有大志向,东土皆知。能否请孙大人告知,你接下来的计划?”

孙长鸣把玩着茶杯,薄胎青花瓷,杯身如玉,透光可见,青花勾勒的浑然天成,颇有大家风范。

国师笑道:“都是我亲手烧制的——我之前说了,痴长了几百岁,有许多闲暇的时光,摆弄这些没什么大用处的物什。”

孙大人苦笑,果然刚才那一句“小生”还是被记恨了。

“国师想知道什么?”孙大人索性单刀直入:“是想要确认桑岛是否在我大吴征讨范围内?”

国师不慌不乱的泡着茶,也很坦诚:“确有此意,知道了孙大人下一步的计划,咱们才好谈下去。”

她的玉手伸过来,又给孙大人续了茶,才道:“桑岛这千年以来,不甘心蛰伏于大吴之下,从我师尊开始一直到本国师,都在努力想要逆转桑岛国运,千帆过海征反大吴!”

“桑岛地狭,国民自古憧憬东土大陆。在我们的眼中,东土广阔富饶得天独厚,占据了此等宝地,自当奋发图强励精图治。可是大吴不珍惜,我们自然也就起了觊觎之心。”

孙大人不知该说什么,自己足够直白,可是国师更加直白。

国师停下了手里的事情,端庄而坐,便代表了整个桑岛:“不过大吴出了孙大人,本国师看不到反征东土的希望了。”

“我们之前有奢望,但并未能够付诸行动,虽然两国之间多有龃龉,可也不能算是罪无可恕吧?”

孙大人问道:“国师到底想要说什么?”

国师道:“从我师尊开始准备,到现在千年时光,桑岛攒下了三百丈巨舰六百只,各式舰船过万。

本国师一言可以调动第六大境八人,修军二十五万。还有许多民间宗门、帮派,背后实际上也是本国师支持,只要半年时间,就会多出至少十位第六大境和五十万修军。

整个桑岛极限状态,至少可以出动三位第七大境、十八位第六大境,以及百万修军!”

国师看着孙长鸣,认真说道:“这些东西,孙大人若是想亲眼验证,本国师现在就可以带你去。”

孙长鸣一摆手:“不必,国师开口本大人自然信得过。数量不少,但也不算很多。”

听着很唬人,但是真想要凭借这些力量征服大吴那是痴人说梦。百万修军听起来很多,但这些力量想要真的占领大吴一郡都有些吃力,更别说大吴全境了。但这已经是桑岛极限的动员力量了。大吴朝历史上从皇帝到臣子,都只把桑岛当成是癣疥之疾,也正是这个原因。只不过他们并不知道,桑岛真敢动手,而且如果真的开战,东海各郡必定一片糜烂,便是无法威胁到整个大吴朝,沿海百姓也要经历一场惨痛浩劫!

但国师有一点没说错,不管桑岛有多大的恶意,都还没有真正实施。

国师继续说道:“孙大人可愿意真正的接纳我桑岛?”

孙大人颇感意外,听明白了国师的意思,但事情太大孙大人竟是不敢确信:“国师的意思是……”

“桑岛是岛民的桑岛,不是国主的桑岛,这一点上,本国师和国中贵族、藩主的认知,一直都是不同的。”国师看着大海,无边广阔浩渺:“桑岛若是真心投效,大人能否保证对桑岛和大吴的子民一视同仁?”

国师留给孙大人考虑的时间,自己继续说道:“桑岛先祖曾经有过真心投靠的意图,那个时候还不是大吴呢。可是东土之主看不上桑岛弹丸之地,呵呵。”

孙大人就明白了,东土之主一向自认正统,富有天下,除了九巫妖廷之外,就连北原三十六部也不大放在眼里,区区桑岛就算是国主上表求册封,也从未想过纳入自己的版图,主要是觉得“亏本”。

那地方在朝堂诸公看来,又收不上多少赋税,纯粹是个累赘。

而对于普通的桑岛百姓来说,一定是希望能够并入大吴的,在他们的心目中,大吴是真正的“天朝上国”,如果可以他们都愿意迁入大吴生活。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桑岛统治者的心理早已发生了变化:并入大吴,哪有吞并大吴划算?

但毫无疑问,国师是站在普通百姓这一边的。

孙大人低头思忖,很久没有说话,国师也不打扰他,安静地泡茶。孙大人喝了五杯之后,方才抬起头来,道:“很遗憾本大人不能答应国师。”

国师诧异,这与她的预料完全相反!按说孙长鸣没有拒绝的理由,桑岛的实力至少足以扰乱大吴沿海,孙长鸣有大志向,要覆灭九巫妖廷,要远征红夷蛮种大陆,甚至可能想要以东土为根基,一统八荒世界!

这个时候应该是尽可能的收拢有生力量,减少内耗才对。

孙大人进一步解释:“国师说一视同仁,但实际上说了这句话,在国师心中就已经将两国子民区分开了。将来我大吴有用到桑岛的地方,只要桑岛出现死伤,国师怕是都会觉得本大人是故意牺牲桑岛。

一次两次,国师可能会选择隐忍,可是次数多了,不但国师不满,桑岛内部也会群情激奋,造反是必然的结果,到那个时候,大吴会被桑岛从背后捅一刀!”

如果接纳了桑岛,将来远征红夷蛮种大陆,桑岛必须要派出军队参加。那样的大战中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便是同一个国家,还会因为将领之间的私怨、争抢战功、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原因互相坑害,就更别说大吴人和桑岛之间了。

孙大人其实不是真的拒绝国师,但是丑话说在前面,这些事情一定要想办法杜绝。

国师微微点头:“大人考虑的长远,容我想一想。”

第598章 天女宗

孙大人和国师的第一次“和谈”没有讨论出结果,但国师出人意料的送给了孙大人一枚碧玉令牌——令牌上以精湛的手法雕刻出一片海波,半空中漂浮一座小岛。

只要手持这令牌,心念一动便可以传送到这座岛屿上。岛屿乃是国师的“私人领地”,孙大人来了国师便会心有感应,过来与孙大人继续商谈。

可是孙大人接了这碧玉令牌之后吧,就总觉得有些古怪:就好像专门准备了一个地方,跟国师私下相会似的。偏偏他孙长鸣手中,还没有类似的地盘,私会的地点都是国师准备的。

这要是在孙大人上一世,可不就是阿姨专门买了一栋房子,给他准备着?

孙大人离开的时候,满心都是这样古怪的念头。但是对于双方的和谈,坦率来将孙大人并不看好。这是人心的问题,人心往往是最难捉摸的。大吴朝和桑岛之间,只能有一方退让,自认吃亏,绝无可能做到双方都完全满意。

而国师对于第一次谈判毫无建树,倒是并不气馁,这等大事三言两语解决了,那才不正常。若是凡夫俗子,这个时候只怕就会心生怨怼:我桑岛愿意放弃准备了千年的计划,归顺你大吴朝,你们却还挑三拣四?

可国师不会有这种心理,既然多次验证之后,已经判断桑岛绝对大吴朝的对手,那么就不要再有那些怨妇一般的心思,如何为桑岛争取最合适的条件,才是国师要考虑的问题。

不抱怨、只努力。

国师心中也知道,退让的必然是桑岛,国师只是想尽可能的少一些牺牲。

孙大人原本的计划是处理了真龙水宫的事情后,直奔重虚天路,继续攻略红夷蛮种大陆。不过原本的计划需要改动一些侧重点:暂时不要动落日国,给落日国保留足够的力量,才能继续牵制大周教。

除了席兰国外,进一步将大吴的影响力,渗透到罗德国中。

国师忽然提出了归顺和谈,孙大人改道返回氓江都司,毕竟桑岛若是真的归顺,孙大人原本的计划等于是提前完成了一大步。甚至可能需要孙大人亲自进京,跟吕广孝老大人,和柳值大人仔细商谈一次。

至于说本国皇帝就在氓江都司……跟那个废物能商议出什么字丑寅卯来?

走到半路上,孙大人忽然心有感应,【九界天】悄悄又联络自己了,孙大人还以为她又要给葡萄儿子争取什么好处,却没想到这一次,九界天告诉了孙大人另外一个消息。

孙大人听闻之后,脸色阴晴不定,谢过了【九界天】之后,一直到返回氓江哨所,都显得心事重重。

……

皇帝在氓江都司附近玩耍好几年了,京师中一直有朝臣不断上书,措辞激烈的劝谏陛下回朝,但是皇帝自己不想回去,谁说都没用。

不过皇帝自己这段时间觉得有些无趣了,他做事情本来就没什么长性,能够在铜棺峡中钓了几年的鱼,完全是因为这项运动的确让人上瘾。

但是皇帝最近渐渐觉得,铜棺峡中的各处水域,都已经被朕征服了,朕应该去别的灭域中看一看,那些灭域的大江大河,一定有更新奇的鱼儿。

皇帝露出了这个意思,身边的众人却是吓了一跳:您可别作妖啊,铜棺峡灭域已经被孙大人完全攻略,您在这里面玩耍,孙大人安排的力量完全可以确保您的安全,您去了别的灭域……万一出点事儿,身边的这些人可都是株连九族的下场!

但是这些人又怎么劝得住皇帝?皇帝到现在还没有离开铜棺峡灭域,完全是因为他心中也有点逼数的,灭域凶险,若是没有强大的护卫力量,他也不敢贸然进去。

皇帝知道皇室有两位第七大境,但是老祖宗必然是要坐镇京师的,那就只剩下了大宗正赵继宗,可是他传召赵继宗,大宗正却总是找些借口推三阻四不肯过来,皇帝不知道赵继宗已经找到了皇位合适的接班人——五皇子——对他这个皇帝也就不那么看重了。没有第七大境保护,皇帝还是有些害怕的。

另外,皇帝想离开氓江都司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乃是他最近色心渐起,可是在氓江都司里,他跟孙大人提了几次选秀女的事情,都被孙大人敷衍过去。

皇帝还曾想过将水灵华收入后宫,跟孙长鸣说了之后,也没了后文——没多久水灵华就晋升第六大境了,也让皇帝有些不满。

说到底皇帝跟孙大人之间一直“相处融洽”,不是因为皇帝变得贤能了,完全是孙大人能陪着皇帝玩耍,没钱的时候孙大人还能帮他搞钱。

可时间长了,两人之间必有龃龉。

这一天,皇帝在铜棺峡灭域中钓了一天的鱼,回去的路上却被几头六阶妖兽袭击,保护皇帝的强修们手忙脚乱,难免出了纰漏,有一位温柔熟美的女修忽然从天而降,竟然是第七大境的修为,抬手便镇压了妖兽,拯救了皇帝。

皇帝邀请对方一同回行宫,当晚女修便住在了皇帝的寝宫中,第二日皇帝传旨,册封女修为“英妃”。关于这位英妃的来历,皇室给出的解释是:隐世宗门的强者。

该宗门名为【天女宗】,已经封闭山门数千年,最近因为源复苏,刚刚重新入世,便出手救了皇帝,此乃“缘分”!

纳了英妃之后,皇帝接连十几天都没有出去钓鱼,整日和英妃在行宫中嬉玩,大约就是大吴朝市井中,非常流行的那些春宫绘本描绘了什么,他们就玩了什么。

十几日之后,英妃发了灵符出去,将自己宗门的晚辈也招揽了过来,十几名年轻美貌的女子,作为英妃的属从女官,也住进了皇帝的行宫里。

英妃知道皇帝想要离开氓江都司,便大力支持。以前皇帝不敢走,现在有了第七大境的英妃随行,还有什么好怕的?皇帝立刻传旨摆驾,北上而行目标是另外一处大吴朝的著名灭域【兀厄山海】。

这一片灭域中同样暗藏虚空,广阔无比,里面有山有海,妖兽怪异横行,危险程度比起铜棺峡犹有过之。

消息传开,朝堂哗然!

皇帝你在外面飘了好几年不肯回京,终于要挪屁股了,你居然不是回京,而是去了更危险的一处灭域……

从朝臣到宗室一片慌张,各种劝谏的奏折雪片一般飞来,皇帝看都不看一把火烧了。朕有英妃伴驾,何惧之有!

吕广孝老大人、太后、赵继宗等人,纷纷给孙大人来了书信,请孙大人无论如何要想办法将皇帝留在氓江都司。

氓江都司有孙大人看护,皇帝还算安全,要是去了【兀厄山海】……凶多吉少啊。

孙大人也是第一时间就去行宫求见,可是这一次皇帝连见都不见他。当初水灵华区区第五大境,你都不舍的给我,哼,现在朕有七境贵妃了!

孙大人“想方设法”,可是皇帝就是不见他,孙大人只好给吕广孝老大人他们回信:下官总不能强闯行宫吧?

于是皇帝终于还是走了,还把孙大人原本准备用作主力战舰的飞车行宫也全都带走了。给太后准备的那一座飞车行宫,被皇帝分给了英妃。只不过英妃一般都在皇帝身边,很少回自己的飞车行宫罢了。

皇帝北上的路途中,还有一道道圣旨颁下,英妃的门人并无半点功劳,却都被封了重要的官职。这些人本身修为极强,带着圣旨上任,若有不从便直接出手!大吴朝各地一片动荡,地方官员敢怒不敢言。

也不知道是不是皇帝对孙长鸣怀有忌惮,这些新封的官员,都在大吴朝的北地,基本上是皇帝一边走一边封官,避开了孙大人的势力范围。

可是梁玉指难受了,她执掌北狱镇抚司,这些人全都在她的地盘上。梁玉指又没有孙大人的那种底气,敢于抗旨不遵,顶多也就是暗示一下下面的人,想办法架空这些【天女宗】的新官。

不过随着天女宗进入北地官场的人越来越多,她们本身实力不俗,又彼此呼应,渐渐形成了一股势力,梁玉指大人也无法随意拿捏。

“你真不管吗?”梁玉指跟孙大人抱怨,孙长鸣两手一摊:“我能怎么办?他是皇帝,抗旨不遵可是诛九族的大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