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砍战记 第366章

作者:十二楼月明

“别别别……我还想多活几年,万一什么时候不小心惹她生气然后被她一脚踹到树上……”

尹思兰迪尔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颤,估计是想起了某些暴力场面:“不过,李昂陛下的军令刚刚传过来,所有部队都得去巴甫伦与陛下会合,我的部队会服从精灵弯刀的持有者,但阿尔达利安的部队您要怎么控制?”

“文达蒂尔老师会把阿尔达利安带走的。虽然我这个诺多女王资历浅号召力不够,但是在他不在的时候,临时指挥一下他的部下应该还是没问题的……感谢您的帮助,尹思兰迪尔殿下。”

温蒂比划了一下手里的精灵弯刀,那是艾诺家族的传家宝,也是用来指挥艾诺家族战士的信物。

“别叫我殿下了,我现在是您麾下的领主,陛下。”

尹思兰迪尔摇了摇头:“阿尔达利安的部队和他一样固执,我觉得您可能需要他的落幕弓。”

落幕弓与精灵弯刀有着同样的象征意义,这不仅是一把性能极佳的附魔弓,而且能用来调动阿尔达利安的部队。

温蒂点了点头:“这我明白,我会拿到落幕弓的……”

……

酒馆里。

里萨迪兰正在和阿尔达利安一起‘借酒浇愁’。

原本里萨迪兰只是奉李昂命令过来传讯的,他能遇上这事只是个巧合,并不在温蒂的预先考虑当中。

但这个友情客串的龙套,在这个时间出现,刚好起到了大作用。

宴席上的表演很成功,阿尔达利安在宴席上直接挑起了决斗,并且尹思兰迪尔立刻便答应了。

要不是因为里萨迪兰刚好在场,阿尔达利安很可能会在沃尔汶堡领主大厅当场开打……

虽然有文达蒂尔在,应该也不至于出什么大问题,但这种私斗最终可能难以收场——阿尔达利安情绪不稳定,万一造成了人员伤亡,这事有可能就会演变成两个诺多族群之间的敌对。

温蒂原本的想法,是想用文达蒂尔来制造阿尔达利安和尹思兰迪尔的矛盾,最好是引发决斗,这会带来一定的隐患,但至少目前能使阿尔达利安进攻博识城的计划破产。

阿尔达利安有自己的私心,但这私心是来自于他想让整个诺多族群获得更多利益。

他不会明目张胆的对抗李昂和温蒂的命令,也不会对诺多族群不利,他只想让人类之间的战争持续下去。

只要能使他中断当前计划,并且与尹思兰迪尔这样的大领主产生对立,他就难以在这场战争过程中再搞出什么其他花样。

——如果阿尔达利安向尹思兰迪尔挑起了决斗之后还私自带兵离开,那就等于是‘因为意气之争引起内斗’,这就属于不顾整个族群的安危了。

阿尔达利安的部下都是成年诺多,他们有脑子会思考,这样的人值不值得跟随。

所以,只要阿尔达利安还没有彻底疯掉,他就会放弃在这时候搞事情的打算,转而老老实实的跟着李昂和温蒂的命令行事。

这是温蒂对于人性的运用,但确实经验不足,用得不怎么娴熟——因此带来的隐患要怎么解决,温蒂其实完全没考虑。

因为温蒂觉得,只要能解决当前的麻烦,等见到李昂之后,自然一切都能解决……

这个未成年小姑娘的思路一向都比较冒险。

但温蒂是幸运的,她并不需要面对太多后遗症——里萨迪兰刚好在这时候来沃尔汶传令。

听说尹思兰迪尔摆了宴席,里萨迪兰当然是要来蹭饭的,于是赶上了这出戏,并在其中扮演了最重要的润滑剂。

如今里萨迪兰是阿美拉堡领主,在身份地位上与阿尔达利安和尹思兰迪尔是对等的,刚好可以作为一个和事老。

里萨迪兰在饭桌上及时的劝阻住了阿尔达利安,使沃尔汶领主大厅的晚宴勉强维持了和平的气氛——至少没有当场打起来。

阿尔达利安对里萨迪兰还算友善,因为里萨迪兰刚好和他有相同的命运……

里萨迪兰曾在一场私下决斗中不小心杀死了尹思兰迪尔的侄子,而那场决斗的原因,就是因为两个年轻人喜欢上了同一个诺多少女。

而且那是场彻底的悲剧——里萨迪兰虽然赢了决斗,但并没有赢得那个诺多少女的心,反而因为违反私斗法令导致族人死亡而被放逐。

那个女孩对里萨迪兰这种犯罪分子没什么好感,而且在里萨迪兰被放逐的那段时间里便嫁给了别人……

同时,阿尔达利安当年带走追随者另立部族,也可以认为是一种自我放逐。

所以他此时正和里萨迪兰在一起‘借酒浇愁’,毕竟人生难得遇到个同命相怜的‘知己’。

当然,这位‘知己’是得到了温蒂导演的临时授意……

“私自决斗不可取啊,阿尔达利安前辈。文达蒂尔老师是个遵纪守法的人,她不可能因为一场私下决斗而倾心于您的……看看我的经历您就明白了,您很可能什么都得不到,还平白得罪尹思兰迪尔,甚至导致两个部族产生对立,这不划算啊……”

眼下,里萨迪兰就正在用自身的经历‘开导’阿尔达利安。

“哼……那你觉得我应该怎么做?难道要我当作什么也没……嗝……没发生吗?”

阿尔达利安已经喝得半醉了,说话也有些不利索。

“当然不是!我支持您发起的决斗!但您应该到艾拉克来的竞技场与尹思兰迪尔殿下正式比武——那才是能得到族人们认同的决斗方式,而且那样不会让双方结下私仇,两个部族也不至于因此产生什么过节……顺便告诉您,文达蒂尔老师说过,她只会喜欢能在公平竞技中胜过她的人……”

里萨迪兰贴心的为阿尔达利安把杯子满上了。

“这我也听说过……但这不是她拒绝追求者的借口吗?”

阿尔达利安接过杯子仰头就灌。

“不管是不是借口,这总是一个机会吧?阿尔达利安前辈,您已经三百年没去过竞技场了对吧?当然,您是一族领袖,身负重任,以您的身份在竞技场里跟晚辈们较量确实也不合适……但这次的决斗,您刚好可以和尹思兰迪尔殿下一起,让我们这样的晚辈看看三百年来最强暮光骑士的风采,也能让文达蒂尔老师无话可说……”

里萨迪兰再次给阿尔达利安的杯子里倒满了酒。

“但……”

阿尔达利安似乎还有些犹豫,想说什么却没说出口。

但里萨迪兰快速的接过了话头:“而且您现在不能和尹思兰迪尔殿下闹得太僵,竞技场比武刚好是个能让所有人都满意的台阶,要不然只要您做出任何与尹思兰迪尔殿下不一致的举动,都会被认为是试图分裂诺多公国……您好好想想……”

阿尔达利安叹了口气,拿起酒杯再次饮尽……

两个小时后,经常混迹于人类酒馆的里萨迪兰,靠着丰富的灌酒经验,成功的把平时滴酒不沾的阿尔达利安放倒在了酒桌上……

第二天,阿尔达利安的落幕弓出现在了温蒂手中,而尹思兰迪尔的精灵弯刀挂到了里萨迪兰腰间。

烂醉如泥的阿尔达利安在凌晨时便被文达蒂尔与尹思兰迪尔带走,一起回了艾拉克来。

两位领主只带走了各自的卫队,大部队全都留在了沃尔汶。

里萨迪兰得到了尹思兰迪尔的授权,暂时代管艾诺家族的部队。

而阿尔达利安的部队,在自家领主不在时,也暂时服从温蒂女王的安排去了巴甫伦。

当然,能暂时服从就能一直服从,温蒂早就领悟到了这一点——李昂从一开始就是用‘临时指挥’的方式让诺多游侠们养成了在他战旗下作战的习惯,温蒂自然也能学着这么做。

两个诺多部族,两代人的兵权交接,就这么出现在了一个看似荒谬的小伎俩之后。

……

几天后,李昂在巴甫伦等来了诺多公国的大部队。

温蒂和里萨迪兰一共带来了一千八百名诺多战士,与李昂的卫队一起组成了两千人的诺多大军。

再加上白银之手和自由军团,一共四千余人的东线部队开始正式南下。

之所以说这是东线部队,因为西线还有一支部队。

这支部队由利奥弗里克与达利昂领军——两个狮鹫骑士传承者,也是李昂最放心的两个人类领主。

利奥弗里克在几天前便已经从卡伦鹿堡出发了,他一路向西,从七岔要塞南部进入了萨瓦河堡地界——当然,名义上是要‘攻克’萨瓦河堡,并‘阻挡’克里昂的部队袭击烈狮境。

但克里昂当然没去攻打烈狮境,西线的大部队也不是真去打萨瓦河堡的,利奥弗里克只是为了营造与巴克斯帝国之间的大战氛围。

要让这场战争看起来已经白热化,而且要显得巴克斯帝国真的在节节败退,这样一来巴克斯境内的拜蛇教徒定然会全部出现——拜蛇教挑起两国的战争,那就肯定会派人以各种身份‘加入’两国,促使两国的对抗不会停歇。

果然,在利奥弗里克的部队刚从克里昂手中‘攻克’萨瓦河堡之后,一支‘起义军’就找上了门,说是能带他直接奔袭思源城……

利奥弗里克当然接受了这支所谓的‘起义军’,然后将其交给了达利昂立刻领军出征——不是要快速奔袭思源城么?达利昂直接就把‘起义军’带去打思源城了……

然后,克里昂将军出现在半路,一场双方合谋的‘奇袭’之后,克里昂将军取得完胜,达利昂带着狮鹫骑士团‘勉强逃脱’……

随后,又有‘起义军’找上了克里昂将军——然后克里昂开始‘反攻’萨瓦河堡,利奥弗里克稳守城池,这次达利昂发起了奇袭……

——反正奇袭总是在针对训练水平不太好的‘起义军’,两国的正规军总是能‘勉强逃脱’……

西线进行得很顺利,在两边的默契仗之下,在七八天时间里,便导致三千名拜蛇教徒——也就是‘起义军’留下了人头。

克里昂将军带着巴克斯帝国第三军团入驻了思源城,防止敌人渗透到内部。

然后,西线再也没有敌人冒头了。

潘德历358年8月28日,李昂带着东线大军来到了布尤林村。

在这里,他得到了阿琳娜传出的消息,马略皇帝已经将拜蛇教徒全部赶出了帝临港。

但是,马略皇帝无法与李昂进行南北夹击了。

因为,马略陛下死在了帝临港。

马略……去世了!

这位皇帝是病死的,因为他死在了帝临港的总督府里。

但他也是战死的,因为就在死前的半个小时,这位皇帝依然在亲自领军冲杀,将城内的拜蛇教徒全部赶出了帝临港。

或许,他是鼓起了最后一口气做到了他对友军的承诺——他会把敌人赶出帝临港,让李昂在野外实施歼灭。

443sx

第401章 皇帝的遗言

虽然对马略皇帝的死早有预料,也知道马略皇帝是要用自己的命让整个巴克斯帝国坚决清洗掉所有拜蛇教徒,但李昂还是极为难过——这是他为数不多的真正的朋友。

一个令人尊敬的榜样。

一个真正强大的豪杰。

一个总是在为巴克斯带来生机的英明皇帝。

李昂现在唯一能做的,便是忠实的履行对马略皇帝的承诺,将敌人一网打尽才算是对朋友最好的祭奠。

马略皇帝的死,使得整个巴克斯帝国都不再接受拜蛇教,尤其是底层平民。

在马略死讯传出之后,帝临港周边的居民上下一心,数万军民舍生忘死的对拜蛇教展开了全面驱逐。

同时,原本被指证‘叛国’的农奴将军尹瓦尹洛再次出现。

——尹瓦尹洛没有真正叛国,他只是在确定守不住帝临港之后,带着帝临港的有生力量假意投奔拜蛇教,保住了手下为数不多的军队,也保住了帝临港的平民没被滥杀。

当然,这确实是临阵投敌,完全不符合潘德大陆的贵族们眼里的‘荣誉’,在很多贵族眼里这就是懦夫行为,比叛国还可耻。

但尹瓦尹洛原本是个农奴,他从来就不是贵族——他可不在乎什么荣誉,他只在乎自己的部下会不会白白送死。

作为一个‘主动弃暗投明’的高级将领,尹瓦尹洛在拜蛇教大军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他从内部制止了拜蛇教徒滥杀平民,并在苏拉将军到达帝临港后与幽影狼群合作,里应外合干掉了好几个拜蛇教祭司,为马略皇帝的反击创造了最好的条件。

在马略皇帝进入帝临港后,尹瓦尹洛组织起了大量民兵,与马略皇帝一起一举将帝临港的拜蛇教徒逼退了数十里——这个农奴将军在底层贫民中拥有巨大的声望。

用民兵对抗拜蛇教武士,损失当然很大,但此时的巴克斯帝国谁都不会太在乎损失——马略皇帝都能舍生忘死的带兵冲杀,其他人有什么理由惜命呢?

三天后,在数万军民的包夹与驱逐下,拜蛇教徒失去了藏身之地,被逼进了帝临港以北的荒野中。

帝临港的威胁已经解除,拜蛇教也失去了所有的根据地。

这使得李昂轻易的找到了拜蛇教的主力。

或者准确的说,是拜蛇教的主力找上了他。

从各处被驱逐而来的拜蛇教大军,全部在布尤林村附近集结在了一起,规模相当大,至少一万人,具体数目无法计算。

但这并不是李昂曾经干掉过的那些女祭司手下的追随者了,大部分都是装备精良的拜蛇教武士。

除了训练度依然拉胯,战术水平依然不高之外,这支拜蛇教大军在其他方面全都具备了很高的水准——那些装备和身手都稀烂的拜蛇教追随者早就死在帝临港了,轮不到李昂来对付。

这些重新集结的拜蛇教大军没有再尝试反攻帝临港,而是开始向北进军。

不出意外的话,他们的目标是艾拉克来——对于卡瓦拉而言,艾拉克来湖里的深渊之门可比帝临港重要多了,既然失去了大部分根据地,那么集中兵力强行突入诺多森林,就成了拜蛇教最后的选择。

就在拜蛇教大军刚开始向北进军时,李昂便率大军展开了突击。

李昂准备在既定的战场全歼敌人。

虽然是以三分之一的兵力对付人多势众的敌人,但李昂确实有绝对的信心实现全歼。

这次作战兵精粮足,箭失充沛,还带了大量炸药和手榴弹。

再加上马略用命换来了巴克斯民众对拜蛇教的一致仇视,拜蛇教大军既没有根据地又没有补给,而且布尤林村周围全是巴克斯帝国的部队与自发组建的民兵。

战场态势基本形成了包围,并且包围圈正在渐渐缩小。

李昂的部队封住了正北方,阿琳娜与尹瓦尹洛将军正带着帝临港的部队从南向北压缩拜蛇教大军的空间,阿迦松带着骑兵在西边游弋,而东边是茫茫大海。

再加上苏拉将军的幽影狼群正在暗中杀戮。

拜蛇教的人一旦脱离他们的大军,就会被周围各支部队吞得连渣都不剩。

当然,周围各支巴克斯部队是不敢轻易发起强攻的——拜蛇教毕竟还有上万人的部队聚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