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砍战记 第222章

作者:十二楼月明

艾米则把菲德讷村的大部分村民带到了盾风堡垒——李昂给了她一个任务,重建盾风堡垒。

说起来,盾风堡垒原本就是艾米烧毁的……现在由艾米组织重建,也算是一种缘分吧。

占据这两处地盘其实是李昂一开始就计划好的,也是之前与阿琳娜商量过的条件。

当时阿琳娜持着马略皇帝的旗帜,代表的是马略皇帝本人,与阿琳娜确认的条件,自然也就等于得到了巴克斯帝国的认同,算得上是一种交易。

而对于烈狮王国而言,这意味着李昂‘攻占’了巴克斯帝国的前沿领地,开疆拓土数百里,为烈狮王国得到了面对巴克斯帝国的主导权。

不仅如此,还在两处咽喉要地‘布置重兵’,‘时刻威胁’着巴克斯帝国……

这种姿态是一定要有的。

马略皇帝自然不会真的将李昂视为什么生死大敌,他也需要休养生息,不会在这段时间挑起战争,边境估计能维持很长一段时间的和平。

而烈狮王国,从国王到领主肯定都对李昂的‘功绩’无话可说——李昂是单独打下了这些地盘,完全没让任何人增援,他们自然没理由插手到李昂得到的这些新地盘里。

他们只能盛赞王国出了一个比奥登伯爵更厉害的名将,而且为了确保李昂能顶住巴克斯帝国可能出现的反攻,烈狮王国的国王与领主们也不至于在这时候来扯李昂的后腿——要不然万一破坏了大好局面,乌尔里克自己也不乐意啊。

所以领主大人会说自己是王国的忠臣良将,国王只要不犯傻就不会在这时候对付他。

而且,说不定还真会让他担任元帅——如果要对巴克斯作战就必须从李昂的地盘发起进攻了,这种情况下不让李昂当元帅都有点说不过去。

不过,领主大人在巴克斯境内与拜蛇教之间的大战,其实并没有传到烈狮境——这年头又没电话和网络,连报刊都没有,出现什么新闻全靠人们口口相传,效率相当低。

而且知道这些事的人现在都忙得很,没心思在烈狮境传颂领主大人的丰功伟业。

菲德讷村的村民们大多都在盾风堡垒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搞土木工程和房地产建设,那地方距离任何一个村镇都有几百里地,实在是没地方找人吹牛。

莎拉倒是一直在四处宣传,但她主要是在传播马痘,普及红死病疫苗才是她当前的主要任务,领主大人埋了拜蛇教大军这事儿反而是在博识城附近被传得比较神。

有人说李昂伯爵能够使用远古的魔力,挥手间天崩地裂,随便跺跺脚就能导致山崩,还能吞云吐雾,一张嘴就吞掉了拜蛇教上万大军……

他们甚至猜测李昂是辛达瑞精灵——因为据说领主大人带着诺多精灵组成的部队。

不知道搞出这种说法的到底是什么人,但说实话,这说法确实很接近真相。

所以,如今的领主大人无论是从名气方面还是从实际的领地方面,都如愿以偿的成为了整个巴克斯帝国最大的敌人。

或者说,是对手——很大一部分仇视拜蛇教的巴克斯人并不将李昂视为敌人,但他们也明白国与国之间没有情分可讲,李昂是烈狮王国的领主,终究只能是对手。

马略皇帝也在思源城公开表示:“有李昂这样可怕的对手在帝国边境窥视,所有巴克斯人都必须团结起来,用最短的时间将帝国重新建成最强的国度!”

于是领主大人成了整个巴克斯帝国重建的动力来源,也成了马略皇帝的挡箭牌——就连他曾经放弃思源城的事情都没什么人提起了,面对李昂这种可怕的对手,巴克斯人确实比以往团结了不少。

潘德历356年2月底,李昂回到了长河镇。

在领主大人不在的这段时间里,长河镇与白鹿堡等地已经渐渐变得安定繁荣起来。

如今的长河镇不仅没有反对李昂的声音,甚至就连盗匪也基本绝迹了。

这种安定平和的局面当然与领主大人用福瑟特一次性除掉了大多数别有用心的人有很大关系。

当领地里不再有人在背地里搞事情拖后腿,大家都一门心思挣钱种地搞建设的时候,地方上的治安自然也就会显得比其它地方好很多。

人口其实不是越多越好的,服从管理的人口才是越多越好,秩序女神将李昂的领地称为‘我们的领地’不是没原因的。

长河镇如今极有秩序,因为不守秩序的都已经被福瑟特干掉了,就连欠钱不还的人和不愿干活的乞丐都被埃里克驱逐了……

驱逐那些捣乱的人,自然为了获得更多可用之人。一片领地如果秩序井然,治安极好,总是会有很多愿意服从管理的人迁来的。

在这个冬季,就有许多人从各地迁往长河镇。

潘德银行的借贷业务,也在这期间逐渐普及开来。

来丝丽以前一直在担忧,她怕银行吸纳了太多存款却放不出去贷款,这可能会导致银行被存款利息压垮,最终形成挤兑使得领主大人破产。

但实际上,如今银行的储蓄金,除了留存下百分之二十的预备金之外,其它的钱全都已经放成了贷款。

这些贷款除了之前税收期间强制放贷之外,更多的其实是迁来长河镇的平民与商人们借的。

刚迁来的人总是会缺钱的,找银行借款总比私下借高利贷要好,潘德银行的贷款利率与这年头私人之间的高利贷比起来简直就是神的恩赐——月息两分和月息五成之间的区别……

而且,大多数时候,人们找银行贷款时,其实并不是以常规的借钱方式完成的。

比如安森就在卡伦鹿堡放出了一笔金额最大的贷款,但完全没有使用第纳尔之类的货币——而且是在领主大人还没有把潘德银行的分行开到卡伦鹿堡来的时候。

领主大人返回领地的时候将第一批用于种马痘的战马留在了卡伦鹿堡——虽然大多数马确实不会因为红死病而死,但染上病终归也会衰弱一段时间的。

爱丽丝属于战马当中极为强健的了,也仍然虚弱了两天不能骑乘,只有乔斯林那匹庞大的战兽从头到尾活蹦乱跳……

而马痘疫苗在博识城和卡伦鹿堡一带被传播开来之后,克里昂将军用最快的速度召回了光辉十字骑士团主力,打算在博识城与帝临港等地迅速组织起马痘疫苗的生产。

但博识城附近缺少马匹,因此克里昂将军去了卡伦鹿堡,打算找安森买三百匹马……或者说,他原本是想借三百匹马。

留在卡伦鹿堡的马当时正处于种痘完后的恢复期,也就是马痘正在结痂的时候,这作为疫苗载体正是最合适的时候,而且来自这些马的疫苗已经被证实了对人体是安全的。

巴克斯帝国一向都缺牛马之类的大牲口——巴克斯帝国没有养马地,国内仅有的一片大型草场在巴克斯帝国东南部的高山下,也就是菲德讷村东边数百里的大山深处。

但那不是草原,而是湿地草甸,只适合养猪……

巴克斯的主力军团大多战士都是步兵,这其实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喜欢骑马或是没有骑士传统,仅仅只是因为他们确实缺马。

只有暗影百夫长、铁环百夫长、帝国骑士等精锐卫队才有资格使用马匹,因为他们在马略皇帝发起改革之前原本都是百夫长级别的领军者,是基层武官。

马在巴克斯境内的价格,是烈狮王国的三倍以上。

所以,三百匹马对于巴克斯人而言其实是很大的一笔钱,算成第纳尔的话,大概得四十几万。

克里昂将军是个穷人,他当然掏不出这么多钱来买,所以他本来是打算借的。

说实话克里昂确实是个狡诈的将军——领主大人前脚刚刚离开卡伦鹿堡,他后脚就跑来找安森赊账,很明显是觉得安森这个老实孩子比领主大人好对付。

但克里昂大概是没想到,很多时候是屁股决定脑袋的……真要是跟李昂本人谈,说不定就真的借到了,而且估计李昂不会问他要钱。

毕竟领主大人在面对红死病的时候并不会计较利益,在李昂眼里防控烈性传染疾病是不分国界的。

可李昂刚离开了,如今安森是代理执政官。

而安森并不是这些马的主人——马的主人是李昂。安森也知道一旦借出去了就未必收得回来,身为执政官,他不能让领主大人受损失。

所以克里昂将军只好用买的名义进行,他知道安森这么善良的人肯定是愿意卖的,只要不让李昂吃亏就行。

但由于没钱,克里昂将军提出了赊账——反正马略皇帝肯定会还上这笔钱的,皇帝陛下的信用还是很不错的。

说实话,克里昂大概还是打着零元购的主意……反正现在名义上与李昂算是敌人,弄走几百匹马也算是对付敌人了。

不过克里昂大概没想到,在作为一名有良心的医生的时候,安森当然愿意无偿的为控制红死病提供任何他本人能提供的支援;

但作为执政官的时候,安森却迅速学会了转变思路讨价还价……

大概这和领主大人一直以来的言传身教有一定关系,刚遇见安森的时候,安森带着一票勐男保护了来丝丽一个星期都没收钱,所以领主大人一直在提醒安森,这不收钱可不是光辉十字骑士团的作风……

所以现在,作为一名时刻准备加入光辉十字骑士团的预备役骑士,安森已经逐渐学会了身为光辉十字骑士所必备的条件——要收钱,而且收得挺贵。

三百匹马,每匹马被安森作价1500第纳尔,再加上相应的人工以及技术指导,合计作价五十万第纳尔——然后安森自己作为中间人,给克里昂将军批下了潘德银行的第一笔信用贷款,而且要求用马略皇帝的信用进行贷款。

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笔国债,反正克里昂将军是很痛快就答应了,在他看来,这和赊账没什么区别。

为此克里昂还专门把阿琳娜找来签了这笔贷款——阿琳娜刚被西吉斯蒙德从帝临港带回来,正在查探那九百九十九人的古怪仪式。

此时的阿琳娜依然是马略皇帝的使者,从思源城离开后她就一直没见到马略皇帝,这个特使身份自然也就没有被收回去。

找烈狮王国的领主贷款,这算是外交事务,阿琳娜能在这些事情上代替马略皇帝做决定。

而为了控制红死病,阿琳娜自然和克里昂将军一样,都不在乎要花多少钱……

于是远在思源城的马略皇帝收到了一张大额债务单。

虽然皇帝陛下觉得这笔贷款是划算的,但问题是这种操作搞得他很不安——这一笔贷款就是五十万,这红死病疫苗可是需要全民普及的啊,照这么下去,让所有巴克斯人种上疫苗一共得花多少钱?

马略皇帝第一次觉得,自己的国家说不定还没来得及重建就得破产……

这种事情当然不能继续干下去,马略皇帝头脑是很清醒的。

他觉得,要搞来马匹制造红死病疫苗当然是必须做的事情,但缺马也没必要非得买马啊……

隔壁的德夏公国不是就有很多马么?

再加上,凯洛斯总督追着那个神殿里的怪物刚好一路追到了德夏边境。

由于之前国内动乱,有很多非法武装也在边境附近四处游荡,这也是隐患,也需要解决……

于是头脑灵活的马略皇帝派人以‘消灭异端罪魁祸首’的名义,以正义女神之名鼓动起了一群原本在四处游荡的非法武装,鼓励这些不安定因素进入德夏公国去铲除异端。

而苏拉将军麾下的幽影狼群,则偷偷摸摸的跟着那群非法武装进了德夏境内,跟在那些非法武装后面专门弄德夏人的马……

第251章 拥兵自重

说实话,马略皇帝是个赌徒。

因为,他的做法其实等同于再次把他手里的所有亲信部队全都派了出去。

目前留在思源城的,只有已经在连续不断的战斗中被打残了的小半个不朽者军团。

若不是为了清除思源城周边残留的乱军,并且维护思源城的治安,恐怕不朽者军团也会被马略派出去的……

于是,马略皇帝任命阿迦松将军为元帅,让部队同样被打残的阿迦松将军去雷拉要塞重新组织人手。

阿迦松之前被马略赶走去找贾斯特斯,但他当时找错了地方——他以为贾斯特斯在博识城。

之前克里昂将军在博识城控制红死病,贾斯特斯为了给克里昂更大的空间,不至于束手束脚,所以去了帝临港之后就一直都没回来。

而不朽者军团的预备役部队,也就是帝国凡卫们,也跟着贾斯特斯总督在重建帝临港。

但阿迦松去博识城倒是去对了地方的——就在他赶到博识城不久后,马略皇帝就在布雷特汶被李昂解了围。

因此阿迦松将军自然也就没必要再去帝临港找贾斯特斯了,而是再度回到了马略皇帝身边。

马略皇帝让阿迦松去雷拉要塞,其实是因为雷拉要塞原本就是阿迦松将军的驻地。

只不过,当时叛军已经靠近了思源城,起义军在博识城失控,拜蛇教大举围攻帝临港,这种时候再固守雷拉要塞也没什么意义了——敌人全都是从内部腹地冒出来的。

所以当时马略皇帝将阿迦松调了回来,放弃雷拉要塞,让阿迦松收复当时显得更重要的枢纽马拉斯堡,从而快速使三个大城市重新取得联系。

而如今,国内的战乱已经平息,马略皇帝将目光投向了德夏公国,而雷拉要塞在此时自然就显得更重要一些。

再说,雷拉要塞前几天被凯洛斯掌控着,虽然凯洛斯现在一心在追索拜蛇教,但他目前的状态可没法让马略皇帝放心。

为了避免凯洛斯变成第二个希拉·尤扎斯,于是马略皇帝将元帅换成了阿迦松,并且将其再度派回了雷拉要塞。

与烈狮王国的七岔要塞不同,雷拉要塞并不是那种直接面对敌国的边境堡垒,而是各个军政重地之间的连接枢纽。

要塞的东边三百里是文化中心博识城,南边四百里是首都以及政治中心思源城,北边两百多里是常年与烈狮王国打仗的萨瓦河堡,西边四百里左右则是与德夏公国的边境。

巴克斯帝国有两个这样的枢纽重地,一个是马略皇帝曾让阿迦松将军务必夺回的马拉斯堡,另一个就是雷拉要塞。

这种枢纽要地平时都会囤积重兵,因为周边任何地方出了问题,都可以从马拉斯堡或雷拉要塞派兵增援,同时后勤补给与各种物资转运也都要通过其进行中转。

其实整个潘德大陆也只有巴克斯帝国存在这种中转枢纽。

这一方面是由于军制不同,巴克斯帝国的各个大军团本质上都是受国家调派的,不是地方领主的私人部队。

为了避免边境领主趁着天高皇帝远拥兵自重,导致国家的军团逐渐变为领主私兵,建个中途要塞近距离盯住是有必要的,通常雷拉要塞的负责人都是历代皇帝最信任的将军。

这倒不是不信任边境领主,毕竟关系着国家安全。事实上即便这么做了依然会出现问题,希拉·尤扎斯的叛军实际上就是将国家的军团用各种方式收买成了他自己的追随者。

而另一方面,主要就是因为巴克斯帝国缺少马匹。

由于思源城位于南方沿海,与北边的萨瓦河堡之类的地方隔得很远。

但国内骑兵数量少,马车也比较少,运输和救援的效率不够高,自然就需要这种军事转运中心,将增援距离变短,以免各个重地被截断。

就像前不久,由于枢纽重镇马拉斯堡沦陷,结果思源城、博识城、帝临港之间失去了连接通道,巴克斯帝国直接就被截断成了两半。

阿迦松在军中的威望确实是很高的,现在又有了元帅身份,他回到雷拉要塞之后,要塞的驻军并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即便这些军队有很多都隶属于暗影军团,原本一直受凯洛斯指挥,但同样出身于暗影军团的阿迦松依然轻易的接管了他们,并且用极短的时间便重新完成了整编。

但北方的萨瓦河堡却出现了很严重的情况……

准确的说,是萨瓦河堡再度发生了战争——在这个完全不应该挑起战争的时候。

萨瓦河堡的领主是提图斯将军,可这位将军一早就被马略皇帝派往了阿玛拉大陆,并且当时的局势也确实无法另外派人管理萨瓦河堡。

而希拉尤扎斯的叛军一直很执着的在围攻思源城,也没往萨瓦河堡去。

这就导致萨瓦河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人管,甚至一直都没有足够的军队驻扎。

这种情况下,烈狮王国和德夏公国自然就会打这地方的主意。

乌尔里克国王当时之所以没有响应阿琳娜的求援,其实就是因为他的部队当时已经偷偷越过了萨瓦河。

所以他与阿琳娜签了停战协议,却并没有把停战协议通告全国……

因为他和曾经阿玛拉大陆那位旧巴克斯帝国的皇帝一样,在停战协议上的墨水还没干的时候就出兵偷袭了。

但历史这种东西真的惊人的相似,就像当初巴克利帝国和巴克斯帝国当年同时打潘德大陆的主意,结果两边为了分蛋糕自己先打起来了一样——烈狮王国和德夏公国也为了争夺萨瓦河堡以及周边地区的归属打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