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 第89章

作者:北城二千

“也就是说、之前纸面上的沈阳军饷最少三十万两,算上粮秣和辎重,一年最少六十万两。”

“眼下裁撤后,减少了二十三万两左右的军饷,还有二十万两左右的粮秣辎重。”

朱由检心中郁闷,对贺世贤吃空饷的行为深恶痛绝。

但是没有办法,如果不是吃空饷,贺世贤和尤世功两人也不会有三千家丁,更是守不下沈阳城。

过去的就过去了,认死理的追责,只会让明朝又减少两个能征善战的将军。

想到这里、朱由检打开了戚金的信。

他将信展开,一目十行的看完了信中内容,不由让他满意的点头。

在信中,戚金比起秦邦屏要更加轻松的入驻辽阳城,并且在入驻辽阳城后,他第一时间就缴了原辽阳总兵的兵权。

或许是因为“蓟镇兵变”、以及朝鲜之役中李如松针对浙兵的事情,比起秦邦屏,戚金对蓟辽一带的将领有些仇视。

因此、他在清查了辽阳的空额后,第一时间就选择了抄家。

纸面正兵两万五,辅兵一万的辽阳,去了空额后居然只有正兵五千,辅兵两千,还有先前萨尔浒战败逃回的普通浙兵两千六。

而经过筛选后,戚金只留下了两千六的浙兵和一千辽东家丁,以及五百辅兵。

这可比贺世贤、尤世功吃的空饷多多了!

不仅如此、贺世贤和尤世功吃空饷,最少是为了养家丁精锐,而辽阳城的只有正辅八千人,家丁不过一千人。

至于负责镇守辽阳城的,是朱由检并不熟悉的一个辽东将领。

不过这么一来、经过裁撤后,辽阳就只有新老浙兵六千六加一千昌平辅兵,还有一千辽兵和五百辅兵了。

也就是说、辽阳眼下只有七千六正兵和一千五百辅兵。

这么点兵马,如果努尔哈赤真的进犯沈阳,那么辽阳自保有余,支援不足。

“没有时间了、得让戚元辅赶紧带兵北上才行……”

朱由检脑中闪过这个念头,因为不出意外的话,努尔哈赤会在两三个月后发动对沈阳的袭击。

“走海船应该来得及。”想起御马监用来运送牛羊的战船,朱由检松了一口气,紧接着将御马监南场的信打开,希望能看到好消息。

在他的一目十行下,由陆文昭所写的南场书信十分顺眼,所有情况更是解释的十分清楚。

御马监南场、在清查了四卫三所的军屯田后,得到了一百五十七万六千四百余亩的军屯田。

至于士绅、粮商、官员的屯田,拿着田契经过清查,远比纸面的数据要多。

实际的田亩数是二百八十九万一千三百二十余亩……

看着信中的这串数据,朱由检心里喜滋滋的。

这信里的内容如果是真的,那么眼下御马监南场便有四百四十六万七千七百二十余亩。

这么多田地,即便和佃户三七分,外加交了田赋和加派,也足足有三百多万石。

想到自己为好皇兄拿到了这么多好东西,朱由检笑着继续向下看。

在心中、陆文昭好曹化淳将四百万亩耕地平均发给了一百二十多万御马监佃户,剩下的四十多万则是用来圈养牛羊了。

牛主要是朱由检交代的,南场必须好好养牛,日后他有大用处。

至于羊的、那就是经济产品了。

朱由检高兴地看完了陆文昭的来信,随后在信的末尾见到了陆文昭的最后一段消息。

这消息是腊月二十八日的时候,他就已经和戚元辅押运秋税、漕粮、加派等赋税北上了。

“二十八……”朱由检轻声呢喃,算了一下,已经过去了五天的时间。

按照一日四十里的脚程,他们也应该抵达徐州了。

朱由检正想着时间够不够的时候,一双手遮在了他的眼前:“猜猜我是谁……”

第120章 备战

“……”

当“猜猜我是谁”这五个字出现的时候,朱由检尬住了。

他寻思、在这座皇城里,还有第二个人敢这么遮住自己的眼睛吗?

“哥哥、有两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先听哪一个?”

朱由检百般无奈的开口,而朱由校一听到朱由检识破他的身份,骤然觉得无趣,抬起双手示意宫女为他更衣后,便回应道:“先听好的。”

“好消息就是……”朱由检将两份辽沉裁军的信推到了一旁的位置前,说道:“辽阳裁军,查空额后,为朝廷省下了十五万八千两银子的军饷,以及十五万两的粮草辎重。”

“沈阳裁军,查空额后,为朝廷省下了二十三万两银子的军饷,以及二十万两左右的粮草辎重。”

“另外御马监南场裁撤了四卫三所,查出四百四十六万余亩耕地,来年大概能收获三百万石左右的佃户粮,朝廷能征收到五十万石左右的田赋和加派。”

“坏消息就是,沈阳的兵马正兵加辅兵只有一万八千一百人,辽阳只有九千一百人了。”

“呵呵、无碍,想来弟弟已经想到了解决辽东兵马不足的办法。”换回了常服的朱由校对着朱由检微笑,并且不等朱由检开口,便又道:“对了、弟弟的兵马练的如何,庆陵大概什么时候能修葺结束?”

朱由校是一点不担心的坐到了朱由检旁边的位置上,在朱由检满是怨念的眼神中,扫了一眼三封信和丈量田亩的文册。

“兵马倒是不错了,想来应该能在惊蛰前后供哥哥与百官检阅。”

“不过哥哥,弟弟帮你弄了这么多好东西,就没点赏赐?”

朱由检眼巴巴的等着朱由校问他想要什么,却不想好皇兄学乖了,厚着脸皮笑着说道:“弟弟帮哥哥的忙,不是应该的吗?要礼物岂不是生疏了?”

“……”朱由检无语,不想说话,甚至想对好皇兄结一个王灵官的中指印。

“哈哈!”看着朱由检吃瘪的模样,朱由校笑道:“逗你的,你想要什么尽管说就是。”

“我想请哥哥将毕节设为府,由孙传庭担任毕节府知府外加兵备道。”朱由检一点不怕文臣弹劾他,直截了当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不过朱由校却不假思索的点头道:“可以!包括你想弄的私盐,等检阅过兵马,确认兵马可以后,都给你做。”

听着这话,朱由检摸了摸鼻子,总觉得有些不对劲,但又有点说不上哪里不对劲。

他怎么感觉好皇兄是在反讽?

“说起来、弟弟你也十一岁了……”朱由校忽然开口,然后笑道:“二月二十日那天秀女进宫,到时候看看能不能给弟弟也物色一个王妃。”

“我还小……”朱由检多少有些心虚,于是改变口风道:“这次秀女规模如何?”

“嗯……”朱由校沉吟道:“据说是五千秀女,不过能不能选出我上心的也说不准。”

“到时候你我兄弟去东五所看看,正好弟弟你没有去后宫走过,这次如果不去,以后我有了嫔妃,或许你就不能进后宫了。”

那地方有什么好去的……朱由检在心中嘀咕,心想十几个嫔妃是福,几十个嫔妃就是祸了。

只有累死的牛,没有耕坏的地……

他曾皇祖父隆庆皇帝,还有自己那个便宜老爹朱常洛,可不都是死在女人肚皮上的货色么。

想到这里、他看了一眼好皇兄,随即琢磨道:“好皇兄应该对女人的兴趣没有那么强烈。”

朱由检记得不错的话,好皇兄做皇帝七年,只有九个嫔妃,生育六个子女。

相比较下,崇祯倒是一后七妃,七子三女。

“对了、弟弟也要注意,若是有了妃嫔,切不可贪恋女色!”

“……”朱由检正在想这是,就听到了好皇兄的话,抬头一看,好皇兄一脸严肃地看着他,似乎他朱由检日后会成为什么好色之徒一样。

“我可是正人君子……”

朱由检在心底回应,但表面可是连连点头。

“万岁、可以传膳了。”

这时、魏忠贤的声音响起、而朱由校闻言也摆手道:“快些吧,肚子饿得难受。”

“是……”魏忠贤微微行礼,随后叫人传膳。

由于早膳是朱由检点的,所以朱由检今天点了两盘饺子,两碗面、还有两碟清蒸的脱骨猪脚肉,以及漱口的泡茶。

“今日吃这么少?”朱由校看着早膳就大小猫两三碟有些诧异地看向朱由检。

朱由检则是摸了摸鼻子道:“我近来看了些医书,上面说了,饮食过于油腻并不好。”

“之后我看了一眼高皇帝、文皇帝、肃皇帝和皇祖父的用膳记录,以及其他各位祖宗的用膳记录。”

“看完之后我发现吃东西很有讲究,我大明历代先皇,但凡长寿君主,多以荤素搭配。”

说到这里、朱由检关心地看着好皇兄道:“我听闻哥哥特别喜欢吃海鲜乱炖,那东西太过油腻,所以日后哥哥早上还是尽可能要吃清澹一点。”

朱由检的这话说出,让朱由校心头一暖,随即笑着很温柔道:“弟弟的话我记住了,只是不吃那海鲜乱炖,我总觉得浑身不舒服,而且每日早膳不是面就是米饭,属实吃不下去。”

“是不好吃吗?”朱由检微微一愣,没想到自家好皇兄北方长大,居然吃不惯面食。

“倒也不是,只是吃的太多,有些厌烦了。”朱由校露出无奈的笑意,而朱由检见状,便自告奋勇道:“那我给哥哥你弄出多几种清澹的早膳就行。”

“你?”朱由校怀疑地看着自家弟弟,说道:“你何时会的做饭?”

“我看书学的,哥哥不用担心,明日我就做给你吃,保证你吃的很新鲜。”朱由检揉着鼻子,心想这可是自己的拿手绝活啊。

作为前世在云南扶贫的他,别的什么不敢说特别会做,但是做早饭可以说是五花八门。

想到这里、朱由检口水都快流出来了,看着面前的面食和饺子也顿时索然无味。

对于他这个前世的南方人来说,天天面食属实是为难他了,虽然御厨做的面也很好吃,但他也确实吃腻了。

刚好可以趁这个机会,把御厨和大庖厨、东宫庖厨都叫到一起,给他们把自己会做的米线弄出来,以后就不愁早上吃什么了。

“淦!”

突然、正在吃饺子的朱由检暗骂了一声,咬到了什么硬邦邦的东西。

他将东西吐出来,却见是一粒银豆子。

“恭喜千岁吃到了银钱,看来今年千岁是要走好运了。”

魏忠贤眼尖,看出银子后,立马就祝福了起来,而朱由校见状,也跟着笑了起来,拍了拍朱由检后背。

“我就想好好吃个饺子,差点把我牙崩坏……”

看着眼前这银豆子,尽管嫌弃,朱由检还是把它擦了擦后收了起来。

与此同时、朱由校也想起了一件事情,因此对朱由检开口道:“对了、孙如游和方从哲对我连续上了十三道辞呈,希望能重起叶向高,弟弟是怎么看的?”

“重启吧……”朱由检对叶向高的态度,一瞬间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变。

这自然是因为政治立场发生了变化,所以他才改了口风。

之前他不想让叶向高入内阁,是为了防止叶向高被重起后和稀泥,结果东林党不能把浙党弄死。

眼下事情已经成了定局,齐楚浙宣昆五党都被折断了一臂,朝堂上是东林势大。

这种时候、启用叶向高反而能起到遏制东林党的作用。

到时候等齐楚浙宣昆五党恢复过来,不管是用魏忠贤还是谁,把他们弄成一把刀,把除了刘一燝、杨涟等能臣外的其他的东林嘴炮和贪官踢出朝局,那么朝中就清静多了。

“既然这样、那就重启吧。”朱由校说着,忽然五官皱了起来,随后从嘴里吐出了一粒银钱。

“恭喜哥哥,今年看来要走好运了,说不定能给我选一个好嫂子。”朱由检见状、也没良心的笑着,不过朱由校却白了他一眼:“这还在吃着饺子,你就开始提嫂子了……”

“我……”朱由检差点一口气没上来,没想到好皇兄居然会玩这种冷笑话。

“哈哈!逗你的。”朱由校说着、用纸擦了擦银豆子,然后塞到朱由检手上,又转头对魏忠贤道:“忠贤、调内帑二十万两银子去燕山大营。”

“哥哥、我还有银子!”见到好皇兄直接调内帑的做法,朱由检立马急了。

眼下朝廷才是需要用钱的时候,他御马监已经可以自给自足了。

不过、他虽然急,可朱由校却转头对他笑道:“你十一岁的生辰我没有和你一起过,这次又是正旦新春,刚好凑一起给你发压岁钱了。”

“哪有二十万两银子压岁钱的说法啊……”朱由检无奈的笑着,而朱由校则是回应道:“我说有就有,朕是皇帝!”

“行吧……“看着好皇兄的模样,朱由检只好撇嘴道:“那我就勉为其难的接受吧……”

“……”魏忠贤看着朱由检那不情愿的模样,心里在咆孝“给我!给我!都不要就给我!我要!”

但终究是心里话,他要是敢说出来,估计等一下就狗头铡伺候了。

在魏忠贤心里滴血的时间里,朱由检和朱由校先后吃完了饺子和面食,最后用泡茶漱了漱口后,便吐出了泡茶。

宫女上前为他们二人重新洗了洗牙,随后好皇兄才起身道:“你推举的那个山东巡抚袁可立,他倒是干得不错。”

“怎么了?”朱由检很好奇,而好皇兄道:“他给我上疏七策,第一策练辽兵,第二策拉拢北虏,第三策慎防守、第四赏功罚过,第五策充实京营,第六策储备粮秣,第七策善用人才。”

“这几条、怎么做他都说的很清楚,十分有条理,比朝中诸多大臣更有建议。”

上一篇:不灭神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