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 第867章

作者:北城二千

朱伯海转过身去走向龙椅,三人闻言也纷纷作揖行礼,在高呼万岁之后缓缓退出养心殿。

等他们走出养心殿,又走出乾清宫,李绂这才大胆的将世祖御剑拔出。

阳光洒在剑身上,照亮了剑身之上的“天启御剑”四字。

李绂感受着自己握住的剑柄,当他一想到这柄剑曾经被世祖武皇帝和齐文王殿下所持有,他就不免热泪盈眶。

这两位都是让大明朝改头换面的英雄人物,而如今自己有幸能与他们持同一柄剑,这是何等的殊荣……

李绂紧紧握着御剑,与田文镜二人走出了乾清宫门。

原本宫门口还在高声弹劾的御史们见到李绂走出,纷纷闭上了嘴巴,双眼死死盯着他手中的那柄御剑。

当李绂持着御剑亮相,蒋鼎、秦渠义等人的脸色瞬间不好了起来。

“都回去衙门里办事吧!”

李绂没有解释他手中的御剑是谁的,因为他很清楚,要不了多久,群臣就都会知道。

他现在想要做的,就是趁着蒋鼎等人不知道的时候,带着都察院的官员们研究一下怎么对付两党。

听到李绂的话,都察院的官员纷纷起身,跟随他走向宫外。

两方错身间,秦渠义攥紧了拳头,待李绂等人走远后,他才面色铁青的带着勋贵们离去。

显然,他认出了李绂手中的御剑是谁的御剑。

蒋鼎虽然不知道,但看到秦渠义的表情,他大概猜出了这柄御剑的的主人应该是三祖之一。

不过即便如此,他依旧镇定的带着身后官员离去。

看李绂的样子,恐怕皇帝是真的准备对两党动手了。

想到这里,蒋鼎心里便开始打起了自己的算盘。

三方各自离去,很快长安门外的李子任也得到消息,迅速遣散了都察院诸多官员,随后向都察院赶去。

当他抵达都察院,李绂眼看重要官员已经到齐,随后向他们展示了一下世祖御剑。

当世祖御剑出现,这群官员无一例外都陷入了震撼之中。

尽管世祖对于他们来说只是几十年前的人物,但世祖御剑更重要的含义是文王曾持过此剑。

这柄剑,除了历代太孙、太子巡查齐国时可以携带出行,其余时刻都是放在天阁供奉。

拿到这柄剑,极大增强了都察院官员的积极性。

趁着官员们还处于震撼之中,李绂毫不犹豫的下达了新的命令。

想要扳倒两党,他们需要做的不仅仅是查案,还需要发动人民的力量。

因此,李绂选出了四百二十七名官员担任巡察御史,希望他们前往各府县镇,发动能够发动的一切百姓力量,揭露一切可以揭露的两党罪证。

在六部、三司他们都插不进去手的情况下,他们只能通过这样破坏生产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这是迫不得已的,却也是必须要做的。

忍一时之痛,换百年舒展,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此时,大明的十大工业省份中,北直隶和南直隶都是都察院泼水不进的地方,而陕西、安西和辽东、单于又是传统勋贵的地盘。

因此,能供都察院筹谋的,只有山东、湖广、广东、云南四省。

由于李子任是湖广长沙府人,因此李绂任命他为湖广监察御史,节制湖广都察院官员。

李绂给李子任的任务很重,不仅要组织湖广境内的工人举报工厂民商和官商,还要让农民揭露地方文官在地方上的龌龊事。

除此之外,李子任需要随时等待帮助广东的都察院同僚,策应河南的都察院同僚。

李子任知道自己任务重,但他并不畏惧,而是在李绂下达命令的第二天就带着三百余名都察院官员乘坐火车返回湖广。

四月初十,李子任率领都察院官员抵达湖广武昌,并在此地与自家父亲,湖广按察使李昌龄达成共识,共同稽查在湖广任职且不守《大明律》的违法官员。

共识达成后,李子任将都察院官员分为十队,分别前往农村、工业区,深入百姓之中,大胆揭露两党官员在朝堂上对“绍庆新政”的阻碍行为。

“绍庆新政”,这是惩治国、民营腐败官员,惠利百姓的新政。

得益于大明早已进行了全民中学义务教育,因此大部分工人、农民都能够理解都察院官员们口中的现实情况。

在都察院官员们的解释下,他们总算知道了自己的工钱为什么越来越少,国家对工农关注为什么越来越低。

得知了庙堂上的情况,大量的农民和工人被组织起来,选出代表,将地方上一些官员违法乱纪的行为揭露、记录下来。

这样的情况不仅仅在湖广进行,在河南、广东、云南也分别响应。

之后,这样的局势更是扩大到了麓川、交趾、四川、贵州等地。

面对这样的局面,两党官员难得心平气和的坐了下来,并针对都察院进行合作。

蒋鼎认为,要切断都察院之间的联系,首要就是先打压在湖广的都察院官员,只要把眼下势头正盛的湖广都察院打压下去,解决其它地方的都察院官员就会容易许多。

在武英殿大学士蒋鼎的组织下,湖广都察院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压。

六月初五,湖广按察使李昌龄被调往波斯担任布政使。

初七,汉阳钢铁厂的都察院官员在演讲时遭遇枪击,史称“丁未枪击”。

这次的枪击中,湖广监察御史李子任负伤,巡察御史王钊、赵建不治身亡,被牵连中弹的工人多达二十六名。

同时,民营工厂开始停业整顿,大量失业工人走上街头。

事件发生过后,皇帝朱伯海罢免户部尚书施询,并厉声呵斥诸多勋贵。

六月二十日,湖广民营工厂迫于压力,不得不恢复生产。

然而,在民营恢复生产后,蒋鼎等人又在皇店国营上做文章。

七月初五,湖广钢铁厂因为“工人”的操作失误而导致十二人受伤,钢铁厂宣布停产整顿。

湖广钢铁厂是此时大明十大钢铁厂之一,在内部工作的工人多达三千四百人。

由于大明施行日薪制,因此在钢铁厂宣布停产整顿后,大量工人失去了收入来源,不得不走上街头,寻找临时工作。

八月,继湖广钢铁厂停业后,汉阳钢铁厂、武昌火药局、武昌织造局等国营工厂相继以检查安全隐患而停产。

绍庆皇帝下圣旨质问户部尚书施询,武英殿大学士蒋鼎,建极殿大学士王钦,但三人以咸嘉年间久不检修,眼下停工尚在情理中搪塞过去。

三人如此回答过后,史载“帝怒,罢其官职”。

然而,即便朱伯海罢免了三人官职,但皇店内部的数十万官员却依旧按照原来的计划不断进行停产检修。

今日汽车厂停产检修,明日织造厂检修,后日钢铁厂……如此反复,湖广地方工人不胜其扰。

这样的停产检修直接导致了化肥、布匹、粮食价格不断上涨,百姓生活成本骤增。

在生活成本的压力下,许多工农不得不放弃了跟随都察院检举贪官污吏的行动。

眼看着湖广的斗争即将败北,监察御史李子任拖着受伤的身体出院前往农村,工厂。

他在湖广百姓之中颇有声誉,因此得知他要来时,许多百姓还是会前往旁听。

在和百姓的交谈中,李子任用自己的经历教育了工人,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到“服从不会换来尊重,只会换来变本加厉的压迫。”

在回到湖广都察院衙门后,李子任与官员们商讨如何对抗两党的反攻。

在会议上,李子任认为,国营官员是站在皇店背上吸血,民营则是勋贵们的利益所在。

民营市场十分脆弱,不可能长期停工,这并不符合勋贵、商人们的利益。

因此,湖广必须维持民营市场,甚至扩大民营市场,让湖广的官营、民营市场份额发生变化。

如果可以做到,那民营商人不会放弃得到的市场份额,两党官员、商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出现矛盾。

只要有矛盾,那就能让都察院获得逐个击破的机会。

现在他们必须要挑拨国营和民营的关系,而这个关系则是可以用实际行动来明面挑拨。

会后,李子任捐献了自己的全部家产,成立了一个大明互助会。

他将自己的家产投入互助会中,号召全体农民和工人停止从皇店买东西,而是改去民营工厂、店铺购买东西。

如果哪家遇到困难,那可以在地方上的互助局领取米面等必要生活物资。

在他的号召下,大量百姓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前往民营或个体经营的普通百姓店铺里购买东西。

这样的直接结果就是秋季七至九月,湖广皇店净利润腰斩45%,湖广皇店与民营商人争端不断,无法再联合制裁湖广都察院。

与此同时,李子任按照百姓们的检举,将皇店之中部分收受贿赂的官员缉拿,让湖广皇店的利益链出现空缺。

李子任利用部分官员的罪证,引诱他们说出其它官员的罪证,并承诺会在事后对其罪刑量轻。

在确凿的证据面前,一些立场不坚定的官员纷纷吐露自己所掌握的罪证。

依托这些罪证,李子任在十月初五弹劾湖广布政使覃澈,湖广皇店主事高士廉,并将罪证送往北京都察院。

得到消息,李绂当即在朝中为李子任策应,并依托李子任派人送来的罪证,将二人及其党羽缉拿入狱。

眼看李绂和李子任扳倒了湖广官员,稳坐钓鱼台的田文镜和张廷玉当即安排大量无党派的官员入主湖广。

至十月末,湖广境内的工厂开始恢复正常生产,并将“三涨”政策落实,大量工人获利的同时,绍庆皇帝朱伯海也下令蠲免湖广农业税一年。

这条消息通过《大明报》传开后,极大刺激了南方各省的百姓,他们积极响应都察院的号召,不断地检举、揭露地方官员的不法举动,监视着官员们的一举一动。

至绍庆二年腊月十五,全国被揭露下狱的官员数量达到两万四千三百余人,行贿的商人达到三万四千七百余人,“绍庆新政”取得阶段性胜利。

然而不等朱伯海和田文镜等人高兴,一则血腥的消息传到了宫中。

绍庆三年正月十二日,云南民营工厂拒不遵守“三涨”政策,引发云南昆明府集体工人罢工,十余万工人走上街头游行,包围云南布政使司衙门。

事件爆发后,云南兵马使吴耀南、布政使何锟、按察使赵继贤等官员命兵马司士卒、衙役驱散工人,期间因为口角摩擦而发生抢枪行为,士兵失手击毙工人一名。

枪声响起后,隐藏在工人之中的许多不法分子煽动工人集体,继而引发暴动。

昆明兵马司守备孙一贵下令开枪反击,致使三百二十七名工人死亡,一千四百五十三人受伤。

史称,“戊申罢工!”

第693章 后记(十四)摩刘之乱。

“混账话!哪里有说强迫工人复工的?我看他们是把自己当成了大明朝的主人,把老百姓当成了旧时代的家奴!”

正午,湖广武昌城都察院衙门内,伴随着李子任的声音响起,衙门会厅之中他正拿手手中的书信破口大骂。

在他把信拍在桌上的时候,旁边的一名官员拿起书信仔细观摩,这才了解了事情经过。

眼下是正月十八,距离“戊申罢工”的流血事件发生已经过了一周时间。

这一周时间,都察院一直在弹劾云南布政使司、兵马司、按察使司的三司官员。

原本以为这样的弹劾哪怕不见效,不能让他们下狱,也能让他们投鼠忌器一些,做事有些顾虑。

不曾想,在云南都察院官员的来信中,三司官员下令兵马司士兵和衙役出动,采用高压手段,强迫工人复工。

不仅如此,他们还在昆明、临安、大理这三个工业府逮捕了当地的地方工会会长李斌和万朝士、何文松等人。

在狱中,三司官员对他们软硬兼施、威胁利诱,甚至严刑拷打,威迫他们组织工人返回工厂复工。

李斌三人没有屈服,于是惨遭酷刑。

等云南都察院的官员抵达狱中,将他们解救出来送到昆明之后,这才发现他们已经被折磨的不成人样。

见他们不复工,当地官员干脆把游行的工人逼到了城墙的瓮城,一副不开工就把人饿死的处事态度。

这样的血腥手段,也难怪李子任会这样生气了。

“这件事情,必须马上上奏,云南三司的官员不能这么无法无天!”

李子任攥紧了拳头:“我要上京把这件事情告诉李都御史和万岁!”

“可现在湖广还需要你……”旁边的官员皱了皱眉提醒,但李子任却摇了摇头:“湖广的局势已经控制住了,现在我必须要去云南。”

“云南只要安定,我们就可以向麓川、交趾、广西、四川、贵州扩散,一步步的把两党从各省连根拔起!”

“这件事情,我的态度很坚决,他们欺负老百姓,那我就过去帮老百姓报仇!”

说罢,李子任头也不回的走出了会厅,并在第二天前往了北京城。

然而当他抵达京城,还未等他下火车,一队刑部衙役便将他缉拿,以“收受贿赂”一罪,将他关入了刑部监牢之中。

李子任自觉行得正,坐得直,倒也没有着急,而是和衙役们买了纸笔砚墨,在狱中针对自己在湖广这一年多的见闻,写下了《国朝社会各阶级分析》的奏疏。

在湖广的见闻让李子任认识到了,眼下农民和工人的社会环境和地位到底有多差。

尽管纸面上国朝二十六亿亩耕地,六亿三千万人,人均四亩,人均拥有粮一千二百斤,但实际情况和纸面情况根本就是天差地别。

工人们的工作时间没有保障,每天需要工作五个时辰。

上一篇:不灭神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