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 第849章

作者:北城二千

房屋倒塌的灰尘遮住了他的视线,他在浓浓的灰尘中只能感觉四周都在摇,地下在波浪式涌动。

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只能凭着房子垮塌的声音和方向了解四周情况。

“轰隆隆”的房屋倒塌声不断传来,浓烟中还有求救声和惨叫声。

方亭均拼命往前爬,头部左边似乎受伤了,感受不到一点。

砖头瓦块一直往他的身上砸,但他却感觉不到痛。

最后,压在身上的砖瓦碎石实在太多,压得他终于爬不动了。

他就这样躺在浓烟里,无力抗拒……

六月十七日,山东爆发大地震,这次强烈地震波及到大明东部绝大部分地区以及东部海域,遍及黄河上下,长江南北。

具有强烈震感的地区广袤,北起辽宁南部,西至山西太原、湖北襄樊,南至江西吉安,东至隔海遥望的朝鲜半岛等,连瀛洲都有感。

地震波及鲁、苏、皖、浙、闽、赣、鄂、豫、冀、晋、陕、辽等十余省、四百余县,甚至朝鲜北部都有房屋垮塌。

山东、南直隶受灾最为严重,约十余万人在地震中死亡,六百余万人受灾。

应天大学学生蒲松龄在自己的《柳泉笔札》中也详细记录了地震发生情形:“天启四十八年六月十七日戌时,地大震。余适处实验室,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

“教习唤众人蹲于几案之下,却见几案摆簸,器具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与同窗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

“出实验室,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

“逾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体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

“眺望栖霞,山裂、秦淮河水陷暗穴中,四周死尸遍地,四邻村落,腥臭之气弥漫,惊惧矣……”

蒲松龄的《柳泉笔札》记录了最为真实的一面,而这样的记录数不胜数。

据后来研究的学者判断,这次的地震震级应该达到了8.5级……

六月十八日,监国朱慈燃再度发行两千万两赈灾国债,并命内阁次辅金铉总督赈灾事宜。

这次山东地震的影响不仅仅在经济和政治上,便是西部一直与三国对峙的军队也无法继续保持对峙了。

继续对峙需要耗费的银两更多,因此七月十五,皇帝朱由校下令旨,命李定国重创莫卧儿主力。

消息传到李定国手中已经是八月初五,得知皇帝意思的李定国也没有迟疑,当即联合戚武隆夹击莫卧儿。

九月初一,李定国统兵四万骑兵进攻开伯尔山口,戚武隆节制诸藩、西军、南军等六万二千骑兵从蜀国向莫卧儿东南部发起进攻。

戚武隆和李定国两人早已在来往书信中协商了如何攻打莫卧儿,想要此消彼长,只有破坏敌国生产资料才行。

因此,他们不以攻城略地为主,而是以破坏集镇、村庄为主。

面对明军的攻势,奥朗则布严禁大军与明军野战,而是固守城池,坚壁清野。

不过,莫卧儿的城池终究有限,不可能容纳所有百姓。

此战,李定国与戚武隆率骑兵深入莫卧儿腹地,破坏其生产,缴获其物资。

整场战争中,莫卧儿军队十分克制,同时波斯和奥斯曼也分别出兵为莫卧儿解围。

然而,波斯的先头两万军队还没有抵达坎大哈,便被吴三桂率六千骑兵围歼,领军前来的将领见明军在河中地区还有兵马,一时间止步不前。

同时,奥斯曼的军队在默罕默德四世的率领下与额哲在库巴地区交战。

然而,不等他们战出结果,冬月初十,明军在深入莫卧儿腹地两个半月后主动撤走。

冬月三十,李定国、戚武隆各自返回战前驻地,李定国遣吴三桂率骑兵两万支援蒙古国。

腊月初九,明军自泰西行省出兵支援蒙古国的消息传来后,默罕默德四世只能带领大军撤退,库巴之围遂解。

腊月十二,李定国与戚武隆的奏疏中清楚写下了此战的缴获。

黄金四万七千余两,白银二百三十四万余两,其余珠宝、古董一千四百余箱,驼马骡牛驴羊共六万七千有奇,粮食无数。

在对参战将士发放赏银之后,两军上缴的金银钱粮价值约二百四十万两左右,监国朱慈燃赏印度厮当诸藩国六十二万两。

由于战争规模下降,前番发行的战争国债并没有用上,因此监国朱慈燃将国债银两进入投入了山东地震后的灾后建设。

腊月二十五日,河中、恒河的军队除留守部队外,其余依次撤离,战事告歇。

腊月三十,法军攻陷巴塞罗那地区,西班牙抽调北昆仑三万军队支援。

天启四十九年二月十八日,内阁首辅洪承畴卒于京师私邸,享年七十八岁,皇帝恩赐亲王礼,祭奠如制,谥文襄,追封南国公。

十九日,皇帝着其子洪士铭袭南安侯,其余诸子皆封正四品中顺大夫。

二十日,皇帝着内阁次辅金铉升任内阁首辅,文华殿大学士颜胤绍升任次辅。

三月十七日,南充侯杨文岳卒于家中,享年七十七岁,皇帝恩赐郡王礼,祭奠如制,谥文贞,追封巴国公,其子杨炳文袭南充侯。

五月初五,齐国长史张煌言上疏,方城侯吴阿衡于四月初二卒于军营,皇帝闻言,恩赐郡王礼,祭奠如制,谥文端,追封方国公,其子吴骧袭方城侯。

六月十七,齐国长史张煌言上疏:“齐王妃于五月初二夜子时薨逝,王恸哭。”

是夜,已经卧病在床多日的皇帝朱由校起身亲笔写信安慰齐王朱由检,并为齐王妃袁禧嫔挑选了“孝文”作为谥号。

六月二十日,哈剌温山脉天阁竣工,皇帝朱由校乘车前往查看,见之大喜。

七月初一,工部尚书靳辅上疏,言近来秋雨成灾,芦沟桥的东北面,被水毁坏处有十二丈,请问依照古法修复还是使用水泥。

皇帝闻言,亲自前往芦沟桥查看这座四百多年的老桥,随后亲自绘画修复图纸,草拟章程,内帑拨银三千两,依古法修复。

七月十五,西班牙军队重新夺回巴塞罗那地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一世为西班牙斡旋。

八月初二,遗产战争在英、荷、瑞的介入下,双方签订亚琛条约,比利牛斯地区被法国获取,战争结束。

九月,欧洲各国效仿大明宗藩体系各国,先后成立《伦敦公报》、《巴黎公报》、《马德里公报》、《维也纳公报》……

十月,齐国辽东侯黄龙,威远侯曹文诏先后去世,皇帝恩赐郡王礼,祭奠如制,谥黄龙为武壮、曹文诏为武烈。

黄龙追封辽国公,其子黄牧袭辽东侯侯。

曹文诏追封赵国公,其子曹耀蛟袭威远侯。

冬月,海军都督黄蜚卸任,海军佥事郑成功升任海军都督,佥使施琅升任海军佥事。

腊月初五云南布政使欧阳俭上疏滇中地震,通海、峨山、建水、玉溪、石屏等县地震,死伤百姓万余人。

初六,太子下令旨蠲免五县三年赋税。

天启五十年,户部尚书孙可望于正旦朝会时殿前启奏,言国朝人口突破三亿,耕地突破十七亿亩。

皇帝大喜,下旨蠲免天下农业税一年。

二月,齐国、小西洋监察使司、昆仑监察使司分别上奏。

截止去岁腊月十五,齐国有民三千四百三十七万余人,耕地两亿二千余万亩。

印度厮当诸藩有国民一千三百四十二万,土民两千一百二十七余万,耕地两亿八千余万亩。

昆仑诸藩有国民六百二十七万四千余人,奴隶一千四百余万,耕地七千四百余万亩。

刑部尚书于成龙上疏,言:“国朝宗藩有民四万万,耕地二十万万,古今盛世矣……”

三月,吏部尚书堵胤锡、户部尚书孙可望入阁,户部侍郎陈廷敬升调户部尚书,吏部侍郎周培公升调吏部尚书。

七月初十,皇帝朱由校突然感觉身体不舒服,传皇后张嫣、太子朱慈燃、太孙朱和垠、世子朱怡铉,齐世孙朱和埨入宫中。

病榻前,朱由校抓住了朱和埨的手,对左右的朱慈燃等人交代:“帝王治天下,共四海之利为利,以天下之心为心……”

“今朕年六十有六,在位五十,富有四海,子孙数十余……”

“得齐王相助,四方臣服,天下百姓亦安乐,朕之福亦云厚矣,即或有不虞心亦泰然。”

“今立遗诏,着皇太子慈燃继位,立皇太孙和垠为太子,望尔等子孙兢兢业业,以百姓为重……”

说罢,朱由校看向被自己抓着手的朱和埨,双目潸潸:“此间,只憾弟弟不在,汝归齐之后要好生孝顺长辈。”

朱和埨垂泣点头,朱由校又看向四周人:“国朝与齐国当世代友好,朕亏欠齐王甚多……”

言毕,朱由校令众人散去,此后数日,朱由校召集内阁、六部、五军都督先后入宫,事事交代。

天启五十年、八月乙卯日寅时三刻,天启皇帝朱由校驾崩于乾清宫,终年六十六岁……

第677章 番外篇(二十六)乾圣。

“铛……铛……铛……”

八月二十二日,伴随着卯时到来,北京城响起了钟声。

对于此刻的北京城百姓来说,他们并不知道这钟声意味着什么,还以为是晨钟。

然而,当钟声从卯时一直回荡到辰时的时候,所有人都发现了不对劲。

北京城外的一个集镇上,一名七旬的老人坐在院门树下,眺望北京城,一脸狐疑。

在北京城钟声久久没有停下的时候,老人瞪大了双眼,似乎回想起了尘封已久的记忆。

“爷爷,今天的晨钟声好长啊。”

院里,一名十一二岁的少年郎走出来,用毛巾擦着自己的脸颊。

然而,当他将毛巾从脸上挪开的时候,却看到自家爷爷的拐杖跌落在了地面,自家爷爷也张大着嘴巴眺望,双目渐渐模糊。

“爷爷?!”

“爹!你快出来!”

少年郎被自家爷爷吓了一跳,连忙冲上前去。

他摇晃着老人家,院内的人也被少年郎的声音给唤了出来。

只是,当家人全部走出的时候,这名老人却如孩子般哭了出来:“万岁……万岁……万岁他……”

老人断断续续的哭嚎着,这会儿四周走出院门的人越来越多,而听着老人的话,他们心里也渐渐升起了一丝不好的感觉。

不等他们询问,此刻十余名青年人从远处走来。

这人十余人,集镇上的百姓都认识,只因为他们便是治理南城集的官员。

然而,此时他们身上已经没有了官袍,取而代之的是一身的缟素。

这一刻,所有人心里都咯噔了一下,而领头官员下一秒的话,更是让所有人愣住了。

“万岁于昨夜大行,传顺天府衙门布告,天下诸寺道观各声钟三万杵,天下百姓缟素三十日,禁娱禁乐!”

当领头官员的话说出时,街道上的百余名百姓都愣住了,他们耳中,只剩下了那不断回响的钟声……

在他们愣神的同时,天启皇帝驾崩的消息向京城四方传去。

各省府县城的寺庙、道观纷纷击钟三万,各城旌旗也纷纷换成了缟素。

那一面面白色的旗帜在空中抖动,似乎预示着一个旧的时代倒下,一个新的时代即将站起。

八月二十三日,太子朱慈燃即位于皇极殿,册立朱和垠为太子,朱怡铉为太孙。

在即位的程序走完后,朱慈燃带领百官前往几筵殿吊丧,并于灵前讨论起了先皇帝的庙号和谥号问题。

对此,内阁阁臣孙可望上疏表示:“祖有功而宗有德,以大行皇帝的功绩,理当以庙号‘世祖’、谥号‘孝武’方可体现。”

庙号与谥号不同,其中庙号之中最顶级的四个字,又以太、中、高、世为主。

太祖一般是给始受封的皇帝,开国者一般都是始受命的皇帝。

如李唐王朝的始受封是李虎,始受命是李渊,所以李虎是唐太祖,李渊是唐高祖。

如果始受命和始受封是一个人,那就选择太祖,诸如刘邦、朱元璋便是太祖。

因此,高祖便不是朱由校可以使用的庙号,那么就只剩下世祖和中祖了。

这其中,中祖需要这个国家跌落一次,然后再由一人发扬光大一次,但前提是世祖已经有了的情况下,他才能是中祖。

至于世祖,一般是颁发给将功业发扬光大的人。

世有两层意思,一层是支系成为大宗,一层是将祖宗功业发扬光大,因此嘉靖皇帝是世宗。

眼下,朱由校完全符合世祖的标准,因此将他的庙号选为世祖是毫无问题的。

至于谥号,在一百四十个美谥之中,又以文、武、成、康、昭、穆、孝、宣、平、桓、景、襄、高、明、章、大等谥号为最。

这其中,有的已经被大明先帝使用,为数不多没有使用,而又符合朱由校功绩的,恐怕只有武、成、康了。

在这三个谥号里,武帝无疑是最好的,因此孙可望自然给朱由校用上了。

面对孙可望的建议,朱慈燃没有拒绝,而是理所应当的给自家父亲用上了明世祖武皇帝的庙号和谥号。

在确定了庙号和谥号后,朱慈燃又从百官推荐的年号之中选择了“乾圣”作为年号,于明年正旦节开始使用。

做完了这些事情后,朱慈燃才开始为其父亲安心守灵了起来。

上一篇:不灭神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