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 第82章

作者:北城二千

“奴婢遵命……”王承恩都快哭出来了,而朱由检又对他问道:“等等!”

王承恩回头,还以为是自家殿下后悔了,却不想他却笑呵呵道:“那茶引,也给我讲讲。”

“是……”王承恩哭丧着脸,只能为朱由检解释了起来。

和盐一样,户部主管全国茶务,确定课额,并设巡察御史以惩办私茶,设茶课司、茶马司办理征课和买马,设批验所验引检查真伪。

明朝的茶分商茶和官茶,以茶易马为官茶,放出茶引并收课税的是商茶。

商茶行于江南,官茶行于陕西汉中和四川地区,而商茶允许商人买茶引贩卖,官茶却是地方买马需要。

如今、御马监南场手中的就是商茶的茶引。

由于大明对于商茶实行均引法,因此户部将茶引付产茶州县贩卖,凡商人买茶,赴官具报所卖斤重,行茶地区,纳钱买引,许向茶户买茶出境货卖。

茶引每引一百斤,官府按行茶的地区远近,定上路程限制,经过地方都需要批验,检查茶引的数目,和茶叶的重量才能放行。

商人将茶运至卖茶地,还需向税课司按三十取一缴纳销售税。

至于茶引的价格,叶茶每引200文,芽茶每引300文,取中值250文,相当于每斤茶征税2.5文。

商茶每年的税收入,不过十几万两,而实际上江南一带的粗茶也能卖出十几文一斤的价格,好茶甚至可以卖到两百文。

朱由检手里御马监南场的一千二百茶引,只需要交课税三百六十两,就能买到一万两千斤芽茶。

这十二万斤芽茶,如果花上关系,直接买最好的那种茶,手一翻就能卖出一万两千两银子,六十多倍的利润。

想到这里、朱由检手又痒痒了,而王承恩却头皮发麻的提前开口道:“殿下、私茶是赔本生意啊……”

“我知道。”朱由检白了他一眼,随后上前笑呵呵道:“承恩、你说我要是和皇兄要茶引,他会给多少?”

“这个……”王承恩是真的不敢说,而朱由检则是自顾自道:“几万引还是能给的吧……”

“殿下……”听到这离谱的话,王承恩忍不住道:“整个天下的商茶引,也不过只有二十几万引啊……”

“这么少?那我只要一万引就行。”朱由检厚着脸皮开口,又叫王承恩在信的末尾提到了茶引的事情。

【另外、近来我口渴的不行,希望哥哥能给我发一万引商茶引,弟弟会老实交税的……】

“这臭小子……”

乾清宫养心殿内、当朱由校皱着脸看完朱由检叫王承恩代笔的信时,瞬间被气到了。

这封信已经是昨日写的了,但朱由校一眼就看出来这是王承恩代笔的。

他拿着这信对王安和魏忠贤、客氏挥舞道:“你们看看,我这弟弟真是什么都敢要!”

“他还说要搞私盐,叫我对文官的弹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你们说说、有这道理吗?”

朱由校明明在埋怨朱由检,可脸上却是带着笑意的。

他并没有不高兴,只是在吐槽罢了,这一点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万岁……”王安作为朱由检的人,首先开口道:“私盐一事、如果真的如五殿下所说,其实也并非不可以。”

是啊……

当王安一开口,朱由校便轻微颔首应和了起来。

如果真的按照朱由检信中所说,由他经营私盐,随后每年能交上上百万两银子的话,这件事情并非不可以做。

全天下的盐税加起来才两百多万两,有的时候只有一百多万。

朱由检只在顺天府、永平和天津三地搞私盐,这是牵扯不到江南和两淮势力的做法,他们虽然也会弹劾,但想必力度不大。

毕竟在朱由检之前,乱搞盐引,乱搞私盐的藩王不是没有,相反是很多。

别的不说、单单福王、秦王、蜀王、楚王等等藩王,每年搞私盐的事情都有人弹劾,但动静都不大。

只要江南和两淮的文官势力不联合弹劾朱由检,那么事情就能够控制,但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京城内的勋贵会怎么想?

北方私盐,实际上大多都和勋贵有关,这种事情、从嘉靖开始,皇帝就已经知道了。

但是勋贵是皇权的一张牌,可以不用,不能没有,所以皇帝一直在妥协。

但眼下、朱由校有了一个好弟弟,一个可以用的人,勋贵成为了阻碍他的拦路石,那么就必须把它搬开。

想到这里、朱由校又想到了对北直隶卫所,还有天下卫所清查的事情。

他看向了旁边的魏忠贤,岔开话题道:“弟弟派出去毕节卫的孙传庭,干的怎么样了?”

“回万岁……”魏忠贤献媚地笑道:“那孙传庭不愧是五殿下举荐的人,到毕节不过半个多月,就已经把毕节卫中七星关所的军屯田清查,并且招募了数千兵马。”

“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能彻底把毕节卫整顿为毕节府了。”

“是吗……”朱由校颇有深意的呢喃了一声,过了数秒后看向了自己手中的信。

过了数秒、他才无奈一笑道:“罢了、弟弟平日里不与我要什么,每次要的东西,都是为了帮我,私盐和茶引就给他吧。”

说着、朱由校看向王安道:“告诉户部,再发茶引两万给御马监南场,这茶引的课税需要正常缴纳,不得拖欠。”

“另外你派人回信给弟弟,就说私盐之事,等他什么时候将顺天府和永平府的蓟镇兵马更换,卫所裁撤,再来问我。”

“奴婢领命……”听到这话,王安知道私盐的事情八成是成了。

不过他还是起身对朱由校道:“万岁、英国公那边……”

“嗯、你去说一说吧,包括和他说一下,顺天府和永平府的卫所裁撤一事。”

朱由校颇带深意的看了一眼王安,王安也明白他所说的深意,便微微行礼后,退出了养心殿。

由于眼下刚过了午时,因此王安没有耽搁,直接坐上了马车,向英国公府赶去。

在门口的小厮见到熟面孔的王安后,连忙叫人去通传,顺带领着王安向英国公府的花园走去。

经营了两百年的英国公府占地三十余亩,哪怕明朝房价不高,但在京城这寸土寸金的地方,还是价值千金。

当王安来到花园时,正好见到了坐在凉亭内煮茶看书的张维贤。

由于年龄相仿,加上张维贤也是当初支持朱常洛的勋贵之一,因此王安来到后便坐在了他的对面。

张维贤头也不抬的就说道:“看你这模样,显然不是好事……”

“对于你们来说,确实不是。”王安微微颔首,随后道:“老国公、我也就不遮掩了,万岁准备让五殿下裁撤顺天府、永平府的卫所兵,更替蓟镇兵马。”

“另外、朝廷没有银子了,五殿下准备弄私盐来补贴内帑。”

“万岁让我来、是准备问问您的意思……”

“我的意思?”张维贤无奈地笑道:“我又能有什么意思呢?”

“卫所的事情,还有私盐的事情,蓟镇兵马的事情,你其实比谁都清楚,即便我说了,也不顶什么用。”

“或许在外人看来,我张维贤是勋贵之首,但你王安还能不清楚?”

张维贤的话,王安听到后沉默不语。

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之中,哪怕位置再高的人,也是需要一个人拉、一群人举的。

拉的人毫无疑问是那至高无上的皇帝,而举的那群人,便是因为利益聚在一起的人。

张维贤对朱由校俩兄弟一点点剥夺勋贵的利益无动于衷数次,眼下已经有一部分勋贵对他不满了。

王安也清楚,因此对张维贤道:“我就不瞒你了,五殿下已经在昌平练兵五万有余,没有虚额……”

一句话说出、张维贤的想要拿茶杯的动作一顿,显然被这个消息惊住了,但很快就恢复了镇定。

至于王安、他则是继续说道:“勋贵的力量太过薄弱了,五殿下和万岁联手之后,他们的手段你应该是看到了的。”

“昔日不可一世的齐楚浙宣昆五党都吃了一亏,何况你们呢?”

“京营的人马能有多少?你们还有多少牌可以打?”

“万岁知道老国公你忠心耿耿,因此才会告知你这些事情。”

“但这是在为难我啊……”张维贤放下了手中的茶杯,长叹一口气。

“老国公,再多的话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您自己想一想、是要保勋贵,还是保大明。”王安想要张维贤做出抉择。

面对他的咄咄相逼,张维贤犹豫不决。

勋贵不一定是保皇党,也有可能是吸血最厉害的那一批。

顺天府和永平府、或者说整个北直隶的军屯田,到底有多少被勋贵侵占?这是一个无法统计的数量。

三十六卫、二所……

上千万亩军屯田中,哪怕再少,在京的勋贵也最少侵吞了三四百万亩军屯田。

这数百万亩军屯田,能为大明交出上百万石粮食。

加上他们手下的人,恐怕上千万亩军屯田都被侵占了一个干净。

朱由检要顺天府和永平府的所有卫所裁撤,那就牵扯了二十几个卫所,这些卫所,所牵扯的,是数百万亩耕地……

要在京勋贵放弃数百万亩耕地,这是多么不可能的一件事情。

可是在皇权面前,没有兵权的勋贵,就如同待宰的羔羊。

他们唯一还能用的兵权,或许就是被吃了都不知道还剩多少人的京师三大营。

这点人数,连皇城都打不进去,估计就要被朱由检的七卫一营给荡平了。

想到这里、张维贤咬紧了牙关,过了片刻才开口道:“我劝!”

“那我就告辞了。”得到答桉,王安起身就走。

看着他的背影,张维贤只能摆手叫来了府内掌事,对他交代道:“告诉在京所有勋贵家主,叫他们来府内正厅议事……”

“是”闻言、掌事退了下去,开始去通知各府的勋贵。

望着掌事的背影,张维贤长叹一口气道:“万岁、您难道就真的以为,练兵那么容易吗?他们不会相信的,您也被五殿下蒙骗了……”

第115章 吸血虫的勋贵

“老国公,您真的以为,一支兵马是那么容易编练的吗?”

英国公府内、果然不出张维贤的预料,当他召集了顺天府所有勋贵议事,把朱由校的想法说出来的时候,立马就遭到了成国公朱纯臣的质问。

府邸的正厅中,乌压压的三十几位勋贵坐在两侧,朱纯臣和定国公徐希皋坐在左右第一位,而张维贤坐在主位。

有了朱纯臣的开口,后面的其他勋贵也就敢于开口了。

最先开口的就是恭顺侯吴汝胤,他年近六旬,对张维贤说道:“别的先不论,南直隶的徐州、淮安府卫所裁撤时,老夫就已经说过,如若不上疏制止,之后万岁必然还会裁撤卫所。”

“眼下、看看吧,是不是如老夫当初所说?”

吴汝胤一开口,瞬间其他勋贵也纷纷开口附和了起来,而吴汝胤见了有人附和自己,更是大胆道:“之前是四卫三所,现在又要裁撤顺天府和天津、永平等二十几个卫所。”

“再往下的话,是不是要把整个后军都督府和上直二十六卫都裁撤个干净?”

“弄完了最后再把行在(顺天)、南京的五军都督府都裁撤完?”

说到这里、吴汝胤恨铁不成钢道:“万岁困难,我等都知道,收不上来赋税,不去找文臣,找我等作甚?”

吴汝胤这话也说的好笑,如果朱由检在这里,估计上去就是对着这老丘八的老脸来一拳。

天下军屯田近亿,这群勋贵吞了多少,心里还没有点数了?

别的先不说、如果军屯田能老老实实的,按照永乐年间、洪武年间一样的每年反哺国库两千多万石粮食,别说辽东一年用五百多万两银子,就是一千多万也能支撑的下去。

结果这些年,军屯籽粮纸面数据只有两百来万,最后这里哭穷、那里哭穷,一斤粮食没交国库不说,还往外掏了不少。

现在大明朝都半截入土了,他们还不肯让利。

也就是朱由校还念着张维贤的好,还叫人告知一声,要是朱由检、都直接动刀子把这群底子不干净的家伙宰了。

朱由检斗不过诸多党派,是因为他们掌握了大明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赋税田亩,勋贵呢?

明宪宗好不容易把京营和御马监弄好,京营交给勋贵,结果二十年都没有就玩成废物了。

御马监交给太监管理,到了正德年间,御马监还敢翻身上马和朱厚照去砍小王子,这群勋贵连太监都不如。

成化、正德、嘉靖、万历……

这四代皇帝不是没有想过整顿京营,扶持勋贵,奈何勋贵自己烂泥扶不上墙。

别的不说、就眼下,十二万京营能不能拉出一万人能打都成问题。

只要朱由校开口,哪怕手下的将士才练了两个多月,朱由检也敢带着他们把京营和勋贵给砍了。

就是这么废物的一群人,认识不到自己废物也就罢了,现在还想着不听皇帝的话,真是反了天了……

张维贤看着正厅的众人,骤然只觉得心累不已。

他本以为、勋贵们会说些好办法,却不想最后还想把赋税推到文臣那边去。

上一篇:不灭神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