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 第807章

作者:北城二千

齐国已经没有敌人了,一些造反的土民也会随着步枪进入齐国而被镇压。

同样的休养生息,大明还需要防备外敌入侵,但齐国却并不需要。

他们去齐国,太浪费他们的才干了。

即便朱由检知道李定国所想,但他得从大局来考虑事情。

因此,这次算是他对不起李定国了。

想到这里,朱由检叹了一口气,抬头询问陆文昭:“官场和皇店的交接如何了。”

“都在正常的进行,冬至前结束一切应该不成问题。”

陆文昭回答着,这让朱由检心底的石头尘埃落定,但同时陆文昭又补充提醒了朱由检一件事:“齐国那边对南方十二府的开发遇到了一些难度,当地的土人抵抗力太大,满都督上疏请增设军队为三十营,或者从国朝内部调一批步枪过去。”

“不能扩军,至于步枪的话先调六万支过去。”朱由检不假思索地开口道:“扩军容易,裁军就困难了。”

“先让满桂他们等三个月,等步枪调过去后再出兵镇压造反的土人。”

“另外对于土人部落也要注意方法,有文字和文化的土民要打散迁移,没有文字和文化的尽数吸纳。”

“如果遇到有文字,有文化,且抵抗力很大的部落,尽数荡平,不用上奏!”

朱由检给出了对土民的态度,陆文昭见状作揖,同时也开口道:“眼下国朝已经齐民编户二百六十九万四千四百二十三户,其中九十七万余户皆是汉民,剩下的都是土民。”

“齐国治下人口已经达到了一千四百六十余万人,每年口粮需求达到了三千五百余万石。”

“现在国朝的耕地数量勉强达到了三千四百余万亩,基本的口粮问题已经可以保障了。”

“不过,弗朗机那边每年还需要三百万石的口粮,齐国估计还得国朝支援两年才能在满足本国的同时,额外满足弗朗机国。”

“另外,唐、吉、淮三国也派人前往东京城询问什么时候可以签订粮食贸易的合约。”

陆文昭说着关于齐国的事情,朱由检听后也不假思索的交代:“先保障国民,然后保障弗朗机,最后再保障三国。”

“和三国的贸易合约,可以即可签订,但生效时间必须是明年秋收后,另外粮食数量也是逐步增加,不可能一步到位。”

“这些事情,你让夏允彝安排就足够。”

“是,卑职明白。”

说完最后的政务,二人也就不再讨论政务,而是改口聊起了过往的一些事情。

也正在他们闲聊后的几天,历经数年的离别,一辆搭载着思乡之情的火车也从大同府驶向了顺天府。

“呜呜……”

汽笛声在耳边回响,车上众人大多已经睡着,他们人人身穿鸳鸯战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平静,陷入深深地睡梦中。

这是西征大军得到休假的士卒们,而和他们一样得到休假资格的,还有望着黑洞洞窗外,裹着毯子却难以睡着的李定国。

二十四岁的李定国脸上多了一些成熟,他静静看着窗外,心里似乎已经有了答案,但他还是想回来再确定一下。

在他旁边,是已经放下靠椅,躺着陷入睡梦的朱慈焴和朱慈炅。

两人也拿到了休假,同时被朱慈燃催促着回京。

相比较李定国的思乡,对于这两人来说,回京以后那就是无止境的政务等着他们了。

或许文臣们会不同意他们两人处理政务,但对于他们那位哥哥来说,他可不会管那么多,他只知道自己快累死了。

“呜呜……”

时间在一点点过去,从大同府到京城足足有六百四十里,便是以眼下新型火车的速度,也需要整整八个时辰。

不出意外的话,李定国他们要到明天下午未时(13-15)才能抵达京城西站。

虽说八个时辰很长,但是对于他们这些很久没有享受过安定的人来说,若是能安心睡下,那睡五六个时辰都不是问题。

在四周的鼾声中,李定国也渐渐感到了困意,不多时便缓缓闭上了眼睛,陷入了深沉的睡梦之中。

他没有做什么梦,而是直接睡了过去。

等他再次醒来时,是被四周吵闹的声音吵醒的。

他迷糊着睁开双眼,在他看向四周的时候,这才发现朱慈焴和朱慈炅已经和士兵们打成一片,又聊起了京城的一些趣事。

他收回目光,这才发现自己面前的小桌板上放了一份木制的饭盒。

不出意外,这应该是比较心细的朱慈炅放下的。

李定国喝了一口水,缓和了一下发苦的嘴巴,然后才打开饭盒吃了起来。

今日的火车饭盒是茄子炒肉沫,木盒旁边贴着一张白纸,上面写着饭盒的价格。

“五文……倒也差不多。”

瞧着饭盒的价格,李定国暗自点头。

在吃完东西后,他拿出了一本书简单翻阅。

虽然四周环境吵闹,但比起战场也不算什么了。

李定国沉浸在了书本中,以至于在他看来时间过得很快。

“呜呜——”

当长长的汽笛声响起,李定国也知道京城到了。

他合上书本,起身对还在热闹聊天的士兵们喊道:“到京城了,都准备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和垃圾,别给人家乘务员留下工作,回到家之后好好休息,每月初十记得去银行看自己的军饷到账没有,没有到账的去齐王府找我,另外这次休假是腊月初一结束,腊月初一早上辰时在京城西站广场上集合,都别忘了。”

“收到!!!”

一群汉子大声喊着,之后哈哈大笑,似乎都在为能够回家而高兴着。

不久,火车停了下来,而士兵们早已经收拾出了一个干净整洁的火车车厢。

他们背着大包小包走下火车,有的人家住京城,父母早早就在车站等待迎接他们,还有的家住顺天府其它县城,因此成群结队的租车回家。

“李大哥!我们回家休息一天,明天若是有时间就去府上找你!”

朱慈焴大声嚷嚷着,李定国也无奈摆了摆手,他心知肚明,以朱慈燃的性格,这两人怕是不可能轻易走出东宫了。

“头!我们走了!”

“去吧去吧!”

士卒们在车上和李定国打着招呼,李定国也大声回应,直到看着所有兄弟都离开后,他才带着忐忑的心情叫了一辆马车,向着齐王府驶去。

这一路上他忐忑的连京城的变化都没有注意,他沉浸在了自己的精神世界中,眉头紧紧皱着。

“将军,齐王府到了。”

在忐忑中,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听到车夫的声音,李定国下了马车,并将五文车费递给了车夫。

车夫一边接过车费,一边看着齐王府,目光中透露着尊敬。

他羡慕地看着李定国走进齐王府,随后吧唧着嘴巴驾车离开了齐王府门口。

李定国怀着沉重的心情,一步步走进了王府内。

站在承运殿的广场上,李定国精神有些恍惚。

在这里,他似乎看到了自己的曾经,看到了自己一点点长大的模样。

“站在这干嘛?王大伴和曹大伴可在等着你吃饭呢……”

一道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李定国下意识转身看去。

映入眼帘的是一道靓丽且熟悉的身影,也可以说是李定国年幼时的噩梦。

“如是姐姐……”

李定国话里有几分苦涩,杨如是闻言走过来,近距离打量了一下李定国。

伴随着她走来,她身上香囊的那股香味被风吹来,李定国不自然抽了抽鼻子。

“倒是长高了不少,也长大了,更像一个男人了。”

杨如是笑着用手比了比李定国的身高,只是简单丈量,杨如是就笑道:“有五尺七寸(182.4cm)了吧?”

“五尺八寸(185.6)……”

李定国说着,同时看一眼杨如是那五尺一寸身高。

在这个时代,能长到五尺一的女性算是中上等了,正常女性也不过四尺八九罢了。

“姑姑呢?”李定国看向了左右,不见杨媛爱身影,觉得有些好奇。

“她?”杨如是掩着脸笑道:“你该叫杨娘娘了。”

“娘娘?”李定国愣了一下,然后才反应过来,苦笑道:“我也应该想到才是……”

杨媛爱是一直喜欢朱由检的,以至于朱由检看她年纪稍长给她介绍时,都被她无情拒绝。

最后无奈,朱由检只得再纳一平妃。

对此袁禧嫔倒是挺高兴的,毕竟杨媛爱管后宫管的很好,很多时候都能帮到她的忙。

“走吧,都在等你吃饭呢。”

杨如是说罢,转身带路离去。

一身白金色的花冠裙袄,大袖圆领把杨如是衬托的很是端庄,李定国跟着她走向了存心殿,不过路上杨如是却说道:“你来的晚了一点,早上娘娘她们刚刚出发去南京了。”

“……”听到袁禧嫔他们去了南京,李定国心里一紧,心里知道自家殿下要开始就藩了。

“不过烺哥儿他们几个倒是留下了,殿下说要等他们府学读完才能回齐国。”

“我被留下来照顾他们,不知道你是准备去齐国还是留下来?”

杨如是说着府内变化,李定国听后不断点头,只是对于她所询问的去留问题,便是李定国自己也不清楚,因此只能摇头道:“还得看殿下如何安排,不过我估计殿下不会在这个时候让我去齐国。”

多年的军旅经历让李定国成长了不少,尽管他知道自己不能在这个时候去齐国,但他还是回到了京城,想要得到朱由检给出的答案。

“也好,你要不能走,我也有个伴。”

杨如是笑着安慰李定国,同时也不忘说道:“府里来了个齐国的少年郎,叫做夏完淳,人很是听话,和你小时候很像,不过他的嘴巴比你甜。”

“你也不用担心见面问题,今日是木曜日,他和烺哥儿他们还得等三天才能放假。”

说话间,李定国和杨如是已经走到了存心殿。

在他们走进存心殿的时候,李定国果然看到了苍老不少的曹化淳和王承恩,而存心殿内的许多东西也都被收走了,家具也焕然一新。

这并不难理解,毕竟曾经王府内的家具都是皇帝亲手打造的,自然不可能留下。

“王大伴,曹大伴……”

李定国见到二人便笑着行礼,二人也抬手示意他别拘泥礼数。

对于二人来说,李定国就像是他们的子侄一样,而对于李定国来说,他们也确实像叔伯。

“快来吃饭吧,再不吃就凉了。”

王承恩招手示意,同时也给李定国指明了他的碗筷。

李定国和杨如是入座,四人很快便其乐融融的吃起了饭菜,同时询问李定国这几年的经历。

李定国挑出几件事来说,让三人听得担忧,但李定国又笑道:“其实眼下的战场倒也没有什么危险的,这次西征战死的兄弟仅有六百余人,比起曾经算是好很多了。”

李定国这话倒不假,从第四次北伐扫平建虏开始,明军就开始陆续装备步枪,死伤数量也大大降低。

这次西征死伤多,主要也是冲锋时坠马,还有李自成翻越葱岭导致的。

除去这些,明军在正面战场几乎没有什么死伤。

“好在这次打完,国朝应该能太平十几年了,况且我也被调回了京城,走一步看一步吧。”

李定国自我安慰着,曹化淳也踌躇着开口,小心翼翼说道:“殿下的意思,还是想让你在大明多待几年,现在齐国没有什么战事,你过去只是浪费了你的才干。”

“殿下希望你能成为一个出将入相的人,所以大明才是你最好的舞台。”

“等你觉得你自己可以了,到时候再去齐国也不迟。”

曹化淳说出了朱由检的想法,这让李定国的呼吸几乎停滞了一秒。

不过,他很快恢复了镇定,尴尬笑着自我安慰道:“既然殿下让我留下,那我留下便是。”

“反正等我调任的时候,估计万岁和燃哥儿还在,他们应该不会阻拦我的。”

“永王和定王回来了吗?”杨如是好奇询问,李定国点了点头:“和我一辆火车,眼下应该已经到了皇宫,不说太多关于他们的事情,还是你们为我说说烺哥儿他们的事情吧。”

李定国岔开话题,不想聊太多国事,显然朱由检的安排让他有些难受。

他清楚朱由检是从大明的角度来安排自己留下的,如果没有大明,那他本应该去齐国。

“我和你说啊……”

上一篇:不灭神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