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 第763章

作者:北城二千

可以说,众人都是打着日后过苦日子的想法去的齐国,但齐国的表现超过了他们的想象。

因此在齐国的他们,显得格外的满足。

人一旦容易知足,那自然便不会想着额外去拿取什么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虽然眼下齐国吏治廉洁,但保不齐以后会出现许多贪腐的人,所以查贪腐一样是齐国重中之重的国策。”

金铉抿了一口酒,他平日里不喜欢喝酒,总觉得喝酒误事,但今日见到阔别许久的学生,并且自己的学生还已经成材,这让他十分高兴,不由的一连喝了三杯。

朱慈燃瞧他这模样,也不由笑着伸出手阻拦了一下:“老师切不可饮酒过多,别忘了等会还要去见叔父呢。”

“呵呵……倒是我的不是了。”金铉笑着摇头,手头饮酒的举动也停下。

紧接着他收齐了笑容,严肃的打量起了朱慈燃。

朱慈燃也不露怯,就这样让他看着。

过了许久,金铉满意点了点头:“你眼下,也可以独当一面了,不枉殿下那么多年的栽培。”

“也仅仅限于一面罢了……”朱慈燃叹了口气,这让金铉看得出他这段时间受了不少的气。

“老师你不知道……”

或许是面对久违的知心人,又或者是知道金铉很安全,因此朱慈燃一股脑将自己这段时间所受的气全部吐露了出来。

奏疏发不出去,发出去也被下面人阳奉阴违的执行,几个月过去,各项从东宫走出的政策都没有落实到位。

这样的局面,让一直顺风顺水的朱慈燃很受挫。

对此,金铉没有打断,也没有插话,而是就这样静静地听着朱慈燃在倾诉。

他清楚,眼下的朱慈燃需要的只是发泄,那是一种大厦将倾,而自己只能眼睁睁看着的无力感。

于他东宫来说,燕山派就好像是一辆疾驰而来的火车,而他东宫不过是一个挡在铁轨上,试图掀翻火车的蚂蚁罢了。

他若是反抗,最终的结果,也不过是蚂蚁被碾压而死。

在这样的局面下,他所能倚重的,也只有身处齐王府的齐王叔。

相较于他的令旨,齐王叔的令旨却畅通无阻的执行。

可以说燕山派虽然想要分权,但明面上违抗朱由检的令旨,这点他们还是不敢的。

同样是令旨,一份畅通无阻,一份处处受挫,朱慈燃虽然一直知道,自己能顺风顺水是因为背后站着齐王叔,但这一幕真实出现的时候,他还是不免惆怅。

“殿下的安排我都知道了,大概的思绪我也能想到,不过具体的还是得等我见过殿下后才能了解。”

金铉在朱慈燃说完后,先是安抚了一下朱慈燃,随后又对朱慈燃询问道:“殿下没有让人给你送信吗?”

“送了……”朱慈燃呼出一口闷气,似乎轻松了些。

“齐王叔让我好好在东宫看书,也算是我真正主政前能放松的最后时间,可是我还是担心这件事情不会那么轻松的结束……”

朱慈燃带着几分忧虑开口,那紧皱的眉宇,似乎都快能将苍蝇夹死。

不过,面对他的忧虑,金铉却夹了一快子肉菜放到他的碗里:“放心……”

听着这两个字,朱慈燃忍不住抬头,坐在其对面的金铉一脸笑意:“接下来的事情,有齐王和我们……”

第612章 故人再见

“齐国长史金铉,参见齐王殿下……”

承运殿内,当金铉带着三分酒意行礼作揖的时候,朱由检也仔细打量起了他。

金铉比朱由检大一岁,眼下三十有二。

但从外表来说,金铉脸上已经有一些岁月的痕迹了。

可见,治理齐国也不是如他书信上那样所写的简单。

“这十年辛苦你了。”

两人见面,朱由检的第一句话便是感谢,可闻言的金铉却摇头道:“相比殿下,臣的辛苦不算什么……”

臣……这是金铉很早之前就想对朱由检说的自称,但当年他还是大明官员,是万万不能对藩王如此自称的。

可是眼下,在没有去吏部报道前,他依旧是他的齐国长史,齐王自然就是他的君王。

“先坐下吧……”

朱由检摇头示意他先坐下,而王承恩也连忙亲自搬了一把椅子给金铉。

金铉对王承恩十分敬重的作揖,随后入座。

见他入座,朱由检也靠在椅子上对他询问起了齐国的事情:“齐国的两次五年计划,进展如何?”

“十分不错!”提及正事,金铉的酒意也消散大半,将自己的成果如数报出:“各类工厂三百七十五处,雇工十五万四千余人。”

“基建道路一万八千里,眼下每年在建不低于一千里,沿途在农闲时用民工不低于十万人。”

“开辟港口十二处,发掘矿脉一百二十六处,开发耕地七百五十余万亩,建设乡村集镇二百六十处,城池三十二座。”

“年产各类化肥五十万吨,满足耕地所需70%,保障每亩粮食产出不低于二百五十斤,搭配肉食,能养活最少三百万人口。”

“各类工厂年产水泥一百五十万吨,粗钢六万五千吨,生铁七十五万吨,煤炭八百万吨,纺织布匹……”

金铉如数家珍的将自己这么多年的成果一项项报告给朱由检,看得出他已经准备了许久,或者这一天他已经等待了十年。

“截止天启二十一年七月三十日,齐国岁入黄金二十七万余两,白银三百万两,铜锭六百万斤,田赋税九十三万六千两,岁入近七百万两。”

“齐国官员七万四千余人,兵马司两万人、衙役四千人,军队近四万两千人,教习两万人,俸禄支出近二百三十万两,每岁结余四百七十万两左右。”

“此外齐国官学已经开办十年,从一开始的就军队子弟教育,到眼下的平民教育,官学一共三百余处,学子三十六万余人。”

“最后……”

金铉的长篇大论,让朱由检等人更为深入的了解到了齐国。

相比朱由检古井无波,王承恩和曹化淳都没有想到,齐国的局势会好到了这种程度。

要知道齐国立国不过十年,耕地连大明的百分之一都不到,人口更是只有大明的2%,并且还是算上了劳改工的数量。

这样的一个国家,在岁入上居然达到了大明的十分之一。

尽管这是齐国吃了劳改工红利,通过开矿才能获得的岁入,但也值得引起大明的注意。

不过,眼下的大明遭遇旱情,岁入并不正常。

如果大明的岁入正常,那以眼下的情况来看,岁入一亿两才是大明的正常岁入。

但即便如此,齐国的异军突起还是让人瞠目结舌。

“按照这样的情况,第三次五年计划应该能完美实施,齐国的岁入应该能再五年后突破一千万两,人口突破四百万。”

朱由检忽地开口,并说出了连金铉都不敢相信的一个数字……四百万人口。

眼下齐国只有国民和土民二百万人,也就是还有二百万人的缺口。

朱由检眼下的话,也就是说大明未来五年,会每年至少迁移四十万人前往齐国,这听上去十分不可思议。

“你和太子见过了,想必也知道他的遭遇了。”

“是……臣听说了。”

朱由检对金铉开口,金铉也作揖回礼承认了一切。

“眼下我调动了一百二十艘蒸汽轮船来为齐国移民,所以我需要问你一件事情。”

“你且上来吧。”

朱由检向金铉摆了摆手,金铉闻言起身走上前来,侧耳聆听。

朱由检在他耳边轻声说了一些事情,这让金铉表情先是一愣,紧接着脸色一峻,最后才露出一丝丝喜色。

“殿下放心,这件事情,臣回去办的。”

似乎是事情交代完了,金铉后退几步,作揖表示回应。

同时,他也说出了齐国那边的事情:“殿下,是否要对弗朗机动兵,收复我国丢失的失地?”

金铉还不知道朱由检已经做了安排的事,所以朱由检只能解释:“这件事情我已经委托给阎应元和黄龙了,如果阎应元派去的人没有让弗朗机同意归还失地,到时候再动武也不迟。”

“另外,黄龙对齐国的建设不太相信,你刚到京城,别着急去述职,先和朋友走动走动,顺带开导一下黄龙他们。”

“黄龙他们会在元宵过后前往齐国,你安排一下吧……”

朱由检的最后一句话似乎略带深意,即便是曹化淳和王承恩也能听出来。

只是他们不知道朱由检这话里的意思到底是什么,或许只有金铉才能知道。

对此,他们不由看向了金铉,而金铉闻言也怀揣着沉重心情点了点头。

“官吏坊的那间院子,我一直给你留着,这个时间你母亲应该没有睡着,你且先回家看望母亲吧。”

朱由检示意金铉可以离开了,闻言的金铉也缓缓躬身:“臣……告退。”

话音落下,金铉退出了承运殿,随后归心似箭的返回了官吏坊。

伴随着暮鼓声的敲响,大街上已经没有了来往的行人,只有刚刚散班,着急赶回家的少量百姓。

在暮鼓第一百二十下的时候,金铉回到了官吏坊,而此刻的官吏坊,却充斥着对他的不欢迎。

官吏坊的左右两侧石柱上,不知道被谁写下了“上为守旧鹰犬,下弃昔日同窗,横批燕山之耻”的讥讽之言。

“长史……”

齐国的士卒大多都是在齐国长大的士卒子弟,因此自然看不惯别人讥讽金铉。

加上年轻,他们此刻只想把写这些字的人拉出来打一顿。

“你们先去驿站吧,王钊你跟我回家就是。”

金铉没有让年轻的队正把话说出来,而是丢给了他一个袋子,同时对队伍里最小的一个士卒开口。

说话间,金铉下了车,并拍了拍年轻的队正的肩膀:“这是这次出使大明的经费,二百两银子,你们节省些花,得待到元宵过后你们才能回去呢。”

说罢,金铉走进了官吏坊,根本不在乎坊内官员对自己的恶意。

年轻的王钊跟着金铉走进了官吏坊,而队正则是拿着钱袋子,心里对大明官员充满了不满。

等金铉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中,他才带着剩余十五名兄弟离开了官吏坊门口,在就近的驿站住了下来。

至于金铉,他带着王钊返回自己家中,并且随着距离越来越近,心中不免泛起了一丝涟漪。

近乡情怯,这种事情自然也出现在了他的身上。

十年前,他母亲不过四十来岁,而眼下恐怕……

“铉小子,快回来吃饭了!”

金铉还没做好准备,一道自小到大都熟悉的声音在街上响了起来。

金铉抬头看去,见到的是仍然满头黑发,似乎和十年前没有太多不同的母亲。

“娘!”

父子之情或许不善于表达,但母子之间的表达却往往比父子之情更容易。

金铉小跑上前来,在这街道上便跪下稽首:“孩儿离家十年,如今方才归家,着实对不起娘亲!”

金铉作为齐国长史,他也有属于自己的沐休。

并且由于齐国的假期包含了春龙、花朝、天祝等仅明代的三十二个传统节日,并设置一到七天不同假期,因此齐国假期合计是五十二天。

除了这六十二天假期,每九日还会放假一日,所以齐国假期一共是八十八到八十九天。

金铉除了偶尔会休假外,其它时候都是在忙碌奔波。

因此十年下来,他的假期一共积攒了五百多天。

如果他想,他是可以回大明看看母亲的。

可是他也知道,自己的身份特殊,不宜擅自出现在大明,因此他一直强忍着想法。

“娘,这次孩儿把事情弄完之后,便接您去齐国享福。”

金铉在被金母扶起来的时候,不免带着一丝哭腔开口,但哭意还是被他忍下了。

“好好……我们回家……我们回家。”

见到儿子,金母脸上全是笑意,她拉着金铉回家,可他们刚刚拐过一个巷子,便发现门上被人挂了白布条,显然是在骂他家人早死。

“我刚才出来还没有,现在就有了。”

金母很镇定,能带出金铉和金錝这两个孩子,她自然不害怕这些东西。

上一篇:不灭神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